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猫眼、梦境与日常的边界
余意的话还悬在空气里,带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林晚晴迅速从宕机状态中重启。心底那点尴尬和慌乱被她强行压下,取而代之地是一种近乎本能的防御姿态——既然躲不开,那就划清界限。
她抬起眼,目光平静地迎上余意带着笑意的注视,语气疏离而客套,听不出什么情绪:
“新邻居你好。”她顿了顿,清晰地吐出后半句,“以后就相安无事,互不打扰。”
说完,不等余意回应,她利落地转身,“咔哒”一声打开1701的房门,侧身闪入,随即干脆地关上了门。厚重的实木门板,将两人隔绝在两个空间。
背靠着冰凉的门板,她停顿了两秒,然后下意识地、做贼般俯身,凑近了门上的猫眼。
狭小的视野里,余意还站在原地,没有立刻离开。他脸上的笑意已经淡去,唇角微乎其微地向下抿着,昏黄的楼道灯光在他眼底投下一小片阴影,让他整个人看起来……竟有几分落寞。
他就那样静静地站了几秒,目光似乎在她门牌号上停留了一瞬,最终什么也没做,只是微不可闻地轻叹了一声,转身打开了1702的房门。
直到对面也传来关门声,林晚晴才直起身,慢慢走到客厅。给自己倒了杯温水,几口温热的液体下肚,躁动的心绪似乎平复了些许。
手机屏幕亮起,是姜知雨发来的视频通话请求。
刚接通,姜知雨元气十足又带着关切的大嗓门就冲了出来:“晚晚!你没事吧?我刚听语音你说被跟踪?怎么回事啊?吓我一跳!”
林晚晴把手机靠在杯子上,揉了揉额角:“没事,虚惊一场。”她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轻松,“就是隔壁搬来新邻居了,刚才在楼下超市碰到,又一起进的电梯,我有点神经过敏。”
“新邻居?男的女的?长得帅吗?”姜知雨的八卦雷达立刻启动。
林晚晴沉默了一下,还是如实相告:“是余意。”
“谁?!余意?!!”视频那头的姜知雨声音拔高了八度,眼睛瞪得溜圆,“他搬到你隔壁去了?!我的天!这什么情况?故意的吧?他是不是对你余情未了,处心积虑想近水楼台先得月,然后……”
“打住。”林晚晴及时掐断了闺蜜显然已经脱缰的想象力,“姜姜,少看点那些乱七八糟的小说。可能就是巧合,也许是房产中介推荐的。”
姜知雨看着她脸上没什么表情,甚至带着点疲惫的样子,兴奋劲也冷却下来。她撇撇嘴:“好吧,就算是巧合。他的工作室确实离你家还挺近的。不过晚晚,我看你好像不怎么开心?你们没闹得不愉快吧。”
“没有,就说了两句话就回来了。”林晚晴垂下眼眸,看着杯中晃动的水纹。
也是,当年是他执意要分手,后面就一声不吭出国了,连个像样的解释都没有。虽说他现在是我们公司正在全力争取的合作对象,才华没得说,但论起人品……”她没再说下去,但意思很明显。
“都过去这么久了,没什么开心不开心的。我真的已经没事了。”
又聊了几句,叮嘱她好好享受新婚生活后,林晚晴挂了电话。
房间彻底安静下来。外面的天已经黑透,玻璃窗上映出她独自一人的身影。一股巨大的疲惫感,混杂着连日来的紧张、宿醉的不适以及刚才那场乌龙带来的心力交瘁,如同潮水般涌上。她简单洗漱了一下,把自己摔进柔软的床铺,几乎是瞬间就陷入了沉睡。
然后,她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
梦里的时间被拉扯着倒退,阳光变得炽热耀眼,空气里弥漫着夏末青草和油漆混合的气息。
她梦见自己和姜知雨抱着新领的教材,走在江州一中崭新的教学楼里。午休时间,校园安静,她坐在教室里补完笔记,被一阵若有似无的吉他声吸引,鬼使神差地走上了实验楼的顶楼天台。
推开沉重的铁门,热浪裹挟着阳光扑面而来。天台空旷,只有风拂过晾晒着的、未干的彩绘背景板的声音。在那一大片斑斓的色彩阴影里,坐着一个少年。他背对着她,低着头,碎发被风吹得微动,修长的手指认真地在吉他琴弦上拨弄着,断断续续的旋律青涩而干净。
林晚晴停住脚步,没有打扰。她并不认识他,只觉得这画面像一幅安静的油画。看了片刻,她便悄悄转身离开了。
梦里的光阴跳跃得飞快。开学初的忙乱过去,学校为了迎新,举办了正式的新生才艺展示大会。那天傍晚,学校的大礼堂座无虚席,灯光璀璨,气氛热烈。姜知雨早早拉上林晚晴,占了前排的位置,兴奋地等待着本班同学的节目。
