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洛总,我太想进步了

林灿到总经办的第三周,就成了各部门主管嘴里的“及时雨”。

周三下午,市场部和生产部在会议室吵到脸红——新品的包装设计定稿晚了三天,生产部说排期全乱了,市场部抱怨对方不肯加夜班赶工。林灿抱着文件夹路过,听见里面争吵的声音,犹豫了两秒还是敲了门。

“洛总让我来取上周的产能报表。”

她站在门口,目光扫过桌上摊开的包装样稿,忽然指着其中一款:“这个烫金工艺,其实可以换成UV印刷,成本降三成,生产周期能缩两天。”

生产部王主管愣了:“UV能做出这种光泽?”林灿已经翻开手机相册,是她在设计组时存的测试样本:“我之前试过三种材质,这是当时的对比图,您看……” 话没说完,市场部张主管已经凑过来:“真能两天出成品?那我们的预热计划还能救!”

等洛宁从集团开会回来,看见的就是两个部门主管围着林灿改方案,王主管拍着桌子说“小林这脑子比计算机还灵”,张主管塞给她一杯奶茶:“下次市场部下午茶,你随便点!”

林灿把协调结果汇报给洛宁时,袖口还沾着点咖啡渍——是王主管非要请她喝的手冲。“UV印刷的质检标准我附在后面了,生产部说派两个老师傅盯线。”她递上报表,忽然想起什么,“对了,法务部温叙刚才来电话,说合作方的合同里有个条款表述不清,我约了她明天上午一起核对。”

洛宁翻报表的手顿了顿。她记得温叙是出了名的“铁面”,上次分公司的人对接合同,被她在会议室训了半小时。“她没为难你?”

“温律师挺好的,”林灿笑了笑,“她说我标红的几个风险点,比她们法务助理整理得还细。还说……下次有合同里的专业术语不懂,随时可以问她。”

这话说得轻巧,洛宁却知道,林灿前晚加班时,桌上摊着三本合同法案例汇编。

周五的跨部门例会上,研发部提了个新想法,却被财务部以“预算超支”否了。林灿忽然举手:“我算过,如果把新品的首发渠道换成线上预售,能提前回笼三成资金,刚好能补上研发的缺口。” 她调出早就做好的测算表,连预售期的流量成本都算得清清楚楚。

散会后,研发部的张工追出来:“小林,你这思路绝了!下次我们部门的新品会,能不能请你过来帮着把把关?” 财务部的赵主管也笑着说:“这姑娘不光会算,还懂怎么把死账算活,是块好料。”

林灿抱着笔记本往回走,走廊里遇见乔薇,对方冲她挤挤眼:“才三周,你快成各部门的‘编外军师’了。” 她正想笑,却看见洛宁站在办公室门口,手里拿着她落在桌上的便签本——上面记着各部门主管的习惯:王主管开会爱喝不加糖的咖啡,李姐看合同前要先吃块薄荷糖,张主管汇报时喜欢用图表代替文字……

“心思挺细。”洛宁把便签本递给她,语气听不出情绪,“但总经办的人,不能只当‘老好人’。”

林灿一愣,就听见洛宁继续说:“下周跟我去趟华东分公司,他们的渠道冲突闹了两个月,你去看看,能不能把你的‘协调术’用在刀刃上。”

夕阳透过百叶窗,在洛宁脸上投下几道光影。林灿忽然明白,那些主管的喜欢不是凭空来的,是她把每个细节都嚼碎了琢磨,是她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做足了功课。而洛宁把她拉到这里,从来不是让她做谁的“粘合剂”,而是要她在这些交错的关系里,磨出更硬的底气。

她攥紧便签本,轻轻“嗯”了一声。走廊尽头,张主管正朝她招手,手里举着刚出炉的蛋挞——说是谢她上次帮着抢回了预算。林灿笑着跑过去,风掀起她的衣角,像片被阳光托着的叶子,在这片交错的枝干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长方向。

