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第50章 汴市寻踪蒙客至,糕香启慧谈殊人

薛三娘嗔了眼,忙不迭地叉起腰来,凤眸好顿打量,

“打住!我可不是好笼络的。你这人物,品行,家世,做派,行当……我可得一一替妹子把关……你还在我们行伴团的考察之中,没过关呢,少来这套!”

话音刚落,薛三娘凤眸再一立,眼眸嗔怪中掩藏不住笑意。

继而捧腹大笑起来,眸子里多了些御下的严厉范儿。

当归只好叹着气,臊眉耷眼地继续忙活了。

一团笑声还没散,青黛和薛三娘已利落地将货架排挡妥当。

抬头望时,虽才卯时,可夏日的天已亮得透彻。

澄澈的日光,悄然从云层漫溢开来,裹着盛夏的暑气,逼退了仅存的凉意。

将一片沸腾的灼热,缓缓浇入这片土地。

汴河上的薄雾散了大半,波光粼粼的水面遥遥可见。

若是站在河堤,定能瞧见一早漕运的繁忙和热闹情景。

码头不乏来来往往的早行客和漕帮讨生计的人。

虹桥畔的早市,也渐次喧嚷起来。

当晨光斜斜照在货架的文竹银画上,今日的市集即将开启。

一个个摊主,整饬仪容,跃跃欲试,准备迎接第一波的早客。

连空气中都飘着暖融融的水汽,似为着什么而欣喜。

青黛目光微微一沉,端起一丝丝审慎和打量。

她……会不会出现呢?

自己,能不能认出来?

今日来,可不是只为提篮叫卖的本念。

虽没指着这一波客人能带来什么有用的信息,可也不能掉以轻心。

还须一双堪比摄像头的「慧眼」呢。

在她柔婉的叹气声中,青黛脑海中依次浮现了:

AI智能侧写、人脸识别、生物特征交叉验证、相貌年龄变化预测……

现代社会中,此类的技术一大堆,可惜穿越没法带来整个时代,只残留时代的记忆。

这是在天佑,想要根据人物相貌特质找到一个人,实是不易。

派出去走访的人还没回来,她也不想干等着。

女人的直觉,膳娘的直觉……让青黛不得不回到这里。

她事业的起点,那个人传说的起点……

当归推着屉车去金香楼的背影渐远,青黛瞩目的眸光还没收回来。

薛三娘笑声已渐起,打趣道,“妹子,秋天还没到,怎的就望穿秋水了呢……”

青黛巧笑着收回了目光,耳廓染上些薄红,“我是瞧着我那屉车,想着还有没有需要改良的地方。”

薛三娘抿唇,凤眸流盼间藏起了几分会意,不急于说破,“是是是!我就怕你,只瞧着屉车呢……”

趁着早市上人还没上来那么多,三娘小心翼翼凑过来,悄声问道:“你今个来这儿……莫不是遇着啥难事儿了?”

青黛眸光一惊,樱唇微启,凑近薛三娘耳畔,低语道:“谢谢姐姐关心,不是。其实我是来堵绝膳娘子的,有个可靠的人对我说……她许是会在这儿出现。”

“这儿?这偏僻地界?怎的会!怕不是浑说的。”薛三娘眉心一拧,嘴角一撇,“妹子,你往常算无遗策,这回怕要叫你落空咯,怎会轻信她那话!”

“就当出来散心呗。横竖青记楼那头,连翘管得妥当……我放心得很,交她手里错不了,也乐得做个撒手掌柜,就来碰碰运气。”

薛三娘眸光一软,笑意盈盈,抚着青黛的手安慰道,“妹子,你这么说在理,横竖咱也没亏啥!姐也帮你留心探听着……要我说啊,你的手艺,比那绝膳娘子也不差啥!别太指望着她才好。多少人都嚼舌根,说你就是她的徒弟哩,就连姚家姑娘不也说,她还比不得你呢!”

“哎,姐姐,那是客气话,你怎的就当真了?我还有不足,还需精进。”

“刚离水的活鱼活虾哩,刚从汴河里捞的黄河鲤……”

“河鲜哟!刚靠岸的白条鲢,肥嫩着呢……”

“活鱼嘞!刚离水的鲫鱼,那叫一个水灵……”

漕船靠岸,船夫的吆喝声中,顾客渐渐多起来,她们各自招呼起来。

今日的首客是对老夫妻,双双拄着拐杖而来,只随身带这个竹藤囊袋。

不像是赶路或是赶集来的。

步履虽然缓慢,却悠闲。

远远地,青黛就瞧见他们优哉游哉的。

只是未曾料到,朝着她和三娘这边来了。

老翁拐杖哒哒打着青石板,唇边的白胡子微微翕动,“哪里不能散步,非要来这早市凑热闹!老太婆就是见识短,闻所未闻的……”

这是不满妻子晨起「赶集」的锻炼身体策略,小声反抗。

虽然拗不过,已身体践行,却还逮着机会便还要发泄内心的不满。

“话那么多!不愿意,你自己倒是走啊。”老婆婆挽着老翁的手臂丝毫没放松。

“哼,我岂会和你一般见识?!”老翁慈眉善目,不紧不慢地带着老伴往前走。

待二人走到青黛摊位前,老婆婆目光忽然扫过来。

枯皱的粗指头一把攥住老翁手肘,轻轻一扯,老翁这才顿住脚步。

“老头子,你瞧,这是什么?”老婆婆缓缓挪着脚步,掀开布满皱纹的眼角,“好像是快黑石头呢。”

“没见识,这是酥麻糖。”老翁挑眉答道。

“哎?多暂没人卖这糖霜了。”老婆婆眉眼立刻浮起一阵笑意。

说完这话,老婆婆便目不转睛地看着货架,慈声道,“小姑娘,这糖块,老身能尝尝吗?”

