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第1章

小猫在麻省理工念完本科。毕业典礼结束之后,她要搬去洛杉矶,在加州理工读完研究生再回国。

二零二二年五月末的毕业典礼也是疫情以来学校的第一场典礼。

盛大又隆重的人生仪式之一,小猫当然希望家人们都能一起来见证。不过最终来参加毕业典礼的亲友只有妈妈、干妈和小猴。

爸爸作为企业家代表要随财长出访,时间冲突只能遗憾地缺席。

爷爷奶奶年初来的美国,在波士顿陪她住了好一阵子。上上周,两位老人家和一直照顾她生活起居的阿姨一起去洛杉矶布置那边的房子。虽然那边的家与小姨小姨夫家比邻,但小姨和小姨父过去一整年都在国内,房子鲜少有人住。爷爷奶奶不放心非要提前过去一趟。前几天,爷爷奶奶和二叔准备从西海岸出发来参加她的毕业典礼。不料,两位老人先后病倒,二叔也只能留下照顾。

小猫也就是华虞,出生在世纪之交的千禧年。

她的名字是太外公起的。据说妈妈、爸爸、奶奶、爷爷每人都有一个心仪的新生儿名字。本来太外公是作为裁判来裁决的,结果他老人家直接下场参与竞争。

在学写字的年纪,华虞很不满意自己的名字,因为虞的笔画多且复杂。她曾悄悄跟奶奶抱怨过爷爷和爸爸的姓氏为什么不是于是的于。童言童语惹得奶奶哈哈大笑,笑完抱着她说,哎呀,真不愧是我的孙女,跟奶奶想到一块儿去了。

这是后来的事情。当时,没什么技术含量却皆大欢喜的名字,妈妈很满意。妈妈满意之余,便大方地把她的乳名冠名权让渡给了爸爸。

爸爸说,妈妈是家里的大猫,新添的小祖宗便是小猫。他自己是大虞,谐音是大鱼,处于猫和鱼食物链的底端。

奶奶后来告诉她,其实一部分原因是那时候她白天呼呼噜噜睡觉,夜里哇哇哭闹。哭声不响亮跟小猫崽叫似的,但着实把家里的大人们都折腾得够呛。

不过不管真实原因是什么,她的乳名和妈妈的小名很般配。

她也在一声声“小猫”和“猫猫”声中慢慢长大。

对了,她出生的同一年,华家还有一件大事。外公留下的公司上市了。上市便意味着财富的半公开。华家周遭多了几分喧嚣。

喧嚣也好,热闹也罢。这些都跟小朋友时期的小猫没太大关系。再加上她的二叔毕业后留在旧金山工作,多年来一直处于恋爱、失恋、再恋爱、再失恋的循环状态,没结婚,没生娃。太外公、奶奶和爷爷三位退休的大学教授便整日围绕着她一个小娃娃打转。这也使得她妈妈有机会在她五岁之前完成三本西语著作的翻译工作。

这是她五岁之前的事情。

小猫五岁那年年末,太外公没有熬过冬天,在睡梦中去世。那是她人生中经历的第一位亲人去世。她记得自己扯着嗓门哭了好久,哭累了趴在妈妈怀里睡着。

她六岁那年,家里多了一个玩伴,是自己爸妈的干儿子,也是自己干爸干妈的亲儿子小猴。

小猴的大名叫许箴。

至于年龄嘛,如果小猴没有早产,她就是姐姐。可惜,他比她早出生半天。

在爸妈和干爸干妈口中她跟小猴的初相识是在他们半岁大的时候。不过,她自己印象里跟小猴的初次相识是两岁的时候,两家人在三亚一起过春节。两个小人身边围绕着十几个大人,三亚的家里处处飘荡着猫猫和猴猴的名字。

那时,他们第一次无意识地合谋干坏事是一块溜出房间,小猴骑着玩具车带她去沙滩。可惜,刚出家门便翻车了。字面意义上的翻车。华虞的胳膊肘被蹭掉了一层皮。她没哭,反而一把将小猴从车上拽下来,霸气地说我来骑,你坐后座。不过她做司机并没有成功。因为他们各自的爸爸已经追了上来。

