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寂静的深夜,荣秋窈终于点开了那个名为“碎碎念念”的黑色U盘。名为“要和耀川说的话”的文档,赫然是她失忆前写下的一万多字心路历程——从3.15的初识心动,到一次次被拒绝的委屈,再到因他偶尔的“主动”而重燃希望、自我攻略的全过程。那些细腻而挣扎的文字,如同无声的惊雷,彻底粉碎了顾耀川精心维持的“恋爱半年”的谎言。冰冷的屏幕映照出的,是一段充满酸涩的单恋往事,而非他口中甜蜜的“日久生情”。
可最终,理性还是没有胜过感性。
夜深人静,室友们早已沉入梦乡,均匀的呼吸声此起彼伏。荣秋窈靠在床头,笔记本电脑放在屈起的膝盖上,屏幕的光是黑暗中唯一的光源,映着她略显苍白的脸。
她深吸一口气,然后,郑重地将那个耀黑色的U盘连接了上去。
U盘被顺利识别。弹出来一个名为“思念有声”的文件夹,点进去,里面还有三个文档,“碎碎念念”、
“落笔”和“要和耀川说的话(2025.7.4-7.6)”。
文档的最终保存时间分别是2025/11/11 02.24、2025/9/16 0.11和2025/9/29 15.13。
她深吸一口气,先点开了那个名为“碎碎念念”的文件夹。
“8.12 周二
今天是说了再见的第八天。也是完全没有你消息的第三天。”
这是被命名为“碎碎念念”的文本文档里的第一句话。
荣秋窈反应过来,这应该是自己写的日记。
但她疑惑,这个“你”,指的是谁啊?
继续往下看。前面几篇,长的有1000多字,短的也有四五百字。“杨玉姐”、“王瑄”、“桂彤”、“尹柯学长”……不断有全新的或熟悉的名字涌现,但还是看不出这个“你”到底是谁。
直到8.16那篇,才初见端倪:
“后来是勇徵学长代你总结。看共享文档里你的工作总结,跟交给我那版重合度那么高。哼,顾耀川,态度有待提高。”
这是,写给耀川的?
荣秋窈不确定,继续往下看。
“8.24 周日
昨晚又半夜睡不着,不知道为啥突然想起来你上次给我开宾馆,起来去翻收据,订单开具时间是2025年6月24日23:10,正好两个月前。488一晚,再交一百押金,顾耀川,你当时交钱的时候有没有犹豫?你不担心,我不还你吗?记得第二天我转钱给你的时候,你还说要AA。再愧疚,这也是两百多块大洋啊。你也不像是那种钱多得烧的人,想不通……”
“8.31 周日
……我还是对关于你的信息太敏感了。
到了公交站,看导航上显示,车还有20分钟才到。没事,反正我也不是真的急着回去。等着等着,突然想到,之前想从北区到你们学校拿艾草包,但是你说要绕一大圈没必要。当时沉浸在你的“关心”的喜悦中,加上病还没好全,第二天又要考四级,就没想着考证这个路程问题,而且印象里那次从北区过完生日回南区的时候,你打车也确实是先到了我们学校。现在突然想要看看,这个“绕一大圈”到底是多远了。改了终点,导航显示06路直达通大东门,只需要48分钟,而到中大西门,需要56分钟。顾耀川,你为了先送我们回去,绕了一大圈,还把自己搞糊涂了?
06路还有5分钟就到站,我也要绕一圈再回去。
……”
脑子再怎么没恢复完全,也看出了,这个“你”,就是顾耀川。
她为什么,要在自己的日记里写这些?
看着文档左下角10万加的字数显示,荣秋窈觉得自己没有耐心先把这个文档仔细看完,所以点了返回,打算先看看其他两个文档。
她犹豫了一下,最终点开了标记为“要和耀川说的话(2025.7.4-7.6)”这个文档。
文档打开的瞬间,长串的文字映入眼帘——内容赫然是她那条设置为私密的朋友圈的长文评论!
那些她以为自己已经彻底遗忘的、带着泪水和挣扎写下的心路历程,此刻毫无保留地呈现在眼前:
“如果非得给这份感情划一个起点,那我想,应该是3.15那天,我们第一次一起共事……”
“4.27,五一前的最后一个周日……我迂回曲折,悠扬婉转地提出要去你们学校找你的请求,被拒绝了……那天晚上,我还在我的私人小号上发了一条:‘我再也不要喜欢顾耀川了!’”
