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诏并不畏惧虞帝话中的威胁,起身一扫衣袍直直跪地:“江山万物皆是陛下所有,臣的命亦在其中。”
“若陛下要臣死,臣一刻不敢耽搁,若陛下想保江山稳固,臣此刻还不能死。”
从进宫的那一刻起,公孙诏便知自己的命运。其实到了他这个位置,早就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了,心里惟有天下大义。
关于那个梦他没有跟虞帝说完,梦的后面那是如何的流光溢彩、霞光万道。
他也不能跟虞帝说完。
公孙诏巍然不动,等着虞帝的决定,他赌这位帝王放不下皇位,此刻必不会杀他。
虞帝的手在案几上轻敲着,眼神在公孙诏身上流转,似乎在思忖着什么。
处死公孙诏事小,可谶言意义重大,他不得不留着这人。
良久,虞帝露出亲和的笑容:"朕不过同你说笑,何时又跟你真的计较过呢,起来吧。"
“依你之见,可有什么解决办法?”虞帝终是问出了内心深处的话。
公孙诏起身便说了句没九族的话:“凤若不再是凤,或可避免龙凤相争。”
开玩笑的,其实他根本没有九族。
要不然他怎么有胆进宫。
公孙诏自出生后,族中亲人便先后离奇过世。有人说他天煞孤星,也有人说他命格不凡。
虞帝闭目思虑良久,缓缓开口:“她命格特殊,与朕及皇后相冲,今夜便叫人送去勇王府上,为宗室女。”
“此后便是朕嫡亲的孙女,至于公主......胎弱不足,已于今夜夭折,着礼部操办丧事。”
虞帝拂袖离开,声音从远处传来: “此事不必告知皇后,其余的事你替我处理。”
公孙诏跪地拜别皇帝,藏在袖袍后的眼神暗了下去。
城楼的茶,凉了。
大雨倾盆而至,落到了皇后的寝殿处。萧皇后生产完元气大伤,寝殿中仍有产婆宫女来回忙碌。
饶是贵如皇后,在生产面前也如进鬼门关。
这孩子来得太不容易,她的身体早已因早年行军打仗而落下病根,莫说怀孕,连月信都鲜少。
太医曾诊断她难有子嗣,然而她不得不拼着命寻求各种偏方,只因她是皇后。
这后宫之中嫔妃虽少,但几乎个个都有着子嗣。
陛下年事已高,若她无法诞下皇子,那么......储君易位,帝系转移,难保不会被野心勃勃之人夺权。
为陛下计,为天下计,萧皇后不得不拼。
萧皇后强撑着精神,虚弱问向产婆:“是公主还是皇子?抱来我见见,这么多日我还未曾见过孩子呢。”
可满宫的人都支支吾吾,不肯回答。
萧皇后本就虚弱,深深提起一口气斥责道:“我何时教出你们这样的规矩,放肆!”
产婆宫女们立刻跪在地上,有几个年纪小的宫女甚至小声啜泣了起来。
萧皇后正欲发作,一个年老的姑子走了进来。她定眼一看,来人是太后的亲信,王姑姑。
“姑姑怎么亲自来了。”萧皇后虚弱,但不得不笑着应付。
“太后关切,派老奴来探望。”
“皇后如今虚弱,不必同老奴费神说话,只几句话不得不来嘱咐。”
王姑姑向来不苟言笑,只说太后让说的话。
“皇后诞下公主多有辛劳,但太医禀报皇后母体受损数年致使公主胎弱,先天不足......”
“公主已于昨日夭折,望皇后保重凤体,切勿执念。”
轰——
萧皇后只觉眼前一黑,随即瘫软在床,耳边仿佛什么都听不到了。她甚至还没来得及看一眼孩子的模样,怎么就被告知了死讯?
想到这里萧皇后顾不得仪态,撒了泼地要见公主最后一面。
王姑姑示意了一下,这些宫女婆子们便一起拦了上去,一口一个皇后保重凤体。而王姑姑自己交代完太后的懿旨便走了,留下几个素有力气的婆子看着皇后。
萧皇后躺在床上,无声泪流,她还未给孩子起名,如今却要让礼部先拟定谥号。
她甚至没注意到床前的虞帝,他不知什么时候进来了,却又不出声安慰,只是负手而立。
二人隔着厚重的珠帘相对无言,虞帝看向失神的萧淑怡,留下一句话:“皇后要振作,朕需要你。”
萧皇后似乎被这句话刺激到回了神,喃喃道:“......陛下早知此事,未曾伤心半分吗?”
