第18章 开始兼职的第六天

“‘家里’出事了?”

“嗯?当然没有,你怎么会这么想,”男人向面前的少女解释,他有点奇怪为什么接头人是个未成年人,“英格兰竟然又堕落到雇佣童工了吗,还是说这是鲍夫的问题?”

不,和局长没关系,和英格兰的黑历史也没关系。玛丽被他真诚的反问堵得一时无语,若世界上有人会以一种困惑的语气谈论安格斯·鲍夫的能力,那一定就是眼前这位了。不过她见到他时脱口而出这句话确实一点问题都没有——试问如果不是穷途末路别无选择,哪个机构会派出一位已经退休且三度返聘的七十岁老特工呢?

“……就当我没说过那话吧,”少女外表的精英探员无奈道,“难道您认不出我吗,豆子先生?”

男人仔细端详了一下浅金发少女的脸,迷茫片刻,恍然大悟:“啊,标志性的下眼睫毛,你是赤井家最小的那个?真遗憾以前没能见你一面,玛丽离开英国的时候你还在她肚子里呢。”

少女——玛丽本人张了张嘴,最终只能叹口气,不再试图纠正:“上次联络可没提过来的会是您。”

“除了正常工作交接外,‘那东西有点进展了’,鲍夫让我这么告诉你。我本想说一切尽在掌握,但还是诚实一点好了,事实是我完全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男人承认自己一无所知,接着说,“他请我带你去一家机构做检查,我和他们的老板有点交情。那儿的医疗技术确实高超,单我知道的就有重接手部神经,脑损伤修复……甚至有传言说他们治愈过肺癌。”

她有点震惊,但想到自己目前的情况,又没那么震惊了:“我从来没在流媒体上看到过这些,若真是这样,他们不该早就名扬天下了?”她一般不会质疑局长的决定,“还是他们不太正当?”

“绝对正派,这点你可以放心。他们不是专门的医疗机构,”男人含糊地说,“机构本身涉密,而且那些技术……并不安全,你只是去做检查,不会有别的,去或否,这由你决定。”

……

世良真纯走进房间时发现妈妈正在和一位陌生人交谈。

她只能看到他的侧脸,那是位西装革履的年长男人,可能是妈妈的同僚,来接洽某些事宜,世良真纯想,他好像有些眼熟。

探员往往很低调,鲜少出现在公众面前,给大众留下印象更是行业禁忌,她到底是在哪里见过这个人的呢……

玛丽示意女儿过来,她为彼此介绍道:“约翰尼,世良真纯,我女儿;真纯,爵士约翰尼·英格里希,暂任联络人。”

被称为爵士的男人愣了几秒钟,他好像非常困惑,他看看真纯,呆呆地与之握手,又看看玛丽,终于意识到了真相:“玛丽?”

“向您致意,爵士。”玛丽承认道。

“咳,也向你致意,”约翰尼有些尴尬地回礼,他完全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至少我不用再问是什么病了,上帝啊,你怎么变成小孩了?!”

……

电梯门完全关闭后,卡尔顿再也维持不住表面正常的假象,整个人完全垮了下来,如果不是琴酒扶了他一把,他已经跌坐在地上了。

“谢了米沙,”卡尔顿深吸一口气,“我猜是今天太刺激了,这真是……有点丢人。”

琴酒不置可否,卡尔顿熬了两天夜,又经历了一场车祸,随着肾上腺素的作用逐渐消退,他撑了这么久才虚脱已经算幸运了。

这场会面基本是卢瑟一个人的演讲,他们两个甚至没怎么开口,尽管如此卡尔顿还是差点搞砸了,他本来要掏出IRS的证件,可直到展示给卢瑟才发现错拿成了CIA的,这个失误本身问题不大,毕竟他们只是意外闯入,只是考虑到CIA的立场问题,就显得有点不妙了。

