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四章 一件大事和一些推想

熔炼这道工序,就是要将金属熔化,然后再注入到剑模内冷却,形成初步的剑胚。在金属熔化之后,一般需要在其中洒入适量的金刚晶粉末,这样,在铸剑完成后,就可以大幅度提升长剑的强度与韧性。

问题就出在这里。欧阳子凡在巡查时发现,工人们并未在熔化的金属中加入金刚晶粉末,便直接注入到剑模中去冷却了!

欧阳子凡首先想到的一点,便是这是典型的偷工减料的行为。这比偷工减料还过分,“偷工减料”还只是“减料”,这是完全的“没有料”了!难道工人们胆子大到如此的程度,竟公然“不放料”,然后再把节省下来的金刚晶拿到黑市去卖掉?由于金刚晶粉末是提升长剑强度和韧性的关键材料,在市场上的价值可不菲呀!

欧阳子凡非常生气,当面喝止了工人,询问他是怎么回事,为何不加入金刚晶粉末。

工人的回答却出乎他的意料,工人说道:“子凡叔(由于欧阳子凡平易近人,铸剑山庄的人都叫他子凡叔),这可不怪我呀,是班长吩咐我这么做的!”

欧阳子凡更生气了,心想这班长也太无法无天了,竟然唆使手下干这种事。他立刻找来了班长质问此事。班长的回答更出乎他的意料,班长说是接到了连长的命令,才这么做的。

听了这话,欧阳子凡在生气的同时,又有些心惊:从什么时候起,铸剑山庄已**到如此程度了?他立刻又叫来了连长质问。连长陪笑着说道:“子凡叔您别生气,我是按照团长的指示做的!”

这时,欧阳子凡突然意识到,事情恐怕没想象的那么简单。这不是偷工减料能解释得通的。你说一个工人,他偷工减料,谋点儿私利,这能理解;一个班长,这么做也说得过去;可一个连长,甚至一个团长,授意手下的人去偷工减料,谋取私利?这太匪夷所思了。事情绝对没那么简单。

欧阳子凡又找来了对应的团长,这时他反而不生气了。他先是和这个团长聊了些家长里短,日常琐碎,等话匣子打开了,他突然若无其事地问道:“听工人们说,你们团的这批长剑都不加入金刚晶粉末了,这是怎么回事?”

团长似有心,似无心地笑着说道:“子凡叔你怕是还不知道吧?不止我们团,咱们铸剑山庄的所有团,生产的这一批长剑里,都不加金刚晶粉末了!”

听了这话,欧阳子凡身子猛地一颤,难以掩饰自己心中的惊骇。但很快,他便恢复了平静,继续问道:“你说所有的团都这样做?这不太可能吧!长剑中加入金刚晶粉末,是行业的常规做法呀!我们反其道而行,这不是大大降低了长剑的质量吗?这不是自己砸自己的招牌吗?”

这位团长向四周看了看,凑近欧阳子凡,低声说道:“子凡叔,咱们俩平时交情不错,我对你讲实话吧!不过,你得先答应我,别告诉任何人这话是我对你讲的!”

欧阳子凡道:“我绝不乱讲,你说,你说!”

团长道:“在开工之前,庄主把所有的团长召集起来,秘密地开了一个会。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明确这批给朝廷生产的长剑中都不加金刚晶粉末。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庄主没说,我们也就不得而知了。我在铸剑山庄的地位有限,知道的就这么多。子凡叔,您可别怪我话多,您是不是在什么事情上得罪庄主了?我们几个团长私下里都犯嘀咕呢,为何这个会议,没叫您参加?这个会议是秘密进行的,因此,很多人都不知道,子凡叔,您可千万别告诉庄主或者其他任何人说这是我对你讲的呀!”

欧阳子凡还处于震惊之中,还有些不信团长的话,所以问道:“你刚才的话,句句当真?”

