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射箭场的初啼与书房的静默
7:30 AM:或许是受了昨天猎场骑行的启发,也或许是谢永玦和谢永玳在棋局上的“杀气”需要新的宣泄口,早餐后,齐王谢永玳提议:“咱们去靶场玩玩?昨天路过,那地方看着挺带劲!” 提议立刻得到了雍王谢永玦、桓王谢永珙的响应。太子谢永珑表示要去书房“找本书”,宁王谢永珂抱着他的吉他打算找个安静地方练习。几位公主则约好去园子里采些新鲜的花草,准备下午的插花。
射箭初体验
射箭场设在猎场边缘一块平整背风处。几副不同磅数的反曲弓挂在架子上,箭靶立在十几米开外。一位负责园林安防、有射箭经验的侍从师傅被临时拉来当教练。他言简意赅地讲解站姿、握弓、搭箭、开弓、瞄准、撒放的基本要领。
众生相:
雍王谢永玦:力气大,选的磅数偏高,开弓时手臂肌肉贲张,气势十足,但第一箭直接脱靶,飞进了后面的草丛,引来谢永珙的嘲笑。
齐王谢永玳:沉稳,严格按照动作要领,开弓平稳,撒放果断。第一箭虽未中靶心,但稳稳扎在靶子边缘。他微微点头,继续调整。
桓王谢永珙:性子急,动作变形,箭歪歪扭扭地飞出去,离靶子老远。“见鬼!这玩意儿比马球难多了!” 他不服气地嘟囔。
平王谢永琉(被硬拉来):出乎意料地沉静。他选了最轻的弓,动作有些生涩,但异常专注。屏息,开弓,瞄准的时间很长… “嗖!” 箭离弦,虽然力道不足,但轨迹很正,竟然擦着靶心边缘扎在了靶子上!“哇哦!” 连教练都忍不住惊讶了一下。
我看着皇子们,笑了笑,走过去选了一张九力的硬弓,背过箭袋,张弓搭箭,“嗖”“嗖”“嗖”,三箭皆中靶心,引来一片叫好声。“哇塞”“不愧是父皇”“果真是文韬武略”
见识了我的箭法后,几位皇子从最初的嬉笑打闹(尤其是嘲笑脱靶),到逐渐认真起来。弓弦的嗡鸣、箭矢破空的声音、以及箭矢扎入草靶的“咄咄”声,交织出一种奇特的、带着力量感的韵律。阳光洒在少年们专注或懊恼的脸上,汗水沿着鬓角滑落。
主屋书房内,却是另一番景象。太子谢永珑并非真的在“找书”。他坐在宽大的书桌后,面前摊开的正是昨天他翻开的《高中数学必修一》。他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正对着“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子集、真子集、空集”的例题和习题苦思冥想。窗外射箭场的喧闹隐约传来,更衬得书房的安静。阳光透过窗棂,照亮了他面前摊开的草稿纸上密密麻麻的演算和画出的韦恩图。一种沉静的、属于探索者的专注笼罩着他。
上午:插花的闲情与吉他的旋律
9:30 AM:公主们带着采摘来的战利品回到主厅旁一个通风明亮的偏厅。皇后长孙颐和贵妃谭墨湘已经准备好了各种花器(古朴的陶罐、素雅的瓷瓶、甚至造型别致的玻璃瓶)、花泥、剪刀和装饰用的细麻绳、丝带。
插花初尝试:
长孙颐:审美在线,动作优雅。她挑选了几支修长的菖蒲、几朵淡雅的雏菊和几片舒展的蕨类叶子,插在一个素白瓷瓶里,高低错落,疏密有致,颇有几分侘寂之美。
谭墨湘:风格活泼。她用一个矮胖的陶罐,塞满了色彩鲜艳的太阳花、金鸡菊和几支毛茸茸的狗尾巴草,饱满热烈,充满了生命力。
谢宁琮:偏好简洁。几枝素净的白色小雏菊,配上一枝形态优美的枯枝,插在细长的玻璃瓶中,清冷疏离。
谢宁玑和谢宁玘:两人合作,尝试做一个半球形的花束,结果插得太满,像个色彩斑斓的球。(两人看着自己的作品笑作一团)
谢宁琏:非常认真,对照着手机上的图片,小心翼翼地修剪、调整,试图模仿一个西式花束。
谢宁瑛:最是“狂野”。她几乎把所有她觉得好看的花草都塞进了一个大玻璃罐里,挤得满满当当,还点缀了几颗小石子,美其名曰“自然丛林风”。
花香弥漫,剪刀的咔嚓声,低低的交谈和笑声。空气中流淌着一种属于女孩子们的、细腻而专注的愉悦。大家互相点评着作品,交流着心得,连最闹腾的谢宁瑛也安静了不少。
在偏厅的另一个角落,靠近敞开的窗户,宁王谢永珂抱着他的吉他。他避开了人群,独自沉浸在和弦的世界里。指尖拨动琴弦,流淌出不成调的练习曲,偶尔夹杂着按错品格的杂音。
他并不在意,只是专注地重复着,眼神落在窗外葱郁的树影上。窗外的蝉鸣和他的琴声交织在一起,构成午前慵懒的背景音。
午后:泳池的“历史小课堂”与孟老师的“无心插柳”
1:30 PM:热浪滚滚,泳池再次成为避难所。大家泡在水里,享受着清凉。或许是昨天孟老师提到的唐朝发髻话题余韵未消,或许是射箭时体会到的“专注”感,话题不知不觉又绕了回来。
