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5. 隔墙有…

回本部提交完材料,两人顺手领取了下一次出行的任务。

上次抽签时,何应悟手气太差,这回谈嘉山不敢大意,特意用加了有转运迷信一说的碌柚叶洗手液足足洗了三遍手,这才下手抽签。

好在抽中的任务地点还算中规中矩。

这一次,他们将前往蜀省桐垱镇,执行新城市的餐厅开荒任务。

本部通常会根据距离远近和任务难度,为首次探索的任务预留较为宽裕的完成时间。

可即便如此,何应悟还是忙得焦头烂额。

他也是第一次来桐垱镇,尽管按评审员培训手册里的开荒建议做足了功课,但他挑的五六家店,一家比一家难吃。

难得谈嘉山没趁这个机会损他,见人垂头丧气很是没劲,竟然还破天荒地安慰了何应悟一番:“刚开始都这样。哪怕是资深评审员,在新城市踩雷也是常事。我们现在从头捋一遍你找店的流程,看看是不是哪儿出问题了?”

何应悟收起唉声叹气的丧脸,他掏出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递给谈嘉山,在出行前精挑细选的店铺里,已有半数以上被他打了叉。

“出发前我先找了关于桐垱镇的一些网络素材,来源包括短视频平台、点评网站、网红vlog和网页搜索。”何应悟一家家把吹得天上有地下无的夸张帖子们从收藏夹里删除,忿忿道:“真是信了他们的邪,没一家够得上评级的!”

谈嘉山挑眉,总算是知道症结出在了哪里。

“千人千味,在一般食客眼中,不存在普适化的评审标准,只要味道不差到离奇,再敷衍的店也能有自己的忠实受众。”

他掏出手机,调出监察部门用来警醒评审员的宣传海报:“市场部每天都会收到无数份的商家合作邮件,为了利益夹带私货的评审员比比皆是,你上午才收到封通告邮件呢,还记得吗?”

“现在餐饮行业的推广营销,早就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财大气粗的连锁餐厅,常常会找广告公司买下商圈内写字楼的灯箱、电梯框架等宣传点位,各大软件的开屏广告及置顶banner,再邀请明星作为代言人——明星效应联合铺天盖地的上刊率,资本会把他们推出的餐厅硬生生塞进用户眼球里。”

“只是大家也不是傻的,现在大家不怎么吃硬广告这一套了,于是花费更低的的‘软广’形式便也应运而生。”

“伪探店真推广、网红作品软性植入、素人冲量点评、搜索引擎及榜单位置明码出售……没有你想不到的,只有你付不起的。”

“这种营销方式极为隐蔽,与被直愣愣推到眼前的团购信息,消费者往往更相信由自己亲自检索后做出的‘功课’,因此商家们也越来越愿意在这种转化率极高的软广上砸钱。”

“认不出来是真心推荐还是营销推流,这太正常了,不全是你的问题。”

何应悟尴尬地挠挠头。

这种套路,何应悟以前干狗仔时见得多了。没想到跨了行业便忘了这一茬,还作为活韭菜典型样本一头扎了进去。

真是各行有各行的毒瘤,何应悟忍不住感慨。

他加入新传行业时,正赶上传统纸媒在智能手机与各类APP的狂轰滥炸下逐渐式微的年代。在大浪淘沙中幸存下来的媒体们,也纷纷转行做起了融媒体矩阵,大多往短视频、百家号与弹窗小广告的方向狂奔逃窜,且一路不复返。

而何应悟曾经的同学们,不是选择新媒体运营、编导、品牌公关等赛道。就是人手一本考公考研书籍,期待早早上岸、脱离苦海。

原本在何应悟眼里,新闻报道不分高低贵贱——直到他成了一名狗仔。

狗仔队的日常工作多且无意义,比如场场不落地在机场蹲守艺人、趁明星伪装出行时来上一套五十连拍,或者混入剧组探班的团队中拍摄路透照片,给艺人当行程通告的“人形广告牌”