她看不见皇帝的神色,她太虚弱了。
在重重珠帘下她只能看到繁琐华贵的龙袍,龙袍之下是永远不会有波澜的人。
似乎在说着一件别人的事。
相伴共枕多年,她竟在此时有一瞬感到陌生。
“朕有太多不得已,淑怡。”那人说着自己的不得已,却不明白她的不得已。
萧皇后擦去了眼边的泪,改换上平时端庄贤后的模样笑了笑:“是我太执念了,陛下不必担心我。”
虞帝叹了口气,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咱们的孩子,朕一定让她风风光光地走,就赐封号为元安。”
萧皇后反握住虞帝的手,细细摩挲着:“那我替元安谢过陛下了。”
皇城里的故事很快传到了民间,翌日一早,公主的讣告已通告全城。
这场噩耗来得突然,圣上悲痛万分。
一向勤政的皇帝竟然辍朝一日,亲自督办公主身后事,更命文武百官皆要观礼。
百姓无不动容,天家亦有此等父女情,难怪圣上平日如此体恤民生。
丧钟响起,送葬的队伍浩浩汤汤地出发了。
鼓乐丝吹不计其数,陪葬品更是极尽奢华。
内里是陀罗经被、金丝织锦、彩纹绸缎,所戴亦是满绿翡翠玉镯、金丝宝石戒等稀罕之物。
更不消说这通体棺木乃整块金丝楠,外有墨玉石椁作配。
在庄严华贵的队伍两侧是前来观礼的文武百官,他们大体看去无不哀伤,可细细看来,各人神色又有迥异。
有作哀惋幼女早夭的,也有心思难测的,又或是互相递了眼色,不知私下有何谈论的。
众人心思各异,各怀鬼胎。
唯有不知名的“公主”此时是真真切切无法再有任何生气,口含硕大的明珠,静静躺在棺椁里。
生时未曾享过一刻荣华,死后却是极尽富贵,也是可叹可悲一命运啊。
萧皇后无法观礼,只能身披薄衣站在城楼之上,远远地送着她可怜的女儿。
她想,这城墙之内有魑魅魍魉,她的女儿应当是不愿来这脏污之地。
也好,就让阿娘送一送你。
若人有来生,她的元安一定过得平安喜乐,有真正疼爱她的阿爷阿娘。
去吧,去飞吧。
飞过这高高的城墙,到城外去。
去当一当自由的鸟儿。
她无力保全自身,也许没有子女才是最好的选择。
风声猎猎,瘦弱的妇人站在城楼上。
这盛京的景远不如边关,她回忆起年少时随父从军的过往,
军师和父亲夸赞她是难得的将才,家中兄弟皆不如她。
只可惜......
军师和父亲亦说,可惜她是女人,在这个时代,她无法成为真正的将军。
待到快及笄时,她再也无法假装自己是父亲的儿子,军营之中并不都是可信之人,也有诸多眼线盯着。
因此不管她如何不愿,仍被父亲强送回了家中待嫁。
“儿,儿啊,怪就怪你投错了胎吧。”萧老将军满眼可惜。
圣上根基不稳,朝中势力错综复杂,不少人都将女儿送进宫中,妄图能抽中上上签。
萧家也要送女儿进去,但为的不是储君,为的是若有一日圣上身边发生不可控制的事情,他萧正的女儿能够成为圣上最得力的刀。
立后的时候,各宫嫔妃都自信满满,她们有着优越的家世、精心培养的仪态,以及各有姿色的容貌。若论把握,没有十成也有五成。
然而陛下笑着说,他认为萧淑怡敬慎居心,率礼不越,可谓之典范。
如果不是先提了萧淑怡的名字,众人根本无法把这几个词跟她本人联系起来。
她性格粗犷,模样也是平平,常因不懂礼法被姑姑责罚。众嫔妃都联合排挤这只会舞刀弄枪的萧淑怡,私下称她为蛮人。
然而正是这蛮人,获得了后位。
没人知道她是怎么从那样的蛮人变成如今端方持重的皇后,这中间吃了多少苦也只有她自己明白。
她来时爹爹曾嘱咐,一定要护好陛下,彼时的她不明白,这皇宫里侍卫无数,陛下何须她保护?
