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蒹葭苍苍

是否年华总是留不住的。

落叶缱绻,勾起柔情万千,微风拂面,惹得思绪千万。青邈,却不会有这样的柔情了。因为,千帆过尽,她累了。

“宋君,你今天一付《神女》,可是把大王哄得很开心啊!”登徒子言道。

宋玉敛了敛衣袖,故作镇定,道:“登徒子此言差矣,再文墨之佳,也比不过您的纵情高远啊!”

登徒子见状,讪讪然离去。心想,宋玉真不是个好相与的。

登徒子与宋遗,都是《登徒子好色赋》的被取材的人物之一。

宋遗,是骂齐的所谓勇士。登徒子,是污蔑宋玉好色的佞臣。

那时,与青邈一同进宫的,还有一位叫扶鸾的女子。青邈擅笛,她擅琴。平时也一直互相帮衬。

她们平时,也跟莫愁女来往过。

楚襄王给青邈赐了一座宅子。以示嘉奖。

而青邈惊奇地发现,隔壁住着女蘅,隔壁的西邻,住着宋玉。

青邈不禁感叹,自己真是好命,居然遇到这么多有识之士。

之所以赐予青邈宅子,是因为青邈帮楚襄王寻回了舞姬萝妱。

感叹青邈的聪明才智,于是,赐予宅邸以示嘉奖。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萝妱与楚襄王,又何尝不是隔着一方池水呢?

萝妱是她的字,实际她姓朱,名丹。

于是,她叫朱丹,也叫朱萝妱。乃是楚襄王熊横的“神女” 。

寻回萝妱,是在巫山境内。

此时的萝妱,已经完全融入了乡村。在巫山脚下,萝妱辛勤劳动,勤勉耕种,生活和乐。

但是,襄王寻回她,让她成为王后时,她却郁郁寡欢,郁郁而终。

青邈寻回萝妱,本为好意,却阴差阳错害了萝妱。不过 ,这都是后话了。

青邈已经写了信,寄回伍家村。

收到了回信,信中的内容是这样的:

青邈,我们与伍濛一切安好。勿念。既已奔往荆楚,便照顾好自己,从此,你与伍家村,各自安好。

或许你埋怨我们的错误,那也确实是我们的错,且,错误不小。不奢求原谅,惟望你为自身争气。愿,往日恩怨,薄如蝉翼。

读罢信里的内容。青邈却很平静。

是啊,各自安好,才是平稳之道。

“青邈,没想到你也在。”女蘅打招呼。

“是啊。我入宫了。当了个乐师”。

“恭喜”。

“你还记不记得,我们年少时,遇见的那个巫师?”女蘅问道。

“记得”,青邈顿言,“但他的预言有误”。

“从何说起?”

“罢了。”青邈悲伤,“预言错了我的婚姻罢了”。

婚姻?

女蘅思索。难道,青邈是嫁过人?而那人对青邈不好?但不好宣之于口。

怀王入秦前,梦见了巫山神女。因此心情大悦,恩赏了巫郡的百姓。欣欣向荣,一派安泰。

然而,楚怀王高高兴兴地入秦国,却困于秦国,无法行动。

朝中一片混乱。都在讨论,该立子兰为君王,还是太子横。

最终,定下了太子横,也就是楚襄王。

屈原的马车经过闾左,见自己亲赠的竹书,宋玉正在大树下诵读,便远远喊了声:“宋玉!”

宋玉抬眸,大喜,原来是先生。

经过师徒间的诗词哑谜式打招呼后,屈原劝宋玉,眼中不止要有儿女情长,还要有家国天下。

但宋玉欲言又止,他的心中只有……女蘅。

宋玉从小便说自己喜欢“面如杜若,艳若桃李”的女子,自女蘅拜屈原为师,宋玉便对女蘅暗生情愫。宋玉知道,他从小寻找的“面如杜若,艳若桃李”的女子,一定是女蘅。屈原也知道,宋玉自在他门下念书,便说自己一直在寻找命定之人。

所以,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里的理想化女子,即是女蘅。东邻女,是借了姜离这件事,而核心思想,却是有关女蘅的。