总之又杂又碎又无聊

真正让读者感兴趣的,当然是那些满足窥私欲的内容:比如地下恋情的曝光、不轨行为的引爆、分手后的互呛和不甚体面的C位争夺战……

这些“猛料”有时是狗仔靠长枪短炮偷拍来的,但更多时候由知情人士主动爆料,出身都不怎么光彩。

若是狗仔的存在能成为制约公众人物的“民间监察队”般的存在,倒也还不至于被喷得这么体无完肤。

但业内人士都清楚,娱乐版面的主要收入来源,来自经纪公司们缴纳的“保护费”。

说白了,就是买断负面新闻的“免拍金牌”。

收了知情不报的封口费后,哪怕拍到艺人出轨、打人、出入违禁场所、哪怕是在大街上裸奔,也得默契地装聋作哑。

而何应悟离开公司的契机,正是因为他所在的公司接了个大单,要求他们通过春秋笔法与拼接剪辑,为某位风头无两、挡了他人造化的艺人“造”出一个黑热搜。

公司甚至还专门开会讨论,研究如何把舆论焦点往“下三路”带。

这一类操作屡见不鲜,操作起来也并不复杂。

无非是找一位素人的账号,发表些似是而非的爆料;带节奏,把词条顶上热搜;最后再放出点模糊不清的偷拍图,配合“拼图式”文案,轻松坐实对方“罪证”。

毁掉一个人其实很简单,只要场面够热闹就行。

至于真相?除了泼脏水的罪魁祸首,和莫名遭受无妄之灾当事人,没人关心。

这种事让何应悟恶心得够呛。他不愿助纣为虐,便在当月递交了离职申请。也正因如此,好不容易拿到业内少有的、风评还算正派的《四方来食》杂志社实习机会,何应悟自然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把通过试用期当成头等大事。

好在何应悟虽然先天不足,但有个足够靠谱的师傅兜底。

谈嘉山的建议,也给了他新的灵感。

当年读书时,何应悟便听说过许多记者前辈为了获取一线珍稀素材,深入战地、黑工厂、传销场所等危险地区,以生命为代价潜伏;又或是全程跟拍采访对象十余年以上,只为产出一条优质的纪录片。

虽然开发餐厅不至于拼命,但这种田野调查的基本研究方法,在此刻恰好能派上用场。

找准调查方向的何应悟重拾干劲,匆匆和谈嘉山打了个招呼,便兴冲冲跑了。

.

一顿饭菜的价格有高低,食材却不分贵贱。

因此,评审员们常常会把一座城市的菜市场,当作快速了解当地饮食文化的切入口。

何应悟拦了辆的士,直奔距离酒店最近的菜市场。

“小娃儿,你是外地人撒?车子刚发动,还没等何应悟进入采访状态,热情洋溢的出租车司机便主动搭上了话。

“是啊,来蜀省玩几天。”

“那你来我们桐垱镇算是来对咯!”

见乘客愿意接腔,本就健谈的司机更来劲了,眉飞色舞地推介起本地美食:“来桐垱镇必须要吃火锅子牛肉和冷吃兔!辣到了,就来上一碗富顺豆花,安逸得很!”

司机师傅给何应悟报了好几个地名,见对方都老老实实记在备忘录里,心里别提有多得意,“这些地方啊,是我们托儿车司机最爱去的馆子。别看环境一般,那味道不晓得比商场里的要好吃几多噢!”

几天下来,凭着张人畜无害、老少通吃的脸,和一腔谈嘉山都嫌他起得比鸡早的热情,何应悟从市场商贩口里、公园棋局的围观人群中、下班族们下班后的聚集方向和被外卖员的电动车堵得水泄不通的巷子里,收获了足足半本的美食线索。

谈嘉山也没闲着。

他本来就是正儿八经干酒店管理和高级餐厅运营出身的,行业资源天南地北。

与几位打过交道的川菜店长搭上线后,他成功挖出几家只有桐垱本地老饕才舍得透露的宝藏餐馆。数量不多、但胜在质量高。

双线并行、交叉对比,约莫花了一个星期,两人终于筛选出四五家挑不出错处的餐厅。

其中,综合评分最高的,当属一家名为“宏发饭店”的餐馆。

桐垱镇的美食归属于川菜中的盐帮菜派系,它不仅沿袭了传统川菜善用辛辣、麻香调料的传统,更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菜品中香、辣、鲜的复合风味。而宏发饭店,正是盐帮菜里的翘楚。

