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玄度心里一惊,手比脑子快地回了消息:“你怎么知道我要说什么?”
岁九耀:“猜的,可能是同桌间的默契?”
慕玄度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看到那一连串省略号,岁九耀忍不住笑了起来,知道这位内向的同桌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回,温柔地回复:“好啦,时间不早了,又累了一天,快睡吧。晚安。”
慕玄度也回了一句:“晚安。”
关掉手机,他却忍不住露出了一个很浅的笑。
真好,还有人对他说晚安。
在基地的三天平静又快乐,虽然是以军训为主,很累很忙,每天基本都是站军姿和跑圈,剩余时间骂骂教练吐槽学校,很容易的拉近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实为破冰之首选。例如慕玄度和颜炆盛他们就熟了不少。第三天晚上他们收拾东西,准备离开基地去隔壁市继续研学之旅。
这次去不是坐大巴而是乘坐高铁,全校那么多人也不是去同一个地方,慕玄度心里暗叹不愧是在市内有“贵族学校”之称的第一中学,这种想法在到了酒店的时候达到了顶峰。
学校还是可以的,给他们定的酒店居然是两人间或者三人间。岁九耀仗着身高腿长,在一群男生中抢到了最后一张双人间的房卡。
“走。”岁九耀一手一个,轻轻松松地提起两个行李箱,慕玄度想要拿却没有成功,还被岁九耀轻敲了下手,这才悻悻作罢。
走到门口慕玄度刷开房门,两人把东西放下,收拾收拾便下去集合了。
坐上大巴车,参观的第一站是博物馆。
并不是普通的如同平常一样只有古物的博物馆,除了古物之外,还有当地美食被纳入“非遗”的和一些别的小物件的历史和发展,甚至还有不少小商铺,卖小物件和当地美食。
导游先带着他们参观,一边讲解古物,到了美食的专区,看着一群人眼馋的样子忍不住发笑,就由着他们自己逛,只规定了集合的时间和地点。
导游一宣布解散,凌瑜撒开丫子就往美食区冲,被颜炆盛一把拽住,“跑什么?”
凌瑜挣开他的手,“你知道基地那几天我是怎么过的吗?!没有零食的人生是不完美的!”
颜炆盛疑惑地看着他,迟疑的说,“我记得,好像那几天,咱们宿舍只有你一个零食卡嚓卡嚓吃个不停吧?你不是带了零食吗?人家慕玄度有点低血糖都没吃零食呢。”
站在一旁的慕玄度:谢邀,勿cue。我只是不爱吃零食。
凌瑜顿了一下,理直气壮地反驳,“低血糖和吃零食又有什么关系,我嘴馋不行吗?”
颜炆盛又拽住他的手,“哎呀吵死了,大晚上的就你在那卡嚓卡嚓,还招蟑螂,入住第一天宿舍干干净净,第二天就开始有蟑螂了,你跟蟑螂搏斗的样子你忘记了吗?不行不行,你不能再吃了。你这样我不和你一个宿舍了嗷。”
凌瑜努力甩开他的手,“没有零食我活不了啊喂,让我去!”
