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 3 章

点开本科院里的聊天群,几百条未读,他没兴趣看,倒是有几条专门@自己的:

同学A:“听说了没?这届数院有个本科生拿了全奖去C大了!@时彦,老时,去你们院里了。”

师妹B:“应用数学方向的,不是纯数。”

师弟C:“那个女生我听说过,据说大学的时候找了个大她很多的富二代男朋友。”

师弟D:“我也听说过她,他们班有个男同学因为她退学了…就住我们隔壁的隔壁的宿舍。”

时彦面无表情地关掉了对话框,重新打开未读完的文献。父亲很早就教导过他:“语言的边界,往往就是思维的边界。我们如何看待事物,决定了一切,而非事物本身如何。

他不了解齐斐斐,也不想用别人的只言片语来判断一个刚认识的人。无论是 B大还是 C校,录取学生标准都相当高。齐斐斐能在B大获得优秀绩点,拿到全奖来 C 大,足以说明她在数学这块儿的实力。

夜晚,齐斐斐躺在床上,房间已经整理完毕,桌上放着一张购物清单,上面列着需要添置的日用品:洗衣液、卫生巾…… 随后,打开国内的手机,连上宿舍的 WiFi,微信里弹出好几条未读消息。

妈妈:“斐斐,到学校了吗?住的地方怎么样?有没有按时吃饭?”

唐致师兄:“C 大环境还不错吧?对了,时彦是不是又帅又温柔,哈哈哈!别被他迷惑。这是我女朋友宋可琪的微信,她离你不远,以后可以多联系。”

唐致比齐斐斐大七届,却是数学院的直系师兄。本科毕业后赴离C大不远的另一所知名学府攻读数学博士。完成学业后,他回国任职于某知名数学院。

齐斐斐和他相识于一场学术年会,由B大数学学院与唐致所在数院联合举办。

B大数院的女生数量本身就很稀少,更别说齐斐斐这样拥有高绩点的大美人。

唐致觉得齐斐斐属于数院大熊猫级别的存在,就像他哥们儿时彦一样。也是从那次年会后,唐致就认了她这个 “师妹”,平时会给她分享博士申请经验,出国前还特意拜托时彦多照顾她。

齐斐斐逐一回复消息后深吸一口气,打开微信搜索框,输入了那串早已熟记于心的 11 位数字。

很快,一个用户跳了出来——用户名就是“时彦”,头像是一只头戴粉色蝴蝶结的边牧...的狗头,和他本人沉稳的气质有点反差。

她握着手机,屏幕停留在 “添加到通讯录” 的界面,房间里很安静,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犹豫了几秒,飞快地输入验证消息:

“师兄你好,我是齐斐斐,今天非常感谢。” 目光在发送键上停留了片刻,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轻轻按了下去。

发送成功后,她按熄屏幕,把手机扔到一旁,整个人向后倒进柔软的床铺。黑暗中,她的眼眸亮晶晶的,倒映着从窗外漏进来的月光。

明天,她要去学院见导师,要去超市采购,还要开始准备即将到来的课程,有太多新的事物等待她去探索。

理想依旧滚烫,需要一步步脚踏实地去实现。

意识沉入混沌的梦境。

舞台射灯如瀑布倾泻,时彦身长玉立,站在领奖台上,自信满满地举高手里的奖杯,折射的银芒晃得她睁不开眼。

她想喊他的名字,却被拥挤的人群推搡着,脚底像踩着棉花,半步也抬不起来。

倏忽之间,场景碎裂,喧嚣的画面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她**着脊背,蜷缩在淋浴间冰冷的瓷砖角落。

花洒里喷涌而下的冷水浇在身上,凉彻肌骨。她控制不住地颤抖,一股无名的恐惧和悲哀充斥着胸腔。

猛地睁开眼,泪珠滑进鬓角,冷汗浸透了背心。她喘着粗气,好一会儿终于缓过神来。

窗外天色已蒙蒙亮,微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地板上投下淡蓝色的条纹。这是她在异国度过的第一个夜晚。

意识彻底回笼。

昨天在机场的重逢、车里的对话、时彦温煦的笑容…… 这一切都不是梦。她甚至能清晰背出他手机号码的11位数,仿佛它们本就烙在脑子里。

在她的记忆里,时光还停止在十年前的那个初秋,他穿着白衬衫,站在阳光下,眼里满是少年的澄澈,照亮了她此后十年攀登的漫漫长路。

而现在的他,远比她想象的更有冲击力。

褪去了少年的清瘦,身形更加高大挺拔。眉宇间依旧干净清俊,轮廓却变得更加清晰利落,雕琢出属于成熟男性的棱角与沉稳气度,是那种能让女孩一眼就心动的英俊。

他似乎就站在了触手可及的眼前,一丝微甜的悸动在齐斐斐心尖漾开,为再次遇见年少时的偶像而心跳失序。

这些年来,她拼尽全力,从偏远乡镇一路走到国际顶尖学府,成为师长交口称赞、同窗羡慕的对象。

可当再次站在时彦面前,时光倒流,她又变回了十年前那个踮着脚为他系红领巾的羞怯小女孩。

而同时,一股近乎自我厌弃的情绪便迅速攥紧了她的心脏。

时彦是天之骄子,清风霁月,前途光明。而她呢?只有纠缠不休的噩梦,窘迫的家境和待全力攀爬的学业压力。这些才是她灰暗而真实的生存底色。

她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调整好心态。心理学中有一个「皮格马利翁效应」,也被称为“自我实现的预言”。

她放下手机,再次深呼吸,并且在心里对自己开始“花式夸夸。”

“我会做的很棒!我可以的!”

