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聆音观

淮州城依山傍水,每逢雨停,便可观奇景。

一侧山岚烟波渺渺,另一侧河水漫涨,聚在檐廊处的雨水滴落,泛起一圈圈涟漪。

钱因坐在院内石椅上,面前唯有茶盏一二,杯内却早已是空了。雨已停了有一阵,可院内青砖上仍带着沥水。早先添置的瓮缸依旧如先前那样,齐整规矩地立在那儿,不过缸中已是蓄满了雨水。

她面带惆怅地看向院内,这些日子,路大人在织造府那边颇为忙碌,虚愚道人那事也就没有了消息。而她的染坊这边也没有进展,染料之事更是让她颇为苦恼。

要做染坊生意是钱因早先便计划好的。不过她要开的可不是一般的染坊,染料均取自天然植物,自然不会违反朝廷的禁令。

说来也得感谢闺中密友瞿蕤宾给她提供的这个点子。

说起来,她也是为数不多知晓钱因女儿身的人。

这瞿家早先是做纺织生意起家的,先前还没发达的时候就住在女傅的雍州钱宅隔壁。因着离得近,两个女孩便相熟了起来,可随着瞿家来淮州做生意,两家便渐渐少了来往。女傅故去后,她为避祸亦来了淮州城,和蕤宾又有了联系,隔几日便要见面。不过,几月前她的这位好友已嫁作了人妇,见面便也没从前那般方便了。

就是蕤宾刚刚出嫁不久,两人有次相聚,才听到她抱怨现今的布料颜色太少,便没有了往日换衣裳的兴致,再好看的绣样缝在衣服上那也是聊增安慰罢了。

就拿她新嫁娘的身份来说,成亲头几日自然是只能穿吉利色的,可挑来选去只有红色的料子合适。

哪怕今日换缠枝纹,明日换莲花纹,后日换蝶纹,那大后日呢?总归还是得穿红色的,绣样再多也总有看腻的一天。

正巧那时钱因原先的画样快卖完了,也得考虑新生意。便想着从此处入手,况且染布和作画的绢布也有共通之处,为布料着色和辨别颜色可是她的专长,也算术业有专攻,说不准还能从中找到线索。

可开染坊这行当调配染料想着容易,选择的时候却难,看起来相近的植物,但染出来却完全变了个颜色。为了铺子能顺利开张,她已经几乎不眠不休地研究了几个月,试了几百种植物,有过挫败也有过出乎意料的惊喜,总算定出了植物染料,待到合计合计,便可推出新制的染色布料了。

过去大邺传统色共有五种,分别为白、青、黑、赤、黄。在此基础上又有许多细类,原先染坊皆是以矿物做染料,为了便于区分,各色都有名类,可如今矿物已被封禁,先前的染法自然已是不合朝廷禁令。

而若要以草木作染,种类则更为繁杂,此前无循例,现下便也没有个章程。

因此,前些日子钱因便打算将染料重新划分一番,分门别类,以色量度。除白色外,分为春青、夏赤、秋黄、冬黑,按照节令重新取名定色。

可颜色尚未定好,却已是阴雨连绵,让她没法研究。

不过这染坊究竟该取何名,倒是得快些定下。

该以何为名呢……

钱因一边思量,一边出神地望向院中的大缸。

此刻浓云已散,阳光倾泻下来,映照在瓮缸中,衬着缸中水泛起粼粼波光。

钱因突然福至心灵,

眼下雨后初霁,池水充溢,日光熹微,水面如镜,缸中犹有浮光。

不若就唤作——浮光坊。

-

已近七月,蝉鸣正噪。

钱因已从书斋里取了一刀宣纸,铺摊在书案上。纸面在夕照的映衬下,泛起淡黄的柔光来。

桌案之前,绰约女子素手翻转,便把百张半生熟宣一齐翻转了过来,而后手指微捻,便已从背面取下一张纸。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钱因习书画多年,自然对此熟稔于心。从背面取纸,尽管不便,但能够尽可能地避免划损纸张,对于惜纸爱画之人,已然成了多年来保持的习惯。