两个人一边吵一边拉拉扯扯地走远了,留下慕玄度一个人在旁边叹为观止。
岁九耀一直站在旁边,抱着臂笑,等慕玄度一脸懵地转头看向他的时候放下手,“他俩一直这样。我们也去逛逛吧。”
“哦哦好。”慕玄度点了点头,打算跟着岁九耀走。
但岁九耀走了两步忽然停下来,问他想去哪儿。
慕玄度犹豫两秒,纠结了一下,最后还是说出了自己内心真实所想,“我想……我想回那边看一下。”
他伸手,指了指香枕文物那边。导游估计他们不太感兴趣这些,带他们走过的速度很快,他都没来得及细看。
《红楼梦》的第六十三回中描写说,宝玉“靠着一个各色玫瑰芍药花瓣装的玉色夹纱新枕头”和芳官一起划拳。
他喜欢文学,读了之后就一直对这些很感兴趣。
虽然别人可能不理解为什么会喜欢。
刚刚导游给他们讲了香枕的历史,早在西汉马王堆一号墓中,便出土有一只用天然香草做枕心的华丽枕头,这只枕头的面料奢侈,用起绒锦、茱萸纹锦和彩绣三种料子拼成,缝成方方正正的枕头里面填满了佩兰,也就是蕙草。蕙草是古代最重要的天然植物香料之一,有很强烈的香气,拿它来充当枕心,做成的枕头既充满芳香,又柔软舒适。
“汩余若将不及兮,纫秋兰以为佩。或许‘蕙质兰心’这个词也由此产生。”慕玄度看着那只香枕,低声感慨。
而到了南北朝以后,各种各样更优质的天然植物香料被开发出来,像蕙草这样的古老香草变得过时了,香枕头的芯子里也有了新内容。唐宋时代,比较流行一种"菊枕",是用晒干的甘菊花做枕心,据说有清头目、祛邪秽的妙益。倚着这样的枕头读书、与朋友闲谈,是很清雅的享受;枕着一囊杂花入睡,连梦境都是在花香的弥漫中绽开,自然神清气爽,做噩梦的机会减少,睡眠质量能提高。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岁九耀看慕玄度看着那只菊枕,忍笑开口。
“陶潜是东晋人士,那个时候还不流行菊枕。唐宋的话我更喜欢李商隐的那首,‘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慕玄度摇了摇头,像是随口一说,只是看那只枕没有回头。
“唔,倒是我孤陋寡闻了,竟没听过这首诗。”岁九耀笑着摇了摇头,站在慕玄度的背后。
“不是,”慕玄度回头看他,认认真真地说,“这首诗不出名,你不知道很正常。我是之前读过他的诗选偶然记下来的。”
“知道啦,真厉害。”岁九耀又忍不住笑,仗着身高优势揉了一把他的头发。
这人怎么老摸他的头发!
慕玄度想躲没躲开,耳尖悄悄红了。
“走了。”岁九耀注意到他的不好意思,看他已经浏览完了,提出去下一个分区,心里却暗暗发笑,都摸了那么多次了,怎么这次突然害羞了。
下一个分区是香囊,慕玄度没有说话,只用手指了指示意岁九耀,黑色的眼睛看着他,是无声的询问。
“当然。”岁九耀率先走去。
对于香囊的介绍,导游也有介绍,香囊最初是由佩囊发展而来的。佩囊是古人用来盛放零星细物的小布兜。古人衣服上没有口袋,一些随身携带的必需品,如印章、凭证、钥匙、手巾、钱币、珠宝等,多贮放于这种囊内,外出时则将其佩于腰间,故谓之“佩囊”,又称“荷囊”。香囊即属于佩囊的一种,因囊中盛放香料而得名,又称香包、香缨、香袋、香球、佩帏、荷包等等。
从文献记载来看,古人佩戴香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据《礼记·内则》记载:‘男女未冠笄者,咸盥、漱、栉、縰、拂髦、总角、衿缨, 皆佩容臭。’东汉郑玄注曰:‘容臭,香物也。以缨佩之,为迫尊者,给小使也。’大意是说未成年的男女拜见父母长辈时要佩戴香囊以示敬意。这里提到的‘容臭’,大概就是最早形态的香囊了。
“其实刚刚屈原在《离骚》中说的那句话放在这里会更合适。”慕玄度看着香囊,抿了抿唇,慢慢地说。
“嗯哼。”岁九耀挑了挑眉。
而现存的佩囊实物要数新疆鄯善苏巴什古墓出土者为年代最早,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遗物,整个囊袋以羊皮为之,整体呈长方形,竖置,囊口呈开敞式,并附以皮带,以便栓系挂佩。
