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摄制组成员

宋青峰说越南的感觉就像看一部年代剧,有些陈旧,却让人回味无穷。

是有经历的人才会这样想吧!在陈心怡的印象里,越南就像不施粉黛的娟秀女子,淡雅怡然。在这里没有现代城市的高楼大厦,更多是田园山水的自然风光。就像身旁流淌的小溪和脚下柔软的草地,不需仰望也不用俯看,没有疏离,只是一种轻松惬意的陪伴。不过被宋青峰种草过年代感,还真能发现一些年代感的事物。比如街市中成片的手工作坊,地摊遍布的跳蚤市场,百年前修建的火车站,还有三两成群穿着传统服饰的女人们……那些旧的建筑不只是一种历史的展览,一切都还在延用,虽然感觉这城市的节奏有些慢,但传统与现代的并存没有违和感。

我们这一行人当中有导演、编辑、摄影师、制片、场记。宋青峰--摄制组导演,是摄制组的灵魂人物。他个子中等,身形健硕,面色是健康的小麦色,眼睛不大但眼光却很犀利,眉目间有几分冷峻,看人仿佛自带滤镜功效,能在短时间内有一个清晰的判断。在那个导演都流行大胡子的年代,宋青峰相比之下显得有几分清秀。这也许和阅历有关,听说他当过兵后来又留过学,所以骨子里透着一种自信,从容。虽然大部分时间是不苟言笑,一副全力以赴投入工作的样子,但空余时不时来几个冷幽默,也会令大家开心一刻,也算是紧张工作的一种调剂。团队在他的带领下也算是团结、紧张、活泼。他也就当之无愧的成为了我们团队的核心人物。

欧阳彬--摄制组编辑,理工研究生毕业,长相儒雅中透着一种阳刚之气,虽然是理工院校毕业,却上知天文地理,下晓鸡毛蒜皮,给人的感觉是一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意气风发,和人聊天只要打开话匣子,便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片刻间就让和他聊天的人开始洗耳恭听,这种骨子里透出的自信,让大家都觉得他有一种民国贵公子的风范,宋青峰更是深有感触,于是一句“欧少”脱口而出,这也变成了日后大家对他的称谓,欧少感觉这不是一种贬低,而是一种抬高,也就欣然接受。大家都很奇怪,一个理工学院的研究生为什么要来电视台工作,欧少的回答很唯美,原因是他母亲是一位大学语文老师,在改革开放前,能看一场电影,应该是一种难得的精神上享受,于是在母亲的带领下,欧少看了很多那个年代的电影,像《刘三姐》、《五朵金花》、《阿诗玛》、《魂断蓝桥》等等,电影在他的心里成了美好的代名词,关于电影的记忆怎么也无法抹去。虽然他是理工科毕业的,但业余时间在母亲的引导下,读的文学作品和历史书籍比较多,也就让他能文能武,用宋青峰的话来讲就是综合素质比较高,再加上欧少的学习能力强,进组才几个月编辑软件就能熟练掌握,很快又兴致勃勃的摆弄起摄影器材,搞得老彭经常感觉脊背发凉,有一种饭碗将被抢了的感觉,经常抱着摄像机不让欧少碰,说怕被欧少倒腾坏了,他赔不起,让欧少很是尴尬,欧少常说老彭小气。也许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大家都知道老彭的小心思,也不当着他的面戳破他。这样一来,欧少时常感觉老彭对其他人都很热情,唯独对他有种鸡蛋里挑骨头的感觉,他年轻气盛,也不谦让,于是俩人就你一言我一语的互掐,倒也生出不少乐趣来。

彭建国--摄制组摄像,之前是从事婚庆摄影,因为在组里年纪最长,所以大家都叫他老彭,老彭个子不高,笑起来眼角有几道褶子,但还是很有亲和力。老彭是一个天生乐天派的人,他性子直爽,没什么架子,说话口无遮拦,但摆弄起摄影器材没问题,干活肯出力,大包、小包、脚手架能扛得动的都不在话下。喜欢跟美女搭讪,干完活喝二两小酒,吃一顿饱饭就成天乐呵呵的。