小猴和她同处一屋檐,一起吃喝,一起玩乐,一起学习了五年多。她和小猴在十一岁那年秋天分开。

许箴回了北京,跟他自己的爸爸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他俩在一南一北两个城市继续念初中和高中。

几千里的距离以及伴随着许箴跳级带来的学业不同频,他们有过好几年的疏离期。后来,许箴比她早两年去了剑桥。他在英国学数学。她来美国念化学。

留学之初,华虞没打算念研究生。打破原来计划的还是这场蔓延全球的疫情。长达一年半的网课使得她的大学校园生活意犹未尽。

爸妈建议她留下多读两年书。她采纳了,继续念的专业还是与化学相关。

也许是十二岁那年她在爸爸办公室“偷”听了一场化工并购案的决策全过程。也许是妈妈经常给她讲述外公创业的故事。再或者是三代化学人的基因作祟,她从小便对化学感兴趣。对于她的兴趣,她爸妈喜闻乐见。商业思维靠天赋也靠耳濡目染,行业的技术知识就要靠刻苦钻研。

她不需要为了找工作而念书,也没有要做研究员或者大学老师的打算,多念两书只是自己的兴趣所在。

许箴也在按照他的兴趣继续念数学。去年秋天,他的导师从剑桥跳槽去斯坦福,他跟着导师一起来了美国。

这一次,俩人一个在东海岸,一个在西海岸,联络更加频繁起来。

毕业典礼的前一天傍晚,华虞接到许箴电话。她跑出家门准备接干妈和他,结果只看到猴子一人。

说起来,距离她上次见许箴,时间并没过很久。爷爷奶奶在波士顿的时候,许箴来过四五次,勤快程度比她那位居家办公的二叔还要高。

这也曾让华虞一度怀疑,他是否有在念书,怎么那么多空闲时间。她转念又一想,这事儿放许箴身上也合理。

春末,不,应该是初夏。波士顿刚刚经过一场阵雨,风虽然不像以往冷飕飕的,但一阵阵吹来,也让华虞不由地抱住双臂。

她伸着脖子瞧着路的方向。没一会儿,一辆黑色轿车在她身旁停下。许箴从Uber上下来,手里抱着一束鲜花。

华虞伸手准备接他手里的花,结果挨了一巴掌。礼物没有,只有一句话,“花小猫,恭喜毕业。”

她愕然反问,“花居然不是给我的?”

“这是给妈妈的。”他说着张开双臂,问道,“要不,我送你一个拥抱当作礼物?”

虽然他个子高,小个子的华虞还是动作灵巧地躲开了他。她附赠他一记白眼,“滚,没给我带礼物,你居然好意思来。”

“就来!不高兴你咬我呀!”许箴背着书包,轻车熟路地往屋里跑。

Uber已经离开。华虞在许箴身后追问,“猴狗子,我干妈呢?被你弄丢了?”

许箴进门之前给她解惑,“她被她的学生劫才,劫走了!”

“妈妈。”

许箴这些年一直叫华歆妈妈,叫虞时南爸爸。他对虞时南华歆夫妇的称呼是在他寄住在海城那几年固定下来的,从叔叔姨姨过渡到干爸干妈,后来发展成了爸爸妈妈。

那些年,他和小猫一样一直都是全家福照片构图的焦点。无论是寄住的五年多里,还是现在,他一直被他们真诚相待着。

华歆上一次见孩子们是去年冬天。她和虞时南去欧洲出差,忙完公事顺道来美国看女儿。俩人在波士顿和纽约停留了十天,许晓薇和许箴趁着圣诞假期来东海岸,两家一起过了圣诞节。今年开年疫情升级,加上欧洲开打的局部战争对公司业务有一定影响,她一直在国内,所以有五个多月没见到孩子们了。

华歆接过花,给了小猴一个大大的拥抱。“怎么瘦了这么多?”

