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 26 章

曲嫣然自幼的教养与郎君无甚差别,学的是四书五经、时事策论,乃至于诗词歌赋等堂皇正道。

在她的意识里,论才,自是论这些,从未想到过,在当下的大景朝,话本戏曲,也可作为论才养望之途。

但碰过几次壁以后,曲嫣然终于意识到一个惨烈的现实。

——作为女子,还是身后没有任何助力的商户之女,想要像男子一样通过堂皇正道获得文坛仕林的承认着实难于登天。

可今夜乍现的灵光却令她恍然大悟,通天大道走不通,正统文人看不上的斜径小道对她而言,未尝不是一个好出路。

女科有五试:第一试问名,第二试问经,第三试问论,第四试问策,第五试问德,一试更比一试难。

开国皇后初设女科之时,有诸多狂生不服气,认为皇后身为国母,理应对天下子民一视同仁。

凭什么他们这些士子入朝之路如此艰难,堪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女子当上什么所谓咏絮才女就有机会为官。

所谓开设女科是皇后偏私之举,对女子太过宽宥。

狂生们引经据典,道是圣人有言:女子者,顺男子之教而长其理者也,是故无**之义,而有三从之道。

此之谓妇人之德也。

既然妇徳如此,又何须开设女科?

彼时风言风语,甚嚣尘上,巍巍皇权,也难堵天下悠悠众口。

幸而开国皇后贤明,知晓堵不如疏,没有因一时恼恨强行下令压服这些狂生。

她只是放出风声,只要这些狂生能闯过女科五试,同样拥有与咏絮才女一般无二的待遇,可不经科举入朝,官职品级亦不低于当朝状元。

风声一出,果然转移了那些狂生的注意力,有狂生自视甚高,也有人想浑水摸鱼,最后形成了往后百年都难得出现的奇景。

名为女科,报名应试的人里,却有绝大多数是男子,女子的人数反而十个手指就能数得过来。

但女科放榜后,更令人大吃一惊的是,参加女科的诸多郎君中,成绩最好的,也不过是闯过了第四试问策而已。

不过男子成绩惨淡,女子也好不到哪里去,其中最出色的女子,也只是闯过第三试问论。

这时候皇后方才施施然站出来宣告,女科旨在为大景择选出才德兼备的女郎,以此为天下女子之表率。

咏絮才女之位宁缺毋滥,若无女子闯过第五试问德,此回咏絮才女之位就算是空缺也不轻易予人。

自此以后,狂生们偃旗息鼓,灰溜溜回家闭门思过,再不敢叫嚣开设女科是纵容皇后私心之类的混账话。

当然,这件事背后各方势力的角力与各种利益交换,那就不足外人道了。

而第一试所谓问名,即名望之意。

这要求应试女科的女子在文坛仕林中有一定的名气,在天下百姓的心目中也必须要有一定的知名度。

对于某些人而言,这也是最简单最好操纵的一试。

自开国皇后以来的惯例,女科第一试往往是通过朝廷发行的《大景月报》来完成。

朝廷礼部会将所有应试女科的女子名姓将依序登载在《大景月报》上,并附上其人的简介与成就。

阅报之人若是认同该名女子的成就品行,那就可以在夹杂于月报中的票签上写上该名女子的序号,然后将它投入礼部在各地官衙钱设立的密封箱中。

从《大景月报》登载此事的那一日算起,投票时间只有一月,一日不可多,也一日不可少。

截止时间一到,所有密封箱统一由皇后私卫上林军护送进京。

最后再由皇帝遣来主持女科主副考官携同礼部官员一同启箱,当场统计票签。

得票数位居前百名的女子,方才有幸闯入女科第二试,问经。

女科第一试程序复杂,耗费时日,其中的门道也多。

但无论再多的门道,都必须承认一点

——应试女子若是本身没有什么名气成就,哪怕花再多的功夫心力也难以得到足够的票签,进入前百名。

曲嫣然最为烦忧的,也正是这女科第一试。

诗词文章若要得到世人认可,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有文坛大家愿意承认你的文采,但既然是大家,也正说明了得到他们承认的难度。

要么有丰富的人脉,要么有傲人的家世,要么,你是一位拥有绝顶文才的男子……

可惜,曲嫣然一样也没有,一个也不是。

今夜之后,曲嫣然终于顿悟了

——文坛仕林,乃至于大儒学者不认可她不要紧,走下层百姓路线,一样能达到她的目的。

《折月》的作者楚狂先生,不也是凭着话本子把自己的名字传遍大江南北的吗?

何况大景世风日渐开放,不管哪些正统文人承不承认,时移世易,不仅仅只有诗词歌赋,文章策论是文才的体现,话本戏曲,同样也可论人文才。

写话本子,也并非像以往一般,是难登大雅之堂的邪门歪道。

“凡有茶水处,皆可闻方君之名”

若是能达到楚狂先生这样的境界,在很多人眼里,也是足以令人恭恭敬敬地拱手,称上一声文坛大家了。

“对,就是这条路!”曲嫣然兴奋得睡不着,在木地板上走来走去,赤足散发,仅仅披着一件单薄的纱衣。

“无论是出诗集还是刊载文章,门槛都太高了,没有文坛大家的认可,即使花了钱与心力,也只能压在书斋的墙角吃灰尘。”

“话本子就不一样了,只要情节足够有趣,又有哪个人会在乎自己读的话本子有没有那些文坛大家的认可!”

“不过我究竟该写个怎样的故事?起什么样的文名为好呢?”

“——让我想想看。”曲嫣然淡粉色的唇弯出浅浅的弧度,她停步转身,恰好望得窗外冰轮皎洁,撒下一室清冷的霜华,几乎让人疑心,是帝流浆临世,引来天狐拜月。

她恍然一笑,明眸潋滟,回转到自己的书案前,铺开一张白纸,提笔蘸墨,写下她灵光一闪的文名

——《狐仙传》。

………………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