盐帮菜素有“一楼炒菜二楼香,三楼四楼全沾光”的本事。刚进饭店,带着小米辣味儿的滚烫热风便呼地全涌到门口,把刚拉开玻璃门的何应悟呛得连打了三四个喷嚏。

店面不大,同时烧着好几个灶眼的厨房就占了一半面积,留给客人的不到十张小桌。

好在两人来得早,不然就得和到晚一步的食客们一样,通通被发配到屋子外头的塑料棚里等待叫号。

厨房里,比手臂还长的炒勺与不断颠翻的单耳铁锅撞得哐哐响,食材快而不乱地沿着锅边滑进来。

烫足了锅气后,厨师们便拎着铁锅转个身,一勺一盘地将菜摇至杂工们刚摆好的空碟里。

吆喝一句“外头的菜炒好咯”,写单的大姐利落地抄起菜,轻车熟路地穿梭在拥挤的食客之间。

何应悟避开她,狼狈地接过谈嘉山递来的随身携带的湿巾。他一边擦被辣风熏出的眼泪,一边对收银台的女孩儿说:“妹妹,我们定了位置的,这次别让我们坐外头了哈。”

“行嘛!帅哥,赶紧点菜哈。现在有牛肉、鸭子、兔子、腰肝儿、蛇拐和克猫儿,一次性把菜点完,师傅们下班了就不好加菜哒!”

所谓“蛇拐”和“克猫儿”,其实就是青蛙肉,前者披黄皮,后者穿青皮,是桐垱常见食材。

但《四方来食》的审稿规则严格,严禁提报以保护动物为食材的餐品,也明确反对食用猫、狗、青蛙等动物。

谈嘉山熟门熟路地点了冷吃兔、仔姜鸭、干拌牛肉和腰肝合炒这几道菜,见何应悟被辣得眼泪汪汪、实在可怜,同情心破天荒发作的谈嘉山又跑去隔壁端来一碗淋满红糖的凉虾,推到对方面前。

“啊嚏——”

把自己闷在纸巾里打喷嚏的何应悟擦擦发红的鼻头,闷声道谢。

凉虾里滴了些薄荷水,何应悟舀了一大口下去,才算把水龙头似的泪腺拧紧。

小餐馆讲究快节奏,为了提升翻台率,出菜速度极快。

等了不到半小时,刚从锅里盛出来、还在碗里滋啦作响的几道菜便上齐了。

美味归美味,可川菜的辣度也是真吓人。

何应悟被辣到每吃一口菜、就得伸着舌头用手扇个半天,等被辣椒你一拳我一脚扇肿的嘴唇缓过劲儿了,这才敢颤颤悠悠地夹第二块。

为了得知餐厅的真实出品水平,评审员们从不会提出诸如“免葱姜、少辣”之类的个性化定制要求。

毕竟,要想成为评审员,基本素质就是得对常见食材不过敏、无忌口。

“行了,你别吃了,尝过就好了。我看你头发都快被辣得竖起来了……”

谈嘉山看着在泪如雨下与嚎啕大哭这两种状态之间反复切换的何应悟,铁石心肠如他也有些不忍心。

只是向来不擅长关心人,安慰到嘴边还是硬生生转了个弯:“别把眼泪鼻涕喷碗里了,买根冰棍上一边儿玩去吧。”

好在何应悟是个心大的,他大着舌头应了一声,赶紧去收银台那边要了根小布丁,乖巧含着,等嘴巴消肿。

北方人不是吃不得辣,可哪怕何应悟长了张铁嘴,也扛不住蜀省这种辣椒不要钱的炒菜方式。

谈嘉山就不一样了,何应悟曾亲眼看过他气定神闲地嚼着撒满辣子和花椒面的水煮牛肉片;要不是碗里这堆花红柳绿的刚把何应悟辣到喷火,他真会以为蜀省辣度不过如此。

“谈老师,我在滇省就发现了,你真的好能吃辣!”

“我在赣省长大。”

谈嘉山慢条斯理地擦净嘴角的油渍,接过何应悟提前打好、晾回常温的菊花茶:“那可是个能随机辣死一个云贵川湘嘴硬外地人的地方。”

今天是工作日,等饭点过了,厨师们终于松快了些,撂下炒勺陆续溜去店外抽烟。

肚皮最扎实的那位在收银台翻了翻今天的点菜单,用毛巾抹了把脸。他也也不往外窜,而是直接客串起了收台擦桌的服务员,时不时还和常来的熟面孔唠两句嗑。

这闲不下来的瞎操心模样,一看就是倒霉的饭店老板。

“小帅哥又来了哟……吃不来辣的,就点微辣嘛!这个不辣,来,尝尝这个!”