幸好琴酒及时声称卡尔顿是他的同伴,为卡尔顿解了围。卢瑟没有深究,随后他先是嘲讽了一通琴酒的失误,又开始神神叨叨地说一些神话隐喻,自得地声称自己的研究有了进展,不过他没有提及详细的研究内容。

卡尔顿听得快要炸了,卢瑟到底对琴酒有什么误解,琴酒会为官方工作难道是件不可能的事吗?他咂舌,这位企业家很信任琴酒,不是出于与组织的合作关系,而是某种更深层次的联系,却又对琴酒存在某种完全错误的偏见。

卢瑟一直以一种他与琴酒私交不错的立场讲话,他的话表明他笃定琴酒与他是一路人,近乎是朋友;琴酒却完全一副秉公办事的态度,甚至因为这属于加班而有些许不耐烦,显然他不认为他们是朋友。

这有点奇怪,通常来讲,琴酒工作时的言行是不可能让人产生这种错觉的,他为人处世一直都很冷淡,卢瑟产生这种情感错位不可理喻。

除非他们在工作之外接触过,并且那必须是个让人极度脆弱,使人暴露内心情感的环境,至少表面上得是如此……这怎么可能啊?

找机会直接问问米沙好了,卡尔顿甩甩头,努力让自己开始恍惚的大脑清醒一点。

电梯门打开,他们迎着大厅所有人的目光走出莱克斯大厦,卡尔顿在阳光下站直,完全忽略了在场所有的媒体记者。

车炸了,小丑进ICU抢救了,他俩也要上头条了,这趟任务因为一起意外车祸而彻底宣告失败,没什么大不了的,解决财政赤字是一项长期工程,不差这一次。卡尔顿花了三秒钟思考下一步该做什么:“不如我们先去吃一顿,汉堡怎么样?”

这就是他们坐在快餐店里的前因了。卡尔顿洗了三遍手,还是觉得不保险,便又到旁边的便利店买消毒液,一身血的他吓得店老板差点开枪,唉,大都会治安比哥谭差,这事已经不新鲜了。

感谢韦恩对哥谭治安的贡献,卡尔顿嘀咕着回到桌前,卢瑟老是公开说什么外星人,这个眼睛挂在天上的小疯子,也不见他为大都会治安做点什么。

一想到这样的疯子竟然要竞选下任总统,他头就更疼了,尤其今天他还抓到了对方暗地里搞人体实验的小尾巴,遗憾地是这全仰仗琴酒的隐晦佐证,单论卢瑟的言辞根本无法证实这件事。

白宫危机时隔十多年重现,不论是克隆还是人体改造,全都是CIA的死线,一群强化人挤占特工就业市场这种事完全不可接受,全局上下都会为了阻止卢瑟竞选拼命的。

卡尔顿咬了口汉堡,味同嚼蜡,他现在尝不出味道。他眨眨眼睛,突然意识到卢瑟行为的动机很不正常,他简直……像在向琴酒炫耀一样。

“米沙,容我问你一个问题——”

琴酒早在卡尔顿洗手的时候就吃完了,他吃东西永远像是让它们凭空消失了一样。目前他正在看手机,浏览租车行以及二手车市场信息——卡尔顿坚持要这么做,他就随他了——闻言他抬起头来:“你说。”

“卢瑟,呃,莱克斯,你们最初怎么认识的?”卡尔顿紧接着补充了一句,“只是我个人好奇,保密的话就算了。”

话音刚落,卡尔顿敏锐地注意到琴酒的情绪变得微妙了起来,他有点激动,有点恼怒,却又有点取胜后的骄傲。真的只有一点点,在正常人看来琴酒根本没有给出任何反应,如果不是卡尔顿极其擅长察言观色,并且对琴酒的情绪模式颇有心得的话,他根本发现不了这点变化。

读取并识别这种细微的情绪变化是一种天赋,据此做出合适的回应则是另一种天赋的范畴,卡尔顿并不二者兼具,换句话说,他是个远超常人的观察者,但当个合格的讯问官或者心理咨询师?那就是要他的命了。

“雷文斯卡。”琴酒冷不丁地说。

“嗯,”卡尔顿下意识地说,他注意到琴酒的情绪闪回并非源自卢瑟,而是针对这一场所,所以他真正在意的不是卢瑟,而是把他送到这儿来的那个人——绝对不是布莱尔,琴酒不可能对布莱尔产生类似恼怒的情绪……随后卡尔顿才真正地做出回应,“那是哪里?”