钱因待纸,珍之重之,这是她自幼便从钱氏家训那儿学到的。因而当年丹青画案,损伤画纸,有愧庙堂,有违家规,必不会是父亲所为。

钱因美目微敛,稍稍定了定心神,便准备起笔写字。

屋内玉华香袅袅,混着歙砚里刚研好的墨,倒生出了一种静谧幽远之感。

铺好宣纸,定好镇纸,钱因便从笔架上取下一支狼毫来,蘸墨濡笔,执著而书,不多时,“浮光坊”三个大字已跃然于纸上。秀逸笔迹加之以留白,刚柔并济,显得整幅字古朴蕴藉,纵逸从容。

钱因搁笔于砚,心下安定。

已是许久未写字,现下看来笔力不减,倒是没有辱没了这张好纸。

钱因今日所用亦是雍州名纸,她特地拿出来这半生熟宣,权为匾额提名用。于她而言,自幼绘制工笔画,习惯加了矾水、不易晕墨的熟宣,现下用这张纸便有些担心洇墨。不过眼下看来,倒是相得益彰。

字已题好,钱因将它收归匣中,并吩咐佩玖请人制成匾额,待到染坊开张便可挂之于檐顶。

-

月朗星稀,蟾光如霜。

淮州城北织造府内。

东院书斋令德堂,陶瓷盏中茶水泠泠,玉芽茶梗微微立起,载浮载沉。

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把那盏托端了起来,离唇边尚有一寸,却听旁边人看着杯盏道:

“杯中茶梗立起,是个好兆头呀。”

方才还欲品茶的谢浔慢慢放下杯盏,迎面看向了对侧同样执着茶盏的那人。

那男子生了一双桃花眼,此刻面带笑意,眼尾似乎也沾上了一抹红晕。虽然头戴白玉发冠,身穿玄色衣衫,端的是正冠美裳,姿容清谨,却也挡不住周身的风流之气。

这华衣公子便是今上胞妹荣华公主同夫婿路鸿振的独子——路衔,因着是皇亲贵胄,加之容貌俊美,风流倜傥,在邺都盛京便有玉面郎君之称。

见对面人神色淡淡,路衔方端坐了身子,放下杯盏,并将杯盖斜放一侧。

“不是我说,表兄。你大费周章地借了我那闭门不出的病弱族兄的身份,在这淮州城呆了半月有余,就为了寻个裱画匠,也太大费周章了吧。”

原来谢浔这趟假借身份尽管低调,可也需要人从旁助力,便有极少人知晓,就比如面前的路衔。

“而且这淮州城景美人美,我舟车劳顿的,你不带我去酒楼接风洗尘便罢了。眼下还得看着你的脸色,只得在这宅院呆着,未免也太无趣了。”

路衔神色悒悒,怅然若失。

“怎么,你刚来淮州,便要顶着这张脸出门招摇了?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这趟来淮州是为了躲避姑母怒火的。”

谢浔一边回着话,一边又重新端起了茶盏。

原来月余前路衔刚领了京中一差事,可却在上任当日便躲懒溜出去闲逛了,气的荣华公主跑去含琴楼把他揪了回去,关在院里不许他出府。

这人苦思冥想了许久,便寻了个族兄刚来淮州,且身子骨儿不好,他关心地寝食难安的由头,巴巴地跑来了。

便看路衔面上一窘,岔开了话题。

“可我好不容易来这儿,不能赶紧去听翠楼一睹歌女曲涟的风采,真真是可惜了。”

说着还故作心痛地叹了口气,口中喃喃道:

“美人如花隔云端[1],当真相见不易呀。”

说着还似有幽怨地看向对面人。

谢浔状若未闻,只用茶盖轻轻浮了浮茶水,而后慢条斯理地品了一口,不仅眼帘未抬,更连余光都没有分给路衔半分。

见谢浔不搭他的话茬,路衔便也歇了心思,佯装尴尬而后正色道:“表哥有所不知,近日盛京可是热闹得很呐。”

便看谢浔凤眼微动,沉吟半刻,问道:“出了何事?”

