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间的餐厅人声鼎沸,阳光透过高大的彩绘玻璃窗,在长条木桌上投下斑斓的光影。裴应端着餐盘,在苏意和李程颐旁边坐下。
她刚拿起叉子,秦舒舒就隔着桌子,笑吟吟地望过来,"裴应,可以啊你,现在可是我们年级的名人了。"
裴应对付着盘子里的西兰花:"我干什么了?"
李舒舒笑嘻嘻地用胳膊撞了一下裴应,"年级都传遍了,话剧社的艾伦啊!招新那天,人家稍微表现得热情了那么一点点,你倒好。"
秦舒舒立刻无缝衔接,模仿着裴应冷淡的语气,"'Even less interested in guys, tbh.' 听说当时艾伦的表情,简直像被冻住了!"她说完,自己先笑得花枝乱颤。
苏意在一旁抿着嘴笑,轻轻拉了一下秦舒舒的衣袖,示意她别太过分。陈梨溪也低下头,掩饰嘴角的笑意。
裴应面不改色地喝了口水,抬眼看向秦舒舒,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你学的还挺惟妙惟肖的嘛。我对艾伦没兴趣,对你有的是兴趣。"
秦舒舒被她这突如其来的反击噎了一下,随即挑眉,红唇勾起一个明媚的弧度:"本小姐魅力无边,就怕你不敢来。"
这时,一直安静用餐的薄沁妍轻轻放下手中的银制汤匙,发出清脆的声响。她拿起餐巾优雅地拭了拭嘴角,浅褐色的眸子淡淡扫过众人,"看来裴同学很擅长用直白的方式解决问题。"
她的声音不大,却让喧闹的气氛微微一滞。
李程颐看热闹不嫌事大,"你们是不知道,她这人啊,从小就是终极颜控——只跟长得好看的女生玩,对男生基本是绝缘体。我跟她做朋友,估计就是靠着我这张脸死缠烂打成功的。"她边说边夸张地捧着自己的脸。
"李程颐,"裴应慢悠悠地切着盘子里的烤鸡,"你再胡说八道,下周网球社训练,我就专门盯着你打。"
"哇!公报私仇啊!"李程颐立刻抗议。
苏意温柔地打圆场:"好了好了,你们别闹裴应了。裴应,尝尝这个布丁,今天厨娘做得特别好吃。"她将一小份焦糖布丁推到裴应面前。
“其实……那天我也听说了。话剧社的社长后来确实郁闷了好一阵。”陈梨溪开口,带着浅浅的笑意“看来以后估计没什么男生敢轻易来招惹你了。”
“求之不得。”裴应舀了一勺布丁,语气淡然。目光却不经意地掠过薄沁妍,发现对方正低头整理餐具,仿佛刚才的插话只是随口一提,并不值得过多关注。
被灰蒙蒙云层笼罩的下午。裴应为了躲避那节枯燥得能逼疯人的宗教研究课,提早溜达到了图书馆顶楼的"遗忘角落"。她想着,反正等下也要过来学习,不如先来补个觉。
她刚把自己陷进那个靠窗的、被厚重天鹅绒窗帘半掩着的旧沙发里,准备享受片刻安宁,一阵细微却清晰的交谈声便打破了寂静。
"......所以,这份关于美第奇家族艺术赞助对文艺复兴影响的论文,引用帕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理论,会比沃尔夫林的形式分析更精准,也更能切入核心。"
是薄沁妍的声音。
裴应下意识地坐直了些,悄悄拨开一点窗帘缝隙。果然,不远处的书架旁,站着薄沁妍和陈梨溪。薄沁妍的侧脸在从彩色玻璃窗透进的、微弱而瑰丽的光线下,显得格外白皙精致,像被光影精心雕琢过。
裴应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黏在她身上。看她指尖轻轻点了点身前的书脊,薄沁妍说话的语调始终平稳,像浸了温水的棉线,可裴应却能从那字里行间,读出属于"薄沁妍"的规整与掌控。
可能是那道过于专注的视线让薄沁妍有所察觉,她浅褐色的眸子,无意间掠过裴应藏身的角落,薄沁妍的视线并没有停留,甚至没有表现出任何被打扰的惊讶,就像只是无意中扫过了一件不起眼的摆设,一片静止的背景。
她极其自然地转向陈梨溪,语气没有丝毫波澜:"那部分的文献,我记得在第三排书架。"
她们两人低声交谈着,慢慢走向另一排书架,将空间重新还给了寂静。
裴应躺回沙发上,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约定的学习时间将至,裴应索性不再躲藏。她走向平时学习的座位,没过多久,薄沁妍也准时出现了。
薄沁妍在她对面坐下,语气平静得仿佛下午的那次"偶遇"从未发生。她将书本在桌面上摆放整齐,动作一如既往地优雅从容。
裴应注视着她,试图从那完美无瑕的表情中找出一丝破绽,却什么也没发现。
今天的学习内容是他们共同的文学课作业——分析《呼啸山庄》中的人物关系。薄沁妍翻开自己的笔记本,上面已经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了详细的分析思路。
裴应看过去,笔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你下午和陈梨溪讨论的论文,听起来很有意思。"
薄沁妍正在翻书的手微微一顿,随即恢复了自然:"只是常规的课业讨论。"她抬起眼,浅褐色的眸子平静地看向裴应,"如果你对艺术史感兴趣,图书馆里相关的书籍很丰富。"
这句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没有表现出对下午事件在意的迹象,也没有给裴应继续追问的空间。
裴应不由得在心里暗想,薄沁妍就像一座精心设计的迷宫,每次当她以为自己找到了入口,下一秒就会发现那不过是另一堵墙。
"也许改天可以请教你。"裴应勾起嘴角,将注意力转回面前的笔记上,"毕竟,我们现在是'学习伙伴',不是吗?"
