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城南(下)

毓心七岁进入皇宫,在此之间,脑海中只记得亳州州府下面的县城——高宅县。

五里一村,十里一乡,每逢初一十五,镇上便有草市,可供来往农户商民更换物资。

可以用铜板换,也可以以物易物,不拘是什么,只要主人点过头,买卖便算成了。

而京城和高宅大不一样,街上达官贵人满地,遍地绫罗锦缎,两边房屋鳞次栉比,肉铺、茶坊、酒肆、脚店一眼望不到头。

货郎穿行街道叫卖,也有急匆匆的马车拉着新鲜的蔬菜往主家赶。此刻天色尚早,城中醉仙楼、凌云阁这些大的酒楼还未开张,只有做汤饼、馄饨的铺子早早支起来,摊前冒出带着香味的蒸腾热气。

越往南走,修建的屋宇越发低小,在外早起摆摊做生意的,也肉眼可见的变少。

毓心心中一凛:“殿下,到城南了。”

李意清当机立断,道:“走,下去瞧瞧。”

毓心迟疑一刻,便紧跟着李意清下了马车。

*

秋天来临后,满城绿叶层林尽染,由着边缘一点点朝着中间袭去,待整片叶子变黄干枯,失去水分,一阵风起,就能吹下不少枯叶。

李意清看着冷清的街道,随手将刚刚捡的枯叶搓开。

干枯的树叶很脆,轻轻一搓,便化作了粉片状,手一伸直,碎叶子顺着指隙掉落。

她回头,对毓心和洛石道:“去永昌河。”

洛石本想问李意清可要上马,转头看见她已经走出一大截路,摸了摸鼻子,找了树下一个搓麻绳的老汉十个铜板,请他代为照看马车。

老汉将铜板收下,瞧了眼马车,知道是官宦人家的,可有可无的点点头。

“你且去。”

他声音干哑,洛石摸不准意思,又道:“老汉放心,我家主人有钱,等我们回来,还有别的赏钱。”

老汉依旧没有抬头,专心搓着麻绳,闻言,皲裂的手摆了摆。

洛石眼见着李意清和毓心越走越远,顾不得要一个准话,丢下一句“有劳”,便急匆匆跟了上去。

*

李意清的记性很好,顺着几年前的记忆,顺利地找到了永昌河方向。

汛期一过,转而入秋。

两个月的烈阳,让大地呈现干涸的状态,处处遍满裂缝。

河床上,淤泥肉眼可见,中间的主流还没断绝,流淌着约莫三尺深的水。

河道两边,与其说是河,不如说是一个个坑坑洼洼的小水沟。

还散发着浑浊的气味。

李意清走在岸边,瞧见了一点点的白,那正是臭气的来源——早已经死去的鱼。

脚下的芦苇草干黄,走在上面,望着河不像河的永昌河下游,心底五味杂陈。

永昌河的对岸,是一望无际的麦田。麦田里的麦子蔫头耷脑,旁边的杂草倒是嚣张极了,窜出高高的一截。

京城不是产粮的主要地点,亩产自然不如登州一百七十斤一亩那样夸张,可是李意清往好了方向估算,这些田地的秋收能收上三十斤已是万幸。

麦田中也有佝偻的身影,他们身形孱弱,费力地拔着杂草,却对无水可灌溉的农田无可奈何。

毓心和洛石也是越看越沉默。

洛石打小跟在李意清身后,认得的几个字都是李意清闲时教给他和茴香的。

他虽然不懂朝政,却也一眼能看出此地的颓败荒凉。

李意清看两个人一脸苦大仇深,语气平静道:“回去吧。”

“这就回去了?”

洛石有些闷闷地道。

李意清看他一眼,道:“该看的,该了解的,都已经了解了。不回去做什么?”

洛石张了张嘴,无话可说。

总不能心一横,不管不顾冲进淤泥里面,用手掏河道吧。

*

三个人不知不觉走了很远,往回走到城南住宅区的时候,已经临近午时。

午时的城南活跃了起来,卖货的,做吃食的,做木工的等等吆喝不止。

李意清走到一家吃食店,寻了一个位置坐下。

洛石紧跟其后,毓心抬头看了眼已经长了青霉的招牌,捏着鼻子走了进去。

里面倒是收拾的干净,四面通风。

摆了六张桌椅,此刻空无一人。

在店里忙活的是一对夫妻。妇人看到李意清的穿着打扮,有些局促。

他们店里还没接待过这般贵重的人物。

妇人被丈夫推攘着上前,手中拿着板子,憋着气道:“贵人想要用些什么?”

李意清接过板子,看着上面快被磨掉的墨痕,捡了两三样,“三碗馄饨,三个素饼,再来些清水,有些口渴。”

妇人连忙应好,身后的丈夫手在布襟上搓了搓,声音不大不小地凑到妇人身边道:“孩子他娘,今日不是还有鸡汤吗?”

