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笀见她停下,似乎便已猜到她要做什么,眉头一蹙,“我方才说少管闲事,你没听明白?”
乐瑶捏了捏拳头,还是迎着他的目光说了下去。
“书吏之言,小女听懂了,多谢书吏告诫……但有一内情,大人不知。这柳氏之子在路上刚发过高热,还是风热肺壅兼染伤寒之症,病情不轻,且这病最容易传染他人,若将他混杂在苦役营中,万一导致多人病倒,还会延误修城工期……小女是担忧书吏会受上峰责问。”
她一边说,一边留意老笀神情,见他虽皱眉却未打断,语气便也愈发诚挚,话里话外皆是贴心地为老笀着想。
“您瞧,他年小体弱不成丁,搬石运木都做不得,但在医工坊学着晒药、抓药、熬药,却绰绰有余。不如让这小儿随我同去医工坊,一可防病疫扩散,免您日后麻烦;二也不白费人力。您看……可否通融?”
她语速平稳,话里话外,半是请求,半是陈述利害,说得有理有节,听得老笀捻着痣毛的手都停住了,吊梢眼打量着她,沉吟不语,似乎正在心里权衡能不能开这个口子。
乐瑶见状,又轻声道:
“昨夜我为岳都尉诊治,听李判司说苦水堡缺医少药、人手紧张,今日见书吏处事明快、分派有度,才敢做此提议。若您认为不妥,便当小女妄言,不必多理会,一切仍由书吏定夺。”
她以退为进,适时收声,说完便不再多歪缠。
自打进了苦水堡,乐瑶便一直在暗中观察,包括老笀。
她从前是个盲人,视力衰退后,她不得不多依靠听觉、嗅觉来维持生活,渐渐变得对人的语气情绪极为敏感。这老笀虽生得模样凶恶,看似也很瞧不起流犯,但他在分派劳役时,却十分胸有成竹、语速很快。
显然,在曾监牧向他交人前,他便已得了驿站的传文、押解告书并早做安排。
方才派活时,他不索贿、也不轻薄女子,还会按流犯的出身、特长合理分配去处,浑身都写着早完事早下班。而且,柳玉娘哭求时,他甚至还暗示她不要闹大动静,免得自惹麻烦。
可见,他应当是个守职之人,正因如此,乐瑶才敢试探着出声。
若是张五之流,她即便心中再不忍,也绝不敢多话。
果然,乐瑶一扯起岳峙渊和李华骏这面大旗,老笀便垂了眼,沉吟了片刻,才重新抬眼凝视着乐瑶,冷哼道:“一个小儿,病死便病死了,对我何干?不过,岳都尉既然有话,我自当为大人分忧。这样罢!念在你医术尚可,医工坊也需人手,便允你搭上这小儿。但,他只能领半份口粮,且你二人还须额外耕种医工坊内的药田、照料堡中所有病马病牛。农忙时,也须下田刈麦,不得推诿。”
老笀这话一出,后头那些也跟着蠢蠢欲动的流犯顿时又哑了。
这么多活,岂不是要累死人?
乐瑶却想,得了举荐能安身立命,但她也没打算就这么一辈子在医工坊混日子,除了日常看诊,她自然是要为自己多谋出路的。
正好,种药、兽医,学会了也是技多不压身。
上辈子她有个师兄就是人医转兽医,她开诊所之前,还去他的宠物中医院帮过忙,给几只瘫痪的小狗针灸、做康复治疗,后来师兄的事业做得愈发红火,得了一堆救我狗命的神医锦旗不说,被人戏称为猫狗界的三甲医院,他挣得一点儿不比在大医院当医生的师兄弟们少,与小动物为伴,心情还格外舒坦。
这辈子嘛……马和牛倒没治过,但她可以学。
她便应道:“好,多谢书吏成全。”
老笀神色复杂地看了她一眼,似乎从没见过这么傻的人。
乐瑶已连连作揖,生怕他后悔似的,赶忙过去将杜六郎牵到身边来了。
杜彦明早已哭得鼻头都红了,此刻也不住冲她作揖道谢,那头柳玉娘听见了乐瑶的话,抬起满是泪水的脸,望见乐瑶带着孩子走来,泪水更止不住,当下就要叩头。
乐瑶拉着孩子忙将她扶起来,低声道:“那日说好的,若有余力,便相互帮衬。以后你一人在大宅院里,自要珍重小心,六郎便暂时交给我,你不必担心,我会继续为他推拿针灸,尽力医治。”
柳玉娘连连点头,一手紧搂扑进怀里的六郎,一手抓住乐瑶手臂,语无伦次:“多谢……多谢你了阿瑶,我真不知该如何谢你才好……往后有机会,我定以命相报!”
