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三章

阿离跟着李信回了府。

迷茫的月色下,她走在他身后。李信的将军府其实很大,但是仆从稀少,总有股淡淡的荒凉。她就这样亦步亦趋地跟着他,如水的月色中,两个人的影子几乎交叠在一起。

前面的人突然停了下来。

公孙离的鼻尖几乎撞到他坚实的臂膀。

李信看着前方一扇紧锁的门,不知想些什么,最终又回头看她。

公孙离明白他的意思,前面是将军府的禁地,她该离开了。

月色如霜,最终只剩下一个人的影子。

无人点灯。

李信上前将门推开,映着室外的月色,阿离站在不远处,透过那扇门,隐隐约约看到窗前一个女子身影。

女子看到李信,并未起身,只施施然道:“你来了?”

“母亲。”李信俯身行礼。

“起来吧。”那女子看着他,神情很是冷淡,“今日怎的有空看我,劳你还记得我是你的母亲。”

“你过来,到我跟前说话。”女子的身形隐隐约约隐在暗处,话语听起来温柔又有些鬼魅。

李信上前,看见女子突然狰狞的面容。

电光火石间,天旋地转。

他突然被人扑在地上,抬头,望进一双熟悉的眼睛。

他想起来了。

七年之前,大漠谣中,少女也有这样一双清澈的眼。

公孙离将他护在身下,而她的肩上,一支金钗泛着冷光。那女子大笑着,眼中尽是疯狂:“你为什么还活着?你早该死了!早该死了!”

李信的呆愣只是片刻,很快,他将公孙离扶起,将那还在发疯的女子双手用锦缎绑住,吩咐道:“来人,看好她,待她平静些再松开。再着人拿些伤药来。”

二人一路无言,李信扶着公孙离,微凉的晚风吹过交缠的发丝,听见异口同声的疑问。

“你究竟是谁?”

“将军为何不躲?”

直至月下烛火,对影相坐。

两人都沉默了。

片刻后,女子开了口:“将军对阿离心存疑虑,阿离亦如是。既如此,阿离便给将军讲一个故事吧。”

烛火之下,李信看见她分外明亮的眼睛。

“七年前,长安城内有一个小女孩。她虽生母早逝,被父亲一人拉扯长大,但父亲很爱她,告诉她,她的母亲是天上的仙女,故而日子有缺憾却也幸福。”

“她的父亲是远近闻名的才子,高中后更是入奉翰林。岂料天有不测风云,因反对女皇,全家被流放西域。”

“二人虽非大族,却也从未踏足这般地域,上路不过三日,女孩便因水土不服发了高烧,危在旦夕。”

“所幸途中得一将军所救。”

“她感激这位将军,从未忘记报恩,岂料造化弄人。”

公孙离的目光陡然转向李信:“后她为了父亲不再受流离之苦甘受女皇驱使,不料女皇让她监视的,便是七年前的救命恩人。”

“将军,你记起来了吗?”

灯火朦胧,朱唇轻启,红叶飘落,赤铃声里。

“我的名字…”

“公孙离。”

李信猝不及防撞进她赤忱的目光,又瞥见她肩上的伤口,一时竟不知该往哪里看。

他的确想起来了。

七年前的那个女孩,明明快要死了,嘴里担心的还是她的父亲。

她其实有一双充满生机又倔强的眼睛。

那双眼睛打动了他。

让他想起了微末之时不甘命运挣扎的自己。他救下她,却未想过再遇。

“所以现在,将军可以回答阿离的疑问了吗?”仿佛说的真的是旁人的故事,公孙离的神情很平静,她将金钗拔出,伤药洒在伤口上,好像疼的那个人也不是她一般。

李信似乎想起了某些久远又不愉快的回忆,他按住了姑娘想要拉起肩膀处上衣的手,道:“女孩子家家,身体还是得爱惜些。府中还有不留疤的膏药,等会送来你再抹上。”

“至于你的疑问…”他坦诚道:“方才伤害到你的人,是我的母亲。我替她,向你请罪。”

“我的母亲本是西域都护府的千金小姐,外出时被吐蕃君主所掳。她终于逃离,却发现自己有了身孕,谁知为了掩饰也为了和平,家中想要送她和亲吐蕃,她不能接受自己的夫婿是这样的人,久而久之,便疯了。”

李信被君主猜疑、忌惮,也是因为他体内流着吐蕃王室的血。

即使有心理准备,公孙离还是沉默了,她轻轻拍了拍面前人的肩膀,像是安抚,轻声道:“将军…伤心吗?”

她是你的母亲,本该是同你最亲密的人,你们明明什么都没有做错,却变成如今这副模样。你…伤心吗?

伤心?

一无所有,才得刀枪不入。

他早已习惯。他的母亲不是有意如此的,她只是生病了。如果可以,天底下的母亲,有谁会愿意对自己辛苦生下的孩子拔剑相向?

她只是太痛苦。

“那将军不恨吗?”

李信看着爆明的烛火,似乎在思考,片刻后,轻轻地摇了摇头。起初是恨的,后来就不恨了。

他是没有故乡的人,他是没有牵挂的人。因此他才可以不顾世俗的眼光娶一个舞女为妻。

长安不是他的家,边疆亦不可能是。

没有**和执念,也无须背负**和执念。他要做的,只是守护长安,使这座繁华的城市,不再为铁蹄践踏,让这世界上,减少他母亲这般的可怜人。

用吾剑锋,以筑长城。

“那将军娶我,是为了什么?”跳开先前沉重的话题,阿离将新送来的药膏细细抹上,语气不似之前沉重,而是有些好奇。

这个疑问,才是真真正正将李信难到了。

“阿离,夜已深,你该回去休息了。”

他说。

……

又是一个深沉的夜。

女子的身影隐匿在屏风之后。

阿离已在冰冷的青石地板上跪了两个时辰。她不求饶,也不言语,只静静地呆在那里,仿佛一尊雕像。

“阿离,”屏风后的人终究开了口,随着她的走动,衣摆拖地的声音细小又不容忽视。

“朕听闻乐阳为难,李信亲去县主府相接,你与李信,感情甚笃?”

“阿离不敢。”公孙离低着头,旁人看不清神情。

“阿离,你不要忘了,从一开始,你便是为了接近他,刺探他而来的。如果他知道你的目的,你们和睦的表象还能维持多久?”人影逐渐显现,露出女帝高贵又不可侵犯的面容。

“阿离谨遵陛下教诲。”公孙离道。

“好。”女皇满意地点头,又问:“阿离,你觉得,他可有反心?”

公孙离欲开口,却发现女帝似乎并不需要自己的回答。她的手中捏着一枚枫叶,枫叶很快在帝王的手中化为齑粉。

“朕欲李信去守潼关。”女帝道。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