李雷--摄制组摄像兼设备维修是个年轻小伙,,二十多岁、皮肤黝黑、头发微卷,眼角向下,眼神和你对话也仿佛在看别的地方,少言寡语、不喜交流,散发一种少年老成气质,工作的时候很专注,感觉是在创作。因为他个子比较高,所以我们都叫他大李。大李帮父母经营着一家摄影器材店,和宋青峰认识是在宋青峰去购买摄影器材的时候,宋青峰平时有不懂的问题都是大李来解答,一来二去,宋青峰对他的专业很是认可,大李业余时间喜欢摄影,作品也拿过不少奖,有一次聊到喜欢做的事,宋青峰问他有没有兴趣兼职到摄制组工作,不用坐班,时间也不限定,主要负责摄影。大李一听很是心动,家里的摄影器材店经营还算稳定,有父母看着,他不用天天到店上,于是和父母商量,父母知道他的兴趣爱好,也想让他出去多见见世面,也就同意了。

宋青峰让大李到摄制组来工作是有自己的小算盘,大李对摄影器材的知识很专业,大李到组里来工作,这些器材的维护与检修就不成问题了,而且大李在摄影方面也有自己的创意,这样的人打着灯笼都难找,还难得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大李就成了摄制组的外聘“专家”,他和老彭一静一动倒也配合默契。

丽莎原名周丽--摄制组制片。她的年纪比陈心怡长,平日里陈心怡就叫她丽莎姐。丽莎三十多岁,打扮时髦,烫着大波浪卷的长发,耳朵上经常戴一对大大的耳环,加上化精致的妆容,让她浑身透出一种异域风情,所以她干脆在自己的丽字后面加上一个莎字,这样听上去更洋气与现代些,也更容易让人记住她,毕竟周丽这个名字对她而言有些普通了。

丽莎的老公是在一所大学教书,在丽莎心目中,老公学识渊博,知书达理,他们是在读大学时候相识并相恋的,当时大家都不看好他们能走到一起,因为丽莎的性格比较外向,说话不绕弯子,经常说错话得罪人都不知道。而他老公说起话来温文尔雅,给人一种谦谦君子的印象,就是这么看似说话与做事都不搭的人,居然像两块磁铁一般,紧紧吸在一起。结婚后,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是丽莎操持,丽莎的老公就专心学术研究,在丽莎的支持下,她老公的事业蒸蒸日上,在学院里也是小有名气的教授。我们经常开玩笑的说,教授夫人可以在家相夫教子,何必跟我们一起风餐露宿,丽莎就会笑着说,她不愿活在男人的光环下,她要做下得厅堂,入得厨房的女人,她要为她的爱情的增加一层防腐剂,我们都奇怪她的爱情与她的工作有什么联系,她不无感慨的说:”在爱情里你要做那个独立的个体,如果你都变成他的一部分了,你对他还有吸引力吗?”这些话听上去是她的人生经验,可却透着一些哲理。我们经常说丽莎又魅力,原来是她把她的人生看得很通透。

我。

陈心怡--摄制组场记兼主持,是一个大学刚毕业还在做着文青梦的女青年。父亲是一名医生,母亲是一名会计师,让我生活在一个衣食无忧的环境,虽然上大学的时候学的不是新闻专业,但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的我,关于舞台的梦想是从幼儿园的登台表演时就开始了,在六岁那年因为参加春节的文艺演出,挣到了人生当中第一份薪酬,虽然只有两块钱,可那种因为喜欢做的事能变现的喜悦,让我开心了很长时间。可上大学的时候,在母亲搞文艺就是吃青春饭,不能长久理论的教导下,陈心怡还是放弃了报考艺术院校的梦想,选择了母亲认为有保障的专业,但我内心对于文学与艺术的热爱始终在心中回旋。毕业了,对于未来,是考研深造,还是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抱一铁饭碗,思绪万千,可心里还有一个小小的火苗不曾熄灭,那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老师在和毕业生谈就业选择,陈心怡大着胆子把心里的想法对老师讲了,在老师的推荐下来电视台应聘,没想到竟然梦想成真,也让陈心怡的自信心增强了不少。可偶尔还是会想到母亲的话,如果母亲在的话,她会为我感到高兴吗?不敢细想下去,眼泪早已打湿了眼眶。

