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飞花令

李意清和柳夕年在侧院闹到了深夜。

屋外寒风阵阵,李意清准备回到正院,刚探出一个脑袋,就被冷风吹着打了个哆嗦。

柳夕年半靠在榻上,声音温柔道:“殿下,今夜露重,不如你我二人凑合挤挤?”

李意清今夜算是见识到了柳夕年清正端方才女皮囊下的妖精面容。

她冷肃地神色,语气坚定道:“女施主请自重。”

说完,就踏着清霜,抱着木盒,快步穿过了间道。

*

回到正院时,元辞章还在寝屋写折子。

李意清看他写得认真,想到自己方才耽于玩乐,忍不住唾弃自己一声。

她蹑手蹑脚地穿过屏风,将怀里的木盒放在了梳妆台上。

又端起另一个放脂粉的盒子,压在了上面。

做好这一切,李意清长松口气。

外室的元辞章早就注意到了李意清的举动。

也看到了她怀里的木盒。

好奇心一闪而过,却没有开口多问。

李意清走到元辞章的身边,垂眸看着桌上的折子。

元辞章道:“城南清淤一事已然进入收尾阶段,二月的时候便不会再涝了。”

李意清坐在旁边,看着他提笔落字。

等折子写完,元辞章将其与玉笏放在一处。

做完这些,他走到床边,伸手在铜盆中洗手。嗓音清冷好听:

“我以为殿下今夜会歇在侧院。”

李意清:“……”

如果是平时,李意清不会多想。

毕竟前几日柳夕年如惊弓之鸟,为了安抚她,也不是没有住过。

而今接受了话本的洗礼,李意清不知不觉就想歪了。

元辞章这句话说的,不知道还以为是在和他人争风吃醋了。

元辞章见李意清脸色变换,微微抬眸看向她,“殿下?”

烛光影影绰绰,暗影下显得他的五官立体清隽,长睫微落,连带着神色都显得晦暗不明。

李意清被他喊回神,略有些不自在地错开视线。

她心道,话本取的“清风难解美人忧”并非全然空穴来风,元辞章是个实打实的美人。

可脸上仍然沉静如水,她道:“柳夕年聒噪得很,现在精神恢复了,哪里还需要我作陪。”

“殿下是被请出来的?”

他这话说的含蓄,若是换个不文雅的人,怕是直接开口说“赶出来”了。

李意清想了想道:“她留我,我心中记挂……你,就回来了。”

我心中记挂着我和你有关的话本,就回来了。

差点说出口时,李意清连忙改口,才揭了过去。

好险。

她没有注意到她话音落下时,元辞章眸中一闪而过的茫然无措,随后眸色渐深。

李意清还在轻声道:“不过今夜外头可真冷,说不定还会落雪,可冷坏我了。”

元辞章歇了继续案牍劳形的心思。

他慢条斯理地解开身上的玉佩,腰带,动作矜贵而优雅。

“既然如此,微臣帮殿下暖暖身子?”

李意清:“……”

*

正月初一,李意清毫无疑问地起晚了。

昨日夜里浮沉之际,她耳边隐隐响起元辞章说了一句话。

“新春嘉平,长乐未央。”

只不过她当时颤抖得厉害,根本听不清楚。

她面色微红地掀开被褥,听到房内动静的茴香手中捧着一簇还沾着雪的红梅跑进来,一脸喜意的道:“殿下,新春快乐。”

茴香笑得开心,映着手上红梅,喜庆热闹。

过去在嫦月殿中便是如此,年年新岁,都是她第一个说与殿下听。

而后殿下也回面带微笑,道:“新岁安康,事事胜意。”

李意清一眼就看出了茴香的心思,忍住了想要开口坦言她并不是第一个送上祝福的人的心思。

她像往常一样说出了自己的祝福,而后看着茴香欢天喜地地跑了出去。

李意清好笑地看着她的背影。

更衣梳妆她自己来也可以,便没有再惊动旁人,兀自换了一身舒适的霜白织棉长裙。

她皮肤好,即便脸上没擦什么香粉,也依旧莹润如玉,白皙光洁。

昨夜丑时,又下了一场小雪,此刻屋顶和院中的树枝上都薄薄地盖了一层雪。

瑞雪兆丰年,是个好意头。

府上的下人都还在假中,因此院中并没有多少人。

李意清走到后院廊下时,瞧见茴香和许三坐在一起说着话,满脸洋溢着笑意。

五六个管事的妈妈围坐在一起玩叶子牌,与平时憨厚沉稳的样子截然不同,时不时还会冒出几句家乡俚语。

伺候的小丫鬟们则是聚在一起讨论城中新出的绢花,今日大年初一,个个头上都顶着一朵,看着漂亮极了。

她们正是十六七岁的年纪,很是爱俏。

*

毓心在寝屋中没看见李意清,找到了后院来。

见到府上下人都沉浸在新岁的喜悦中,她也没有出声惊扰,快步走到李意清的身边。

“殿下,驸马今日起了大早,去给您买了一些早市粥点。现在还温着,正好入口。”

李意清闻言,道:“驸马呢?”

