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溢清寒 中秋月圆,满朝同乐

当秦府大门开启,两顶轿子一前一后地,往宫里行进时,夕阳就侵染了天边的云朵。

与此同时,在达官贵戚所居之地,一顶顶或黄或红的轿子,也依次出发。

向着同一个目的地缓缓走去。

才刚一进宫门,秦川便听到了很欢快的丝竹之声。

他歪头一笑,知道这又是韩凛的新主意。

让人一进宫,就先有好心情。

这样,无论宴会上想谈什么,都会顺利些。

越往前走乐声越大。

随着亮起来的宫灯,一种步入仙阁天庭的感觉,亦随之越来越强烈。

尤其是到了大殿门口,秦川发现今日值守的内监,皆换上了红棕搭配的衣衫。

一眼看去,少了份拘谨,多了丝活泼与轻松。

为秦淮和秦川引路的是承安。

只见他满脸堆笑,礼节娴熟,一路带着二人进入殿内布好座位,又打了个千儿才告退。

不多时,百官和各家王爷已悉数到齐,丝竹声换成了宫乐。

只是这次的宫乐,全无肃杀之感,而是娓娓道来,静心润肺。

在这乐声里,韩凛登场了。

他身着明黄色服装,青玉冠束起乌发。

玉佩的红色穗子随着步履轻轻摇曳,给少年天子得庄重平添了一丝随和。

当韩凛于堂上就座后,秦川跟着所有人一起,齐齐下跪叩拜。

“万岁”之声响彻殿宇。

“众卿平身。”韩凛的声音很空旷,落在秦川耳中,甚至有点儿陌生。

“谢陛下!”秦川依然和大家一起说着,随后站起身,坐到自己的位子上。

他将目光移到周围人身上。

很多人,秦川并不认识。

可他知道,在以前的年月里,自己一定在父亲处,听过他们的名字。

秦川又看见了陈大人。

他比华英山时气色好了不少,整个人的气场也不一样了。

隐隐透出一种,定海神针般的力量与沉重感。

他的脊背还是那么直,仿佛并不是有什么在压着他,而是由他在稳定着什么似的。

那个徐大人也在。

但与大年初一见时不同,现在他整个人给秦川的感觉,是雍容且平和的。

全然不似过去地机警和焦虑。

就在秦川陆续看过众人之际,热菜已一道接着一道上来了。

桌案上,美酒和果品本来就是齐全的,只等菜肴一上,就算正式开宴。

于情于理,这开场白还是要有的。

一般,都会说些恭贺佳节或众卿辛苦的客套话。

而这一次,韩凛显然又在别出心裁。

秦川转头看着端坐殿上的人儿,只觉他光彩夺目,富贵天然。

至此,秦川也终于明白了,当日那面人儿老伯的感觉。

这让秦川不禁有些自嘲地想,为何自己和他相伴这许多年,却没发觉对方,竟是这般耀目闪亮?

可能这就是灯下黑吧?

不过幸亏有这一次,让自己对韩凛的美,又增添了一个欣赏的角度。

“还请诸位,与我共饮此杯!”韩凛的声音还是很空。

但或许是主题切入的过于直接,又或许是所言用“我”,不自觉间与众人拉进了距离。

只见殿下百官似都有些意外,稍作停留后,才纷纷举杯面向龙椅的方向,等着韩凛接下来的话。

“我登基这一年多来,诸位都辛苦了。今日略备薄宴,不为众卿恭贺佳节,只为咱们君臣亲友,在一起团圆团圆!”

韩凛说完呵呵一笑,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他这几句话落在众人耳里,顿觉舒坦受用。

哪怕知道,这是天子的自谦之语,可到底有所感慨激动。

人们谢过恩后,也齐齐将酒喝尽。

“为了过会儿不扫大家的幸,朕就先把酒敬在前头了。”

话毕,韩凛复端起酒杯,朝向另一边,皇室亲眷的位置。

“中州江山能如此稳固,朕心中深知,乃是各位叔伯兄长、贤弟贤亲地扶持体恤。”

“包容朕的年轻冒失,事事以国事为重。韩凛在此谢过了!”

他的声音本就华贵悦耳,添上几分情感波动,真是让人不得不动容。

宗室们亦纷纷举杯,在穆王地带领下谢过恩典,一起满饮琼浆。

韩凛随后又斟了第三杯酒,向着百官的方向道:

“下面这一杯,朕敬所有武文官员,不管是在这殿内的,还是坚守在四方的!”