团长脸色郑重,沉声说道:“千真万确。”

欧阳子凡通过观察团长的神色,便知道团长不可能撒谎骗自己。他心乱如麻,说道:“兄弟你放心,这件事我绝不告诉任何人。”

离开团长,回到自己的住处,欧阳子凡如一团乱麻的头绪才渐渐理清了一些。这件事,绝对可以算得上是铸剑山庄上百年来的一件大事。对欧阳子凡,有着非凡的影响。甚至,毫不夸张的说,对世界的格局,都有着非凡的影响。这得从两方面说起。

首先,是这件事的本身就不同寻常。欧阳子凡的主要职责,就是监工,就是监督长剑的质量。然而,庄主却背着他,秘密召集了所有的团长,开了一个降低长剑质量的会议,这说明什么问题?别怪几个团长心里会犯嘀咕,换成谁,心里都会犯嘀咕。这个背着他召开的秘密会议所传递出来的信号,足够令人浮想联翩的了。

难道真的如人们想的那样,自己有什么地方得罪了庄主?欧阳子凡很快便否定了这一可能。这只不过是人们的凭空猜测罢了。事实上,熟悉欧阳子凡和庄主杜克松的铸剑山庄高层们都知道,欧阳子凡和杜克松的关系,好的就像亲兄弟一样。

欧阳子凡自从十岁时加入铸剑山庄后,彼时的老庄主对待他就像对待亲生儿子一般。而且,老庄主还有意培养欧阳子凡和杜克松的感情,使得两人一直和睦相处,亲如兄弟。二十一年来,两人亲到可以同睡一张床,同穿一条裤子的地步,几乎无话不谈。试问,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得罪”一说,又从何谈起?

这还不是关键。关键是,自从杜克松当上铸剑山庄的庄主后,欧阳子凡还特别的有分寸。他知道,一个人身处高位之后,考虑的事情多,考虑事情的角度不同,又有众人围拱着,想法就会变,变得和以前不一样,甚至性情也会跟着变。再亲密的兄弟,也会产生距离。这是两个人的地位不同导致的,这也是人之常情,事之常态。

正因为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欧阳子凡特别的有分寸。他不会利用和庄主的亲密关系去影响别人,控制别人,或者利用这层关系去为所欲为,他只是本本分分地做好自己。在旁人面前,他甚至不会表现的和庄主过分亲密。私下里,他和庄主亲如兄弟;但在公共场合,他只不过是庄主的手下,和其他人没有任何分别。在旁人面前,他对庄主毕恭毕敬,丝毫不少该有的礼数;做事情也是公事公办,对庄主没有任何僭越之处。

他的这种分寸感,使庄主杜克松很舒服,很欣慰,也很感动。他最担心的是欧阳子凡会恃才傲物,会功高盖主,会不服管教,但这些情况都未发生。所以,他打心底认为,欧阳子凡是一个识大体的人。因此,他对欧阳子凡的感情,非但没有因当上庄主而疏远,反而变得更加亲近了。

这些,欧阳子凡隐约是可以体会到的。既然他和庄主的关系没有出现问题,那么庄主为何背着他召开这么一个会议?虽然他能肯定庄主并非针对自己,可别人却不一定能理解啊!别人的直观感受就是,他在庄主那里失宠了,或是庄主在给他上眼色。

其次,是这件事的影响非同凡响。这批剑造出来,是给谁用的?朝廷的军队。军队用来干什么?抗击蒙古的入侵。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你却降低了这批长剑的质量,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就不好说了。

长剑的强度和韧性都降低了,如果是在军队训练时便发现问题,那倒没什么,顶多再换一批长剑就是了;然而如果是在和蒙古的战斗中才出现问题,那么问题就严重了。也许,军队会因此而吃一个败仗;也许,正是因为这个败仗,城门会失守;往更严重里说,也许国家就会因此而沦陷,灭亡,千千万万的百姓将会在蒙古铁蹄的蹂躏下呻吟、哀嚎......

这不是没有可能。历史上,因为一场雨,一场雾,一阵风,而改变战局,从而改变整个世界的格局的情况,并不是没有发生过。而且还不止发生了一次,古今中外,发生了很多次。比如诸葛亮火烧司马懿,眼看就要成功,却天降大雨,救了司马懿一命,这场大雨直接影响了三国的格局,也直接影响了江山的最终归属。有的时候,人算真不如天算。

这么一想,欧阳子凡想出了一身冷汗。他不知道庄主这么做(降低长剑质量)的目的是什么,但无论他有什么目的,他都必须阻止他这么做。这看似很平常的一个举动,说不定能拯救千千万万个南宋子民的性命。他决定找庄主谈一谈。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