摄制组虽然各有分工,当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忙起来的时候都要兼顾。宋青峰除了总体策划和编辑还会兼顾司机,老彭除了摄像也要兼顾司机,欧少除了编辑还兼顾组稿和摄像、大李除了摄像也要兼顾后期编辑,丽莎不仅是外联,外出拍摄还要安排好我们的衣食住行和广告接洽,而陈心怡除了场记的工作,还有文稿的打印、访谈的住持和后期解说词的录制,总之都是哪里需要哪里搬,大家都是一专多用吧!宋青峰经常开玩笑的说,我们的组合像是一个“杂牌军”,大家也不理解,为什么我们不专业,他还要招我们进组?他就对我们说,虽然我们是“杂牌军”,但我们并不是“草台班子”。

“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

“当然。”大家异口同声回答。

“冯小刚在部队是组织文艺晚会的,海岩也只有小学四年的学历,只要心里热爱,一切都不是问题。因为做电视这行,专业是可以在工作中去提高的,与专业比起来,我更看重的是热爱和天赋,因为热爱可以支持你在这行里能走多远,而天赋则可以决定你在这个行业里的高度。所以你们的未来不是取决于你们之前的专业,而是取决于未来你们的热爱。”宋青峰侃侃而谈。

这么鼓舞人心的话谁听了不热血沸腾呢,欧少和老彭激动得想要写血书,以表忠心。我和丽莎姐私下议论,导演除了会拍片子,更会煽情,他表面看上去冷淡疏离,其实骨子里是热血奔流。

这让陈心怡想到第一次见到他的情景,当她拿着老师的介绍信战战兢兢的站在他面前时,想着一百种面试需要回答的问题,而宋青峰只是轻描淡写的问了一句:“会打字吗?”

陈心怡回答:“会。”

宋青峰把一份稿件拿给我说:“把这份稿子打一下。”

陈心怡坐下来,小心翼翼的打稿件,宋青峰站在她的身后看着,五分钟之后,宋青峰说可以了。然后他说:“你读一下这份稿件。”

陈心怡听了暗自窃喜,在学校就是校广播电台的播音员,这不是自己擅长的吗?于是不慌不忙得拿起稿件,声情并茂的朗读了起来,在读了两个段落之后。宋青峰再次喊停。陈心怡停了下来,虽然朗读的时候并不紧张,可是停下下来的间隙,陈心怡还是感到自己的心在突突的跳。宋青峰停了一会又问了一句:“你为什么要到电视台来工作?”

陈心怡下意识的回答了一句:“因为喜欢。”说完之后就停了下来。

宋青峰不苟言笑的看着陈心怡,这时陈心怡突然意识到有些不妥,之前背好的对这个职业的认识以及前景展望,还有自身想在这个行业想要得到什么样的发展的演讲稿,怎么临场发挥时,感觉像大脑短路,脱口而出的回答竟然像小学生似的这般简单白。陈心怡顿时羞红了脸,顿了一下,想要继续补充一下内容。

宋青峰打断她道:“好了,我不想听你背书,这个理由已经足够了,你明天开始上班吧!”

“什么?我明天就可以来上班了?”陈心怡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没听清楚吗?那我再说一边,明早8点,到这里来上班。”陈心怡听到这句话,内心一阵狂喜,站在那里有些不知所措,不知说什么好。

宋青峰看我不说话,问道:“怎么,还没考虑好?”

