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正卿段世忠,祭——”
“侍卫步军都虞候万贺龄,祭——”
“天章阁直学士欧阳源,祭——”
丧礼执事的声音不断回荡在前院,进出灵堂的官吏们纷纷对着那口漆黑的棺椁行祭奠之仪。
棺内躺着的正是嘉义侯顾明鹤。
两个月前,大夏举兵入侵,顾明鹤奉旨率兵前往平夏城增援,未曾想竟在此战中殒了命,死后连一具完整的尸身也没有。
嘉义侯虽年轻,但行事严谨稳健,待人谦和有礼,朝野上下无不赞其贤德宽厚。
他此生做过的唯一一件离经叛道之事,便是在两年前娶了位男妻回家。
而此时,嘉义侯的男妻正跪在灵旁往瓦盆里添纸钱,他的双颊被旺火烤得微微泛红,眼底盈满了水光,让本就秀美无双的面容更添几分可怜的神韵。
前来吊唁的人都认得这位男妻,他叫楚常欢,乃御史中丞楚锦然之子,自幼娇生惯养,是个不学无术的花瓶。
听说他和顾明鹤是青梅竹马,两人早已互生情愫,婚后更是如胶似漆形影不离,就连外出作战时,顾明鹤都要把他带在身边。
许是被嘉义侯娇养得太久了,楚常欢身上竟多出几许……女子的韵味,修长的脖颈上裹着一圈白绡,而那双手——明明是个男人,却蓄着长指甲,甚至染了蔻丹!
出身书香门第的公子,竟搞这些勾栏做派,简直伤风败俗,有辱斯文!
虽然这些大儒们对楚常欢颇有轻蔑之意,但他到底是嘉义侯的未亡人,即使瞧不上眼,也要近前揖礼,道一声“节哀”。
楚常欢木然地烧着纸钱,悲伤溢满眉梢,直到吊唁之人走出灵堂,他才后知后觉地抬起湿漉漉的眸子,颔首回了一礼。
暮色四合,宾客散尽,侯府管事对家仆们交代几句后就折回了灵堂,见楚常欢仍跪在地上,立马伸手去搀扶他,转而斥骂一旁的侍从:“瞎了眼的东西,为何不把少君扶起来!”
不等侍从开口,楚常欢便拂开了老管事的手,淡声说道:“无妨,我就留在此处陪陪明鹤。”
“可是,少君您……”老管事欲言又止,凌厉的目光顿时又落回侍从身上,“你二人今晚也留下来为侯爷守灵!”
侍从们不敢有异议,只能恭声应从。
楚常欢跪了大半日,双腿早已麻木,他轻轻挪动酸麻的膝盖,侧身倚靠着棺椁,眼角悄然滑过一行泪。
夜风凛凛,侵肌裂骨。灵堂内的烛焰和魂幡放肆地晃动着,窗棂亦被风敲得咯吱咯吱响,莫名瘆人。
守灵的两名侍从被这番动静吓出了冷汗,连大气也不敢出一口。
——三天前,侯爷的尸体从前线运回京城,侯府上下都目睹过那具尸身的惨状,其中有一条手臂被削,只剩下血淋淋的半截儿藏在袖管里,依稀可见森森白骨。
而脑袋更为可怖,仿佛被何种重物给砸烂了,发丝里还裹着脑.浆!
侯爷用兵如神、战无不胜,没人相信他就这样折损了。直到少君揭开裹尸的黑布,看清尸身胸口那道旧疤后,整个人便瘫软在地,眼泪止不住地往下落。
见楚常欢这般反应,众人总算接受了嘉义侯战死疆场的事实。
都说惨死之人的冤魂最是厉害,莫非侯爷他……回来了?
夜风倏然停止,灵堂内一片死寂。
“明鹤……”
正惧怕时,楚常欢幽幽开口,唤了一声亡夫的名字,灵堂四壁的灯花无风而动,陡增一股阴森感。
守灵的侍从顿觉脚底生寒,煞白着脸依偎在了一起。
“阿弥陀佛,这大半夜的,不会闹、闹、闹鬼吧?”
“乌鸦嘴,别胡说!”