“没有你们,朕便没了指望,子民也没了盼头!说到底,你们才是中州的主人,同朕齐心协力,为万千百姓谋福!”

然后,先一步仰起头,喝干了杯中的酒。

百官们急忙忙起身,拜谢隆恩,口呼“万岁”之声不绝于耳。

秦川跟着行礼,心想韩凛这三杯酒,可谓是给整个宴会和中州的未来,定下了调子。

联络一切可用的关系,团结一切有生的力量,为将要到来的朝堂改革,做下铺垫。

三杯酒过后,菜肴陆续上齐了。

而韩凛也跟最初说的一样,在整个用膳期间再无祝酒、恭贺等事。

只一味让大家不必拘束,要尽兴才好。

就连皇室中,有几个想要举杯致辞的,皆被韩凛乐呵呵挡下,只说不急不急。

这的确有些打破了,秦川的固有认知。

在他的记忆里,父亲每次入宫赴宴回家,总会疲态尽显,比在军营里连月忙碌,还要累得多。

可今天,不仅秦川自己觉得放松,他也能从其他人的表情中看出,每个人都很舒适。

虽然依有规矩拘着,但少了举杯致辞、下跪谢恩,整场宴会的氛围,可以说是十分和谐。

就在这样的环境下,酒是越喝越热,菜也是越品越香。

伴着不绝如缕的乐音,人们脸上绽开的笑意,从浅淡开始渐渐转为浓郁。

此时,孙著的一声:“上戏”,拉回了人们的注意力。

只听乐声住了,殿外隐隐有脚步作响,不一会儿便上来一组,打扮怪异又新奇的人。

原来,今日韩凛选择的余兴节目,既非歌舞,又非戏曲,而是杂技和幻戏。

让众人惊喜诧异的同时,又有捧腹效果,一下将宴会的气氛炒到了**。

笑声、交谈声、觥筹交错声不绝于耳。

真好似,在长街上过了个热气腾腾的节。

等节目断断续续地走完,内监们早已撤去残席,换了香茗果碟并好些点心。

众人的状态才从刚才的热络中,慢慢趋于平静。

这时,韩凛再次开口道:

“良宵佳节,乃阖家团圆之日,朕有众卿相陪,自然是开怀的。只是古人有云:每逢佳节倍思亲,朕近日每每想起父皇,便深感哀痛。”

穆王闻言,起身道:“陛下至仁至孝,只是还要珍重龙体,万不可忧思伤身啊。”

大家听穆王如此说,也齐齐跟上道:“还请陛下保重龙体!”

韩凛做了个平身的手势,对着下面人道:

“众卿还是归座吧,朕自会保养珍重。只是朕想,各位皇室亲眷们,定是和朕一样思念先皇的。”

“今日,既有这样团圆的机会,朕也备下了节礼,与各位叔伯兄弟同乐。”

“孙著,将节礼呈上来吧!”眼看氛围烘托到位,韩凛转头对着自己身侧说道。

两声击掌后,捧着托盘的内监依次走出,将礼物一一呈送给王公贵戚们。

“这里是朕的一番心意,除此之外每人另有云雾锦两百匹,朕已命人送到各位府上。”

以穆王为首的宗室们,再次起身谢恩,声如洪钟,态度恭顺。

韩凛这一次,没着急让他们落座,只是继续说道:

“各位桌上的,乃是先皇所用的旧物。每人一件,各不相同。”

“象征着朕与中州宗室,血脉情深、一体同心,休戚与共、风雨同舟!”

一听这话,殿内所有宗亲与官员,皆坐不住了,纷纷下跪行礼,气氛一下子严肃起来。

还是穆王率先发言。

“陛下苦心,韩家列祖列宗定感欣慰。我等既是韩家子孙,本就该与陛下共同进退,肝胆相照!”

“臣等与陛下共同进退,肝胆相照!”

众人重复着刚才穆王的话,音量大到连地面,都跟着震动了。

“诸位快快请起,各位的忠心朕自然是知道的。”韩凛表明着自己的态度。

待大家伙重新坐下后,他才接着往下说:

“就是因为朕知晓各位的忠君爱国之心,才特意将奉在先德殿的镜贤珠取下……”

“一颗放在朝堂匾额正上方,以示朝廷和睦,社稷顺遂之意。这另一颗……”

韩凛故意拖慢了语速,环顾着殿内的人群,慢慢道:

“徐大人是先皇钦定的首辅大臣,多年来兢兢业业,为中州江山立下赫赫之功。”

“论功劳、论苦劳,自是当得起一句忠臣、贤臣。而镜贤珠本就为敬贤能之辈,徐大人当之无愧!”