那年,屈原将要被流放南方了。女蘅陪同。

但婵娟在屈原流放之前,因救屈原,而误饮毒酒而身亡。

屈原悲伤不已,是以,便用白布盖上婵娟的尸身,为她颂念《橘颂》,以表哀情。

屈原埋葬了婵娟的尸身,为婵娟招魂后,带着女蘅乘船沿着水路消解悲情。

骤雨初歇,屈原心中不平静。唱起了《湘夫人》,缅怀婵娟。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祈求召唤神灵,开解失落。

女蘅为了让屈原镇定,安心,便伴舞一曲。轻盈曼妙,熠熠生辉。

一曲舞毕,女蘅安慰道:“婵娟姑娘,一定希望先生为了她的愿望而生活,她是为了您而慷慨赴义啊!楚国还需要先生!”

“丫头,多谢”。屈原回答。

行舟路上,他们见远方飘来一个木桶,里面装着一个婴儿。女蘅愤愤不平:“怎会如此无情!”

但无人有能力收养,船家亦是。他家的孩子,已经够多了,养不起更多的孩子。

屈原和女蘅,把这个婴儿抱到官府,希望有发善心的有缘人能收养。

“先生,我感觉自己很幸运”。

“丫头,从何说起?”

“得遇先生这般圣贤之人。这些年来,先生待奴婢亦师亦友。明知奴婢是姜府的养女,却还待奴婢不计前嫌”。女蘅回答。

“丫头啊。那不是你的错。人世间诸般身不由己。你是,我亦是啊!”屈原感叹。

“但愿那个婴孩,能有个好命运吧……”女蘅感慨。

回到家中。屈原得到了确认流放的消息。

临行前,宋玉舍不得先生。不禁落泪。女蘅把彤管递给宋玉,对宋玉说,男子汉大丈夫,不该哭哭啼啼,要学习先生的气节。

女蘅跟着去屈原流放后,对宋玉开始淡漠。

之后还失踪了。幸亏遇到侠客,才得以从野人谷里逃出。

屈原觉得楚国已经没有了希望。便渐渐地朝江心走去。

在此之前,他梦到了化为白骨的女蘅。不知是何预兆。

而这,实际是女蘅在野人谷,见到了白骨,受到了惊吓,做了一场自己化为乌有的梦,并非她真的香消玉殒。

沧海桑田,转眼许多年过去。

青邈回首曾经,感慨颇深。

女蘅已经远走他乡,据说是离开了宋玉身边,青邈未知行踪。

而自己,也已经是老媪了。已经不再年轻。

年少时,她是乐师。吹得一手好笛子。

现在,已经没那精力了。

这年,宋玉作了首《笛赋》,不知是不是在纪念与青邈的友谊,但更多的,估计只是取材于青邈,实际在抒发自己的志向,年轻时的志向,也是他的绝笔,他最后一封志向。(以下古文摘自战国时期楚国人宋玉的《笛赋》原文):

“余尝观于衡山之阳,见奇筱、异干、罕节、间枝之丛生也。其处磅磄千仞,绝溪凌阜,隆崛万丈,盘石双起;丹水涌其左,醴泉流其右。其阴则积雪凝霜,雾露生焉;其东则朱天皓日,素朝明焉;其南则盛夏清彻,春阳荣焉;其西则凉风游旋,吸逮存焉。斡枝洞长,桀出有良。名高师旷,将为《阳春》、《北鄙》、《白雪》之曲。假涂南国,至此山,望其丛生,见其异形,曰命陪乘,取其雄焉。宋意将送荆卿于易水之上,得其雌焉。于是乃使王尔、公输之徒,合妙意,较敏手,遂以为笛。

于是天旋少阴,白日西靡。命严春,使叔子。延长颈,奋玉手,摛朱唇,曜皓齿,赫颜臻,玉貌起。吟《清商》,追《流徵》,歌《伐檀》,号《孤子》,发久转,舒积郁。其为幽也,甚乎!怀永抱绝,丧夫天,亡稚子。纤悲微痛,毒离肌肠腠理。激叫入青云,慷慨切穷士,度曲羊肠坂,揆殃振奔逸。游泆志,列弦节,武毅发,沉忧结,呵鹰扬,叱太一,声淫淫以黯黮,气旁合而争出。歌壮士之必往,悲猛勇乎飘疾。“麦秀渐渐兮”,鸟声革翼。招伯奇于凉阴,追申子于晋域。夫奇曲雅乐,所以禁淫也;锦绣黼黻,所以御暴也。缛则泰过。是以檀卿刺郑声,周人伤《北里》也。