“都说痴傻之人总能看到一些寻常人瞧不见的东西,咱们少君脑子不好,他不会真把侯爷的亡魂给叫——”
“闭嘴!少君脑子清醒得很,怎么不正常了!”个矮的侍从当即捂住他的嘴,浑身抖如筛糠,“这世上根本就没、没有鬼,更何况咱们侯爷是个正人君子,死后能成仙的,哪会做鬼!”
楚常欢目光呆滞,似乎对周围的一切都漠不关心,他用染了蔻丹的手指轻轻抚摸棺椁,口里时断时续地念着:“明鹤……明鹤……”
魂幡颤动,阴气阵阵,仿佛真有冤魂回兮,惊扰活灵。
那两名侍从已顾不得什么尊卑礼仪和家法惩处了,纷纷尖叫着奔逃散去。
少顷,前院传来老管事的怒骂声,从灵堂逃走的两名侍从正跪在青石道上接受鞭刑。
哀嚎声一阵接一阵地传入楚常欢耳内,他的身体下意识颤抖起来,但很快又恢复如初。
两人被鞭打得浑身是血,嘴里还剩半口气吊着。老管事终于叫停了行刑之人,面无表情地吩咐小厮将他们拖去柴房,旋即取来一件狐裘走向灵堂,披在了楚常欢身上:“夜里凉,少君当心身子。”
楚常欢眨了眨眼,未予回应。
老管事对他的反应习以为常,转而又派了几名小厮进来守夜。
翌日巳时,起灵发丧。
顾明鹤膝下无子,顶灵一事便由隔房的子侄来代替完成。
“哗啦——”
起灵的瓦盆应声碎裂,孝子头顶铭笙,持幡引路,几名道士一扬拂尘,扯开嗓子喊齐声道:“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门神门神,大显威灵!吾今借路,遣发丧行!”
起棺诀一出,披麻戴孝的仆从和侍婢们纷纷掩面痛哭。
“大道开丈二,小道开八尺。”
“人要魂走,丧要正行!”
“此丧非凡丧,化作熬鱼吞屙藏!”
楚常欢捧着一瓮纸钱浑浑噩噩地撒,绯红的指甲在一众素白孝服里显得格外瞩目。
道士仍在唱诀,哭丧声愈来愈烈,围在侯府外的百姓也不禁抬袖,为这位英勇就义的忠臣良将落泪。
可就在此时,拥挤的人群里忽然传出一声厉喝:“梁王传旨,闲人退避!”
棺椁还未抬出府门,老管事闻言当即挥手叫停了众人。
梁誉领着一支精兵迈上石阶,老管事快步迎了出去,揖礼道:“草民见过王爷。”
梁誉在门口止步,他身后那群带刀的精兵却冲进了侯府,将送葬之人团团围住。
哭嚎声骤然停歇,众人惊疑未定地后退了两步。
老管事好脾气地问道:“王爷这是何意?”
嘉义侯和梁王政见相左,不睦已久。老管事心里非常清楚,这位异姓王此行绝非吊唁,遂不敢大意。
梁誉的视线轻飘飘掠过他,凝在了楚常欢身上。
楚常欢本就生得唇红齿白,此刻怀抱瓦瓮、身披白孝,眼角又噙着泪,道一句“楚楚可怜”并不为过。
须臾,梁誉收回目光,展开手中的明黄绢帛,沉声道:“圣上有旨——”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俯首跪地。
“顾明鹤私交敌国,至邺军溃败,罪不容赦。今传朕意,褫夺顾明鹤侯爵之位,丧葬从简,不得兴王侯之仪。”
老管事愕然抬头:“什么?!”
霎时间,人声沸涌,议论不绝——
“私交敌国?怎么可能!侯爷赤胆忠心,断不会做出这种事!”
“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隐情?”
“诬陷,绝对是诬陷!”
“侯爷为国捐躯,尸骨未寒,陛下怎可轻信小人谗言!陛下明鉴呐!”