陈心怡这才如梦初醒,急忙回答:“怎么可能没考虑好,这是我梦寐以求的。”

宋青峰淡淡的笑了一下说:“你现在先回去准备一下,明天再来。”

陈心怡连忙道谢,走出电视台大门,除了导演这么不拖泥带水,干脆利落的性格让自己佩服,在陈心怡心里还留下了一份感激。

就是这么一个“杂牌军”,在宋青峰的带领下,披星戴月、跋山涉水、风雨兼程、加班加点、不辞辛劳的完成了省里几部重要的记录片的拍摄,得到了台里的好评。现在又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怎能不令人感到欢欣鼓舞呢!

宋青峰、欧少和阿阮在聊着什么,老彭还是照例在车上咧着嘴的睡觉,丽莎在不工作的时候,通常都是捂得严严实实的在睡美容觉,大李的眼睛始终看向窗外,让人感觉他好像随时在研究如何取景,车内的空气氤氲着一种温暖又和谐的气氛。

到达顺化的时候已是傍晚时分,到酒店放好行李之后,阿阮把吃饭的地方也安排好了。在阿阮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一个公园,公园内绿树成荫,刚下完雨,空气很是清新,沿着弯弯曲曲的栈道,我们来到湖边,阿阮带我们上了停在湖边的一艘船。

“要乘船游湖吗?”老彭兴奋的问。

“上了船你就知道了。”宋青峰说道。

上了船才发现,这是一只废弃的游船,现在改做餐厅了。站在甲板上可以看湖的风景,船舱的前面放着一张茶桌,中间放了两张餐桌,船顶挂着布艺的灯笼,窗户是木刻雕花的窗,整个布置传统雅致、古色古香。

“原来这看似普通的船却是暗藏玄机啊!”欧少赞叹着说道。

“怎么样,感觉还不错吧!”宋青峰问。

大家纷纷点头称赞。

“让我们的阮导费心了。”宋青峰说。

于是大家都对阿阮表示谢意。阿阮连忙说不客气,这是他应该做的一番话之后,就招呼服务员上菜。菜也是阿阮精心挑选的,一大盆汤鱼,和一份凉鸡配了各式的蔬菜,他为男士准备了啤酒,女士则是柠檬汁,柠檬汁上来的时候,阿阮对我和丽莎说,柠檬汁对女士有美颜的功效。我听到美容养颜就心有余悸,再看着杯子里放着一片片绿色的柠檬片,一阵酸酸的味道已经刺激到我的味蕾,我问阿阮:“这柠檬汁是什么味道?不会又酸又涩吧?”

“我怕你们喝不惯,让他们多放了一些蜂蜜,是酸甜的口味,不信你尝一口。”阿阮笑着说。

陈心怡端起杯子尝了一味,果真酸酸甜甜的还有柠檬的清香。这下放心了。

丽莎看我这样忍不住笑着说:“怎么还怕会吐吗?”

“你喝这个会吐?”阿阮瞪大眼睛问我。

“不是她是那天吴伯伯告诉她,吃那寡鸡蛋能美颜……”丽莎竹筒倒豆子把那天早上的事说了出来,大家听了都忍俊不禁的笑开了。我却恨得牙痒痒,用手掐她的大腿示意她别说。

“那种鸡蛋,一般是给生完小孩的妇女吃的。”阿阮笑着说。

“可我看吴伯伯怎么也吃?”陈心怡疑惑的问。

“应该是老一辈人的生活习惯吧,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怎吃那种鸡蛋了。因为味道确实有些腥味,口感也怪怪的。”阿阮解释说。

看大家听了他这个解释,笑得更是此起彼伏,陈心怡也不好浇灭他们的快乐,只快赔笑着说:“没关系的,我就做我们组那个第一吃蟹的人,以后大家有什么好东西可千万别忘了我啊!”

