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直在悔恨自己,一直在责怪自己,为什么不在彭城见项庄一面?为什么不早一点赶去乌江?
......或许她就不应该跟着范先生离开!?
因为项庄不在了,她对项庄的愧疚就成了一份枷锁,无法打开。
“你想离开?”韩奕瞪大眼睛看着赵好。
“是。”
“府上的守卫,比以前更加严密,尤其是后院,张良大概可能是担心姑娘离开。”
赵好的眉头一皱,更加严密?
韩奕心中一喜,但面上还是冰冷的说道:“那就今夜吧,你今夜离开吧。”
“张良进官参加宫宴、你现在可以离开,我会帮你。”
“好。”
赵好一口应道,她从未想过,上天会给她如此绝佳的离开的机会。
看到赵好果断的答应下来,韩奕一愣,不过这次的目的已经打到了,她也不想在这里继续停留。
韩奕走到门外,突然开口问:“你不会后悔吗?你离开张良,离开你爱的人,不后悔吗?”
赵好不解的看着韩奕:“我说过了,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那现在呢?”
赵好却一直没有回答,就在韩奕以为等不到她的回答时,她听见赵好说:“他已经不在了。”
宫中宴席。
刘邦高高在上,皇后和戚夫人分别坐在两侧,张良和韩信同其他的开国功臣一样坐在下面,但是他们二人的脸色隐约可见的愁容。
韩信重伤初愈,他还未认清赵好死亡的事实中,他一直都不明白为什么他与赵好一直分别。
曾经的他,一无所有,所以他留不住赵好,而现在的他,手握万人的将军,他还是留不住赵好。
宴会繁华热闹,他却感觉不到一丝。
张良一直心神不宁,他总感觉今天赵好突然同他说要离开,即使他增派了人手,但是如果赵好硬闯怎么办?
这一场宴会,是刘邦称帝后的第一场宴会,戚夫人准备的也颇合他的心意,几杯酒下肚以后,看了看坐下的众人。
刘邦举杯问道:“各位不要隐瞒朕,都说出真实的情况,朕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项羽失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
宴席上,宾客尽兴,大家不禁畅所欲言。
“陛下让人攻取城池取得土地,就把它赐给他们,与天下的利益相同;项羽却不是这样,杀害有功绩的人,怀疑有才能的人,这就是失天下的原因啊。”
刘邦环视了一圈,才缓缓高声说:“你们只知道那一个方面,却不知道那另一个方面。”
“在大帐内出谋划策,在千里以外一决胜负,朕不如张良。”
“平定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饷,不断绝运粮食的道路,朕不如萧何。”
“联合众多的士兵,只要打仗,一定胜利,只要攻城,一定取得,朕不如韩信。”
“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朕能够任用他们,这是朕取得天下的原因。”
“西楚霸王有一位范增,而不任用他,这就是被朕打败的原因。”
众人心悦诚服,纷纷看向刘邦口中的那三个人,但不知道为何,这三个人的脸色并无半点激动。
众人:“.......”
刘邦:“.......”
刘邦清了清嗓子,豪迈道:“如今天下已经已定,在坐的众位都是功臣,现在也到了封赏的时候,趁着今日大家都在,众人听封。”
“萧何,朕封你为酂侯,并担任相国一职,如何?”
萧何才从出神中回过神,他立刻谢恩:“谢陛下。”
“你刚刚在想什么,这般出神?”
萧何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张良,张良宴会之前对他说的话,一直萦绕在他的耳边,但是这话是万万不能告诉陛下。
萧何立刻道:“臣在想赋税的问题,不知不觉走了神,还望陛下恕罪。”
“这有何罪啊,没想到这个时候,你还记挂着政事,看来朕还真是有福气啊,哈哈哈。”
刘邦又对韩信封赏道:“韩信,朕封你为楚王,封地......韩信,你自己来选吧。”
韩信听到自己的名字,先是愣了一下,才起身谢道:“谢陛下封赏。”
“你这百战百胜的大将军,还是你用兵如神,才让项羽乌江自刎啊,朕记得你就是楚地人,朕便封你为楚王。”
韩信听到“乌江”,浑身一颤,乌江死的不止有西楚霸王,阿好姑娘也死在了乌江。
“那你想选哪里做自己的封地?”
