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都是大气明艳的长相,俊男美女,单单站在一起就是一副养眼的画面。
李闻笛叹了口气,面上含笑,低声怨道:“行吧,就知道指望不上你。”
沈维祯忽然提高音量开口:“我想加入。”
“诶?”
李闻笛惊讶回过头,“但你刚刚不是?”
谈维祯拉开椅子坐了下来。
沈维祯直接问道:“什么时候排练?”
“在302音乐教室,每晚六点半到八点。”
她补充道:“我等会儿把你拉进群,有排练群里会提前发。”
沈维祯点了下头,继续埋头题海。
李闻笛嘴唇张合几下,本还想说什么,看他这明晃晃赶人的架势,复又跟谈维祯使了个眼色,转身离开了。
谈维祯轻抬手肘戳他,“怎么改主意了?”
沈维祯头都没抬,笔尖唰唰在纸上翻飞,“跟你没关系。”
谈维祯冷呵了声,“脾气挺大,谁又惹你了。”
“不会是因为我刚才那句当家做主吧?很明显是句玩笑话啊。”
“是啊,我开不起玩笑。”
笔尖停顿,留下一圈渐渐扩大洇湿的墨迹,沈维祯讥讽道:“再说了,谁能做得了你的主。”
这句夹枪带棒的话登时将谈维祯的怒火点燃,“我说你,能不能别总过度解读别人的话,老这么想累不累?”
沈维祯回怼的语速更快:“是你太神经大条,跟人相处没有边界感。”
吵也吵不过,谈维祯彻底无奈,“好了,又成我的错了。”
“早晚我要被你气死。”
他重重将手机扔到桌子上,自己戴上了耳机,“两只耳朵听舒服多了!世界都安静了。”
沈维祯知道他是故意搞出动静气他,出乎意料的是,比起应该有的生气情绪,他反而感到有种诡异的畅快感,为自己能够短暂吸引到谈维祯的注意力。
以此为乐的他,简直可悲可怜到了极点。
李闻笛回到座位上后,很快将他拉进一个名为附中90周年校庆《茉莉花》组的群,群里共有五人,组长是李闻笛,负责古筝。
下周开始正式排练,沈维祯如实对教练钱恒说了晚自习要去排练校庆的节目,未来一周晚自习只能八点以后到。
90周年校庆是附中今年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加之现在离明年的物竞考试时间还远,钱恒听完并未反对,还鼓励他多参与校内活动。
周一早上,汤丽洁送他到校门口,看到背着琴包下车的儿子,露出了激动的笑容:“哎,我都忘了上回送你去琴房学习是什么时候了。”
“加油啊儿子,好好排练!”
沈维祯冲妈妈挥挥手,转身走进附中校园。
对江榆市的孩子来说,学一门乐器或运动和上课外辅导班一样普遍。
为了强身健体,沈维祯小时候还学过两年的跆拳道,现在也全忘光了。刚学琵琶时,琵琶比他人还高,每天练完手指疼得要命,上腿也是琵琶印,哭着闹着说不学了,沈智伟威胁他不学琵琶就要把钢琴捡起来学,两个必须要选一个。
沈维祯想了想,起码琵琶学了半年,钢琴才一个月,乖乖回去继续学琵琶。
后来每周强制被送去琴房学习,老师又特别严,慢慢就习惯了弹琵琶的日子,除了考证,也拿了几个小奖,给父母增点光。
他对琵琶算不上喜欢,只是觉得自己应该掌握一门乐器才去学的,不是琵琶,也会有钢琴吉他之类的乐器等着他,这个心态下,自然就谈不上用心练习,到初二年级,不想走艺术这条路,他的琵琶学习之旅也走到了尾声。
背上沉甸甸的感觉,熟悉又久违,让他不禁有些怀念。
沈维祯背着琵琶走进教室,顿时引来几道目光注视,他将琴包抵着书桌放在地上,像往常一样,拢起桌上的情书放到谈维祯书桌上,最近这段时间,情书数量明显有所增加,偶尔也会在走廊看到他被女生堵住。
主要是因为上周谈维祯被选中当演员参演了附中的纪录片,算是校庆的预热,视频里他在图书馆看书学习的样子在学校小火了一把。
谈维祯一来,果然一眼就注意到了放在两人中间的琴包,好奇问他:“能打开让我看看吗?”
沈维祯肯定答道:“不能。”
“还生气呢?”
“没看到班主任在门口啊。”
沈维祯瞪了他一眼,示意他看向教室门口,顺口嘟囔了一句:“真该让大家都看看你的真面目,别被表面皮相迷惑了。”
“我什么真面目?”
谈维祯坏心眼在桌下掐了他大腿,“应该让大家看看你的真面目,看看你有多毒舌。”
梁文群此时就站在讲台上,沈维祯忍住疼没喊出来,佯装要换一本书,在盖住脸的瞬间转头骂他,“你疯了。”
谈维祯恶作剧得逞,哈哈大笑。
笑声隐没在郎朗读书声里,沈维祯恶狠狠往他脚背上踩了一脚。
吃过晚饭,他背着琴包来到音乐教室,夏玲绮正在调整乐队成员站位,看到他进来,热情招呼道:“沈维祯?我们的琵琶手?”
高一入学以来,为准备竞赛,沈维祯躲掉了所有的音乐课,想着音乐老师不认识他,来的路上他连自我介绍都打好草稿了,没想到倒是省了这一遭,他礼貌鞠躬:“老师好。”
看出他的疑惑,夏玲绮笑着说:“我认识你的琵琶老师,是职工大剧院的方寒云方老师吧?”
