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第104章 折桂

转眼间,半月过去了,已是十月中旬,丹桂已泛着焦黄,零星落到地上,空气中浓郁的桂花香有些香甜的腻人。

原本折桂之喜向来在九月公布,但今年特殊,推迟了半月,于是直到桂花皆落才得以出了名单。

此次名单与往常不同,并没有抄送吏部,而是一式三份,一份送给了赵泽安,一份送给了昌平帝,一份用于公布榜单。

一年之间,金榜与桂榜同时出现,这是历朝历代所没有的,而女子参加考试更是闻所未闻。

赵泽安仔细将榜单查阅后,看到了熟悉的名字——姚宜蓁。

有女子入榜,赵泽安是欣喜若狂,在桂榜公布后的第二日,便将此事上书于朝堂议事。

次日早朝,好生一番争议。

“姚小姐是太子妃,又是姚尚书的嫡女,自然是学富五车,但姚家小姐必然不可能入仕为官,如此一来,岂不与最初想以科举选拔有贤能的女子入朝为官的初衷相悖?”苏君钰提出质疑,作为中书令,在朝中颇有威望,且有理有据,顿时满朝文武竟支支吾吾不再多言。

齐恒之捧着榜单一看:“不对不对,不只有姚小姐,这榜单上还有两位女子呢,诸位是不是漏掉了?仔细瞧第三百二十八名姜樾,第四百七十三名曾见梅。”

明微澜顺着齐恒之的指引看去:“这两位女子皆是东望人士,东望可是张大人任职县令时开设县学所在之处,三位女子竟有两位来自东望,想必这县学开展的是大有裨益,才得以一举折桂。”

“是啊,看来这现学开展确实有用处,就是不知苏大人,苏尚书为何要反对?”宋寒声接着道,他家可是有个女孩儿,正当念书的日子,自己成日里忙着没空管教,若是官学开了自己则可以少操心不少。

苏君钰听着众人反驳,脸上青一阵红一阵,最终将希望寄于昌平帝:“禀陛下,自古女子不得干政,官学开设女子学校也变罢了,若是允了女子参与科举,岂不是违背祖纲?”

昌平帝听着底下人嘈杂的声音,心头忍不住一阵烦闷,胸口堵的一口气,终是舒了出来,连着不断咳了好几声,一旁伺候的太监,止不住的替他顺气,下面的赵泽安紧了紧拳头。

但这是朝堂之上,是君臣,非父子。

赵泽安强忍住想要冲上去,照顾昌平帝的念头,便出言要个注意,速度些将这个话题了结:“请陛下拿个主意,儿臣着实不知该如何是好,诸位大人所言皆不无道理。”

“咳咳咳咳咳……安静!”昌平帝在太监的帮助下,好不容易将气儿顺了过来。

“既然最初的目的是让女子参加官学,且只要有人能登上桂榜便允了此时,是也不是?”昌平帝支着半边身子,眼神睥睨往台下环视一圈。

属于帝王的威严让众人不敢喘着大气。

齐声道:“是!”

“既然如此,那官学的举办应当招女子为学生,保障众人受教育的权利!”

“陛下!”苏君钰再次抬起笏板,神色坚定,“请陛下三思,女子受教育一事,确是好事,但参与科举,古往今来,从未有此,倒是妇人误国,不在少数。”

“苏卿所言不无道理,那届时若真有德才兼备、足矣为官、心系苍生的女子又当何如?既以官学共同培养,便不宜偏颇。”昌平帝将此事的矛头再度甩给苏君钰。

明微澜此刻却站出来了,平日里,此人不声不响,只闷声做事,此刻能站出来到让齐恒之与宋寒声诧异。

“臣以为,既开展官学,便可分科取士,臣闻李氏盛楠,制造瓷器工艺独特,已能撑起李氏半壁江山,其能力必然不弱,但此人人不通诗书,因材施教未尝不可。”

“朕以为可,苏卿?你作何见解?”昌平帝再问苏君钰。

但昌平帝发了话,苏君钰也不好反驳:“臣以为可。”

