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异常

李意清不以为意,紧接着就道:“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1】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2】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3】

“你……”

韩鹤宁听方屿不慌不忙说完,脸上面色微微涨红。

他刚刚也想了这一句。

方屿道:“还有五息。”

韩鹤宁道:“让我想想。”

“三息。”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4】韩鹤宁抱着脑袋,颇有些自暴自弃道,“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5】

“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6】

“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7】

眼见众人纷纷看向自己,韩鹤宁心里憋着一口气,将自己想到的尽数说了。

方屿沉默半响,道:“韩二的积累,若是放在明经,魁首非你莫属。”

何至于榜上无名。

*

李意清则是有一种探究的眼神看着韩鹤宁。

如果昨夜她不曾打开那些话本,今日也不会多心。

韩鹤宁在外指不定还有什么副业。

她心中这样想,面上却分毫不露,伸手为自己斟了一杯酒,“韩二好文采,我自叹弗如。”

李意清带头,方屿和元辞章自然不会推脱。

三人将杯中酒饮尽后,韩鹤宁也感受到了气氛的怪异,不禁道:“是我取巧,我自罚一杯。”

韩鹤宁看着酒量好,一杯下肚,面颊飞红。

他喝不了什么酒,却偏爱冷酒下肚的感觉,笑着招呼道:“果然还是直接饮酒痛快,也别玩飞花令了,直接喝就是。”

提议要玩的是他,现在说不玩的,也是他。

元辞章简直没眼看他。

韩鹤宁浑然不觉,带来的两坛酒悉数进了他的肚子,他忽然落泪,抱着方屿的肩膀,放声大哭。

口中嚎着,“吾愿足矣,死可瞑目矣。”

方屿有些嫌弃地拉开他,朝两人拱手道:“今日叨扰多时。殿下,伯怀,我就先回去了。”

他走后,元辞章看了一眼醉的不省人事的韩鹤宁,吩咐府上下人将他送回韩府。

李意清全程觉得好笑,不禁道:“没想到结识方屿之前,你的友人竟然是这样的性格。”

元辞章:“……”

他听不出李意清这句话是褒是贬。

*

初二一早,两人准备去元相府问安。

刚下马车,李意清就品出一分不对劲的味道来。

过去相府虽然低调,但是门口至少会大开,站着两个仆役,今日却把门紧紧关着。

和元辞章对视一眼后,许三上前叩门。

半响,门才从其中被人打开一条缝。

小厮探出头来,人还没看清就开始道:“这位贵客,相府上下正忙着,谁也不见。”

元辞章道:“是我。”

“……大公子?”小厮惊滞了片刻,微微将门打开了一些,小声道,“大公子,府上发生了大事,已经将元太夫人气病了。元相正在院中发火呢。”

元太夫人何等人物,孤身一人拉扯到五个孩子,还个顶个得有出息。

很难想象是怎么样的大事,才能让这个见了一辈子大风大浪的老人家都被气病。

小厮只在院外伺候,更详细的,就不知情了。

见元辞章和李意清进来,心中还有些戚戚焉。

他这辈子没见过元相发那么大的火。

*

从相府府门,到正院,不过短短两个花圃的距离。

可是来的路上,愣是一个人影也没有见到。

到了正堂附近,气氛更是焦灼得可怕。

李意清远远听到了元相怒骂的声音。

“你平日为非作歹,我都卖着老脸给你平了,可是亭音,就算你不喜欢她,你能……”

李意清反应了两秒,才猛地惊觉亭音是谁。

二花回来了。

二花出事了。

两个念头几乎是同一时间浮现在李意清的脑中。

*

两人走到正堂,有下人见了他们,也不敢俯身行礼。

李意清视线从暴怒的元相身上缓缓下移。

地上跪着的元昇声泪具下,眼泪鼻涕流了一脸,他今日已经被打了数十鞭子了。

元昇看到李意清,忽然怒吼出声,“爹,这么多年了都平安无事,肯定是……”

李意清被他狰狞的面容微微吓到。

“你这混账,还想做什么?还嫌我们元家被你拖累得不够惨?”

元相用手上的拐杖重重地敲击在元昇身上,不一会儿,被敲击的地方就肿了起来。

李意清没有理会地上的元昇。

自从知道元昇仗着元相在京中逞凶作恶,她便对这个名义上的“公公”提不起一丝好感。

她的视线在院中梭寻。

元辞章伸手将李意清半环在自己怀中,一边问道:“母亲和曾祖母可还好?”