总经办的百叶窗总在下午三点准时透出斜纹,林灿数着光影在洛宁办公桌的文件上移动时,乔薇抱着一摞分公司报表进来,压低了声音:“华东那边又把销售数据拆成了‘线上’‘线下’‘渠道特供’三版,说是按总部新规细分,我看就是想藏猫腻。”

洛宁没抬头,指尖在键盘上敲出一行指令:“让他们把原始台账发过来。”她顿了顿,忽然看向林灿,“你下午把各分公司近半年的费用报销单理一遍,尤其注意‘业务招待费’这一项。”

林灿应下来,翻报表时才发现里面的门道——华南分公司的招待费总在月底突然冲高,附的消费清单里,“客户”姓名总带着模糊的职务,却查不到对应的合作记录。她把疑点标出来,正想找周明确认,却见洛宁站在她身后,指着其中一笔:“这个‘王总’,上个月出现在西北分公司的名单里,职务是‘潜在合作伙伴’。”

林灿心里一惊:“难道是……”

“总有人觉得分公司山高皇帝远,”洛宁语气平淡,却把报表往桌上一放,发出不轻不响的一声,“但总部的账,从来不是糊涂账。”她忽然递给林灿一把钥匙,“档案室第三排柜子,有去年的审计底稿,你去比对一下。”

那是林灿第一次进档案室。乔薇路过时撞见,眼里闪过惊讶:“那柜子的钥匙,洛总平时都自己收着。”林灿抱着底稿出来时,正碰见温叙拿着合同走过,对方扫了眼她怀里的文件,忽然停步:“华东分公司去年有笔合同纠纷,对方律师揪着‘区域独家代理’的定义不放,最后是洛总亲自去谈的——你要是查费用,不妨看看那笔官司的隐性支出。”

林灿愣了愣,温叙已经走远了,只留下一句:“洛总不常让人碰这些,但让你碰了,就说明信得过你的细。”

晚上加班整理报告时,林灿发现洛宁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她端着咖啡进去,看见对方正在看一份老员工名单,指尖停在“张启明”三个字上——那是华东分公司现任副总,也是最早跟着洛宁打江山的人。

“他以前不是这样的,”洛宁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点林灿没听过的疲惫,“刚进公司时带团队跑市场,自己扛着样品箱坐绿皮火车,现在……”

林灿没接话,默默把整理好的证据链放在旁边:招待费对应的酒店记录,和张启明亲戚名下的广告公司地址重合;拆分的销售数据里,有三笔回款流向了同一家空壳公司。这些线索像散落的珠子,被她用时间线串成了完整的链。

洛宁看着报告,忽然笑了笑:“你比我预想的,更敢碰硬。”她拿起笔签字,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明天跟我去华东,张启明见了你整理的这些,该知道总部不是只听汇报的。”

林灿攥紧了手里的笔,忽然明白总经办的光影从来不止温和的斜纹——那些藏在报表里的猫腻,那些分公司明里暗里的试探,都是磨人的沙砾。而洛宁让她亲手去捡这些沙砾,不是要她当只会递文件的助手,是要她成为能一起站在风浪里的人。

第二天出发去机场前,林灿在包里放了两样东西:一本记满各部门习惯的便签本,和昨晚整理好的证据报告。车窗外,总部大楼的玻璃幕墙反射着朝阳,她忽然想起陶桃说过的缠枝纹——最结实的藤蔓,从来不是顺着暖光生长,是在交错的枝桠里,长出自己的筋骨,才能替主干挡住风雨。

洛宁从后视镜里看了她一眼,递过来一瓶水:“到了那边,少说话,多看。但该说的时候,别含糊。”

林灿点头,指尖触到瓶身的凉意,忽然觉得心里很定。她知道这趟去华东,要面对的不只是协调和沟通,是洛宁把后背亮给她的信任,也是她从“及时雨”长成“顶梁柱”的第一步。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