“英国的一家精神病院,位于纽卡斯尔,我在那里认识的莱克斯,你可以称之为病友,或者狱友。”琴酒没隐瞒什么,还有心情讲个不合时宜的冷笑话,他一手撑着下巴,咬着可乐吸管,这地方太逼仄了,他连腿都伸不开。

莱克斯自打11岁遭遇陨石灾之后就变得有点不正常,他还很是叛逆,总是和老卢瑟对着干,媒体工作者们都想从他口中得到点卢瑟的秘辛,并且往往都能成功。老卢瑟为了掩盖他那不堪的发家史忙得焦头烂额,有这样一个半疯的儿子根本没什么帮助,但不择手段如他也没办法对自己的儿子下死手。

卡尔顿那时没有关注这件事,只知道莱克斯被送离了美国,没想到居然是去了英国。

等莱克斯再次公开出现在大众面前时,他已经23岁了,谈吐上流,能力突出,自己开办的新秀企业也蒸蒸日上,老卢瑟似乎把他纠正好了。

但最终所有人都知道了这是假象,莱克斯对他父亲的恨从未消失,从未停歇,他亲手摧毁了老卢瑟的商业帝国。

老卢瑟死于颓势已定的那一夜,登报讣告说是自杀:莱昂内尔·卢瑟从楼顶一跃而下,他的一生就此终结。

卡尔顿可不会因为一个人整天惦记外星人就觉得这人是疯子,他顶多觉得那人有可能对真实投去了一瞥,不过根据莱克斯在发布会上的言论来看他纯属是在妄想;但亲手杀了自己的父亲,潜心策划多年而非激情犯罪,并以此为傲,这就绝对是了。

“精神病院简直是噩梦,”卡尔顿联想到他在罗马尼亚的遭遇,不自觉地打了个寒战,随后他开始算时间,发现琴酒与莱克斯相遇时不会大于16岁,考虑到琴酒与他一同在U.N.C.L.E工作的那两年,这个时间至少得前推到琴酒14岁,哦,卢瑟比他早认识琴酒,“那可真是很久之前了。”

说起来,这倒确实是个“让人极度脆弱,使人暴露内心情感”的环境,他没推测错,卡尔顿的思维歪到了另一边:“那卢瑟的外星人妄想是……”

……

卡尔顿第一次见识米哈伊尔那诡异能力时对方戴着战术镜,他误以为那是俄国研发的新型热成像技术;第二次他也是这么告诉自己的,别多想别的,他给了自己一巴掌;然后是第三次,第四次……他没办法再糊弄自己了,这年轻人什么辅助设备都没用就穿墙精准点杀了四个守卫,通通正中眉心,哪怕是泼天的运气都没办法解释这个。

任务复盘结束后,他们本应各自离席去休息,毕竟他们不像上一任三人组那样情感纠葛颇多,他们最多算是朋友。但卡尔顿追上了米哈伊尔,他迫不及待地脱口而出:“难道你——”

“是直觉。”

回答直截了当,脚步停都不停,看得出米哈伊尔回答过这个问题很多次了。

直觉,好吧,卡尔顿摸摸鼻子,目送着年轻人走远,直觉,糊弄谁呢。

这样无法用常理解释的事又发生了很多次,多到足以让卡尔顿熟知米哈伊尔这些能力的细节;多到让他终于相信米哈伊尔没有敷衍他,而是这东西最合适的形容就是直觉;多到让他后来在面对其他特殊人士时见怪不怪。