于是修建官学这事儿,便这样定了,但这样大的一个项目压在赵泽安与袁怀瑾头上倒是弄的二人焦头烂额。

实在无奈,本该被调去工部的张明贤,再次被摇回了礼部,只是原本是五品礼部司郎中,这下位置叫袁怀瑾占了,但好歹有先例可做,便将空余的礼部侍郎一职给了张明贤。

张明贤短短一年,便升了一级,让不明所以的人羡煞许久,只道他命好。

却不知这烫手山芋并不好做。

从前修路便没有多少银子,如今办学同理,要以最少的银子,做出最大的效益,而张明贤作为礼部侍郎,承担的压力比袁怀瑾要多不少。

何况,他的腿并没有好全,如今上衙也只能杵着拐杖,一瘸一拐的过去。

姜樾知晓此事,但上班终究是要上的,张明贤在礼部赴差时,为了避免他每日来回奔波用膳,姜樾便日日带了饭盒,前来给张明贤送饭。

一来二去,礼部众人倒是私下里交谈议论着。

一,新来的礼部侍郎有个相好的,是今年中了桂榜的女子。

二,这个女子人缘好,在刑部也熟悉,听说是个画师。

衙门里的小吏惯会见风使舵,姜樾最初来时还需要塞些银钱,还得等着人进去慢悠悠地通传,才能进入。而如今,只要她往门口一站,便有人主动邀她进去,甚至还会细心的给她指路,告知他张明贤在哪儿。

姜樾不由得感叹,人心易变。

不过姜樾倒是本分,从不在衙门闲逛,每次也直切张明贤办公所在。

不过到底她占了便宜,哪有既得利益者当事儿妈的,人给了几分好收着便是。

姜樾来到张明贤办公的书房,只见他眼下垂着的乌青,一手支着额角,隔三差五的叹气,手边是一盏浓得发褐的茶。

张明贤看的是,大宣各处的地图,以及各地的地租价格。

若有朝廷的地能用上,那必然要重新修建,就算一个府,修建一座大的学校,也有十几座,若是同时开工,必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但若以租房为用,又得细细比较各处的房租,总之不是一件好办的差事儿。

姜樾看着张明贤头疼的模样,绕到他的身后,冰凉的手指抚上他的太阳穴,轻轻的按压揉搓张明贤的额角。

“莫要急,此事急不得,毕竟得想个万全的法子,若你一人拿不定主意,多多与人商议许能有些新的思路,要集思广益,莫要压在个人身上。”姜樾劝说张明贤多多保重身体。

“我知晓的,只是第一步是最难的,总要有人起个头。”

姜樾除了中午送饭时与张明贤会面,其余时间也没空与他相见,毕竟瞅着他忙成那样,也不好多多叨扰。

便想起了自己的事情,如何开源,如何节流,如何再多赚些钱?

毕竟总坐吃山空也不是事。

自打昌平帝在朝堂之上咳嗽,赵泽安便察觉到了不对劲,下朝后朝服都未来得及更换,去问了昌平帝贴身侍候的人,得知近两年来昌平帝身子一直不算爽利,今年尤为严重。

根据太医院所述,是昌平帝常年操劳所致。

赵泽安迟疑许久,只觉得天昏地暗。

怪不得父皇匆匆下旨赐婚他与姚宜蓁,怪不得又让他负责学校事宜。

怪不得那日说要锻炼他。

赵泽安匆匆赶到太医院,强制要求太医调出昌平帝的诊脉记录。

越看越是心惊,整整两年了,竟然一直瞒着他,他的身体状况,既然差到了这样。

“可还有什么法子?将父皇身体调理回来?”赵泽安问。

“禀殿下,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陛下的身子,乃是长年累月之伤,若是这般操劳,必然药石无医。”

昌平帝还是皇帝,整个大宣皆在他指点下才得以运转,劳神伤身不必言说。

赵泽安自认兢兢业业,但不及昌平帝十分之一。

赵泽安将手中的卷宗往桌上狠狠一拍:“我要你们把陛下治好!只需要告诉我要怎么做!”

“去,将院首找来!”赵泽安不想理会这群和稀泥的,问了半天,说不出一句有效的措施,到让自己受气。

“是。”管卷宗的太医擦了擦额角因紧张出的汗,转身退了出去,至门口处便一路小跑奔想院首所在之处。

不多时,太医院院首顶着一路风尘而来,正与后宫诸人请平安脉结束就火急火燎地被叫走了。

“臣李温拜见太子殿下。”

“少说有的没的,你且自己看看这记录,有什么法子能替父皇调理好身子才要紧。”赵泽安长眉一横,将方才拍向桌上的就诊记录摔到李温面前。

李温颤抖着收捡起那本卷宗,一页页看过去。

“陛下此乃积劳成疾,需好生温养,若张院判还在,想必能使得陛下延年永寿、龙体康泰,臣等无能。”

赵泽安:“那你们还不去找张院判?做什么吃的?”

“回殿下,张院判解官二十余年……此刻我们也不知他在何处,还在不在世……”

赵泽安得了消息,又问李温关于这“张院判”的名讳等相关事情,问罢又对李温吩咐道:“好,找人一事我来,你们给我好生照顾父皇。”

李温得了命令,再次遵旨:“伺候陛下乃臣份内之事。”

赵泽安离开太医院立刻马不停蹄冲到了户部,让姚崇正调出户籍记录来查人。

解官:解免官职。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4章 第104章 折桂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