他端来一盘炸得酥脆的小鱼花生,摆到何应悟面前,又笑眯眯对谈嘉山说:“娃儿,你比你弟弟能吃辣噻,我们家菜还合你胃口吗?”

“好吃的,你们家的冷吃兔,是我在桐垱镇吃过的口味最好的一家。”

谈嘉山用筷子拨开卧在盘子底的那几种颜色、品种皆不相同的辣椒,夹起一块切成拇指大小,但仍能保持着连骨带皮的兔肉丁,“你们家砧板师傅刀工不错,肉方也切得挺均匀。还有这炉头火候……你们家用的是干烧法?”

听到这里,老板立马来了兴致,“您是同行撒?”

干烧法,是川菜中特有的烹饪技巧。其与传统的大火收汁与勾芡调稠的方法比起来,对火力控制与翻炒频率的要求要高得多。

用这种手法烹饪出来的炒码,能最大程度地吸附锅里香浓厚重的调味原汁,出餐也汁干油亮,不至于叫一碗菜浸在半碗油里,越吃越腻。

“算半个同行吧,我以前也开过餐厅。”

谈嘉山避开了老板的探寻,把话锋重新转回菜里,“如果想要味道更鲜些,可以试试把冻肉换成现杀肉。虽然成本高点,但膻味会轻得多。”

“另外,干拌牛肉虽然火候不错,也煮??到了质酥化渣的程度——但要是能在进高压锅前,把筋膜给去了,口感会更好;想要入口更有层次的话,还可以试着把油酥花仁、香菜梗一起碾碎了,拌进去。”。”

老板听得满面红光、连连点头,聊到尽兴处,他干脆去柜台拿了坛自家酿的酒,给两人满满斟上。

“我炒了十几年,照食客建议改过无数次,总觉得差点意思……你这说法好,我明天就试试!”

见店里的人走的差不多了,庞老板干脆拖了个凳子过来,挨着他们坐下。为表诚意,他先把自己那杯喝了个底朝天:“自家酿的粮食酒,度数不高、没后劲的,常常看?”

谈嘉山从业年限长,舌头刁、眼睛也毒,才来店里吃了两回,便大差不差地切中了店里几道招牌菜的痛点。

换个肚量小的厨师可能会因此脸上挂不住;但胖老板是个豁达性子,能得到中肯的指点他乐还来不及,哪里有半分被冒犯的样子。

“我们这宏发饭店,以前就是个破棚子,也是靠着周边老朋友们的口口相传才能开这么多年。”

胖老板拍拍硬得像个生瓜蛋子的肚皮,豪爽地把酒焖了,再斟满:“我也没多大的志向,只盼着来店里吃饭的人再多些,好叫婆娘、儿子、还有跟了我这么久的伙计们,日子能舒坦些。”

谈嘉山给正专心在花生米里挑小酥鱼吃的何应悟使了个眼色,见对方没什么反应,才拍了拍何应悟的大腿,“人家给你敬酒呢。”

何应悟如梦初醒般地抬起头,赶紧举起身前的酒杯,抬手与胖老板手中的大玻璃杯“叮”的碰了下,爽快地一饮而尽:“店里的生意一定会越来越红火!”

胖老板也不知道眼前这位笑容极有感染力的年轻人的语气为何这么笃定,但只要客户肯定,他心里也开心。

“借你们吉言!来,再喝一杯——”

.

桐垱镇有两大特色,一是盐帮菜,二是灯会。

他们出差的时机恰巧撞上桐垱镇举办一年一度的大型灯会活动,何应悟不由得庆幸在前几天便测评过了绝大部分餐厅,好歹不用跟打卡热情极高的游客们抢饭吃。

灯会首日,街上人头攒动。

待到酒店通知两人房间超售、只剩下一件双床标间的时候,软件上已经找不到任何一间在售空房了。

何应悟只得拖着行李跟在谈嘉山后头,搬去了酒店仅剩的那间双床房。

两张床间隔一米,尺寸都不算太大。但总比上次挤一张双人床强,至少不用担心两人睡着了会搂一块儿。

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两人靠在床头整理评审笔记,面色如常,心照不宣地无视了电视那侧被隔壁房客撞得砰砰响的墙壁。

至于隔壁在干嘛?

他们俩默契地装作不看、不听、不知道。

冷吃兔的菜谱放在wb@发条鱼ooO啦

隔壁在干嘛呢?好难猜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5. 隔墙有……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