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屏幕两端:第一次“对视”

发出那封带着视频链接的邮件后,我(苏晴)像被抽走了所有力气,瘫在椅子上,久久无法动弹。

心跳快得像是要挣脱胸腔的束缚,耳膜里充斥着血液奔流的轰鸣声。指尖因为过度用力攥着衣角而泛白、麻木。

我做了什么?

我竟然……主动发出了视频邀请?

这个认知像一道惊雷,反复劈砍着我混乱的脑海。比上次答应她的视频请求更甚,这一次,是我主动的,是我越过了那条由恐惧划定的、绝对安全的界限。

胃里翻江倒海,熟悉的恶心感直冲喉咙。我猛地起身冲进洗手间,对着马桶干呕了一阵,什么也吐不出来,只有生理性的泪水模糊了视线。

我扶着冰冷的瓷砖墙壁,看着镜子里那个脸色惨白、眼神惊恐的女人。她在发抖,从指尖到心脏,都在无法控制地颤抖。

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

是因为那天在咖啡馆,感受到的、来自她间接传递的暖意吗?是因为她一次次在邮件里,精准地接住我所有或清晰或混乱的意念碎片吗?还是因为……我内心深处,那点连自己都不愿承认的、对连接和光明的渴望,在悄然滋长,最终冲垮了理智的堤坝?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邮件已经发出,覆水难收。

巨大的恐慌之后,是一种近乎麻木的等待。我把自己埋进被子里,像等待末日审判的囚徒,计算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她会怎么想?会觉得我唐突吗?会感到压力吗?还是会……接受?

每一种可能性都让我备受煎熬。

当邮箱提示音终于响起,我几乎是触电般弹坐起来,颤抖着点开。

林夕的回复很简短,却像一道强光,瞬间刺破了我周围的黑暗:

“收到。晚上九点,我会准时上线。期待与您交流。:)”

她接受了。甚至……用了一个表示微笑的颜文字。

那个简单的“:)”符号,像拥有魔力一般,奇异地抚平了我一部分尖锐的恐慌。她没有觉得被冒犯,她没有退缩。

这意味着……我可以继续向前?哪怕只是一小步?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我处在一种极度分裂的状态。身体依旧被焦虑的生理反应折磨着——胃痛、心悸、头晕。但精神上,却有一种异常的、近乎亢奋的清醒。

我反复测试着摄像头和麦克风,调整着房间灯光的亮度,既希望环境看起来不那么令人窒息,又害怕过亮的光线会暴露我更多的狼狈。我甚至换掉了那件穿了好几天的旧开衫,找出一件稍微……顺眼一点的衣服。

这些举动让我自己都感到陌生。我什么时候开始在意这些了?

晚上八点五十分。我提前坐在了电脑前。房间只开了书桌上一盏昏黄的台灯,将我的身影笼罩在一小片光晕中,四周是沉沉的黑暗。

摄像头依旧关闭着。这是我最后的屏障。

九点整。邀请提示音响起。

那声音依旧像丧钟,敲得我心脏骤停。

我闭上眼,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按下了“接受”。

连接建立。

屏幕那端,不再是漆黑一片。林夕的身影出现在画面里。她似乎是在酒店的房间里,穿着舒适的居家服,头发松松地挽起,脸上带着干净的、未施脂粉的柔和。背景是暖色调的灯光,看起来温暖而……真实。

她对着镜头笑了笑,眼神明亮而专注:“苏老师,晚上好。能听到我吗?”

她的声音透过耳机传来,比上次视频时更加清晰、稳定,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

“……能。”我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不那么颤抖,但效果甚微。

“那就好。”她似乎并没有在意我的紧张,很自然地将话题引向了正题,“我们今天主要讨论一下叶文婧在最终抉择前,那场与男主角的‘无声对峙’戏好吗?我觉得这里的情感层次特别复杂……”