许箴很自然地弯腰去迁就华歆妈妈,同时嬉笑着说,“最近吃得不好。剑桥的饭菜难吃,斯坦福的也好不到哪里去。哪儿都没家里的饭菜香。”

“切!”华虞翻着白眼接了妈妈手里的花。这人在爸妈和爷爷奶奶面前可会卖乖了。同样的话,他在爷爷奶奶面前说过,在妈妈面前也说过。

“我做的都是你爱吃的菜,晚上多吃一点。”华歆已经接到许晓薇的电话,知道人会晚到一会儿。她跟许箴寒暄了几句,便让两个孩子去玩儿,她自己回厨房准备中式晚餐。

华虞待妈妈转身去处理食材,趁着许箴不注意,又将花束丢回他怀里。“自己剪,自己插,花瓶和工具自己找。”

反正这个家里有许箴的房间,他也来过十多次,对房间的布局并不陌生。

华虞坐回沙发上咬住吸管喝着下午跟妈妈外出带回的珍珠奶茶。许箴取了花瓶和剪刀,抱着花挤进她左手边逼仄的小空间。

“干嘛往这儿挤?”华虞抱怨。沙发有大把宽敞的空间,他非要往这边挤,看来又想挨训。

许箴用剪刀敲了敲垃圾桶,“这儿有它。”

她哦了一声,继续喝奶茶,屁股并没有挪动位置。

接下来俩人都没再说话,许箴拿着剪刀专注地修剪鲜花。反正他也不懂插花,手上的所有动作便是将叶子全部剪掉,将花梗剪到与花瓶适配的长度。

华虞则是在咀嚼珍珠的间歇时不时抬眼瞟许箴,人确实又瘦了。

他再瘦下去,真成瘦猴了。

*

华虞记得,许箴刚来她家的时候,特别安静。想想也是,假如她的爸爸妈妈突然要分开,华虞也一样会郁郁寡欢的。

好几年之后,她才知道孟伯伯和薇姨当时的情况比普通夫妻的分开要严重百倍千倍。

当然,事情的起因是孟伯伯做了坏事,还不止一件。

从头开始捋的话,孟伯伯当年为了阻止薇姨出国留学,背地里怂恿薇姨的大学同学用卑劣手段抢了她公派留学的资格。再之后,孟伯伯跟薇姨交往期间,又差点跟别人订婚。总之,这些全是欺瞒着薇姨进行的。

欺瞒很有成效。薇姨在几年后也就是在怀小猴期间才知道所有的真相。

欺瞒的后果也很严重。薇姨用了近六年时间完成了对所有当事人的报复。

报复手段是光明磊落的。

毕竟当事人如果不做错事不违法,也不可能被报复成功。当年使用污蔑手段抢了留学名额的那位同学的博士论文数据造假。薇姨写了好多篇文章一步步揭露那人论文造假的真相。据说过程中二叔虞时安提供了技术、人脉和渠道全方位支持。至于孟化鲤孟伯伯,被枕边人实名向监管机构举报内幕交易与非法经营,锒铛入狱。

华虞在十一岁才知道这些恩怨的前情。那一年,孟伯伯提前出狱,许箴被接回北京。

*

华虞忍不住打破沉默问道,“喂,你是怎么做到一边清闲的要命,一边劳心劳力的?压力很大?”

“我能有什么压力?”许箴的语气一如既往的欠揍。熟悉他的小猫一下子听懂他的言外之意是天才没有压力。

一起生活的那几年里,华虞从他那里听到很多堪称“妄言”的论调。

比如他在刚到她家的时候,对失恋的荔荔小姨说,吃爱情的苦是因为她误入歧途了。既然误入歧途,失恋就是纠正错误,是回归正途。那么为什么还要伤心呢?

比如他在小学一年级的课堂上,反驳天才是99%的汗水和1%的天赋论调时候说,真正的天才是1%的汗水和99%的天赋组成的。在需要天赋的领域,没天赋单靠汗水只能做到中规中矩,所以老师们最好放低对学生们的预期。

而他,巧了不,就是个天才。当然,这句话,他没在课堂上公开说。最近这几年他几乎不再炫耀自己是天才了。

华虞还以为他是在剑桥和斯坦福遭到了现实的毒打呢。现在看来,他没变,是她天真了。

这会儿,许箴意识到刚刚的话有些敷衍,赶在小猫甩他白眼前抢先补充说,“我真没压力。我导师对我挺好的。”

许箴的导师年少成名,不到四十岁已功成名就。然而他从四十岁到现在,已有十六年没成功带出来一个博士生。原因无他,这位严肃的英国人带学生严进更严出。他的上上上一个博士生念到博三转到另一个导师门下。他的上上一个博士生念到第四年放弃继续读博。无奈的他改变了策略,招了一个能扛住压力的日本学生。不料那位以东京大学数学系第一名毕业的学生严重抑郁,刚入学不到一个月便轻生了。

自最后一位学生自杀,时隔八年后,他导师才又收了许箴这个学生,并且从一开始就担心唯一的学生跑路,从来没给过学生压力。

华虞不解,“那你怎么比上个月还瘦?”