谢永玦拍打着水花,感叹:“你们说,古人射箭真能百步穿杨?那得多大的力气和准头?” 谢
永玳抹了把脸上的水:“肯定要练很久,跟咱们一样,得从脱靶开始。不过父皇应该可以做到。” 谢永琉难得开口:“《考工记》里记载了制弓选材和工序,非常讲究,好弓是基础。”
大家惊讶于他的知识储备。谢永珙则好奇:“孟老师说唐朝女子发髻高,那她们骑马射箭怎么办?不会散架吗?” 这个问题引发了热烈(且毫无根据)的讨论和想象。谢宁瑛甚至试图把湿漉漉的头发在头顶胡乱盘起来模仿,结果立刻散开糊了一脸。
就在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时,孟逸云老师的身影再次出现在池畔树荫下。她今天穿着米白色的亚麻七分裤和浅蓝色条纹衬衫,依旧戴着草帽,手里拿着一本书。她似乎只是路过,目光扫过水中的众人,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并未停留。然而,在她刚才坐过的藤椅旁的小茶几上,大家发现她“遗忘”了一本书。
离岸边最近的谢宁玘好奇地爬上岸,拿起那本书。是一本图文并茂的《中国古代体育图鉴》。
她翻开,恰好翻到一页彩图:一幅唐代壁画,描绘着几位身着胡服(便于骑射)、发髻简洁利落地束在脑后或裹着头巾的贵族女子,正在林间策马奔驰、张弓搭箭!旁边还有详细的文字解说唐代女子参与骑射活动的记载和装束特点。
“哇!快看!”谢宁玘惊喜地叫出声,把书页展示给大家看。泳池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凑过去看。壁画上的女子英姿飒爽,发髻稳固,完美解答了谢永珙的问题。图片下方关于唐代女子骑射的记载更是让大家大开眼界。
“孟老师是故意的吧?”谢宁琮小声说。大家看着那本被“遗忘”的书,又看看孟老师早已消失的小径方向,心照不宣地笑了。孟老师没有说教,没有直接参与讨论,却用一本“恰好”遗落的书,精准地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并无声地拓展了他们的认知。这份温柔而智慧的引导,如同池水般清凉,浸润心田。
傍晚:探索园林的“秘境”
5:00 PM:阳光变得柔和。在太真公主谢宁琏的提议下(她上午在采花时发现了一条隐蔽的小径),大家决定进行一次小小的“园林探险”。
一行人离开常走的路径,跟着谢宁琏,穿过一片茂密的竹林,踩着长满青苔的石阶下行,眼前豁然开朗——竟是一处隐藏在假山背后、被高大林木环抱的小小瀑布和水潭!瀑布不高,水流潺潺,在潭中激起细碎的白沫。潭水清澈见底,能看到游动的小鱼和水底的鹅卵石。四周绿意盎然,空气湿润清凉,鸟鸣声声,仿佛一处与世隔绝的秘境。
见此情景,惊喜的赞叹声此起彼伏。大家坐在潭边光滑的大石上,脱掉鞋袜,把脚浸入冰凉的潭水中,舒服得直叹气。谢永珂忍不住拨动琴弦,弹奏起舒缓的旋律,与流水声、鸟鸣声相应和。谢永琉掏出速写本(他也有这个爱好),开始勾勒眼前的景致。其他人或安静地感受这份清凉宁静,或小声交谈,分享着发现“宝藏”的喜悦。这一刻,远离了马球的喧嚣、射箭的紧绷、泳池的嬉闹,只有自然的声音和同伴的陪伴,心灵获得了真正的休憩与洗涤。
夜晚:星空下的闲聊与对明日的期待
晚餐简单清淡的家常菜,配以下午采摘的新鲜水果。
夜幕降临,大家再次聚集在开阔的猎场草地上。没有组织活动,只是随意地躺着或坐着,仰
望星空。有了昨天的经验,“Bonjour”、“Au revoir”的发音标准了不少。话题很散漫:
回味下午发现的瀑布秘境(“宁链真厉害!”)。
讨论那本《中国古代体育图鉴》里还有哪些有趣的内容(“原来宋朝还有女子相扑!”)。
猜测明天孟老师会不会再来“遗落”点什么(充满期待的笑声)。
分享各自最擅长的(或最不擅长的)科目,引发阵阵共鸣和吐槽(物理再次成为众矢之的)。
畅想下周的沙龙会是什么主题(“希望是讲吃的!”“讲打仗的也行!”)。
夜风微凉,星河璀璨。少年们的声音渐渐低下去,沉浸在各自的思绪里。或许是射箭时专的余韵,或许是插花时感受的宁静,或许是泳池边那本“无心插柳”的书带来的启发,又或是瀑布秘境带来的心灵涤荡,这一天的体验比前两日似乎多了一份沉淀和内省。在浩瀚的空下,对知识的渴望、对自然的热爱、对同伴的情谊、以及对那位总在无声处带来惊喜的“傅”的感念,在心中悄然生长。虫鸣如织,夜色温柔。第三天的篇章,在宁静的期待中缓缓上,等待明日新的展开。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