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班会

下午三点的钟声仿佛还在教学楼里回荡,高一(七)班的教室里已然坐满了新生。阳光透过洁净的玻璃窗,在崭新的课桌上投下明晃晃的光斑,空气中漂浮的尘埃在光柱中清晰可见,整个空间弥漫着一种混合着期待、好奇与些许不安的静谧。

陈青崖走进教室时,大部分座位还空着。他的目光迅速扫过整个空间,像一只谨慎的鸟儿在寻找最安全的栖枝。最终,他选择了教室最里侧、靠窗那列的最后一个位置。这个位置堪称完美——背后是墙壁和一台发出轻微嗡鸣的饮水机,左侧是窗户,可以望见楼后通往图书馆的广场,右侧是过道,前方则是一整个教室的同学。在这里,他无需被动地与不熟悉的人进行社交,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关注,将自己隐没在一个相对安全的角落里。他放下简单的文具,安静地坐下,感受着身后墙壁传来的踏实感。

伴随着一阵沉稳而规律的脚步声,周正鸿老师的身影出现在教室门口。他依旧穿着那件熨烫平整却难掩岁月痕迹的浅灰色衬衫,黑框眼镜后的目光锐利如鹰隼,缓缓扫过全班。教室里原本细微的嘈杂声瞬间消失了,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这位即将引领他们未来一年或三年的班主任身上。

周老师走上讲台,将手中的教案和一小叠卡片轻轻放下,双手撑在讲台边缘,身体微微前倾。他没有立刻说话,而是用那沉静却极具压迫感的目光,再次与台下每一张年轻而稚嫩的脸庞进行了无声的交流。陈青崖甚至觉得,那目光在自己身上似乎多停留了半秒。

“同学们,下午好。”周老师终于开口,声音不高,略带沙哑,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我叫周正鸿,经纬的经,鸿雁的鸿。从今天起,担任高一(七)班的班主任。”他转身,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粉笔与黑板摩擦,发出干脆利落的“嗒嗒”声,三个端正有力的楷体字跃然板上。

“同时,我也将负责大家高中的政治课教学。”他放下粉笔,拍了拍手上的粉笔灰,语气平淡却自带分量,“政治这门课,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条条框框,它关乎立场,关乎思维,更关乎你们将来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如何安身立命。我希望你们能认真对待。”

他没有像一些老师那样用幽默或热情来拉近距离,而是直接切入主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严肃。

“首先,我要强调一点。”周老师的声音略微提高,目光也变得更为凝重,“从你们踏进县一中校门的这一刻起,你们的身份,就已经从初中生,转变为高中生了。这不仅仅是称呼的改变,更是责任、要求和目标的全面提升。”

他停顿了一下,让这句话在寂静的教室里沉淀。

“不要以为中考结束就是终点,可以松一口气了。恰恰相反,高中三年,是你们人生中至关重要的冲刺阶段。高考,是横亘在你们面前的一座大山,也是通往更广阔世界的一座桥梁。这里的竞争,远比你们初中时想象的要激烈、要残酷。”他的话语像锤子一样,一下下敲打在新生们的心上。

“所以,收起你们那些可能还停留在暑假的散漫心思,从心态上,立刻、马上,给我紧张起来!”“紧张起来”四个字,他咬得极重,带着一种强烈的警示意味,“这里的每一分钟都很宝贵,浪费不起。你们的学长学姐,是用什么样的拼搏才换来在这里读书的机会,我希望你们不要等到高三了才追悔莫及。”

陈青崖放在膝盖上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了。周老师的话,像一根针,精准地刺中了他内心最深处的紧迫感。他想起了九黎中学那四百多人的上线数字,想起了自己身上承载的期望,以及那个贫瘠家庭所能提供的有限支撑。他必须紧张起来,他没有任何松懈的资本。

接着,周老师简要介绍了一下高中的学习概况,提到了课程的增加和难度的提升。然后,他抛出了一个让许多同学开始认真思考的问题。

“高中和初中还有一个显著的不同,就是你们在一年后,将面临一个重要的选择:文理分科。”周老师环视教室,“理科,主要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文科,主要包括历史、地理、政治。”

他进一步解释道:“这个选择至关重要,因为它决定了你们高二、高三的主要学习方向。这直接关系到你们未来大学的专业方向,甚至影响你们未来的职业路径。这并非儿戏。”

他没有给出具体的建议,只是陈述事实:“我希望从今天开始,你们就能有意识地去了解,去思考,去发掘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所在。不要人云亦云,也不要盲目跟风。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一年,是你们观察、摸索和决策的一年。在没有想清楚之前,每一个科目都要认真学习。”

就在周老师讲述分科选择的重要性时,教室前门传来两声略显急促的“报告”。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去。只见门口站着两个男生,正是何向舟和宋浩。两人都微微喘着气,额头上还挂着细密的汗珠,运动短袖的肩膀处被汗水洇湿深色的痕迹,显然是刚完成“苦力”任务,急匆匆赶来的。