“我会做的很棒!我可以的!”

“我会做的很棒!我可以的!”

一觉醒来,天还未亮。摸到枕边的手机,屏幕在昏暗中亮起,刺得她微微眯起眼。通知栏里,只有一条未读消息静静地躺着,是昨晚宋可琪发来的一个可爱表情包和一句“晚安”。

那个熟悉的、带着边牧头像的对话框,依然停留在她昨晚发出的那条信息上。

“时彦师兄你好,我是齐斐斐。今天非常感谢您。”

下面空空如也,没有自己潜意识里所期待的回复。

她将手机屏幕按灭,重新扔回枕边,整个人蜷缩起来。

从青春期开始,她的微信里从不缺少殷勤的问候。男生们各种各样的信息常常塞满对话框,她偶尔回复一个简单的“嗯”或表情,对方都能欣喜若狂。她早已习惯了被追逐、被等待回复的位置。

而如今,她生平第一次主动发出的、带着小心翼翼试探的消息,会等来这样的沉默。

她将脸埋进尚存余温的被子,试图驱散那点难以言说的失落。

接下来的几天,齐斐斐忙得像只被抽打的陀螺,不停穿梭在校园的各个角落。

正式开学前这一周,她被各类迎新活动填得满满当当——从学术写作规范到图书馆数据库使用指南,从生活安全讲座到跨文化交流工作坊,她背着那个大帆布包,揣着随身小本,一场不落地认真打卡。

她发现,学校竟拥有一座符合国际赛事标准的游泳池!湛蓝的池水在顶灯照耀下泛着粼粼波光,泳道线整齐划一,设施精良且维护整洁,对学生开放的价格更是亲切得近乎免费。这对于爱好游泳的自己来说,无疑成为了枯燥学业之外,一个能让她找回纯粹喜悦的慰藉。

校园生活的丰富程度也远超她的想象。几乎每周,各大学院都会轮番推出主题各异的活动。从人工智能伦理探讨到古典音乐现场演奏,从跨文化变装舞会到可持续手作工坊。

这些活动极大地拓宽了她在本专业之外的视野,也为她思考应用数学的跨界运用带来了诸多启发。许多聪明的新生已经开始把这儿当作拓展人脉、激发灵感的平台。

齐斐斐已陆续打卡了计算机学院的披萨之夜、人文社科学院的亚洲小吃派对,甚至连生物学院那场颇具挑战的“昆虫蛋白点心”试吃会,她也勇敢地尝了个鲜。

充实的生活让时间仿佛被按下快进键。每晚回到宿舍,她几乎是洗漱完就“断电”般倒头秒睡,连梦都来不及做一个。

她一向有着强大的意志力,能很快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既定的目标上。时彦带来的那点涟漪,也被她划到了这份专注目标以外,悄然沉入心底。

宋可琪的到来比预想中更快。

在两人建立联系后的第一个周六下午,一辆亮黄色甲壳虫利落地刹停在宿舍楼下。她跳下车,打开后备箱,利落地拖出一只沉甸甸的纸箱。

箱子堪称新生生存宝典:从洗发水、卷纸到女生专用的各类小物件,甚至连酸奶和吐司都一应俱全。

“一看你就是没经验的新生,”宋可琪单手叉腰,另一只手随意撩了撩她染成蜜茶色的短卷发。她比齐斐斐大三岁,短款牛仔外套配着碎花吊带裙,脚踩马丁靴,浑身上下都写着“明快率性”四个字。

“这些日用品呀,等到正式开学再买,价格又贵,人又多!”

她说话语速很快,带着一点自来熟的亲切,圆圆的杏眼笑起来时会弯成两道月牙。

见齐斐斐有些不好意思地接过箱子,她又凑近半步:“特别是那个‘女生专属区’的东西,我帮你多塞了几包不一样的,你都试试,找到合适的才好。”

为了道谢,齐斐斐特意请宋可琪到学校食堂吃饭。她早上赶着去听讲座,连头发都来不及整理,此刻那头短发蓬松地翘着,活像刚被风吹乱的鸟窝,黑框眼镜也滑到了鼻尖,整个人透着一股淡淡的死感。

宋可琪咬着吸管,聊起了她和唐致的往事。她比唐致小三岁,前几年在这里读书时相识相恋,如今却成了隔海相望的"牛郎织女"。唐致回国进了研究所,她则留在当地一家知名银行工作。

“我们已经这样快三年了,希望今年能彻底终结掉这种状态。”

齐斐斐轻轻咬着吸管,有些惊讶。她从未想过,那个总是开朗得没心没肺的唐师兄,竟也藏着这样甜蜜又无奈的牵挂。

而这,几乎是所有留学生情侣都要面对的、更为残酷的现实。当毕业季来临,签证的去留、异国的就业、双方家庭对未来的规划……任何一道关卡,都足以让曾经美好的爱情分崩离析。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