她妈妈有五个多月没见到他,她才一个月没见过他。反正人是又瘦了,挺明显的。

许箴放下剪刀,从桌上捡了一片被剪下来的叶子,手上搞着破坏,嘴上说着,“还挺关心我的。”

华虞见自己的一片好心被消遣,没好气地说,“谁让现在猝死年轻化了呢。”

“猝死倒不至于。我只是睡不够,睡不好就没胃口。”许箴不喜欢人群。准确地说,他对外界大部分时候是视而不见,可以说是漠不关心。碰巧,他的导师也一样。当然,他在远离人群的时候,他每天的主要生活是思考和睡觉。除去吃饭时间,睡觉要和思考对半分才算公平。所以如果有不公平的情况出现,他的食欲便会以罢工来抗议。

“屁咧,你的睡不够是睡不够十个小时。我看你改名叫猪吧。每天都要睡大觉。”华虞说。

“我导师最近对认知神经学和计算机视觉痴迷,天天拽着我讨论,从早到晚,从凌晨到半夜。上年纪的人觉少,一天只睡仨小时,我不行呀。这不,我赶紧来你这儿躲躲。”许箴说完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

华虞问,“跟你导师学认知神经科学?还不如跟薇姨学呢。她可是行业顶尖的科学家。”

如果问华虞她最佩服的人都有谁,那么她干妈许晓薇一定在榜单上。

当年公派出国念书的名额被顶替掉,许晓薇留国内一边念计算机专业研究生从事计算机相关领域的工作,一边与世界级科学家建立学术联系,同时完成了两场光明正大的复仇。

小猴寄居在他们家的几年里,许晓薇在多伦多继续求学。多年以来的积累和没日没夜的辛苦终于厚积薄发转化为一篇篇顶级论文和一项项技术专利。她读完博士,做完博后,顺利拿到斯坦福的教职。如今许晓薇已经变成了领域内另一位世界级的科学家,学术地位不比她的导师低多少。

许箴纠正她说,“不是跟着老头学。我们只是探讨而已。老头快六十岁了,突然想把研究方向从纯理论转应用。我妈的论文我都读过,所以老头才抓住我不停地聊。”

华虞不由地困惑了,“你导师因为你是薇姨的儿子才招你?”

“不是。老头招我是觉得我是天才,能顺利从他手下毕业。他在学术圈太寂寞,太孤单,跟人吵架都没学生帮腔,所以招了个聪明的帮手。”

这人又得瑟起来。

其实许箴说的是事实。许箴的导师是个非常较真儿的人,跟同行吵架的方式从来不是打口水仗,也不是邮件往来,而是写论文反驳。一篇一篇的写,可他孤身奋战,怎么能敌得过同行和同行们庞大的徒子徒孙。几年前,他在剑桥选中许箴,明里暗里考察了两年才收下了许箴这位学生。

“他前阵子才知道我和Amy Xu的关系。老头知道后给Amy发了好多封邮件。他表示在录取我和培养我这件事情是公正的,同时表达了对你干妈的钦佩之情。严肃的老头突然变得热情起来,搞得你干妈胡思乱想了好几次。”许箴补充说。

华虞睁大眼睛,抓住他的胳膊,忍不住打听起来,“薇姨还单身?”

许箴一脸戏谑,“这么八卦?”