——他洞穿人心,窥破假象,他的世界里不存在隐瞒;未来在他眼中铺开,过去从他眼中流过;他目光所及之处,一切线索都无从遁形,凡引其瞩目的,皆指向真相。

这能力在不知情者眼中与魔法无异,拥有者被普通人视作怪胎完全可以理解,考虑到那时莱克斯岌岌可危的精神状态,外星人虽然夸张了点,但好像也不奇怪。

……

“我和他那烦人的外星人情节没关系,我确实没在他面前掩饰过,但他在被送到雷文斯卡前就这样了,”琴酒打住卡尔顿的胡思乱想,难得地给出了详细解释,“弟弟早夭,母亲病逝,老卢瑟将一切怪罪于他,缺乏亲人关爱,童年压抑;后来老卢瑟待他很是矛盾,他还没成熟到有能力处理那些积压的矛盾情感,这几乎将他撕裂了,一半的他想当父亲的好孩子,另一半却想毁了这个控制他生活的存在。”

精神极度压抑却无力反抗,这最终使得他妄想出了一个强大到可以从他父亲手中保护他的存在。他一直以来说的外星人就是这么个东西。”

但他很不一样,他将这个存在妄想出来是为了恨它,他恨它完美无缺,却没能在他每一次受伤害的时刻出现。老卢瑟毫不留情地戳穿了这个阴郁的幻想,这加剧了莱克斯精神的不稳定,他的仇恨不再被转嫁到那个幻想身上,而是回归到他父亲——他真正恨的人身上。”

恨意并没有随着老卢瑟的死而消散,莱克斯的病情从来没有好转,他需要某种存在来承继这份情感,于是它又再次出现了。不过这次他保持了清醒,他向大众发表的种种关于此的言行自有他自己的打算。”

卡尔顿听得叹为观止,不自觉地拍了几下手,可这远远超出了他所知米哈伊尔的能力范围,除非这些年琴酒进化出了字面意义上的读心能力,否则无法解释他怎么会知道那么多莱克斯的内心想法。

琴酒手中夹着一支烟,不过直到离开快餐店后他才会点燃它,他说:“没那么麻烦,听就可以了。”

被关在雷文斯卡的那段时间里,他有生以来第一回无事可做,琴酒说,除了与一个自愿进来的烟鬼聊天还算有趣外,解闷的事也就剩这个了。

雷文斯卡精神病院的一大特色就是电疗,莱克斯有许多个白天被绑在诊疗床上被电的神志不清,惊声尖叫,更多个夜晚则蜷缩在逼仄的床铺上发抖,但他只有在遭遇最深重的噩梦时才会啜泣出声。

莱克斯的内心夹杂在其他病人的呓语中,琴酒只要仔细听就可以了。

“你这样的还好意思说别人是烟鬼……”看到琴酒眯起眼,卡尔顿立刻心虚地岔开话题,“没什么。对了,你跑到精神病院去干什么啊?”

“呵,某个老家伙输不起罢了。”

安格斯·鲍夫「Angus Bough」:约翰尼的副手,非常崇拜约翰尼同时某些方面诡异的能力惊人,在电影中他被放冷板凳了一段时间,后面又与约翰尼成了搭档。本文中设置为约翰尼干完最后一票后(即电影第三部)鲍夫就开始晋升,等到约翰尼又一次返聘时他已经掌权MI6了;-)

约翰尼·英格里希「Johnny English」:也就是憨豆特工,影片剧情与憨豆先生系列其实没关联,只是因为都由艾金森先生演绎才译作此名。本文中Johnny代号豆子(Bean)并未在原作出现。

写的时候其实想的是Greetings这个词,不知道怎么说更合适,就写成向你致意了,以前玩巫师三的时候天天听杰洛特这么说……

单是怎么称呼就犹豫了好久,约翰尼年龄太大,论起来得是爷爷辈,这方面我又一直苦手,读起来观感也一般,干脆叫他爵士好了,这样就不用纠结了……不过这个叫法依然很难联系到憨豆特工身上,所以部分情况会以豆子先生称呼。

