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番外 芳名

冷月如霜,村庄的冬夜只有北风的啸叫听来清晰。村长石少清一手按着一个卷了边的记录本,不时往另一只手轻轻呵气,细管狼毫蘸饱了墨,每下一笔都庄重无误。

“……本村帝庙焚毁多年,经会议研究决定,由村集体出资和乡贤捐款,拟于近期开展重建工作……”

在记录人那一栏填上自己的名字,满头花白的老人仰起头,活动发酸的脑袋。村公所的房子十几年前重新粉刷了一遍,也像染过的头发一般无法遮盖年月的痕迹,随他一同老去了。

距离碎月村那场大火也已过去十年,想起来仿佛是上个世纪的事情。占据新闻报道几十秒的鸡毛蒜皮,却成了本村村民的一块心病。

林家开理发室的女儿是第一个搬走的,当时还带儿子过来道别。那个女人有着与柔弱外表不同的坚韧,倔强地在村里呆了许多年,最终因为想保护孩子,决定放弃过去十多年的经营,重新启程。

此后几年陆续有人离开,拖家带口,植物一样连根拔起,底下的土也抖得干干净净。碎月村人丁兴旺不复,每年游灯仪式的添丁牌少得可怜,剩下的人老的老,病的病,厄运好像无形的风,在村庄循环吹拂,人的灵魂恍如烛火,摇曳将熄。

也找过风水大师来看,对方只看了一眼便直言不讳,庙倒运衰。

这四个字钢钉一般打在村委会几个人心上。他们何尝不知道重盖一座庙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只是庙虽小,却存留了上千年,藻井吻兽,泥雕漆金,每一处都是传承的古迹,即使照原样修复,也价值不菲。

对着评估出来的天文数字,村公所的人们陷入久久的沉默。是他说,试试,试了不成再说,就算报答关圣帝君对几十代人的护佑,也不能这么悄悄抹过。

他们这群老人,能有几个十年?但帝庙要是能修好,就是后来人百年千年的运脉。

披好起了球的黑色长衫,石少清拉灭老式灯泡,将门落锁,慢慢踱到老帝庙跟前。几次痛风后,他的膝盖能准确地接收天气变化的讯号,北风一刮,冷雨初飘,剧烈疼痛便让他不得不拄拐前行。

灰黑的屋架子静静伫立原地,它比十年前更破旧,麻雀、野猫和野狗闯进来都会扑落砂石,随时有倒塌危险,再没人敢靠近。当初堆到脚踝的厚厚灰烬反而成了肥料,滋养了鸟儿捎来的种子,如今荒草淹没门槛,生得比人还高。

他以为纵火犯永远不会出现,或许真是猫碰了灯烛,野狗打翻香炉,帝庙的火是偶然事件,没那么多冥冥注定。直到五年前,纵火犯在其他地方故技重施,被警方现场逮捕。

石少清没想过,也从没有人注意,总是徘徊泉边的那个老疯子大仙,竟是人为灾难的罪魁祸首。

大仙被警察带走,他陪着去派出所做笔录。疯子并不是一直都疯,那天人很清醒,一五一十交代了烧帝庙的过程。

警察问他为什么放火,他突然弓起身子,呜呜咽咽,嘴里囫囵喊着“爸别打了”,一副怕极了的样子。

石少清第一次知道大仙不是因为考上大学没法去才疯的。

这个蓬头垢面、多年来默不作声的男人,当着他和警察的面,撕心裂肺控诉命运不公,有人能在塑像后面牵手和接吻,他和他的“朋友”就只能分别,附加 他被父亲殴打到遍体鳞伤的代价。

“我爸死了,我的伤好了,疤都淡了,身上还一直痛。关老爷保佑那么多人,为什么不能保佑我跟他……凭什么只有我等了这么多年……”疯子的双唇不停抖动,细小的血粒从唇纹处渗出。

石少清后来屡屡想起乱蓬蓬的头发底下,大仙的那双眼睛。疯狂又克制,热切又冷静,亮得出奇,里头像有火海绵延。

疯子放火时会有快感吗?他在焚毁的庙前驻足观赏过吗?眼前荒败的迹象,在他看来是不是胜利的象征?

老人闭上眼睛,另一对少年人的脸庞模糊地浮现。远离了是非地,他们如今过得还好吗?

林家阿嫲过世,林港带着儿子离开了中国。当年发生的种种事,石少清守口如瓶,除了两家人和警方,没有其他人知道。作为一村之长,他比谁都明白人言可畏,碎月村不是一池清水,他不能做那尾扫兴的鱼。

虽然他们的所为自己不能理解,石少清想,至少他们是善良的好孩子。关帝有灵,也会保佑他们余生平顺,无灾无难。

刷拉刷拉,北风掠过荒草尖,淡静的月光匀匀铺至门楣、至脚下,削弱了建筑轮廓的对比度,残缺的小庙镀上一层银白,多了几分安谧,少了几分凄怆。

大年二十九,碎月村村公所前的墙上张贴了一张大红告示。

冯婶靠一股蛮力,努力往前头挤,她也有了白头发,却还保持一把洪亮的大嗓门,充当了后面围聚人群的传声筒:“……经村委会决定,明年动工修建新帝庙,请各位乡亲踊跃捐款!”