原来是半月前,因着皇帝身体微恙,已有旬余未理朝政,就连敬元别宫的朝会都已停了数日,便有言官请奏,由阁臣特去别宫将近日政事亲询陛下,再做决断。

殊不知这么一个合理请求却被大监庞尹以“皇帝抱恙,不堪理政”为由给挡了下来,不光如此,甚至还夺了请奏那人的笏板。

沛王一向火躁,气得他便当堂同那庞尹理论了起来。

二人一个是当朝权宦,一个是陛下兄长。先前纵然有龃龉,也只是暗流涌动,现下却因这一遭,俨然发展成了明面上的水火不容之势。邺都官员一时之间便都唯恐惹祸上身,又不敢公然站队,只能避道相让。

“真是好生热闹呢。”

谢浔听毕,只虚虚答道,眼中却清淡无波。

路衔知他心中症结所在,便也没有继续往下说,只起身环顾了室内一遭。

他这表兄,一向君子端方,就连这暂居的屋中,都循规蹈矩,叫人挑不出一丝错处。

书房正中,垂一匾额,上边写道:令德堂。

显允君子,莫不令德。[2]

显允便是他这位兄长的表字,为光明磊落之意。倒和他本人颇为相称。

可总墨守成规的也无甚趣味可言。

路衔此刻桃花眼微眯,便是有意给这书房添置一二。

书房中除了这匾,已再无其他装饰。

路衔只觉得可惜,那侧面的墙上,分明还空着好大一个位置,眼看着本是可以挂画轴的,现下却是浪费了。

便指着那空档对谢浔说:“表兄,你这书房也空落落的,不若在此处挂画,权为装饰之用。”

稍微思索了下,便又改口道:“挂画不成的话,挂幅字也是极好的。”

谢浔却眸光微动,似被人戳穿了心思。

见无人应答,路衔便便转了话题道:“不过听赤钺说,表兄已寻到一知情人。”

“知情人倒说不上,只能说有所助力的一位故人。”

谢浔凤眼微抬,似在呓语。

听了这话,路衔倒是有了兴趣,便把那挂画之事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表兄言语含糊,这可不像你的作风。让我想想看,究竟是何许人也。”

“难不成是个女子?莫非,表兄你也动了凡心,有意去那红尘中揽一朵解语花来。”

要知道,他这表兄曾在道观呆了多年,周身都沾上了一股不食人间烟火气的姿态,身边莫说有女子了,估计连只母蚊子都不敢叮他。

这话路衔自然不敢当着谢浔的面说,只能内心暗暗腹诽。

路衔不知为何,想到这位高冷表兄佳人坐怀的样子,突然感到了一阵恶寒。便赶忙屏退心中所思,等着谢浔回话。

“你以后会见到的。至于男子女子,是人家的私事,我不便回答。”

路衔愣怔,这是个什么意思,怎么感觉表兄的语气中还有点袒护。

啊?他突然好奇的紧。

可眼前人已是闭口不言,路衔便只得撇了撇嘴道:“不管怎么说,眼下寻人之事总算是有点眉目了。”

“都说了茶梗立起便是要有好事发生,表兄你这下相信了吧。不过近日劳累了一番也该休息了。”

说完打了个哈欠,便要歇息去了。

回房途中,路衔边走边想,

这位故人到底是谁,竟让表兄如此反常,看来他得旁敲侧击地暗探一番。

-

书斋转眼又重归寂静,谢浔定定地看着墙上那处空档,伸手便从书架后拿出一个匣子。那盒子装饰古朴,尽管保存妥当,但依旧能辨出是陈年旧物。

男子修长的手指堪堪够量度匣盒,

——一手以内,掌中珍物。

他爱重地摸了摸匣子的外壳,拂去微尘,而后便轻轻打开了。

画匣中安然存放着一个精美的卷轴。

展轴以观,一鹅黄冬衣女子立于画中,冬雨微茫,那人眉目恬淡。

其实那日轻烟楼阶除上,他一眼便认出她了。

容颜易改,心性难变,她的眼眸依然如故。

[1]美人如花隔云端。出自李白《长相思·其一》。

[2]显允君子,莫不令德。出自《诗经·湛露》。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掌中珍物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