毓心道:“驸马今日先去了街上,而后去了书院,现下正等着和殿下一道用膳呢。”

李意清走到正院的时候,遇到了拿了饼食就走的书灵。

见到李意清,书灵主动笑道:“殿下,我们姑娘说就不过来碍眼了,您和驸马好好吃。”

不等李意清说话,书灵就一溜烟跑没影了。

毓心在旁笑道:“书灵姑娘看着娇小,没想到动作倒是很迅速。”

李意清笑而不语。

走到正院,元辞章已然坐下了。

李意清没有寒暄,走到另一侧坐下。

早市上买的吃食,除了饼子馄饨,还有热乎的驴肉焖粉条,炸春卷以及一道白玉莲子粥。

莲子是去岁的莲子,晒干了收起来,用时再用水泡开,虽然少了几分新鲜滋味,却胜在消减了苦味。

李意清喝了两碗白玉莲子粥,尝了几口馄饨,又吃了四个炸春卷,才停了下来。

这是她在宫里带出来的习惯,新年新岁,吃双数寓意好事成双。

相比之下元辞章则用得斯文许多。

用完,毓心和洛石将碗筷收了下去。

元辞章捧着两卷书回来,顺道将其中一册分给李意清。

李意清也不拘是什么,伸手接过,就开始读了起来。

*

两人一个坐在窗下,一个坐在桌前,外头小雪飘飘,室内暖意融融,很是惬意。

新岁之际,朝臣前后加在一起一旬的休沐,不用担心朝事。

两人看了一个时辰的书,听到门外闹哄哄的喧嚣声。

李意清看的入神,元辞章对站在一边的洛石道:“去外面看看发生了何事?”

洛石应了一声,还没走出去几步,就看见几人已然走到了近前。

“伯怀,是我韩二。”

比起韩二的兴高采烈,方屿活像是被拉过来凑数的。

两人旁边,还站着一脸菜色的二皇子。

*

李意清被韩二那一嗓子惊到,忍不住探头朝屋外看去。

元辞章欲言又止。

二皇子身为三人之中身份最尊贵的,走在最前端,脸色很不好地看着元辞章。

“你怎么什么人都结交。”

说归说,他还是吩咐府上侍卫将昨夜输掉的赔礼带了过来,眼神不虞地扫过韩二,连一口热茶也没吃,又离开了。

韩二丝毫不在意。

他拉着方屿,直愣愣地就走了进来。

一面走一面笑道:“伯怀,兄弟够不够意思,初一谁也不见,眼巴巴来看你。”

而后视线落在李意清身上,眼中惊艳一闪而过,兴奋道:“您就是於光公主。”

李意清不知他这份兴奋从何而来,但韩二是元辞章的好友,她面带微笑道:“我是。”

韩二一拍脑门,自我介绍道:“伯怀木愣,想来肯定没和殿下说过我。我是刑部韩尚书韩珦之子,排行第二,名叫鹤宁。殿下如果不嫌弃,跟着伯怀喊我一声韩二就是。”

李意清对这人有些印象。

成婚那夜,数韩二带头起哄最热。

李意清对这个自来熟的人说不上讨厌,微微颔首。

一旁的方屿指着自己道:“微臣和殿下已然见过一面,眼下应当不用自己介绍了吧。”

李意清自然没有忘记。

她对方屿印象深刻一些,不仅是因为他和元辞章同榜登科,更是城南一事。

对于办实事的官员,李意清向来礼敬有加。

她微笑道:“方榜眼别来无恙。”

方屿立刻摆了摆手,“殿下可就别打趣了。”

韩鹤宁见两人你来我往,有些惊奇,忍不住凑到元辞章身边小声道:“伯怀,你怎么不早些介绍我与殿下认识。”

元辞章瞥他一眼,暗含警告意味。

韩鹤宁视若无睹,一直忍不住和李意清搭话。

“早就听说殿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今日刚好状元、榜眼都在,我便算个添数,一道玩飞花令吧。”

文人雅客坐在一起,玩飞花令实属正常。

他指着带来的两坛好酒,偏头道:“今日由殿下率先出字,十息接不上者,罚酒一杯。”

方屿道:“那可要先说好,可要对字。”

对字,就是前者令牌若是在第一位,后者便要将令牌放在第二位,如此对出,才算可行。

这可比光对出字要难多了。

韩鹤宁很有自知之明,忙道:“对字就算了,我才疏学浅,难以相较。”

方屿本想奚落一声,看见李意清也在,于是道:“那便不对字,有字即可。”

眼见元辞章也默许了,李意清便道:“那我就先开始,诸位听好,以‘年’为眼。”

年。

众人一时间在心中默默翻找心中记着的诗句,以备应对。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1】”

左侧边,元辞章顺着接道:“朝朝无闲时,岁岁不觉老。【2】”

方屿道:“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3】”

韩鹤宁排在最末,也想到了一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4】”

他话音一落,不等他人看他,已然红了脸庞。

【1】注: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创作的《春江花月夜》

【2】注: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其二五五)》

【3】注:是南唐后主李煜降宋后(五代十国时期)所作《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

【4】注: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0章 飞花令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