如果出现重名/近似音角色会尽可能选择其他称呼,无可避免的情况则会选择不同译名的方式来表述:比如说艾萨克/以撒「Issac」;伊利亚「Illya」,以利亚/伊莱贾「Elijah」

可以猜猜两个Elijah分别是谁。

诡异能力:超强的五感以及过强的第六感,总结概括为直觉。这些能力的来源后文会再解释。

灵感其实是探索类游戏里主角常有的特殊感应能力,表现主要参考杀手47里47的直觉——穿墙视人,在不明目标实际状态的情况下直接识别目标;刺客信条启示录里艾吉奥的鹰之感应(比鹰眼要多一些能力,大概是艾吉奥上了年纪能力进化了),除了鹰眼的识别区分(整个视界变灰,无关人士灰白,己方蓝,敌方红,目标金)外,还能看到敌人巡逻路线,即预判行动,特定情况下甚至可以瞥视过去;大表哥里的观察模式/巫师三里的猎魔人感官(突出显示线索)等等。

后面几作的AC主角的鹰眼也能穿墙,不过我没玩过,范围似乎没47的大,所以就还是参考了47的能力。

其中瞥视过去这一点虽然提到了,但是绝大多数情况琴酒只是用演绎法重建现场,并不是真的目睹了过去。

以下是不保证准确的原剧情叙述,主要原因是时间太久记不太清了:

卡尔顿说CIA上下会为了阻止卢瑟拼命,这牵扯到Hitman游戏原作白宫危机的情节,大概是副总统遣人暗杀现任总统,并且他准备上任后通过克隆法案,即人体克隆实验合法化。原作里好像说CIA忌惮这会造出一群跟47似的强化克隆人,所有特务人员都会失业,甚至军队也得遭殃,所以CIA派卡尔顿找到47聘用他阻止这一切……

莱克斯有个弟弟是超人前传的剧情,弟弟名字叫朱利安,剧中莱克斯觉得弟弟死掉是他的错,这是他精神崩溃的诱因之一。

以防万一被误会:

在院这个时间段琴酒没接触烟酒,合法饮酒年龄德国16岁,俄罗斯和英国18岁,美国21岁,他才不到14岁。

至于他认识的那个烟鬼,和他不是同龄人,烟鬼已经成年了。

这个烟鬼是谁应该不难猜。

好了,接下来终于可以继续展开简介中那些“离谱的科学观”了。

鹰眼感应这些东西可能会有些读者认为算是魔幻,不过首先我解释一下最初在文案里写“没有魔幻”的原因:最初写无魔幻世界观是为了避免有的人物实力超模到可以直接颠覆剧情走向……那样写起来真的很容易没意思,我大概没本事写好,低魔高魔无魔故事融合必然会产生矛盾,只是有些会选择给角色加战力而我选择了删掉超规格能力和一部分超规格角色……但是鹰眼感应这种我个人认为跟朗姆眼睛没瞎前拥有的能力差不多水平,就像福尔摩斯里提到的“你只是看,却没有观察”,这能力把线索铺开在眼前,加速/省略了调查过程,但最终结论还是要依靠自己判断(判断敌我不太算,不过这能力琴酒很多情况下用了也没用),而且这能力多少可以归结为是角色脑子太好使的表现,抛开各种离谱的装备/科技,纯身体素质方面上限定死了,就是美队最高,京极真啥的论外,不涉及这些人。

大体上是这样,这东西我一直想找时间解释,但是因为一直写不到鹰眼就没法提,在文案写又实在太啰嗦,这一章终于写到了,也不清楚这么设定读者方观感如何……

写完一捋发现大哥真是从小忙到大,而且还格外工作狂,进精神病院被当作是强制休假什么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开始兼职的第六天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