“可是……”妇人有些迟疑。

李意清自然听到了,她微笑道:“一并上吧,我会按价付钱。”

两人连连点头,妇人掀开帘子,去后厨忙活了。

李意清对毓心和洛石道:“坐下一起用吧。”

毓心闻言惊慌不已,“殿下,那怎么行……”

已经坐下的洛石一脸茫然。

他早就习惯和殿下在外一道用饭,自然没觉得什么不妥。

毓心不可思议地盯着洛石,声音有些发抖,“你怎地真坐下来了。”

洛石道:“殿下已经说了啊。”

毓心脸色有些不太好看。

李意清道:“没事,坐下。”

毓心还挣扎着想说什么,看到李意清微抿的唇,又蔫了气,坐在了对面。

嘴里还小声念叨了什么。

洛石支起耳朵听,只听到诸如“罪过”、“冒犯”之类的词。

*

妇人的手脚快,很快就将三碗馄饨和素饼端上来,一边放一边道:“几位贵客稍等,鸡汤有些凉了,煨热还需要一些时间。”

毓心的脸色都快绷不住了。她看着妇人,欲言又止。

李意清笑道:“不急,慢慢来。”

洛石在筷子娄里抽出三双筷子,手脚麻利地递给两人。

毓心忍了忍,还是对李意清道:“我帮您擦擦这双筷子吧。”

说完,不由分说地拿过筷子,用手绢仔仔细细擦干净了。

然后才递给李意清。

李意清看她憋着一股气,伸手接过她擦的筷子,轻笑着摇头。

洛石见毓心擦完两双筷子,也眼巴巴的等着,谁知道毓心将帕子收回,他摸了摸脑门,不知自己怎的惹到她了。

李意清没在意两人的小动作,而是细心品尝着馄饨。

馄饨皮薄,馅也少,说好听点是肉菜混合,说难听点就是只沾了肉味。

汤底很寡淡,像一碗清水,不见一丝油荤。

有一股甜味,还有一股咸味,说不出来什么感觉,怪得很。

毓心只吃了一个就不再动筷子,看着那粗面和野菜混合拌成的素饼,瞳孔都连带着无光。

洛石不拘小节,给啥吃啥,馄饨在他嘴里没嚼几下就咽下肚,估计连味道好歹都没尝出来。

三人正吃着,老板娘端了鸡汤过来。

李意清看了眼干干净净的鸡骨架,像是早有猜测,面色如常。

毓心如遭雷击,有一瞬她真想大声问老板娘,这也能叫鸡汤。

妇人绞着手指,声音有些不好意思:“小店简陋,这鸡骨架汤……”

她面对李意清,脸上一片通红,后半句话实在没好意思说出来。

她也觉得拿这个招待贵客不周,但是也实在拿不出什么东西。

“鸡骨架汤难得,不过我几人已然吃饱,”李意清瞥了眼毓心和洛石,对妇人道,“放心,银钱照给,今天有缘,就当请二位喝了。”

虽然她知道这么说,这对店家还是会把这碗鸡汤留着,或当作汤,或变得面食的汤底。

李意清说完,毓心就从袖中掏出一两,递给店家。

妇人见到一两银子,吓得声音都发抖,“使不得使不得,这位姑娘,快快收回去。”

毓心见她推辞,心一横,不管不顾将银钱塞入妇人手中,就出了门。

妇人还想再追上去还钱,被丈夫笑呵呵地拦住。

李意清朝二人微微颔首,带着洛石离开了。

离开后,丈夫才和妻子开口道,“你可是傻,这可是一两银子,能买三十多斗糙米。”

他顿了顿,接着道:“咱们的狗娃多久没吃过一顿饱饭了,今年收成怕是不好了,一家人活命都难,偏要你做好人,把送上门的银钱往外推。”

妇人想起自己面黄肌瘦的孩童,沉默不语。

*

马车停在刚入城南的道边,店铺一家家开起,洛石东望西望,跟李意清知会了一声,便跑到小巷子中,半响才出来。

他手上提着两袋东西,看着沉甸甸的。

见李意清看到,洛石主动道:“殿下,我买了一罐猪油熬的药油,还有一罐子枇杷膏。”

他把手上的东西晃了晃。

“我先前将马车托付给一个搓麻老汉照看,见他手上开裂,声音嘶哑,便自作主张买了这些。”

李意清道:“你自己的银钱,自然不必知会我。”

洛石笑着称是,领着两个大罐子跟在最后。

*

三人走到原先停放马车的地方,此刻那儿已经被人围得水泄不通。

李意清微微蹙眉,可是人群推推嚷嚷,实在难以靠近。

洛石脸色郑重起来,将手上的罐子托付给毓心,猴一样的窜了进去。

原先楠木打造的马车,轰然变成一堆木料,砸马车的锤子还在现场,众人不管不顾,抱着木料就往自己跑。

要不是他们回来的早,怕是马都要被分吃了。

祝宝子们阅读愉快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城南(下)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