元相看见元辞章,神色复杂。

“你母亲在照顾曾祖母,咏赋还病着,你去看看吧。”

李意清抿唇,跟在元辞章的身后出了正堂。

快要出去的时候,元相忽然叫住了元辞章。

他声音蓦然间变得无比苍老,过去虽然枯槁佝偻但尚有精气神在的元相忽而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下了一身风霜。

他好像再也挺不起那折弯的脊柱。

“辞章,以后相府,或再不能给你助力了。”

元辞章步履微顿。

他好像猜到了什么,回过神,恭恭敬敬朝着老人作揖。

“祖父当年也曾白手起家,支撑起偌大的相府。”

“祖父您为元家所作,已然足够。”

不必再将所有的重担都抗在身上了。

*

元相隔着七八步距离,看着元辞章牵着李意清,站在逆光处。

听到元辞章的话,一辈子都没掉过眼泪的眼中,忽然蓄满了泪水。

他痛恨地捶着自己的大腿,哭声悲切。

他这一生世,都在为元氏谋划,当年生了元昇之后,正是朝中纷争之际,他抽不出时间教导。

而后元昇长大成人,每每犯了错事,他都会念其是自己仅剩的骨血而心软。

却不想终将酿成大错。

地上的元昇被吓到了,一动也不敢动,呆若木鸡。

*

还没走到元太夫人的房间,已然能闻到浓重的药味。

元太夫人躺在床上,眼皮虚浮地闭着。

元夫人看见元辞章,绷了两日的弦终于松了一些。

“太夫人,您瞧,辞章回来看你了。”

躺在床上的元太夫人费力地想要睁开眼睛,却提不起力气。

只能微微蜷缩手指,示意自己听了进去。

元夫人喂元太夫人喝了药,招呼两人到外间说话。

她用帕子拭去自己眼角的泪,对元辞章道:“你弟弟心绪不稳,就在太夫人的偏院住着,你去瞧一眼吧。”

元辞章目光定定地看向元夫人,问出了横亘在李意清心头的问题。

“母亲,二花如何?”

元夫人刚止住的泪水又簌簌滑落。

“二花,已经没了。”

李意清声音有些颤抖。

“什么叫已经没了?”

元夫人哭得难以自己,身后的侍女急忙上前拍着她的背帮她顺气。

“夫人,您已经哭晕过去两回了,现在太夫人和小公子都还需要您,您可千万保重身子。”

元夫人攥紧帕子。

她现在还是相府的当家主母,她还不能倒。

她收拾好情绪,缓了缓,静静地看着两人。

“你们随我过来。”

李意清和元辞章跟着两人来到了偏房。

偏房中,元咏赋紧紧地抱着棺椁,不肯松手。

看到元辞章和李意清走来,他哭得通红的眼眶有一次蓄满了眼泪。

“大哥,我没能保护好二花。”

李意清则是怔住了。

二花临走的时候,明明已经在渐渐变好。

元辞章难得没有训斥元咏赋将泪水擦他的衣裳上。

他伸手在元咏赋的脑门上拍了拍,视线从棺椁上扫过,声音沉而稳。

“母亲,这两天家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元夫人抬眼看他,平复好心情后,一字一句将这两天发生的事情一一道来。

“昨天年宴回来,有人往家中送来了二花的棺椁。咏赋是今早才到的,他迟了一步。”

元咏赋本来已经打算在海州陪二花过年。

可是二十三那天,他忽然找不到二花了。

元夫人继续道:“送棺椁回来的人,是孟氏的家仆。他们说,府上不少下人都亲眼见过你父亲苛责庶女,若是愿意作证,孟氏会给他们一大笔钱,以及庇护。”

元辞章袖袍中的手微紧。

“可有看清领头之人?”

元夫人点了点头。

“看见了,他虽然没有送进府,却站在马车上一直望着。”

元夫人没有说出口的是,那人就那么直挺挺看着元相府的额匾,脸上一丝表情也没有,像是来索命的鬼。

“是孟韫浔的夫婿,郑延龄。”

元夫人道:“世家之争,本就伤筋动骨,你父亲这些年的混账事,你也没少听。孟氏抓到机会,定然狠狠钉死这件事,你祖父的官身,算是做到头了。”

她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平静得不想方才还哭得伤心欲绝的高门主母。

她像是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

元辞章默然不语。

元夫人擦干眼泪,沉静道:“你弟弟一路赶回来,几乎没吃什么东西,你劝一劝他。”

说完,她就回到了元太夫人的房中。

元太夫人现下离不开人。

元辞章目送她离开后,垂眸看着宛如幼兽的元咏赋。

“二花已经出事了,你也想跟着出事?”

元咏赋紧紧抱着元辞章的大腿,声音颤抖:“大哥,我心里难受。”

【1】注:出自唐代宋之问的《寒食江州满塘驿》

【2】注:出自唐代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3】注:出自宋代陆游的《游山西村》

【4】注:出自北宋苏轼的《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5】注:出自唐代韦庄的《女冠子 四月十七》

【6】注:出自宋代文天祥的《满江红 燕子楼中》

【7】注:出自宋代王沂孙的《法曲献仙音》

祝宝子们阅读愉快吖!!

虽然这几章不是喜剧基调 但是!下一个副本在路上啦

你这瓜保甜吗(误)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1章 异常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