“是的,方老师在我6岁的时候就开始教我了。”
“就差你了,怕你不答应我都打算亲自去请你了,快找个座位坐下。”
沈维祯就近找到一个空位坐下,将琴包放在身侧。
《茉莉花》全曲二分三十九秒,不长,由古筝,琵琶,二胡和笛子共同演奏,两男两女。
短会上,通过夏玲绮的介绍,沈维祯才知道被选中的四人最少都有五年以上的学习经验,拿到过正规的音乐考级证书。
远比他想象中要正式啊,又得知夏玲绮跟他老师是熟识,沈维祯不得不打起了十分的精神排练,不能给师傅丢脸。
沈维祯怀里这把琵琶是他拥有的第二把,木料是酸枝木,凤尾式琴头,似祥云,琴身曲线流畅优雅。
快一年没碰琵琶了,沈维祯以为自己最少要练半小时才能恢复一点手感,但一摸到琵琶弦,甚至完全不需思考,手指惯性弹出一段流畅轻快的前奏。
《茉莉花》这首曲无论用哪种乐器演奏都不算难度高的,小组成员都有基础,人又不多,不需要花很长时间磨合,在夏玲绮的指导下,当晚的排练很顺利,四个人也很快熟悉起来。
二胡是郑芮,笛子是桓旭。
虽然都在一个班级,沈维祯跟他们也没说过几句话,今天接触下来,发现三人性格都挺好的,转念一想又能理解了,能在小学就静下心学音乐的,别的不说,耐心和纪律性绝对有保证。
日子来到12月25号当天。
既然是国乐演奏,妆面和服装都要符合主题,还需契合《茉莉花》的风格,突出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
夏玲绮特意给他们借来了四套男女通穿的演出服,站在一旁紧盯着化妆师的进度,时不时出声提醒几句:“姐,这都是未成年的孩子,眼线别画太浓嘛。”
“唇色深红色也不行啦,领导会骂我的,请尽量自然些。”
沈维祯和桓旭坐在等候席,身上已经换成了浅蓝色的唐制圆领袍,夏玲绮告诉他们,“男生也要稍微遮下瑕,上镜会好看一点。”
双双被按在化妆台旁的座位上,沈维祯眼镜被迅速被摘下放到桌上,化妆师对他说:“睁眼,看我。”
沈维祯听话睁开眼睛,在还没反应过来时,眼睛一凉,隐形眼镜依次被戴上,紧接着脸上被涂了些粉膏,闷得脸不舒服。
化妆间乱糟糟的,有人出去一趟又回来,“妈呀,外面来了好多人,我要晕人头了。”
“那当然,两千多人不是开玩笑的。”
鼻尖镜架压住的痕迹被遮住,去掉厚重的眼镜,沈维祯的眼睛饱满明亮,瞬间给整张脸添色不少,变得耀眼灵动。
眼睛睁开,他都快要认不出镜子里的自己了,李闻笛和郑芮同样感到惊讶,忍不住凑过来仔细看,“你眼型好漂亮啊,好标准的桃花眼。”
沈维祯还是头一回被女生夸漂亮,害羞挠了挠头,不适应被人这么热烈的注视着,他伸手想把眼镜戴回来。
夏玲绮急忙喊道:“哎,别戴了,妆面会花掉。”
李闻笛认真端详过他的脸型后,柔声道:“试试浅金色或者银灰色薄镜框,最好是小框的,我觉得会很适合你哦。”
郑芮联想了下,“有种怎么说呢,对了!高智感,正适合你物理学霸的身份,镜框太厚会显得很呆板。”
桓旭听完了不满反驳:“什么嘛,沈维祯别听她们的,大黑框眼镜才是我们学霸的标配。”
郑芮拍拍他的肩膀示意他闭嘴,肯定回答:“不不不,相信我,你也尽快换掉。”
桓旭反复追问黑框眼镜真那么丑吗?得到郑芮看脸的回答,识趣闭上嘴。
沈维祯磕磕巴巴道谢,“我会考虑的。”
开场音乐响起,夏玲绮拍拍手,火急火燎领他们去候场的后台,“别闲聊了,该准备上场了。”
《茉莉花》是今晚的第六个节目。
队伍一点点往前推进,沈维祯听到了越来越响亮的欢呼声和鼓掌声,他握紧了手中的琵琶。
第四个大合唱节目结束后,从台上乌压压下来一波人,有人好奇多看了他两眼,沈维祯立刻低下头。
“我看到谈维祯了,就在二层倒数第三排。”
“有纪录片里面帅吗?”
“感觉真人比纪录片帅多了!”
“编,我就听你编,他坐那么远你看得清吗?”
“都一样啦,帅哥就是模糊的轮廓也是帅的。”
谈话声远去,沈维祯听到谈维祯的具体位置不由得更加紧张,内心深处又隐隐期待他看到焕然一新的自己,转身对着墙体用规律的一吸一呼缓解不安。
呼吸声一轻一重,听到非自己节奏的呼吸声,沈维祯抬眸,静静注视着跟他一样做呼吸法缓解不安的李闻笛。
灯光一暗,捡场的工作人员帮忙将古筝搬上台,沈维祯在最后一个走进去,坐定后将琵琶放在左股上,双手摆好姿势固定不动。
瞬间亮起的灯光,打在沈维祯脸上,他不适眨了眨眼睛,努力适应戴了隐形眼镜的眼睛,先朝看台二层看去。
看不清,什么都看不清。
音乐响起,他只好让注意力回归到演出中来,然而心底的某一侧一直在狂喊着谈维祯在看。
以前所未有的紧张心态,沈维祯像是机器人一样完成了演出,致谢时他快速瞥了一眼李闻笛,无法忽略她带着希冀望向看台二层的眼神。
他的心,终于重重的,重重的,沉了下来。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