乱曰:芳林皓干,有奇宝兮。博人通明,乐斯道兮。般衍澜漫,终不老兮。双枝间丽,貌甚好兮。八音和调,成禀受兮。善善不衰,为世保兮。绝郑之遗,离南楚兮。美风洋洋,而畅茂兮。《嘉乐》悠长,俟贤士兮。《鹿鸣》萋萋,思我友兮。安心隐志,可长久兮。”

青邈随着年岁渐增才知道,当初丛林里的女隐士,其祖师,是春秋时期晋国人,师旷。

青邈如今感怀,自己真是幸运,从一介平民,到了如今远近闻名的笛师。她很满足。

她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在了音乐之事业上,为楚国的文化传承,尽了自己的微薄之力(本处为杜撰,要学历史,不要在本衍生小说里学)。

《阳春》、《北鄙》、《白雪》之曲,青邈同样会吹奏。这多亏那位女隐士,也就是青邈的师傅。

这时的宋玉,已经被罢官,隐居在楚国的一处田野。

回顾自己的年少时期,宋玉于是在《笛赋》末尾写道:“安心隐志,可长久兮”。(后人有质疑,觉得《笛赋》并非宋玉亲笔,而是假托。这里取宋玉亲笔的说法。《笛赋》是为了表达宋玉本人临终前的遗愿,讲的是荆轲刺秦王时期的事。这时宋玉已经老迈)。

楚顷襄王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是楚考烈王当治。

春申君黄歇,把持朝政。

曾经的扶鸾,早早便离开了楚宫,也没有与青邈一行人联系过。

或许青邈和宋玉是相似的吧,因为心中志向,而放弃情爱。

“鱼窈!”同学提醒,“醒醒!”

“啊?”鱼窈一惊。

自己不是在楚国吗?不是在姜离的躯壳里吗?

“那个……”鱼窈欲言又止,“游苇呢?”

“你和游苇,不知怎的,自从上次去游泳以后,被救上来,每逢历史专业课,准趴在桌子上睡觉。”鱼窈的大学同学提醒道。

“啊?时间过了多久?”

“才三天啊!”

自己不是穿越了吗?

怎么会……

“怪就怪在,你们其他课都听讲,就历史专业课偷懒睡着”。

这真的是梦吗?这真的不是梦吗?自己怎么不记得上过这几天的课?

青邈、女蘅、姜府的诸位,还是楚国所遇的宫里人。他们的面容声色,都那么清晰。

想了半天,鱼窈只能得出,这是一场跨越古今的神交,虚实参半,无关穿越,而是神魂游走,是命运赐予的缘分。

可以说是穿越,也可以说不是穿越。

同样,鱼窈所知的科学道理可以解释这次神交,也无法解释这次神交。

鱼窈张望了一下,发现游苇也昏睡着。赶忙叫醒他。

“游苇,你别睡了!”鱼窈提醒道。

“啊?”游苇惊慌失措,“对不起。我不该和别人一起撺掇泄露你得离魂症的事!对不起!要打要罚,鱼窈你随意!”

“啊?”鱼窈不明所以,“并无此事啊!你是不是做梦了?”

“梦……”游苇思索,觉得对,便回答:“对。我梦见了大宋”。

鱼窈与游苇互相分享了自己的梦,感慨万千。

从此,他们便成为了知音。

而姜离,同样做了一场梦。但却有所不同。

真正得离魂症的,是姜离。而鱼窈,只是在姜离犯离魂症时,才能在古代有所意识。

姜离的结局,便也是搬家。

至于与登徒子的传闻,不足为信。只是登徒子追求过姜离,但是被拒绝了。

奇就奇在,鱼窈在古代的意识,与姜离

一样完整。

鱼窈仍然记得那句:“青山远如故,邈若山河景”。

她与青邈的相遇,便是因着女蘅。

是啊,青山玄妙,千古明月照松间流水。潺潺流淌,绵延不息。

正如,这锦绣韶华……

因为我写的文总是高审,所以提早完结。未免形成误会。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完结章:《笛赋》之期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