青黛立刻从货架上,捧起尝味盏,挑了酥麻糖,扯开油纸递过去。

老婆婆咀嚼地慢而细,未几便眯着眼,点了点头。

“这口真得劲!姑娘,这个要一包。”老婆婆爽利地从竹藤囊中取出二十文钱。

青黛擎着手心,从老婆婆那里领了铜板,另外饶了些软糯的奶豆糖。

老翁拄着拐杖凑到摊前,白髭若雪,苍髯如戟,却双目炯炯有神。

逐个瞧着糕饼架上琳琅满目的果点,赞不绝口,“丫头的糕饼不错,都赶上青记的,老朽在这里生活了七十年,这里的人头我都熟,姑娘我倒是瞧着不太眼熟啊。”

这是个坐地户,想必知道些事情。

青黛指尖忽地收紧,嘴角不自觉扬起来,眸光也多了些亲切和喜气,“我才来半年不到。”

“我说呢,这是……莲蓉糕?”老翁忽然眯了迷眼,指着黄橙橙的一排糕饼,问道。

“是,您尝尝不?”青黛递给老翁一盏乌梅饮子茶,恭敬道,“老人家,请先消消暑,这是刚熬好的。”

老翁坐上青黛递过来的竹制小方凳,扫了眼去薛三娘珠玉摊摆弄珠串的老伴,盯着墨色的糕饼嘟囔:“不尝那个……丫头,你这黑乎乎的像块碳的,颇有新意,也是糕饼?能下肚?”

青黛取来几款老人所说的巧克力风味的糕饼和果点,解释道,“这是用时下流行的番椭圆豆磨粉,制作的凝香软褐糕,墨韵酥,褐酥糖霜,味道很是香滑,属实有些奇异,老爷爷,您不若尝尝……”

青黛展示的,是巧克力糕饼,可可曲奇和巧克力方酪。

在金光下光滑如玉,表面也雕刻着纹路。

微微闪着银光,观其质地细腻,闻之幽香阵阵、馥郁可人。

老翁鼻端微颤,眉毛不觉弯下来,“那个小黑方块,我尝尝。”

老翁轻点了「一口尽丝滑」呢。

只见老翁噙住那块巧酥,先是眉梢轻蹙细辨滋味,霎时便有光从眸底漫开。

嘴角也跟着弯成浅弧,不住点头,似思忖着什么。

他喉结悄悄滚过,捻着颔间白髭,方才舒了口气,缓缓眯眼,语气里满是慈熙,“初尝带些微苦,咽后却留甜香,苦而回甘……小物大智!竟如世间万事,初时苦难当,悟后物我两无……妙哉,妙哉!”

青黛敛衽行礼,垂眸回道,“多谢爷爷,我受教了,额……”

待她抬眸,却瞧见老人若有所思的看着莲蓉糕和梅花酥。

据传,绝膳娘子最擅长的几样点心,除了定心糕,便有莲蓉糕和梅花酥。

难不成,这位老翁知道些什么?

一定是这样!

那番话落进耳里,青黛只觉心头忽地一阵暖流涌现。

跟着脑中天光乍现,心头一喜,霎时亮堂起来。

起初青黛还打算见人就问绝膳娘子的下落。

可接触下来,见这对夫妻稳重里带着几分童心,似不染俗世。

心底不由生出尊敬。

这般有智慧的人,若是直接用绝膳娘子的事去烦扰,恐因冒失而失礼,一时便犯了难。

这一走神的当儿,老翁已拄着拐杖起身,“丫头,瞧你心事重重,可是有什么事要问我吗?但说无妨。”

这般年纪的老人,真是知天命,什么事都瞒不过他们。

她刚才的顾虑,原来多余了。

“有一位长者,是我心中敬仰,想讨教一二膳食的法子。此人就像婆婆这么高,常穿葛布灰褙子,戴着一素纱面巾,年纪大约四十到五十岁,不知爷爷可曾见过?”

老人捻着白须,眉峰微蹙似在回忆,片刻道,“这等打扮之人甚多,不知可还有其他特点吗?”

青黛唇角抻平成一线,似攒眉思索,未几便眸光骤亮,眼角漾着笑意,“据说,十八年前,她曾在此处摆摊,卖过糕饼,她的莲蓉糕名气不小……”

老翁倒吸一口气,眉头紧锁,指尖无意识捻着须。

俄顷,喉间忽地轻「啊」了声。

这时,一个沙哑的声音打断了青黛的话,“老头子,你瞧我买了什么……”

是和老翁同来的那位老婆婆。

只见她笑容满面,提着个粗布拎包,从三娘摊位踱步而回,似是购物完毕了。

青黛一时忘了刚才说到哪里,叹了口气,不觉攥紧了帕子。

“你来的正好,那位梁娘子……你还记得吗?”老翁眸子一亮,急着招呼老婆婆过来。

“你说的是,那位许久不见卖糕饼的娘子吗?总是神神秘秘的?”老婆婆目光似悠远地看着汴河的方向。

“对!快和这姑娘说说,那是她的亲人呢。”老翁热心地拉着老伴到青黛面前。

青黛急着敛衽道,“婆婆,她在哪儿?我要见她。”

***

不正是:

候客心期切,寻踪意未平。

忽听卿一语,眸亮心方晴。

(创作于2025/9/10,晋江文学城首发)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