“更幼稚的是,五一在关州的三天行……但是,这真的很难。”
“5.3晚上10点返程……睁开眼睛时,手机屏幕亮了,你给我发来消息……我想,这是一个新的开始。我又没脸没皮地开始主动了,反正前面那么多的心路历程,你都不知道。”
“6月13号……这次来你们学校,真的和上次很不一样……这次,带着小心思来,相处得更自然……我真的没有办法不多想。”
……
一行行,一段段,记录着她从心动、到试探、到被拒后的伤心赌气、再到因他一点点微小的“主动”而重燃希望、自我攻略的全过程。
文字里充满了细腻的观察、敏感的心思、强颜欢笑的掩饰,以及无数次深夜里的辗转反侧和自我怀疑。
荣秋窈的手指冰凉,呼吸变得急促。她飞快地滑动鼠标滚轮,目光扫过那些文字,心跳如擂鼓。
原来……原来他们之间,根本没有什么“日久生情”的甜蜜半年!原来所谓的“男朋友”,从头到尾,都是顾耀川精心编织的谎言!
她的手微微有些颤抖,又点开了“落笔”。
她想知道,在7.6到8.12这段时间里,又发生了什么,让她开始以倾诉者的角色记录自己的生活。
“这是一封没有思路也没有截止的信,想到啥写啥,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写完,写到什么程度才算写完。”
开头依旧伤怀。
“暑期活动结束了,总结也交上去了。总结我写了8千多字,但那是我能说的,不全是我想说的。
而我想说的话,大概只有你能听得懂。但我却没办法当面跟你说了。
不知道你看了我那条仅你可见的朋友圈没有。活动期间我把它设成私密了几天,后来又设成了仅你可见,反反复复,应该都没有引起你的注意。
我把那条朋友圈整理了一下,竟然有一万多字。
要是以后写毕业论文有这么文思泉涌就好了。
你这么“没耐心”的人,估计翻了翻,看这架势就没有仔细看了吧。不然,怎么说好的实习完找时间给我打电话,却没了消息呢。”
“朋友圈……?什么朋友圈?”荣秋窈失忆这段时间,偶尔烦闷的时候,会翻翻以前的朋友圈。
但是,她并没有看到有一条“万文朋友圈”啊。
所以,刚才她看的“要和耀川说的话”,就是从那条朋友圈里整理过来的……
“6号那天下午给你发完消息,我就把微信退了,因为怕你的回复我一时承受不住,所以我想落地再看。
硬座25个小时,车厢嘈杂,我的心同样很乱,但抵不住那几天的疲惫,我还是睡着了。睡得很不踏实,每次看时间都是才过了十多分钟。半梦半醒的时候都在想你会怎么回复。
想得最多的情况是,如果你早早回复了,我这边却半天没动静,你会怎么想,会不会着急?还有一个想法是,会不会退登得太早,消息没发过去?
就这么煎熬地到了第二天下午,好朋友们上车了,说要一起玩飞行棋,这个游戏只能在微信小程序上玩,所以我不得不提前登上微信。
看着一个又一个消息弹窗,敏锐地捕捉到了你的,欣喜又紧张。
紧张到又拖了几个小时不去看你回复的内容,虽然在把置顶消息都看完以后发现你只回了一条消息。
最后我还是在出站后才点开你的消息。
下午2点才回的消息。这中间的22个小时,你在做什么呢?
说了实习完后找机会给我打电话,实习的这段时间里,你真的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吗?
实习结束后,你又在做什么?你又不是,像我一样把微信退了,明明群里的一些消息你会回复,为什么就是不守信用,不给我回复?
你知道看着活动时间一点一点临近,你那边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我有多难受吗?
要不是拉了三个人跟我一起去,要对他们负责,这次活动我真的就不参加了。
你可别说“你怎么可以这样?”我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啊?你可以一次一次不守信用,我为什么就不能临阵脱逃。”
估计荣秋窈在写这段话的时候,和现在她再读这段话的时候一样,难过到窒息,以至于思路断了层。而且应该不止一次。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