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安全返回南川,但叶云庭仍旧对于在滇南所见所闻心有余悸。
很奇怪的是,叶云庭在滇南的这些日子周梓深并未过问她任何,甚至连一条朋友圈动态都没有。
想到这里叶云庭不免觉得自己过于高估自己在她心目中的地位了。
是啊,她们根本不是她们呢!
去滇南之前,除了那顿火锅后再江边散步,她们似乎没有更亲近的时刻,而去她家吃饭或许只是她恰好心情好,又看见自己孤家寡人无处收留,所以发出邀请的吧。
叶云庭躺在床上回忆与周梓深相处的点点滴滴,心酸得流下眼泪,其中还夹杂着些委屈。
但叶云庭还是重新整理了情绪,翻开枕边放着的那本师姐留下的《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关上书已经是深夜十二点,书中那句“我不知道分离是否是永久的,不知道是否有一天,我将找到一条回家的路,但这种分离给我带来了平静”一直在脑海盘旋。
她一会儿想到师姐,一会儿想到周梓深,指导两人从她脑海里轮番退场。
迷迷糊糊间,叶云庭感觉自己躺在一个温暖的怀抱,她拿头发在那人胸口蹭了蹭,翻身从床上摔了下来。
太阳光从窗帘缝隙挤进来,暖暖的,黄黄的。
同寝室的另外三个小伙伴都恋爱或者结婚了,并没有住宿舍,常常是叶云庭独守空房。因此房间并没有其他人,更没有温暖怀抱。
记事起叶云庭都是自己一个人睡,幼儿时期也是在孤单中长大,在黑暗里独自啜泣。
虽然家庭环境优渥,但她尽量不依靠父母,除了浣花御庭那套别墅,她的生活费一直是自己在外面兼职带课挣的。
没有课,叶云庭正好可以整理从滇南带回来的录音。
“嘶啦”一声,叶云庭将窗帘拉开,整个房间都充满了阳光。窗外的银杏叶泛着黄,但她无心欣赏,现在首要任务就是把录音整理出来,有些缺漏的还要找师姐要备份。
忙活了一上午,一共整理出二十一份录音,中午点了泡椒米线,下午接着做删减和调音,并对照文字记录进行比对,对录音缺损或不清晰的地方做了补充。
下午三点半终于有点眉目了,整理出来的有效录音都做了调整,声音清晰,分别上传网盘和硬盘做了备份,根据研究关键词梳理的文本资料也重新整理出PDF文本,一并上传到网盘。
笔记本电脑已经开始低电量报警,叶云庭偏头看向窗户,橙红的夕阳斜照进屋子。
叶云庭站起身伸了个懒腰,盖上笔记本,换了身衣服,浴巾和沐浴用品,准备去体育馆游泳。
手机还停留在“扫描王”提示“保存”的界面,她之前扫描纸张材料没来得及退出。
返回到手机首页,电话标记有一个师姐的来电,看了来电时间,是过后用微信沟通过了的,顺便确认了一下接收的图片都下载了原图,一并备份到了WPS和网盘。
这一系列的细致操作都是师姐以前交给她的,师姐常常告诫师弟师妹们说,小心驶得万年船。
就是因为这一份难得的细致,在交流汇报和论文答辩的时候都为她免去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期初的专业课汇报上,叶云庭提前了十五分钟到达小会堂,结果插上U盘,电脑一直显示读取失败,电脑用的老版本的office软件,用不了WPS,还好百度网盘江湖救急。其实她背包里还带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就是害怕突发状况,但是有些时 候,特别在公开场合,最好不要让大家看到自己的电脑和U盘里的资料和文件名,这也是师姐嘱咐过的。
因此,每次汇报交流活动前叶云庭都会将其他资料,特别是自己研究方向的独家资料和珍贵材料都会存在隐藏文件夹,临时要用的PPT和word文档都会临时新建一个“新建文件夹”。这样不仅能保证汇报万无一失,还能保护好自己的知识产权。
另外,师姐在钉钉上传送的十多个音频和文本也都接收了。
由于叶云庭对师姐设置了聊天置顶,而置顶的多个学习交流群、裁判群和比赛群掩盖了排在二十多行下的老吴的消息。
点进去看到吴老发来一条语音,打开声音听了是关于准备大运会的相关事宜,吴老喊她早做准备。
思索片刻,叶云庭毫不犹豫给老吴回了个电话。毕竟参加大运会这样的大型比赛不管对谁而言,都时相当难得的机会,有的是人挤破脑袋想去参加。她能去参加比赛一是基于自身实力,另外老吴肯定是在背后助力不少。
跟老吴寒暄两句之后,两人也就直奔主题,粗略聊了规划,还是老规矩,老吴给她提交的是女单和女双。女双就是跟冯思月搭档,她们已经不是第一次搭档了,对彼此的球场上的技能点和弱点了如指掌,相互之间配合十分默契。
最后老吴提醒叶云庭把最近去滇南落下的训练补起来,毕竟距离比赛还只有几个月了。
看来最近要多约几次冯思月了,把配合度练起来。
两人都是集体荣誉感特强的人,自己的比赛会全力以赴,双打她们都不愿意成为拖后腿的那个人。
叶云庭去滇南的这段时间,冯思月每天上午在图书馆复习期末考,研读文献写小论文。下午基本就泡在球场,只有晚上才会出去带网球课。
给老吴打电话的时候,老吴就说冯思月练完步伐了,正在拉伸。估摸着她那边差不多结束了,电话响了两声冯思月就接了起来,似乎就在电话边等着她。
“喂,老冯!吴老说你差不多练完啦?”
“嗯嗯,好!晚上九点嘛,等你上完课,就近在学校露天场地简单练一下配合!”
“好,9号场方伯伯给留着的!”
方伯伯专门负责室外运动场地开闭和维护修缮,据说以前也是南川大学的专任教师,但具体教什么不得而知。
但是方伯伯写得一手好的粉笔字,据说是以前中师毕业后教过一段时间的中学语文,后来又对体育感兴趣,报考了自考本科,顺着读了体育方面的研究生,毕业后就在当时还名为南川体育专科学院的南川体大任职了。
之前学校举办师生气排球比赛的时候,方伯伯就是用粉笔在小黑板上写了提示,提醒课余打排球的同学绕过比赛时间约场地。虽然是粉笔字,但苍劲有力,笔意浑厚,颇有之魏晋风骨,显然是练过晋隶、魏碑之类书帖。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