薄沁妍没有接话,只是微微颔首,重新投入到《呼啸山庄》的分享中。
"Mr. Hobson要求我们重点分析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之间复杂的情感羁绊。"薄沁妍将笔记本推到两人中间,"我整理了几个关键段落的分析角度。"
裴应扫了一眼那工整得近乎印刷体的笔记,随手从书包里抽出自己的文学课本——书页崭新得像是刚从书店买来。"说实话,我不太理解为什么要把时间浪费在分析两个世纪前虚构人物的感情问题上。"
薄沁妍的笔尖在纸上轻轻一顿:"文学分析的重点不在于故事本身,而在于理解人性中的共通之处。"她抬起眼,目光平静,"就像你分析市场数据时,不也是在寻找其中的规律和人性因素吗?"
这个类比让裴应有些意外。她没想到薄沁妍会用她熟悉的领域来举例。
"好吧,"裴应懒散地翻开书,"那你先说说你的分析。"
薄沁妍开始有条不紊地阐述她的观点,从小说中的意象运用到人物性格的塑造,每一个论点都配有精确的文本依据。裴应原本漫不经心的神情渐渐变得专注起来。
"等等,"裴应突然打断她,手指点在一段原文上,"你说凯瑟琳选择林顿是因为社会的压力,但这里她明确说了,'嫁给希斯克利夫会降低我的身份'。这难道不是她自己的选择吗?"
薄沁妍微微侧头思考,这个动作让她耳边的碎发轻轻晃动:"但请注意她接下来的话——'他比我更像我自已'。这种矛盾恰恰说明了社会规范如何内化成了她自我认知的一部分。"
裴应注视着薄沁妍在分析时微微发亮的眼睛,突然发现文学讨论中的她比平时更加生动。
她轻轻叩着桌面,"所以你认为是社会环境塑造了她的选择,而非单纯的爱情?"
"不完全是。"薄沁妍的笔尖在"identity"这个词上画了个圈,
"我认为这是自我认同与社会期待之间的永恒冲突。就像......"她顿了顿,似乎在寻找合适的词语,"就像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面对的困境。"
这句话说得很轻,却让裴应微微一怔。她看着薄沁妍低垂的睫毛,突然意识到这或许是对方第一次在讨论中流露出如此个人化的思考。
接下来的讨论变得热烈起来。裴应虽然对文学理论知之甚少,但她敏锐的逻辑思维总能提出让薄沁妍也需要思考片刻的问题。而薄沁妍广博的阅读量和严谨的分析方法,也让裴应开始理解文学分析的魅力所在。
"我想我有点明白为什么Mr. Hobson要我们做学习伙伴了。"在讨论告一段落时,裴应突然说道。
薄沁妍正在整理笔记的手指微微一顿,抬起眼帘看她。
"你让我看到了文学中理性的那一面,"裴应歪着头,唇角带着若有似无的笑意,"而我,大概能让你看到分析中更多......不确定性的可能?"
薄沁妍没有立即回答。窗外,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夕阳的余晖透过云层缝隙,在她脸上投下温暖的光影。
"或许吧。"她最终轻声回应,同时将一沓打印的资料推到裴应面前,"这是下周要讨论的章节摘要,我想你可能用得上。"
裴应接过那些纸张,注意到页边有薄沁妍用细密字迹添加的注释。这个小小的举动,比任何言语都更能说明她们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当周四的学习结束时,薄沁妍依旧准时收拾好东西。"周五见。"
"周五见。"裴应看着她离开的背影,指尖轻轻摩挲着那沓还带着淡淡墨水香的资料。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