“晚晚快看!下一个就是我们班的余意!没想到他还会弹吉他!”姜知雨激动地晃着她的胳膊,指着节目单。
她抬头望向舞台。幕布缓缓拉开,灯光聚焦,那个抱着吉他坐在高脚凳上的少年,赫然就是那天在天台看到的身影。他换下了校服,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牛仔裤,在舞台强光下,眉眼显得愈发清晰俊朗。
他调整了一下立麦,目光扫过台下,带着一点点初登台的紧张,但更多的是属于少年人的干净坦荡。
“大家好,我是高一(七)班的余意。带来一首陈奕迅的《十年》。”
清朗的嗓音,透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礼堂。简单的吉他前奏响起,原本还有些嘈杂的现场渐渐安静下来。他唱得并不炫技,甚至有几个高音处理得有些生涩,但那份专注投入的真挚情感,却奇异地抓住了所有人的耳朵。歌词里关于时间与未来的怅惘,经由一个十六岁少年清澈的嗓音唱出来,别有一种动人的力量。
林晚晴坐在台下,听着歌声,看着灯光下那个仿佛连睫毛都染上光晕的少年,心里某个角落被轻轻触动。她听见自己心里有个声音在说:“他唱歌真好听。”看着看着心里一阵酸痛,两滴泪珠滑落。
一曲终了,掌声雷动,夹杂着口哨和叫好声。他起身,大大方方地鞠躬谢幕。结果毫无悬念,他拿了一等奖。梦里的场景在掌声达到顶峰时骤然扭曲——所有的声音、周围的人影如同潮水般退去,瞬间消失不见。整个礼堂陷入一片绝对的黑暗和寂静,只剩下一盏孤零零的追光灯,死死钉在站在舞台中央、抱着吉他、表情有些茫然的余意身上。
一种巨大的恐慌和想要抓住什么的冲动攫住了梦里的林晚晴。她不知道自己在哪,只觉得必须喊住他,仿佛不这样做,他就会被这片黑暗彻底吞噬。
“余意——!”
她用尽全身力气喊出他的名字,声音在虚无的空间里空洞地回荡。
可他像是听不见,也看不见她。他只是微微蹙着眉,望着无尽的黑暗,然后,那盏唯一亮着的聚光灯,也“嗤”地一声,猛然熄灭。
绝对的黑暗吞噬了一切。
她醒了。
卧室里一片漆黑,只有窗帘缝隙透进一点城市凌晨的微光。心脏还在因为梦里那声呐喊和突如其来的黑暗而剧烈地跳动着,喉咙发紧。
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怅然若失,像清晨的薄雾,缓缓笼罩了她。梦里那种竭尽全力却无法被听见、无法触及的无力感,如此真实。那个在舞台上发光的身影,和后来决绝离开的背影,在醒来的恍惚间,模糊地重叠在一起。
她静静地躺了一会儿,直到心跳慢慢平复。
“日子还是要过的。”她在心里对自己说。成年人的世界就是这样,无所谓什么余情未了,也无所谓什么爱而不得,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因而每个人都在为了虚无的目的辛苦奔波。路很远很漫长,光是前行就已经耗尽心力了,还是不要回头折返再徒增伤感了。
她起身,洗漱,给自己做了简单的早餐,坐在书桌前,打开电脑和厚重的专业书籍,开始看文献,写论文。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平静得近乎刻板。有课的时候她就去学校上课,其他时候或是看看文献,或是去兼职的律所见见客户、看看案卷。
她和余意,仿佛真的应了她那句“相安无事,互不打扰”。他们再也没有在楼道里遇见过,作息时间似乎完美错开。只有偶尔深夜,她起身喝水时,会透过自家猫眼,看到对面门缝底下透出的一线暖黄灯光,告诉她,隔壁并非空置,他依旧还在。
他确实很有边界感,恪守着邻居的本分。这原本是她期望的,可有时,望着那扇紧闭的、毫无动静的房门,她的心里又会掠过一丝极淡的、自己也未曾察觉的……空茫。
下一章人物关系就要有重大的破冰哩~
前面铺垫的比较久了ww 希望大家坚持一下继续看下去(送你花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猫眼、梦境与日常的边界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