“别这么说,我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你与杜郎君才是六郎的耶娘,六郎终究还是要靠你们的,所以,你一定要保重,等着日后重逢之日。”乐瑶轻拍她的手。
柳玉娘含泪点头,低头不住地抚摸孩子的脸,又亲亲他,再三嘱咐他要好好听乐瑶的话,要养好身体。
乐瑶站在一旁,不再多言。
那头,老笀已经继续有条不紊地往下分派活计了,眼看就剩最后几人,都是四五十岁的男子,除了乐瑶的叔父,也都是身无所长的,但老笀没有将乐怀仁单独提出来,而是合了簿册,干脆地全都派去垦荒。
话音刚落,就见有个瘦条条的身影急切地抢先冲了出来。
乐怀仁扑跪在地,高声喊道:
“大人!我也是乐家人啊!”乐怀仁猛地指向乐瑶,“我是她亲叔父,我在外行医已有十余年,治愈的患者不计其数,比她这小女子更通医道!我也愿为堡中医工坊效力!大人!”
老笀眯起眼来,将他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
名册在手,他岂会不知这乐怀仁的来历?之所以没将他派入医工坊,他是多留了个心眼。
若此人当真医术高明,为何岳都尉腿伤发作,会宁愿选个年轻女子诊治,反把他这经验更丰富的老医工弃了?
这人,不是庸医便是品行不端,并不可信。
苦水堡虽只是个小小的边关戍堡,但也驻守了数千边军将士。将士们拿命护佑大唐疆土、百姓安危,本就多有患病受伤者,堡中的医工坊已很艰难,仅有一个正经大夫拉着俩半桶水勉力维持,但那俩半桶水虽不成器,好歹心肠不坏。身为医者,滥竽充数都罢了,最怕混入心术不正之辈,他不谨慎些,岂不是要害了这些忠烈性命?
那他老笀这辈子才叫造孽。
正因如此,老笀方才见乐瑶挺身而出为那母子说情,才会松口应允。除了顾念她有上官举荐,也是看重她身怀为医者那难得的仁心。
至于这乐怀仁……老笀是故意按下不提的。他本打算将乐怀仁先分去垦荒,再察其行、观其心,若真是踏实可信,重新分派调往医坊也不迟。
没想到,这人竟耐不住先跳了出来,还一副不平不公的样子!
乐怀仁伏在地上,恨得牙关紧咬。
他这一路早已妒火中烧。
尤其得知乐瑶因救杜六郎得了岳都尉青眼,还为其正骨、得写荐书,他眼睛都快滴血了!
早知道……早知道他也救那杜六郎了!
谁知道那岳都尉竟然有腿伤?若他知晓,定也会在贵人面前抢着显摆医术!乐瑶必是被张五拖走那夜,意外看出来了,才故意借医治杜六郎大出风头。
怪不得呢!乐怀仁可算是想通了,怪不得她突然转了性肯出手救人,还敢当众忤逆他,敢情是把他当垫脚石,为自己搏前程呢!
可恨他现在才想通!
眼看乐瑶轻而易举便逃脱了苦役,甚至还拉上了一个孩子,自己却将沦为垦荒劳作的田舍汉,乐怀仁再也顾不得,也不管会不会被鞭打,赶忙出声毛遂自荐。
他可不想做那些!
老笀蹙眉打量他片刻,转身与身后戍卒低语几句。
戍卒快步离去,不久便请来一位身着深青官袍、神色倨傲的年轻官员。
老笀恭敬行礼:“见过卢监丞。”
那卢监丞居高临下地扫了乐怀仁一眼:“便是你自称知医?”
周一快乐啊宝宝们
元气满满的上班去咯!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章 仗义伸援手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