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克已经组织人手去与哥谭方面沟通,当前的局面很不好,他们简直是在被琴酒牵着鼻子走。
阿卡姆的监控这回居然毫发无损,FBI很快就收到了附件,囊括当时的录像和来访者登记信息。信息正在被核实,录像被投到白幕上,长发的那个毫无疑问是琴酒,否则就是世界上存在第二个琴酒,那更糟糕。
当看到一旁的同行者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沉默了,那是卡尔顿·史密斯。
“他怎么在那?”有人喃喃出声。
业内关于史密斯的流言和传说一样多,CIA局长的影子,一些人这么称呼他,更神奇的一点在于,这流言里的局长已经换了好几个了。
“信息属实,”负责核查的探员说,“他们确实是IRS的在编探员,史密斯登记的是本名,但琴酒的是个斯拉夫名。”
布莱克凑到电脑前浏览这两份电子档案,史密斯的没什么好看的,他甚至诚实地写明了他的办公地点是兰利大楼;至于另一份,除了名字和一张似乎是近期拍摄的照片外什么都没有,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莫尔恰林,他们先前的任何调查里都没有过这个名字,初步推断这可能是个临时起意的假名。
但侧写小组的一名成员看到这个名字后若有所思,组长山姆注意到了他的异样,问道:“你发现什么了,米克?”
“……不是很确定,但我应该听过这个名字……”米克·罗森正努力回忆他对这个名字的熟悉感来自哪里,“我想我见过他。”
“你见过琴酒?之前怎么没听你提起?”布莱克问道,是米克发掘了赤井秀一,他和米克在赤井秀一的入职上通力合作过一回,之后更是发展出了不错的交情,山姆同意小组负责这次侧写也很大程度是看在布莱克与米克之间的交情上,米克没道理隐瞒这个。
“不,莫尔恰林。在看到这个名字之前我没能把二者联系到一起,”米克语气变得笃定,他想起来了,“我见他的时候他自称莫尔恰林,而且那时他是金发,金色长发总归没有白色那么令人印象深刻。”
……
「米克·罗森审问笔录」
哇哇哇,还上审讯椅,这么较真怎么不把我给铐上……等等,已经开始了?!
「你何时何地见过莫尔恰林?」
我在普林斯顿见到的他,时间……唔,距今13年了。
「详细讲一下。」
当时我入职没多久,连审查期都还没过,办完案子的事后审核可严格了,我甚至连我的狙击枪都摸不到,除了山姆不时给一堆材料让我填,我就没什么事做了。
这无聊到让我想起来我可以去看看我的兄弟,我不怎么见他。我觉得这主意不错,于是就动身了,材料则让山姆传真给我。
那时我的兄弟在普林斯顿大学学些东西,与考古学有关,但我不清楚具体是什么,他跟的那个中年教授没有正经的学生,只有两个不合规的,一个是我兄弟,另一个就是莫尔恰林,俄罗斯人,我和他很快就认识了。
「假设莫尔恰林、琴酒、杰里尔一人说成立,那么可以确定他目前年龄29岁,反推他当时只有16岁。你确定时间无误吗?」
时间没有问题,我记的非常清楚,我明确地知道那时莫尔恰林只有16岁,我还藉此调侃了他们一番:我的兄弟,一个十五六岁就辍学转去搞乐队的半文盲,居然在28岁时不知怎的转了性,跑来系统地学习那些晦涩难懂的古老神话和文字;莫尔恰林,甚至不比我兄弟辍学时年纪大,小鬼一个。随后我说,这门专业就剩你们二位和学者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的新生,这不是等着完蛋吗?
「……噗,教授真是好脾气,居然没把你赶出去。」
别笑,好吗,我那时还太冲动冒失,教授没生气,他只是回了句:“别计较我的学生怎么样了,这年头还有愿意学这门课的就不错了!”