此话一出,殿内哗然。

官员们自是羡慕徐铭石,能得此殊荣嘉奖。

而宗室们则觉得,陛下此举似乎过于草率。

镜贤珠乃无价之物,又是历代皇室珍宝,怎可轻易许人?

但见他们面上颇有异色,只是碍着桌上的先帝旧物,穆王又未曾发话,才不好当即发作。

“陛下圣明!”

就在一众窃窃私语中,穆王掷地有声的四个字,化做利箭穿云而出。

算是为整个事件定下了基调。

其余宗室有的虽不满意,可自知人微言轻,没有穆王的分量。

且赠礼在前,又有先皇的面子,愈加不能苛责,只得跟着口称“圣明”。

而韩凛对徐铭石的嘉奖,显然还没有结束。

他受下了众人的“圣明”后,接着说:

“徐大人一生劳苦功高,下河堤、入疫村、抗干旱,镇蝗灾……先帝在时就颇得重用赏识。”

“至朕登基,更是精心辅佐,不辞辛劳。故朕决意封徐爱卿为襄国侯,加太傅衔,以做表率。”

徐铭石听得这话,赶紧跪拜道:

“奉公职守是微臣本分,陛下如此厚爱,臣受之有愧,内心惶恐……”

听得出,他话里是有诚意的。

只不过,聪明如徐铭石怎会不明白,这厚恩厚赏是为了之后铺路,自己必定是要受的。

“哎,徐爱卿过谦了!这封侯授衔,本就为犒劳你一世辛劳,何来有愧?”

“若今后你能与同僚们倾心协作,助中州更上一层楼,将来配享太庙,香火供奉,也是你自己为徐氏满门挣下的殊荣。”

后面这段话,才属实惊着了徐铭石。

他原以为,镜贤珠已经是天子,给自己的最大恩典。

而封国公、加太傅等,一早就在预料之内。

可“配享太庙”一出,他才全然明白了韩凛的苦心。

原来,他们之间,只有朝堂分歧,并无私人恩怨。

圣上肯为中州发展,做出如此取舍牺牲,保全自己最大的体面。

自己自然该投桃报李,以全圣意。

“请陛下放心,无论今后朝廷内谁人出谋划策,我与各位同僚定全力支持配合!”

这一次,徐铭石算是在所有人面前,表明了态度。

宴席后半段,气氛扭转如此之快,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眼下圣上和徐大人这一唱一和,分明就是朝堂变革的先兆。

只是这要从何而变?因谁而变?

众人一时,却难以揣测。

“哈哈哈,陛下英明神武,徐大人不计个人得失,真可算是一段佳话啊,哈哈哈!”

穆王豪爽的笑声,再一次打破了人们地犹疑。

接下来,秦川听到了父亲的声音。

“徐大人真可谓当世楷模,我等理应以徐大人为榜样,时时自勉才是!”

秦川明白,穆王发言是稳定宗室,徐大人则是文官中地位最高者。

而父亲手握重兵,大将军衔加身多年,更是代表了军队层面的支持。

果然,等这三个人依次说完,殿内恢复了平静。

即使略有不同声音,也只如石子坠入水面,顷刻间便被吞没得一干二净。

“朕相信,在座各位都是国之栋梁,见贤思齐不必多说。今日,百官文武各赐逍遥海稀世鲛珠一颗,柳烟缎两百匹。”

“愿镜贤之遗风,自吾辈传承,继往开来,再接再厉!”

韩凛清越的嗓音传遍大殿,带着不可置疑的威严。

又是齐齐地叩拜和高呼万岁的声音。

伴着这整齐划一的动作和语言,秦川算是彻底安了心。

韩凛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路子。

终于成为了,他想要成为的那种帝王——

心机手段、思虑谋算从来只是“术”。

而一切以中州和百姓利益为先,才是亘古不变的“法”。

“这一次的中秋宴会,可算是韩凛给他自己的,最好的礼物吧?”

秦川在起身的间隙,抬头看向殿上。

很奇怪,原本在这么远的距离上,他应该连韩凛的表情,都看不清才对。

可就是那惊鸿一瞥,秦川却觉得,自己分明看见了,那双眼里闪动的光芒。

经久不散,生生不息……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