顾家隔房的几位家主也纷纷出声辩驳,为顾明鹤鸣冤。
“梁王——”老管事徐徐起身,不卑不亢地说,“您与侯爷虽有过节,但今日是侯爷出殡的日子,还请梁王殿下让一条路,莫要和一个死人计较。”
无人不知嘉义侯忠勇,临到头来却落了个叛国的罪名,这其中种种,想来与梁誉是脱不了干系的。老管事虽未把话挑明,却也有设言托意、咏桑寓柳之势。
“这可是圣上的旨意,你在怀疑什么?”梁誉将圣旨扔进老管事怀里,回击了他的冷嘲热讽。不多时,又将目光落在楚常欢身上,冷声道,“叛国之罪,不可估恕。依照圣令,凡侯府家眷仆从者,皆入死牢。”
老管事看完圣旨脸色骤变,一改方才的谦恭与隐忍,破口大骂道:“梁誉!你这个卑鄙小人,定是你从中作梗构陷侯爷!我要面圣,为侯爷申冤!”
梁誉丝毫不理会他的疯癫,当即着人把他拖离此处,而后对院中的侍卫道:“即刻查抄嘉义侯府,顾家一应人等全部送往皇城司。”
皇城司是何种地方自不必说,那儿的刑狱令人闻风丧胆,凡入内者,绝无生还的可能。
顷刻间,前院再度响起震耳欲聋的哭嚎声。
半数侍卫有序地分散至各处院落,余者则负责羁押侯府的家眷仆从。
原本训练有素的家仆们此刻都慌了神,有人跪地求饶,有人试图反抗,也有人畏惧皇城司那等人间炼狱,毅然决然撞在侍卫的刀刃上自尽了。
一直未吭声的楚常欢忽然扔掉瓦瓮朝门口跑来,侍卫拔出佩刀试图阻拦,却被梁誉一个眼神喝退了。
楚常欢道:“下官斗胆一问,王爷既非刑部之人,也不是大理寺的官吏,圣上为何派您宣旨?还有,朝廷说我夫君通敌叛国,可有罪证?”见梁誉不答,他继续说道,“事关我夫君的清誉,还请王爷告知。”
“我夫君”这几个字着实刺耳,梁誉冷冷地道:“都这个时候了,你还有心思关心顾明鹤的清誉?”
楚常欢的反应微有些迟钝,过了好几息才开口,仍重复着方才的话:“还请王爷告知。”
梁誉沉声道:“若无证据,岂能轻易定罪。”
楚常欢追问:“罪证在哪儿?能否容我一观?”
梁誉一口回绝道:“不能。”
许是察觉到了他的怒意,楚常欢下意识后退两步,少顷,拱手道:“死者为大,肯请王爷通融一二,让我夫入土为安。待此事了,下官自请入狱。”
梁誉的语气明显有些不耐烦:“顾明鹤的丧事自会有人处理,用不着你操心!”
楚常欢抿紧嘴唇,还想再说点什么,梁誉面无表情地抬了抬手,很快就有两名侍卫走了过来,将楚常欢押解出府,送往皇城司的大牢。
那些哭闹不休的人也被逐一拖了出去,偌大的侯府瞬间冷清下来,只剩一口漆黑的棺椁停放在前院。
身侧的侍卫拱了拱手,问道:“王爷,这棺材该如何处置?”
梁誉目光阴沉,一言不发。
不多时,查抄侯府的精兵们陆续回到前院,依次向梁王汇报。
除却陛下手里那封通敌信之外,他们没有从侯府里搜出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王爷!”这时,一名侍卫穿过垂花石门飞奔而来,揖礼道,“东园有间屋子甚是可疑,王爷可要移步查验?”
梁誉不由分说地来到东园,抬脚踏进那间可疑的屋子,粗略巡视一番,并未在这里发现任何异常之处,怎么看都只是一间荒废已久的厢房。
许是瞧出了他的疑惑,侍卫指着里间道:“王爷,您这边请。”
绕过玄关,梁誉的脚步猝然停顿下来——
一只由黄金铸造的巨大囚笼伫立在屋子正中央,笼壁上还静静悬挂着两条同样由黄金打造的锁链,但都积了尘,暗无光泽。
看起来,像是曾关过什么人。
开文咯^_^撒泼打滚求收藏求评论>3<
架空背景,没啥可考究的,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这本应该会很狗血……不过是我的xp,我会努力把这个故事写好!
三章更新奉上,老婆们请品尝!!(鞠躬)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 1 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