回到莫尔恰林身上,我很快就对他改观了,他心态特别稳定。我和他切磋过枪法,速射,狙击,定位靶,移动靶,都比过。他真是个用枪好手——那时我们刚处理完一个随机杀人案,山姆肯定也记得,凶手从小受曾是狙击手的父亲训练,所以我真的没有意识到莫尔恰林的年龄与他的技术有多么不相匹。俄罗斯人嘛,年纪轻轻就碰枪,这不奇怪,现在想想,他的技术不是大量实弹练习可以解释的,他对环境的把控非常老练,肯定参加过不少实战,而且绝非是猎杀动物,一定是与人对峙。
「他还有什么异常表现吗?」
我没注意过,其实我们之间相处的时间也就一个半月,不然我也不至于现在才想起来我见过他,这期间我们的见面次数总共才五六次,我能发现异常才奇怪……
「之后你干什么去了?」
之后?之后我的停工审查结束了,我得回来报道,再次投入工作啊。
「……没了?」
没了。我只是叙述我为什么知道莫尔恰林这个名字,更详细的事得去问我的兄弟了。他们聊很多关于他们研究的东西的事,此外也有不少琐事,不像是仅仅点头之交的同门,应该算得上是朋友吧。我没问过,我兄弟总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有朋友,问了也是白搭。
「你什么时候认识的这个……呃,你兄弟?」
从我出生开始。没开玩笑,亲生的,他比我大五分钟。我不是说过我是被领养的么,我从来不知道他的存在,直到25岁时他找上门来。
「他怎么找到你的?」
我还不能起来?就连这东西也要录进笔录吗,好吧,我以为这已经是闲聊部分了……你们不是为了要听我的八卦才坚持这么说的吧?
我不知道他是怎么办到的,好吗,他见我的第一句话就是该死的,我居然真的还活着。这话真伤人,说得好像我死着更好似的,我当场给了他一拳,正中面门,仰天倒地,人就这么进医院了。
他瘦得像根麻杆又不是我的错,最后医药费还得我掏,我们顺带做了血缘鉴定,他还真没说错,他悲剧地是我的双胞胎哥哥,劳神又伤财,真是个讨厌鬼,我头一回觉得自己的脸那么可憎。
对了,他精神状态不太好,以前进过精神病院,不过那时我不在场,不清楚细节。
「你们相认之后生活应该发生了些变化吧?」
那倒没有,生活当然没什么变化,难道指望我们亲热地像连体婴一样黏在一起弥补那缺失的25年?呃,想想有点恶心……我依然为女王效力——当然现在算不上了;他则在伦敦扎了根,不过他经常往这边跑,没记错的话他在亚特兰大有住所。
「你有他的联系方式吗?」
如果你们真的坚持这算是新的线索的话,没问题,不过……他不太擅长用电子产品。没拮据到那种地步,只是习惯使然,简直像个穴居人一样,你敢相信吗?这事从来没困扰我们,我们没那么亲密,各有各的生活,很少联系,见面就更少了;再者只要他想,他就总是能找到我,很神奇吧。
他总是换电话号码,不过他搞的网站应该还在,那可是他专门请了代理人负责的。我想我还留着他的名片,他总说要换掉那东西,不知道他有没有真的做了,要是换了的话我就没辙了。
我得找找。
……
“我还是觉得你们只是想听我的八卦,”米克掀开压根没锁的桌板,从审讯椅上站起来——FBI本年度最自由的受审者,值得剪进宣传片——然后走到他的风衣边翻找,“对了,我记得你不是那种相信天使之城里住着魔鬼的迷信人士吧,布莱克?”
“当然不。”布莱克不明所以地回答。
“那就好,我从不提起他不止是因为我们不太来往。”米克最终找出来一张白色纸片,平平无奇,就像是街头推销员会发的那种,纸张因为时间有些久而泛黄起皱。
他把名片递给布莱克,有些不自然地说:“别把他当成正常人,而且他很会骗人,千万别被他带跑了。”
布莱克低头看了眼名片上面的字样。
「驱魔师,鬼神学家和黑魔法大师」
布莱克:“……”米克的这位兄弟怎么看都是个相当迷信的家伙啊。
他接着往下看了眼名字,呦呵,不陌生,约翰·康斯坦丁,n进宫各州警局因此被FBI重点标记的家伙。
布莱克把名片收起来,把康斯坦丁定为新的线索源是个临时起意的决定,他的重点还是会放在追查琴酒在哥谭的行踪上。
不管怎么说,得知琴酒使用莫尔恰林这一假名已久是个全新的突破,他们说不定能从这个名字的历史记录中调查到一些东西。
……
深夜,正在处理文书工作的冲矢昴收到了上司的短讯,他浏览完这些信息,随后给自己倒了点威士忌。
罗森先生曾遇见过16岁的琴酒,甚至能说是不打不相识,这很……微妙,他的引路人居然会与琴酒以一种非敌对关系出现在一句话里。
冲矢昴回忆了一番在组织的种种,琴酒每次使用假名都习惯用黑泽阵,他从未注意到对方用过莫尔恰林这个名字,这很可能是琴酒独立于组织之外的身份。
可它出现在琴酒16岁乃至更早之前,冲矢昴想不出这么做的任何合理性以及可能性:阿德勒家族声名不显,不意味着它允许自己的权威被肆意置喙,琴酒没必要,阿德勒也不需要;至于后者,那时琴酒——杰里尔还是个处在家族庇护之下的孩子,这同时也意味着严密的看管,他没可能避开阿德勒来做这件事。
至于阿德勒知情且放任他这么做……无稽之谈,哪家企业会放任自家继承人跑去为竞品方站台?