慕玄度扫了一眼那个佩囊,土黄色灰扑扑的,看上去有点丑陋。
但到汉朝时,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遣册中有4件‘熏囊’:即‘白绡信期绣熏囊’、‘绀绮信期绣熏囊’、‘素信期绣熏囊’和‘红绮熏囊’。这四件香囊出土时每个囊中都装有香料,如茅香、花椒和辛夷等。这些香囊刺绣华美,材质为桑蚕丝。
虽说精美许多,但是在现代的眼光看来,褐色的布料显现不出精美的花纹,反正岁九耀不太能理解这个审美点在哪。
但架不住慕玄度要看,他也只好舍命陪君子了。
至于唐代,已经出现用金银玉器、竹木牙角等材料制作的香囊,有些权贵人家喜以黄金制作日常用的香囊,于人前炫耀。唐代香囊大多为熏球形,设计巧妙,无论怎样滚动,由于同心圆环和对称的活轴能保持内里焚香金盂之平衡状态,熏香不会溢出。
慕玄度简单看了看那个鎏金双蜂团花纹镂空银香囊,古朴的花纹简单却又显示出历史的厚重,他忍不住对岁九耀说,“其实导游没说一段很有意思的历史。”
“说说看。”岁九耀眉眼含笑,看着他。
慕玄度便娓娓道来,“传说,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被绞杀后,尸体被匆忙的就地埋葬。待到收复西京以后,唐玄宗命人悄悄将她的遗体移葬,办事宦官发现贵妃的遗体只剩下一架白骨,唯有临死时佩戴在胸前的香囊还完好似昔,他就把香囊取下复命。玄宗见到香囊,不禁老泪纵横。”
“而八十年过去后,诗人张祜感叹此物此事,写下了《太真香囊子》一诗:‘蹙金妃子小花囊,销耗胸前结旧香。谁为君王重解得,一生遗恨系心肠。’不过说到杨贵妃的爱情,其实我还是更喜欢白居易的《长恨歌》,而且若论写这种愁苦,‘一生遗恨系心肠’不如‘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来得悲痛绵长……”慕玄度一说起来就刹不住车,忍不住讲了好多之后对上岁九耀含着微微笑意的目光,忽然意识到自己似乎讲太多了话题也扯得有点偏,不好意思的止住了话头。
“不好意思……我似乎讲太多了……”他声音又低落下去,垂下了头。
难得有人愿意听他说,他也是一时高兴地忘乎所以了,没考虑到别人是不是出于客气才没有拒绝……
而且这样好像有点给人一种显摆的感觉了……
“没有啊,”岁九耀一看他低下了头,一个多月不是白相处的,多少了解到他喜欢自责的毛病,就猜到他可能是又多想了,赶忙解释,“我很喜欢听你讲,真的,你刚刚说话的样子,像是在发光一样,很好看。而且,我还是第一次听你说这么多话。”
慕玄度惊讶地抬头,对上岁九耀专注的眼神,心跳漏了一拍,最后一句打趣的话又让他的脸红了红。
真的吗?
“我同意班长的,”林航懒洋洋的声音传来,他双手插兜慢慢地走了过来,“讲的真不错。”
“是啊是啊。”凌瑜赶紧点头。
“你刚刚讲的那些我都不知道呢。”颜炆盛笑嘻嘻地说。
南谷浮也微微颔首表示同意。
“继续讲吧,我们都想听呢。”凌瑜凑过来,说道。
心里一阵暖流划过,他第一次对自己长久以来的想法产生了怀疑。
或许……我真的没有他们说的那样糟糕呢……
岁九耀笑着冲他点头,看了眼表,“继续说吧,时间还来得及。”
“好。”慕玄度心中忽的燃起一腔孤勇,不管怎么说,他打算试一试,也许真的,没有那么糟糕呢。
一点小小的胡思乱想罢了,资料来源于网络,不合理的提出不要吵架我玻璃心谢谢宝贝们
莫名其妙就爆更了哈哈哈下一章也许会继续
在网站直接码的不是很好对齐,尽量调了,大家将就着看[撒花][竖耳兔头]
没说请假和加更就是正常更哈,每次都说有一丢丢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第 7 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