然而在这深宫中待得越久,她越是明白爹的话。这皇宫犹如猛兽吞人,要一个人消失太容易了。
不知有多少人隐在阴影之下,期待你跌落,期待着取而代之,期待拥有这无上的权力与富贵荣华。
萧淑怡已被这皇宫吃净,她早忘了做萧淑怡是什么滋味,在这里只能有一个萧皇后。
她收了飘远的思绪,终于认命地从城楼上下来。萧淑怡不曾注意到,她的动向被有心之人传到了后宫的各处。
寿安殿内,殿内香炉袅袅升起檀香,遮盖了榻上的人。
“皇后还不肯回去吗?”
“回太后,已经再三劝过了,皇后坚持要送一送公主。”王姑姑恭敬地回道。
“早知她不肯死心,罢了,随她去吧。”榻上之人闭目养神,“有的事不要有什么纰漏,你亲自去办。”
王姑姑应声而退,就在这三两句交谈之中,竟已判定了一些小人物的命运。
出了寿安殿,又有人悄悄递信到崇华殿。
“皇后的孩子当真死了?”
身着华服的沈贵妃眼里是藏不住的欣喜,她离皇后只有一步之遥,只要......
只要皇后往后也无法有孩子,她不信前朝大臣会放过皇后。
“娘娘,千真万确,奴婢问了熟人,那里面确实躺着一个孩子,看模样是刚生的没错。”流云小声道。
沈贵妃大笑起来,开怀地多喝了几杯蜜酒:“我儿,你后头的日子不可限量。”
端坐在一旁的荣洙喜怒不形于色,只不着痕迹地扶着沈贵妃坐下,用眼神提醒着宫女将门窗掩好。
“母亲放心,洙儿是长子,一定尽力做好兄长的职责。”
而另一侧的合德殿,同样有侍卫偷偷将消息送给三皇子。
浴池中一面容清秀的男孩正在闭目修养,听罢侍卫的话睁开了细长的丹凤眼。
“可惜,我还没有妹妹呢。”荣辞垂了头,好像真的在为这个素未谋面的妹妹而伤心,年幼的他却有着不相匹配的成熟。
“慈妃那里如何了?”
“回殿下,慈妃娘娘知道此事后颇为怜悯,正在佛堂里亲自为公主念诵经文,娘娘说若殿下没有旁的事,要您同她一起。”
荣辞猛然挥手,砸破了平静的池水。
“知道了,退下吧。”
侍卫隐去身形。
荣辞的眼睛原本像一汪春水,此刻却同池水一样难以平静。
慈妃将他收养来,意图之明显——她也是为了皇位。
她自己的儿子出生就夭折了,然而她不甘心。因此她不惜一切代价来了一招偷梁换柱。
荣辞自小见到的就是慈妃,他也以为母亲只是对自己格外严厉些罢了。
然而他在偶然之间听见了母亲同下人的谈话,原来一切都是她的谋划,原来她透过自己看到的一直是夭折的孩子。
原来她真的不爱自己。
荣辞年幼无助,但仍想方设法地培养自己的势力,只不过生母的消息被瞒得滴水不漏。
他只得隐忍,再隐忍。
一边尽力达到慈妃想要的样子,策论、马术、兵法他样样都要比别人出色。
一边还要在人前假装母慈子孝。
只有这样慈妃才满意,只有这样他的生母才有活着的希望。
/
皇城内是如此精彩,皇城外亦是毫不逊色。
在城外目睹送葬队伍的,除了文武百官,在城门口处还有一暗影。
这影子全身披着黑衣藏匿在烂菜叶堆里,若不注意看,还以为是一瘦耗子。
此人注视了队伍一路后便悄悄消失了,谁也没注意到这角落的故事。
/
皇城的丧钟荡遍了盛京,因果轮回,也于在此刻转动起来。
本章出场人物介绍
王姑姑:太后亲信。
萧淑怡:皇后,萧正之女,将门出身,曾在多次刺杀事件中护佑虞帝,后诞下元安公主。
沈莹:贵妃,沈文山之女,生育大皇子荣洙。
万素琼:慈妃,生一死胎,后偷梁换柱抱养一婴儿,成为如今的三皇子荣辞。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公主出殡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