米哈伊尔原意为“谁像上帝”,指无人能与上帝相比,强调上帝的独一与至高无上;伊万诺维奇的原形伊万则意为“上帝的恩赐”或是“上帝的宽恕”。
这两个词在斯拉夫名字中都相当常见,在俄罗斯的街头喊一声能招引一半人回头,深究其中隐喻更像是在过度解读;最后的姓氏却并非如此,与名字和父称的极其普遍相反,它相当少见,含义也不同寻常。
“沉默……”冲矢昴晃着威士忌,低语着这个名字,“到底是向谁保持缄默……还是缄口不言了什么呢?”
把前文与王男有关的剧情做了修改,主要是删除了与王男第二部有关的剧情,没有黄金圈事件,Kingsman没有团灭,前任威士忌也没死(但是依然因为心理审查不过关转到商业部门去了),K和S依然因为其他的契机相认并结为兄弟机构。
以前还没有可以直接把整个剧情推翻处理的意识,硬写了进来,结果就是写得难受还没办法往下写,现在要继续推Statesman本部的剧情,回顾了下,不中,遂改。
米克·罗森「Mick·Rawson」:出自犯罪心理衍生剧《犯罪心理:嫌疑人行为》,失去双亲后将妹妹抚养长大,出身英国特种部队,剧中年龄大概30左右,精英狙击手,不怎么信教,侧写能力优秀,被红细胞小组(FBI迅速反应小组,行为分析小组之一,跟进调查全美范围内的杀人/失踪疑案,只对局长负责)组长山姆·库珀「Sam·Cooper」引入FBI。和康斯坦丁是兄弟纯是因为他俩都是马特瑞安演的。
另外鬼知道库珀是怎么让FBI同意一个异国的在役特种兵退役加入他们的,剧里也很多次cue到这个点,反正就是做到了。这比赤井秀一日裔英籍加入FBI还离谱,好歹他进的时候还很年轻,间谍嫌疑没那么高……然后想了下赤井秀一不可能是进了FBI才接触狙击的,FBI招人(都是胡诌,我对FBI入职标准一无所知)不能缺人到无端看上赤井秀一这么个大学生把人招进来从头培养吧,破案能力之外,他总得在此之前就有个契机培养军事素养,务武失踪太早没可能训练他,不考虑无师自通自学自练的话总得有个人来,就选了米克。一年左右的时间其实感觉不够,但都人均超人了时间短一点也没什么问题,总比没有强。
天使之城里住着魔鬼:天使之城就是洛杉矶,魔鬼自然是指路西法,微妙地玩了一下DC那个深陷家庭问题daddy issue巨严重的路西法在洛杉矶开酒吧的梗。
只是玩梗,没有真的魔鬼。
加上前一章精神病院时期的事一起,捋一下这段时间线:
琴酒(12)进雷文斯卡,期间认识了莱克斯和康斯坦丁(24)
琴酒(16)在普林斯顿再遇康斯坦丁(28)并认识米克(28)
米克(30)认识赤井秀一(22),前者教后者狙击,并在一年后担保他进入FBI。
当下情况:琴酒(29),康斯坦丁/米克(41),赤井秀一(33)
笔录中纯是为了扩充人物前情/快速拉剧情的,被问的问题不是重点……下章会再采用这样的笔录形式,之后大概就没有了。
莫尔恰林Молчалин,来源于沉默молчать,现实中很少有人姓这个,基本都是出现在近现代文学作品中,通常隐喻角色性格或经历。
正文里的希伯来语和上面的俄语是直接搜的,可能存在谬误,贴进来不知道能不能显示,要是显示是口口口……也没办法。
修:希伯来语不是口口口,但是一串问号……只能删掉了。
本文任何宗教和神话相关都来源于网络和各种影视/文学作品,如果有误真不是我故意的,切莫当真,我连牧师和神父分别是哪个教的有什么区别都得现查。
这章写完后续修改的时候删了一整段,可能会有被忽略的多余信息,有不对劲的话会再修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开始兼职的第七天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