周老师的讲话被打断,他看向门口,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只是眉头几不可查地动了一下,显然对这两人的迟到原因心知肚明,并且是认识的。他没有出声责备,甚至没有询问缘由,只是用目光在教室里快速搜寻了一下,然后抬起手,指向教室最后排的一个空位区域。

“先去那边坐下。”他的语气平淡,听不出情绪。

何向舟和宋浩如蒙大赦,赶紧低着头,快步走向教室后排。巧的是,空位正好在陈青崖的旁边,中间只隔了一条狭窄的过道。何向舟选择了靠陈青崖的位置,宋浩则坐在他的右边。

宋浩放下东西,一扭头,视线越过何向舟,正好对上旁边过道另一侧陈青崖望过来的目光。他脸上立刻露出一个带着歉意的、大大的笑容,还偷偷抬起手,幅度很小地朝陈青崖挥了挥,像是在说“嘿,又见面了”。陈青崖没想到他会主动打招呼,愣了一下,随即也微微颔首,算是回应。

就在这时,坐在中间的何向舟似乎察觉到了身旁的小动作。他什么也没说,只是面无表情地、非常自然地双手握住椅背,将椅子连同自己的身体,悄无声息地向前拖动了一小段距离。这个细微的动作,恰到好处地阻隔了宋浩与陈青崖之间那原本畅通无阻的视线交流通道。宋浩探出去的头被何向舟的后背挡住,只得悻悻地缩了回去,摸了摸鼻子。何向舟则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目光平静地投向讲台上的周老师,专注地听讲。

周老师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但他并未出言制止这些刚入学新生之间微小的人际互动。他只是略作停顿,便继续刚才的话题,仿佛一个小小的插曲从未发生。

“……接下来,发放两张重要的卡片,大家务必妥善保管。”周老师拿起讲台上的那叠卡片,“这一张,是校园一卡通。”他举起一张印着校徽的蓝色卡片,“它的功能很多:在食堂吃饭,在小卖部买东西,都可以刷卡消费。另外,宿舍楼下以及教学楼部分区域设有IC卡电话机,用这张卡也可以刷卡打电话,方便你们与家里联系。”

他详细地解释着,语气一如既往的严谨:“需要注意的是,卡内的金额是预先充值的。如果钱用完了,就需要你们自己去充值窗口充值。充值窗口在食堂一楼,有一间专门的房间,门口有标识,营业时间会贴在门口,大家自己留意。”

接着,他又举起另一张颜色不同的卡片:“这一张,是热水卡。专门用于在宿舍楼的淋浴间刷卡使用热水。使用方法与校园卡类似,也需要单独充值。这两张卡是你们在校生活的基础,丢失补办会比较麻烦,所以,请务必小心保管。”

同学们认真地听着,不少人已经拿起笔,在刚刚领到的笔记本上记下关键信息。陈青崖也默默记下了充值点的位置和使用方法,这对于计划着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他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生活信息。

班会接近尾声,周老师正在做最后的总结,教室上方的广播喇叭突然响了起来:“通知,通知,请高一年级各班,现在立刻派五名男同学到校图书馆一楼教材科,领取本学期教材。再通知一遍……”

广播声回荡在教室里,带来一阵小小的骚动。

周老师抬起头,听完广播,目光再次投向台下。“需要五名男同学。”他的话语简洁,目光在后排几个身材看起来比较高大的男生身上扫过,最后定格在刚刚坐下的何向舟和宋浩身上。

“何向舟,宋浩,”他直接点名,语气不容置疑,“你们俩去。”接着,他又快速点了另外三个男生的名字。“你们五个,现在就去图书馆,找教材科的老师,把咱们班的书领回来。动作快点。”

被点到的五个男生纷纷起身,桌椅发出一阵碰撞声。何向舟和宋浩显然对此类体力活习以为常,立刻站起身,跟着另外三人走出了教室。

陈青崖依旧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没有动。他的座位靠近窗户,视野很好。当那一行人呼呼啦啦地从教学楼后侧走出,出现在楼下那片连接教学楼与图书馆的广场时,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其中一个身影吸引。

何向舟走在几个男生中间,他身形修长挺拔,步伐稳健,即使在略显随意的行走中,也带着一种属于运动员的独特节奏感和内敛的力量感。午后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他身上投下斑驳晃动的光影,他那小麦色的皮肤在光线下显得格外清晰。

陈青崖一眼就看到了他,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跳动的节拍莫名漏了一拍。他几乎是下意识地、有些慌乱地迅速收回了视线,耳根隐隐有些发烫。

他想,自己真是奇怪啊。刚刚戴伟让他看那位公认漂亮的校花学姐时,他心里平静得像一潭深秋的湖水,激不起半点涟漪。可为什么,仅仅是看到这个今天才第一次见面、话都没说上几句的何向舟,甚至只是一个背影,就会产生这种难以言喻的、细微却清晰的异样感呢?

这种陌生的、不受控制的情绪波动,让他感到些许困惑和不安。他抿了抿嘴唇,将这份莫名的悸动强行压下。高中生活的画卷,正伴随着领书的队伍,伴随着心底那丝悄然萌动却尚未明晰的情愫,缓缓展开。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