宋青峰看陈心怡有些尴尬,出来帮我打圆场道:“你们这些哥哥姐姐不懂怜香惜玉也罢,还落井下石,过份了啊。”

大家听他这么一说,都收住了笑,安静了下来。

菜上齐后,阿阮对大家说,怕我们吃不惯越南菜,特意让厨师按中餐的方法做的,不知道和不和大家的胃口,如果有照顾不周的地方,还请大家多谅解。阿阮给大家的感觉是彬彬有礼,细致稳重。谦逊有礼的人总会博得大家的好感,于是大家都称赞他安排的很好,不必过分谦虚。

晚饭之后,宋青峰说讨论一下明天的拍摄安排。

老彭问:“宋导,明天怎么拍?”

“明天顺化皇城有一个皇帝祭奠的活动,是顺化政府为了宣传顺化皇城非物质文化而组织的群众表演,时间是从早上9:00开始,到晚上还有歌舞表演,所以明天一天我们的拍摄任务就是这场活动。后天没有活动,可以拍皇城的建筑。除此之外大家对这次拍摄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谈谈。”

原来导演一路没有休息都是在和阿阮聊拍摄计划。

“宋导不都安排好了吗?还让我们说什么?”老彭打了一个哈欠说。

“我看你这一路都在睡觉,大概刚睡醒吧!”欧少讽刺着说道。

“我是导演指哪我打哪,不该我操心的我不瞎操心。你能,你倒是谈谈你的想法?”老彭回怼到。

“话到这了。欧少就谈谈你的看法吧!”宋青峰说。

欧少想了一下说:“既然是皇宫,肯定有它形成历史,我想不是简单的介绍建筑的构造,更重要是介绍他的人文历史,我认为,可以找几个当地的历史学家做一下访谈,让他们给我们讲讲这里面的人文历史。”欧少说。

“这个主意不错,欧少你就联系阿阮敲定访谈的专家。”宋青峰说,

“好的。”欧少回答完得意的瞟了老彭一眼。

老彭瞪了欧少一眼,不说话。

“还有谁对此次拍摄有想法的。都可以说出来。”宋青峰看着大家说。

没有人回答,宋青峰环视一圈对着丽莎说:“丽莎谈谈你的想法。”

丽莎一听这话,呛了口水,镇定了一下说:“宋导你是知道我的,我的工作是负责外联,创意的事,你就别赶鸭子上架了吧!”

宋青峰听了把头转了过去,陈心怡抬头正好和他的目光相撞,陈心怡像是被一道光刺到一般,满脸通红的低下了头。但他的目光很锐利,一下就抓到了我欲言又止的渴望。

“陈心怡你说说看。”宋青峰说。

“我吗?”陈心怡抬起头不敢看他,脸胀得更红。

“就是你,没关系的,我们就是讨论,没有对错,你就大胆的说,没人会笑你的。”宋青峰鼓励的说道。

陈心怡看着他脸上带着笑容,刚才紧张的情绪放松了下来,清了一下嗓子说:“我想以一个游客的视角带着观众去看顺化皇城,会不会让人印象更深刻。”

宋青峰听了点了点头,这个创意不错,但这次我们拍的是顺化皇城,皇城是越南古建筑群里最大也最恢宏的建筑,要突出它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性还是要考虑全面一些,所以我们还是从它的正面入手,多角度诠释皇城建筑文化,全方位的来展示皇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结果。”

宋青峰顿了顿又说:“只是拍建筑,做访谈画面会显得单调,我想如果我们能情景再现皇城的当年的一些盛况,应该更有代入感。

“宋导的意思是,我们像拍故事片一样来拍记录片?”欧少问到。

“也不完全是,只是部分可以采用这样的拍摄方法,增加观看的趣味性。其实明天皇城的群众表演也有这个效果。”宋青峰回答说。

听到此处,陈心怡感觉自己的提议有些风马牛不相及,正觉得尴尬的时候,

宋青峰又还抛出一句话:“你的创意很新颖,可以用于小城故事的拍摄。”

猛然间陈心怡又感觉信心倍增,心里暗自欢喜。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