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 2 章

初夏的风带着燥热,吹得静安别院的梧桐叶沙沙作响。

苏絮坐在窗前,手里捧着一卷书,目光却并未落在书页上,而是飘向了院门外的方向。

三天前,萧玦的贴身侍卫秦风来了一趟别院,说是北境战事吃紧,侯爷奉命领兵出征,即日起程,归期未定。

当时苏絮正在刺绣,闻言只是微微颔首,脸上依旧是那副温顺淡然的模样,仿佛萧玦的离开对她而言,不过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

可只有她自己知道,听到这个消息时,她的心脏是如何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

这正是她等待了许久的时机,一个可以逃离这座囚笼的绝佳时机。

萧玦不在京城,他的注意力都在北境的战事上,无暇顾及她这个被藏在城郊别院的“金丝雀”。

而秦风等一众心腹,也会随着萧玦前往北境,留在京中的人手相对薄弱,这无疑给她的逃离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三天来,苏絮表面上依旧如往常一般,读书,刺绣,赏花,举止温顺,毫无异常。

可暗地里,她已经开始有条不紊地做着准备。

她将这些年积攒的银票,珠宝小心翼翼地打包好,分成几个小包裹,藏在事先准备好的行囊底部。

又将那张可以证明她身份的文书贴身藏好,那是她托人伪造的,身份是江南一位已故商人的孤女,无依无靠,正好可以用来掩人耳目。

她还仔细研究了别院的地形和守卫的换班时间。

静安别院的守卫不算少,但大多是些普通的家丁护院,并非萧玦身边那些精锐的侍卫。

而且萧玦离开后,守卫们的警惕性也松懈了不少,这让她更加有把握。

贴身丫鬟挽月是萧玦派来伺候她的,对萧玦忠心耿耿,苏絮自然不能让她知道自己的计划。

这些天,她故意支开挽月,让她去镇上买些胭脂水粉,或是去附近的寺庙上香祈福,为萧玦祈求平安。

挽月对此毫无疑议,只当是自家姑娘心思细腻,感念侯爷的恩情。

这天夜里,月色如水,洒满了整个别院。

苏絮估摸着挽月已经睡熟,便悄悄起身,穿上早已备好的一身素色布衣,将行囊背在身上,然后轻轻推开房门,像一只轻盈的猫儿,悄无声息地潜入了夜色之中。

她沿着墙角,避开巡逻的守卫,凭借着这三年来对别院地形的熟悉,一路畅通无阻地来到了后院的角门。

角门的门锁早已被她提前用银针撬开,只等着今夜行动。

苏絮深吸一口气,回头望了一眼这座她住了三年的别院。

月光下,那些亭台楼阁,花草树木,都显得格外静谧。

这里有她三年的青春,有她隐忍的时光,有她不堪回首的记忆。

从今往后,她再也不会回来了。

她不再犹豫,轻轻推开角门,闪身走了出去。

门外是一条僻静的小路,两旁长满了杂草。

苏絮不敢停留,加快脚步,朝着镇外的方向走去。

夜风吹拂着她的发丝,带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

苏絮的心跳得很快,既有逃离的兴奋,也有一丝对未知前路的忐忑。

但她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她必须往前走,不能回头。

走了大约一个时辰,天边泛起了鱼肚白。

苏絮终于来到了镇上的码头,这里有前往江南的商船,她早已打听好了,今日卯时三刻便有一艘船起航。

她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碎银子,买了一张船票,然后登上了商船。

船身不大,却很干净。

苏絮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看着码头渐渐远去,心里悬着的那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她知道,萧玦一旦发现她不见了,必定会震怒,会派人四处搜寻。

但她已经坐上了前往江南的船,只要到了江南,她换个身份,隐姓埋名,萧玦想要找到她,就没那么容易了。

商船缓缓驶离码头,顺着河流往下游而去。

苏絮靠在窗边,望着两岸的风景,嘴角终于露出了一抹发自内心的笑容。

这是三年来,她第一次笑得如此轻松,如此自在。

她从怀中取出一张早已写好的信纸,那是她留给萧玦的信。

信上的字迹温婉娟秀,一如她平日里的模样:

“靖安侯亲启:

三年前,苏絮落难,蒙侯爷搭救,得以苟活至今。

三年来,侯爷赐锦衣玉食,待苏絮不薄,此恩此情,苏絮没齿难忘。

然,苏絮深知,侯门深似海,静安别院虽好,却非苏絮久居之地。

苏絮本是罪臣之女,配不上侯爷的厚爱,亦不愿再做笼中之雀,失去自由。

如今,侯爷远赴北境,为国效力,苏絮无以为报,唯有归还自由之身,从此山水不相逢,莫问旧人长与短。

恩已报,情已了。

愿侯爷前程似锦,平安顺遂。

苏絮绝笔”

这封信,她没有署名苏家的全名,只写了苏絮二字。

她不想再与过去有任何牵扯,也不想让萧玦因为她的身份而迁怒于苏家仅剩的人。

写完信的那天,她趁着挽月不注意,将信放在了萧玦平日里在别院休息的房间的桌案上。

她知道,萧玦回来的时候,一定会看到这封信。

此刻,苏絮将信纸轻轻折叠好,放入怀中。

她闭上眼睛,感受着船身的晃动,心中一片平静。

三年的隐忍与等待,终于换来了今日的自由。

往后余生,她要为自己而活,要去寻找哥哥的下落,要为父亲洗刷冤屈。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