“好!早该建了!”石四叔在外层听见,抬高了声调附和。

“届时将于庙前立碑,铸刻芳名榜,感谢为重修帝庙题钱出力的诸位乡贤!”冯婶的声音微微抖动,涨红了脸。

“这可是咱们村的一件大事!我捐一千!”

“五千算我的!”

“我先拍照发个朋友圈!”

“发同乡群!给在外面的人看看,说不定他们也想捐呢!”

激动的人们踏破了村公所的门槛,村长惊愕不已,忙喊了老人组的几位同伴过来帮忙记录。

修建帝庙的消息传得比村长想象的要广,他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也不懂网络,但有村民源源不断替其他在外的同乡送来现金。

听说帝庙失火十年准备重建,离乡经商的碎月村人豪掷几万块不在话下,考到大城市上学、毕业留下工作的年轻人也慷慨解囊,说是年少读书时年年拜关圣帝君,逢拜必灵。

夜里九点多,窗外的烟花声和鞭炮声交织震耳,忙完春节琐事的石少清终于有空到村公所坐下。对着一周以来的账目,昏花的老眼竟然有泪。他曾以为碎月村的子女如沙散去,如今却聚沙成塔,以一种实际的方式重新结成了精神纽带。

一阵规律的笃笃声,有人敲响了村公所的门。

“门没锁,进来吧。”石少清手上工作没停,朝门口喊了一声。

瘦高的年轻人提着红塑料袋进来,冲他点点头,咧出一个笑:“村长,新年好啊。”

“啊,你是……”

“我石佛好,还记得吗?”

石少清当然记得,只是惊讶,那个失去了双胞胎弟弟的石佛好,已经在漫长年岁中长成了谈吐沉稳的大人模样。

“请坐请坐。你回家乡过年吗?”老人腾起身,挪到茶几旁,在盖碗里添了新茶叶。

石佛好把一双柑橘从袋子里提出来,放到茶几上:“是啊,在省会工作,爸妈也接过去了。我只有这几天有长假,放假前看到同乡群的消息,决定回来过年,也赶得上找您。”

“我是来题钱的。小时候和我弟常在帝庙玩,后来庙被烧了,我和父母都觉得很痛心,趁这个重建的机会,我们想略尽一点绵薄之力。”

石佛好推过去两个红包,点了点左边的,“这个是我的,另一个是我爸妈的,我替他们一并送过来。”

“好、好……你们有心了。”村长给他倒了一杯茶,淡淡的茶香随热汽飘起,在石佛好指间氤氲。

“村里的资金不多,犹犹豫豫好些年,也没能下定决心动工。搬走的人越来越多,没有什么特殊理由,有的家长为了让小孩读更好的幼儿园,也搬到城里去了。本来是想让大家捐一点意思一下,新庙先修个简单的样式,以后有钱了再完善。没想到外面的人也记挂着家乡,都来题钱,新帝庙说不定能修得比以前的还好了。”

石佛好看着老人在红包袋子上写下自己和父母的名字,每一条皱纹都有藏不住的喜悦,也被他的愉快情绪所感染,轻松地弯起嘴角。“对了,还有人托我把这个转交给您。”

他从口袋掏出一个牛皮纸信封,上面没有字迹。

石少清打开,里面是厚厚一沓纸币。“这是……”

“也算题钱,修庙的事我告诉他们了,说是一点支持,不必写名字。”

石少清凝视着信封,眼里有泪光闪动:“就算捐一百两百,芳名榜上也要留下一笔,这是对大家的敬意。是碎月村的血脉,一个也不能少。你有没有电话……要不替我问问?”

石佛好静了一会儿,也动容了,把面前的茶饮尽,答应了村长的请求,拨了个号,走出门去。

炉上的水开了,沸水顶起水壶盖子,在空旷的大厅啪啪作响。有什么融化石少清的心,像布满坚冰的湖面下暖流汩汩。他提起水壶柄,细心地再沏了一回茶。

一盏茶的工夫,石佛好回来了,脸上一抹了然的笑:“村长,那两位给您拜年,祝您身体健康长寿。他们说名字不重要,最大的幸福是在碎月村遇到了彼此。芳名榜您一定要刻的话,就署名‘番客’吧。”

(全文完)

赶在六一发完了最后一章,给我心里的两个小孩。番外有且只有一章,林清嘉和江云载的故事就到此结束了。不知道有没有人一直看到这里,如果有,非常非常感激您的包容和忍耐……在此之前我从未写过任何一部小说,这是我的第一部作品,它很不成熟,但我坚持完成了。写文过程中我发现,心里想着十分,能写出来两三分就很不错了,虽然目前的我没有这个能力,但以后的我会朝这个目标不断努力的,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更有趣的故事。非常谢谢你们,不论是浏览还是评论,我都有感到被爱的幸福(づ ̄3 ̄)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5章 番外 芳名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