“爱说不说。”华虞切了一声,转头继续喝奶茶。

许箴继续插花,“谁也阻挡不了她的事业心。”

华虞听到这里,低头扑哧笑了出声。

“你笑什么?”许箴问。

“秘密,不告诉你。”华虞不说。

许箴回,“我还不想听呢,除非你求我。”

华虞说,“我就不告诉你,你求我也没用。”

“(ˉ▽ ̄~) 切~~”

“(ˉ▽ ̄~) 切~~”

俩人在沙发角落的幼稚较量一直延续到许晓薇的到来。

许晓薇进门后把自己的包丢给儿子,给小猫一个结实的拥抱。她个子高,经常锻炼,双臂毫不费力地提着华虞去了厨房区域。

“干妈,刚才猴子欺负猫儿!”华虞挂在干妈身上,状告干妈的儿子。

许晓薇说,“体罚他。我们罚他不让吃饭,不让睡觉。”

华虞的亲妈华歆插话提醒俩人,“喂,晚饭是我做的,食材和房子是我买。你俩可做不了主。”

方案被亲妈否了。华虞扭头问干妈,“那怎么办呢?”

许晓薇说,“罚他明天给我们拎包和拍照,端茶递水!”

次日,也就是毕业典礼的当天,爷爷奶奶和爸爸二叔虽然没能亲至,他们都通过视频连线看了现场的实况,见证了小猫的人生时刻。一起连线的还有在国内有时差的苏爷爷、小姨、小姨父。

这天,小猫的左右胳膊被亲妈和干妈挽着。许箴时而在仨人身后,时而在她们前面,大部分时候都在拎包和拍摄,倒也毫无怨言。

不过也有意外,许晓薇的出现在小范围内引起了涟漪。认出许晓薇的大部分人都只是微笑示意,并未上前打扰。

真正让典礼迎来**的是贝索斯和他女友的高调出席。自带八卦流量的前世界首富来了,热闹不期而至,校园里变得闹哄哄。

他们四人都不喜欢嘈杂,典礼结束拍过照片便离学校回家。

许晓薇隔天在旧金山有学术会议。华歆有五个月没见时老师和虞老师,加上知道两位八旬老人生病,这几天一直担心着。

两位妈妈决定先乘坐飞机回加州,留下许箴帮华虞处理学校剩余的事情以及邮寄打包的行李。

离开之前,华歆再三跟许箴确认。“小猴晚回学校没关系吗?”

许箴说,“没影响。搞理论的博士不忙,我每天都在胡乱晃悠。”

许晓薇补充说,“他每天睡懒觉到中午,下午和晚上坐在自动驾驶的特斯拉里,载着他导师到处乱逛。我不太信任特斯拉现在的自动驾驶技术。他开特斯拉出去,我都提心吊胆的。”

“Amy,夸张了呀。”许箴反驳道。他亲妈是认知神经科学和计算机视觉方面的专家,同时也是坚定的马斯克反对者。许晓薇对特斯拉车子没太多意见,这一波纯粹是厌屋及乌罢了。

“总之,你在波士顿比在旧金山让我放心。这几天,好好听猫猫的话,不要添乱。”许晓薇进机场之前叮嘱儿子,虽然儿子大部分时候并不听她的话。

送走两个妈妈,从机场回家的路上,华虞的电话几乎没停歇。从同学到校友,从爷爷奶奶到准备休息的爸爸,当然还有她家里人都知道的“前男友”蒋循。

*

“我觉得小猫跟那个小蒋同学有戏。”这是许箴上个周末去洛杉矶探望虞爷爷和时奶奶时,两位老人的共识。

也是那个周末,华虞开车去达特茅斯参加小蒋同学的毕业典礼。她还传了照片和视频给爷爷奶奶。

“怎么说呢?”许箴问。

“小猫有一回喊着要独立,闹过要来美国念高中,举的例子就是她的同学小蒋在美国私立高中适应的很好,你们的爸爸妈妈坚决不同意,小猫才作罢。读大学这几年,小猫在波士顿,小蒋在汉诺威。距离近,感情亲厚了不少。”时奶奶解惑。

“当年你给小猫留下的奥数题,没过多久被转校来的小蒋同学解了。俩人像模像样地交往过两星期便分手了。”虞爷爷补充。

这些是许箴虽然去了十几次波士顿,依然不知道的过往。

“十二三岁的小毛孩儿,算哪门子恋爱和分手。”二叔虞时安插话反驳老父亲。

“那时候是不算。现在呢?两人说起来也是一起长大。四五年的同班同学情谊,又有美国留学的经历。前两年疫情一爆发,小蒋第一时间跑波士顿给小猫送防疫包,比你这个同在美国的二叔都上心。我不干涉小猫的恋爱。他俩真谈了,我也乐见其成。”时月直接用小蒋来批判和指责小儿子。

虞锋也帮腔媳妇开启了对单身汉儿子的声讨。“对了,虞时安,你是什么打算?要一辈子打光棍吗?”