她开始阐述她的理解,条理清晰,语气平稳。我强迫自己集中精神,听着她的分析,偶尔用简短的“嗯”、“对”来回应。

整个过程,我的视线死死地盯着屏幕上她那边画面的背景,或者她手中的剧本,不敢与镜头另一端、她那似乎能穿透屏幕的明亮目光有任何接触。

即使她看不到我,那种“被注视”的感觉,依然让我如坐针毡。

讨论进行到一半,关于叶文婧在那个关键时刻,内心除了决绝,是否还存在一丝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对尘世的留恋时,我们产生了一点细微的分歧。

我认为没有。叶文婧在那个节点,已经被星墟的奥秘完全“捕获”,任何属于人类情感的留恋都是“噪音”。

而林夕则认为,正是那一丝潜藏的、几乎被理性湮灭的留恋,才让她的决绝更具悲剧性的力量。

我们各自引经据典(她引用表演理论,我引用自己创作时的设定),试图说服对方。讨论变得有些激烈。

就在我因为专注于争论而暂时忘记了部分紧张,下意识地提高了一点音量强调我的观点时,林夕忽然停了下来。

她看着镜头,眼神里带着一种极其温柔的、了然的善意,轻声说:

“苏老师,我好像……有点明白您的意思了。那种被更高维度真理‘捕获’的状态,确实可能让她暂时剥离了所有属于‘人’的软弱。”

她顿了一下,然后,用更轻、更小心的语气,仿佛怕惊扰到什么似的,试探着问:

“那个……如果您不觉得打扰的话……或许……您可以打开摄像头?我只是觉得,如果能看着您的眼睛交流,可能更容易捕捉到您想表达的那种……纯粹的、非人的‘神性’状态?”

我的大脑“嗡”的一声,瞬间一片空白。

打开……摄像头?

像被瞬间剥光了所有伪装,暴露在聚光灯下。血液仿佛逆流,冲上头顶,带来一阵剧烈的眩晕。

不!不能!

恐惧像一只冰冷的手,死死扼住了我的喉咙,让我发不出任何声音。我放在膝盖上的手瞬间攥紧,指甲深深陷进掌心。

屏幕那端的她,似乎察觉到了我瞬间的僵硬和无声的抗拒。她没有催促,没有流露出任何失望,只是静静地等待着,眼神依旧温和。

死一般的寂静在耳机里蔓延。

只有我粗重而压抑的喘息声,可能通过麦克风,泄露了出去。

我能听到自己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撞击的声音,能感觉到冷汗正顺着额角滑落。

打开它吗?让她看到我这副惊慌失措、苍白脆弱的样子?让她看到我身后这片象征着孤僻与混乱的、昏暗的房间?

还是……再次逃离?缩回安全的黑暗里,让她失望?

叶文婧……她会怎么做?她会因为恐惧,而背向那片吸引她的、危险的星墟吗?

不。她不会。

那个被我创造出来的、拥有着惊人勇气和偏执的女人,仿佛在这一刻,将她那微弱却灼热的力量,隔着时空,传递给了我一丝。

我颤抖着,抬起如同灌了铅般沉重的手臂,移动鼠标。

光标,悬停在那个摄像头开启的图标上。

指尖冰凉,抖得几乎无法控制。

林夕在屏幕那端,依旧安静地等待着,眼神里没有催促,只有鼓励和理解。

我闭上眼,用尽灵魂深处最后一丝气力。

按了下去。

---

当苏晴那边的画面,从一片漆黑,骤然亮起,显现出她模糊的、笼罩在昏黄台灯光晕中的身影时,我(林夕)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停滞了一瞬。

她真的……打开了摄像头。

画面有些暗,看不太清细节。只能隐约看到她坐在书桌前,穿着一件素色的衣服,头发似乎有些凌乱地垂在颊边。她低着头,视线死死地盯着桌面,整个人绷得像一张拉满的弓,仿佛随时都会断裂。

我看不到她的眼睛,但能清晰地感受到,从那小小屏幕里传递过来的、几乎要实质化的紧张、恐惧与……巨大的勇气。

我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酸涩而胀痛。

我知道,这对于她意味着什么。这比让她在围读会上发言,比让她独自走进咖啡馆,是艰难千百倍的壮举。

我没有立刻说话。也没有刻意去“看”她。我只是将目光放柔,落在她画面背景的虚影处,给她时间适应这种“暴露”的感觉。

耳机里,只有她极力压抑却依然清晰的、急促的呼吸声。

过了仿佛一个世纪那么久,我才用尽可能平稳、温和,不带任何审视意味的语气,轻声开口,将话题重新拉回我们刚才的讨论:

“所以,苏老师,按照您的理解,叶文婧在那一刻,其实是进入了一种……类似于‘超然’的状态?人类的留恋对她而言,已经不是需要克服的障碍,而是早已被摒弃的……低级程序?”