韩信没有犹豫,他说道:“臣是淮阴人,臣想选淮阴作为自己的封地。”他知道自已是手握重兵的将军,不像其他功臣,能留在长安。
他早已经猜到,陛下一定会让他离开长安,其实他也不想留在长安,淮阴是他的故乡,是他与阿好姑娘相遇的地方,那个地方是他最好的选择。
“衣锦还乡,倒也是不错的额选择,”刘邦点点头:“朕准了,那就将淮阴作为楚王的封地。”
轮到张良时,刘邦坐正了身体,对张良询问道:“张先生,你自己自择三万户吧。”
众人一愣,不自觉的看向张良,陛下竟然对张良如此重视!?
这句话也令张良一愣,他立刻拒绝了刘邦的封赏:“臣不敢受如此优厚的待遇。”
刘邦却不在意,甚至语气里难得有了一丝真诚:“张先生,这一路,都是先生在朕身边出谋划策,哪怕朕落魄之时,先生都不曾离开。”
张良恭敬的说:“我起兵后能在遇见陛下,这是天意。”
“陛下愿意采纳臣的意见和建议,最终能够获得成功,这是臣人生的幸运,臣希望将留赐封给我就足够了,不敢受封三万户。”
刘邦没有说话,而是盯着张良看了好一会,才答应道:“罢了,这一次还是依先生,那朕便封张先生为留侯,如何?”
张良拜谢道:“臣谢陛下。”
刘邦又陆续的对其他人进行了封赏,得到封赏的人均心神荡漾,而独独萧何,张良和韩信眉头微皱。
刘邦这才注意到他们三人神色异常,他暗中观察了一会后,大约也猜出了他们神色异常的原因,他看向戚夫人:“看来夫人对这次宴会颇为用心啊。”
戚夫人淡然一笑:“臣妾不敢居功,这次多亏了张夫人。”
刘邦又将目光定在张良身上,夸奖道:“朕真是越来越离不开张先生了。”
而张良的府外一匹快马,韩奕站在台阶上,看着准备上马的赵好,她再次确认道:“你真的要离开?”
赵好没有回答韩奕,反而翻身骑上马背。
韩奕语气清冷,里面带着一丝不可察觉的恳求:“那就走的远远的,不要让张良找到了。”
赵好依旧没有回答,而是手中的马鞭一扬,策马而去。
韩奕看着赵好离去的背影,虽然她没有回答,但是赵好的行动告诉她,她走了。
宫中的宴会散后,韩信匆匆赶回府中,他回到自己的房间内,拿出放着整理好书册的小箱子,他小心翼翼的将它抱在怀中,向后院走去。
当张良屏息推开门的时候,他怔在原地:“阿奕?”
韩奕听到声响,立刻起身,与张良远远相视。
“韩阿兄,是我。”
张良匆忙的转身,他想赵好现在应该还没有走远,如果他立刻追上去,或许还有一线机会。
韩奕看到张良一语不发的向外走去,她急匆匆的跑到张良的身边,拉住张良的衣袖:“韩阿兄,她已经离开了。”
张良没有停下脚步,继续一语不发的往前走。
韩奕一时跟不上张良的步伐,她立在张良的身后,大声的向张良喊道:“来不及了,她早就已经离开长安城了。”
张良身体一颤,他慢慢的转过头,韩奕看清了张良惨白的脸色,他极力的控制自己:“我知道了,阿奕,天色不早了,你也早点回去休息吧。”
说完,张良继续往前走去,韩奕在身后问道:“你还是要去找她吗?”
这一次张良没有回头,也没有停下脚步,他的背影消失在路的转角处。
韩奕缓缓的走到院门处,身体缓缓的沿着院门滑了下来,泪水不知何时泪流满面,她喃喃道:“韩阿兄,韩阿兄......”
这一夜,张良最后还是没有追上赵好。
天色一亮,张良派人去了乌江和骊山,赵好一生的劫难都在此,那里有她的亲人,也有她的友人,甚至还有她的爱人。
张良这几日心中煎熬,日夜等着回信,但是信的内容却让他失望了,阿好没有去乌江,也没有去骊山,离开长安后的阿好,彻底消失了。
韩信封为楚王后,他也准备动身前往淮阴,离开前,他又去了咸阳城,这座城曾经是他最想来的地方。
韩信推开了赵府的大门,院内一片狼藉,他一步步的走进去庭院,然后仰头看向天空,喃喃的道:“我要离开了。”
“我离开淮阴前一夜想了许多我们重逢的情景,可是到头来却是在战场上的你死我活......”
“真是.......真是太可笑了,我等了十八年的藏在心上的阿好姑娘,想杀了我,哈哈哈哈。”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