被老父亲和老母亲联合夹击的虞时安拽着一旁看热闹的大侄子许箴,溜了。

*

俩人感情确实亲厚。许箴后知后觉地赞同这句话。

小蒋同学今天搬家去纽约。他专门打电话给华虞复述搬家细节和描述刚到纽约的囧况。这会儿纽约在下大暴雨,去广芳园买奶茶的他被困在法拉盛。通话时间不算长,但有一半时间是小蒋同学举着手机让她听纽约的暴雨。

许箴全程没插话,在副驾驶位置上安静的彷佛不存在,虽然他满头雾水一脸不解。

他在华虞将车子停稳后,冷不丁说了一句,“两个小时后这里也会有一阵短时阵雨。”

倒不是他已经天才到可以观天象测晴雨。他看手机天气预报知道的一会儿有雨。他只是疑惑,纽约下一场雨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吗?何况,纽约有的,波士顿稍后也会有,降雨的云团一样来自大西洋,完全无区别。退一万步讲纽约的雨和波士顿的雨有区别,但那一点区别在手机收音传输过程中早就失真了。刚才那通电话的意义何在?

华虞没听出弦外之音,拔了车钥匙说,“没事。两位妈妈们的飞机应该都起飞了。下雨不耽误航班。”

这句话倒是与她回复小蒋同学的那句“没耽误你搬家,挺懂事的雨”异曲同工。

说是搬家,其实小猫需要打包的东西不算太多,一些书和一些衣服。对了,还有几包要送去旧物回收箱的衣服。其他大件家具和厨具留着,将来房子挂牌出售,再找人来处理。

果然刚刚打包完,屋外便下起了大雨。

“纽约的雨跟这儿的雨有区别吗?”许箴扭头问华虞。

华虞依然没听出弦外音。她拿起车钥匙,递给许箴一把雨伞,说,“不知道。波士顿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这会儿下雨,外面人少,咱们开车去打包龙虾卷和海鲜当晚餐。冰箱里除了牛奶和饮料,什么都没啦。”

原本计划打包,又因为到店时已雨过天晴,华虞改变主意换堂食。俩人的运气很好,室外有空桌。

雨后清新的空气弥散着初夏的清新,虽然没有彩虹出现,但远处天边已被晚霞染上了绚丽的紫红色。西边是晚霞,头顶是飘动的云朵,周围是城市里慢慢亮起的灯光。一边是美景,一边是美食。

华虞掰开龙虾壳,正准备往嘴里塞虾肉,听到许箴问她,“车子也运去洛杉矶吗?”

她嗯了一声。

华虞很喜欢这辆车,车身做过升级改造,车子的安全防护性能也与洛杉矶的治安现状十分适配。另一方面她在衣食住行方面跟家人一样,不铺张,不浪费。他们家现在的资产状况不需要进行任何炫耀性的消费。家人和她更希望把钱花在外人看不见的地方。就像此时她身上虽然穿的是一件价格不足十美元的T恤,手腕上戴的是在慈善拍卖会拍的独一无二的手表。

“我们开车去洛杉矶吧。”许箴冷不丁地提议。

卷三是一对青梅竹马在2022年五六月自驾横穿美洲大陆的一段旅程。

起点:波士顿。

终点:洛杉矶。

交通工具:奔驰车。

故事里有很多、很多、很多无聊的对话。

文里描写了一些沿途的天气变化,是基于所在地的季节气候和情节需要,可能与2022年5月和6月某一天某地的真实天气有出入。文里把距离、温度等计量单位换成国内标准。

如果有读者捉虫,先谢谢了。离谱的虫子,会抽空修改;不离谱的,因为未签约每次修改起来太麻烦,会暂时搁置。

最后,我想说的是,读者这个身份最大的权力是可以自主决定要不要成为一个故事的读者。如果看了开头不喜欢,如果看到中间不喜欢,如果看到不舒服的点……都请放弃阅读,及时止损。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0章 第1章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