我说得很慢,给她反应的时间。

屏幕那端,她依旧低着头,但紧绷的肩膀,似乎几不可查地……松弛了一毫米。

然后,我听到她极其轻微、带着剧烈颤抖,却异常清晰的声音,透过耳机传来:

“……是。就像……就像观察者……跳出了……事件视界。”

她用了天体物理学的术语。这是她在感到安全时,才会使用的、属于她那个世界的语言。

她虽然在颤抖,虽然依旧不敢抬头,但她回应了。在打开了摄像头的情况下,回应了。

一股汹涌的热流,瞬间冲上我的眼眶,让我几乎要落下泪来。

我强忍住鼻尖的酸意,保持着声音的稳定,顺着她的话继续讨论下去:“我明白了。‘跳出事件视界’……这个比喻太精准了。那么我在表演时,需要呈现的就不是挣扎,而是一种……绝对的、令人心悸的平静?”

“……嗯。”她低低地应了一声,这次,颤抖似乎减轻了一丝。

接下来的讨论,变得顺畅了许多。她依旧很少抬头,大部分时间都低垂着眼睑,或者视线游移在屏幕之外。她的声音依旧带着紧张的颤音,语句简短。

但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

我能偶尔瞥见她快速眨动的睫毛,看见她因为专注思考而微微蹙起的眉心,甚至在她偶尔因为找到精准表述而语气稍显急促时,能捕捉到她唇边一闪而过的、极其微弱的弧度。

那个在文字后面拥有磅礴世界的灵魂,那个在现实中脆弱得不堪一击的躯壳,在这一刻,通过这方小小的屏幕,以一种极其艰难却真实无比的方式,重合在了一起。

我不再去刻意引导话题,不再去小心翼翼。我只是像一个真正的、渴望理解角色的学生,提出我的困惑,聆听她的指引。

我们讨论着叶文婧,讨论着星墟,讨论着理性与情感的边界。

时间在专注的交流中悄然流逝。

直到我感觉她那边的呼吸声似乎又开始变得有些紊乱,才主动结束了这次通话。

“苏老师,今天真的太感谢您了。”我真诚地说,目光柔和地落在屏幕上她低垂的头顶,“您让我对叶文婧的理解,又深刻了很多。”

屏幕那端,她似乎愣了一下,然后极其轻微地点了点头,依旧没有抬头,声音轻得像叹息:

“……不用谢。”

“那您早点休息。晚安。”

“……晚安。”

我看着她伸出手,快速地、几乎是慌乱地关闭了摄像头,画面重新陷入一片黑暗,只剩下那个灰色的ID。

但我知道,有些东西,已经永远地改变了。

我切断了视频连接,坐在椅子上,久久没有动弹。心里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澎湃的情感。有欣慰,有心痛,有敬佩,还有一种……仿佛见证了某种奇迹般的震撼。

她跨出了那一步。在无尽的黑暗与恐惧中,为了她所创造的世界,也为了回应我这份或许过于执着的靠近,她主动地、艰难地,撬开了那扇紧闭的门,让我得以窥见门后,那一丝真实的光亮。

我不知道这光亮能持续多久,不知道下一次见面(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她是否又会退回到厚厚的壳里。

但至少此刻,我们完成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对视”。

隔着屏幕,隔着疾病,隔着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生。

我看到了她。而她,允许了我看见。

窗外的夜色浓郁,星光黯淡。

但我却觉得,有一颗遥远的、一直隐藏在云层之后的星星,在今夜,为了我,微微地、颤抖着,闪烁了一下。

这就足够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