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肆那句“引蛇出洞”的提议尚在空气中回旋,江挽青还未及回应,书房外便传来通禀,永宁侯江弘文递了牌子,请求面见摄政王。
楚肆与江挽青对视一眼,彼此眼中都掠过一丝了然。该来的,总会来。
“请他进来。”楚肆坐回主位,神色恢复了一贯的冷峻。江挽青则垂首退至角落的阴影里,如同一株安静的植物,尽可能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江弘文快步走入书房,他官袍未换,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焦虑与一丝长途跋涉的疲惫。他甫一进门,便撩袍欲行大礼:“臣江弘文,参见王……”
“侯爷不必多礼。”楚肆抬手虚扶,打断了他的礼节,语气平淡,“侯爷此时不在府中处理丧仪,来见本王,所为何事?”
江弘文顺势起身,目光快速在书房内一扫,当瞥见角落里的江挽青时,他眼中瞬间涌上复杂的情绪——有痛心,有愤怒,更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他深吸一口气,转向楚肆,声音沉痛:
“王爷明鉴!小女挽悦死得不明不白,臣身为父亲,心如刀绞!府中上下如今流言四起,皆指向挽青……臣,臣实在不愿相信挽青会做出毒害亲姐这等丧尽天良之事!她们姐妹二人,皆是臣嫡妻所出,一母同胞,血脉相连啊!”
他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目光却紧紧锁定楚肆,试图从这位摄政王脸上看出些许端倪。
楚肆指尖轻点扶手,不动声色:“哦?侯爷既然不信,又为何任由流言发酵?”
江弘文面露难色,叹道:“王爷,非是臣放任。实在是……证据似乎都对挽青不利。加之柳氏她……”他顿了顿,似有难言之隐,“她抚养挽悦长大,视如己出,如今悲痛过度,言语间难免失了分寸,在府中哭诉,才致使流言愈演愈烈。臣已严令禁止,但……堵不住悠悠众口。”
他将责任巧妙地推给了“悲痛过度”的柳姨娘,自己则扮演了一个左右为难、心存疑虑的慈父。
角落里的江挽青心中冷笑。父亲这番话,看似在为她开脱,实则句句都在坐实她的嫌疑,同时将自己摘得干净。视如己出?若真视如己出,又怎会将姐姐养得那般天真,不谙世事?
楚肆显然也听出了其中的门道,他淡淡道:“侯爷慈父心肠,本王知晓。不过,此案陛下已交由本王全权处理,真凶是谁,自有公断。侯爷不必过于忧心,回府静候消息即可。”
这是下了逐客令。
江弘文却不甘心,他上前一步,语气更为急切:“王爷!臣并非质疑王爷!只是……只是挽悦乃臣嫡长女,她的婚事关乎侯府与相府的联姻,如今人死灯灭,叶家那边……臣总得有个交代。况且,挽青体弱,自幼离家,臣对她亏欠良多,实在不忍她身陷囹圄,受这牢狱之苦。若王爷应允,臣想将挽青接回府中,严加看管,定不让她妨碍王爷查案!”
他终于道出了真实目的——接江挽青回府。
江挽青心头一紧。回府?回到那个杀机四伏、遍布柳姨娘眼线的侯府?只怕是有去无回!父亲此举,是真心想保护她,还是……想将她控制在手中,方便某些人“善后”?
楚肆的目光掠过江弘文焦急的脸,又扫过角落里面无表情的江挽青,嘴角勾起一抹几不可察的弧度。
“侯爷爱女之心,令人动容。”他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不过,江二小姐乃是本案关键之人,留在王府,由本王亲自‘照看’,更为稳妥。侯爷放心,在真相大白之前,本王保她性命无虞。”
江弘文脸色微变,还想再说什么:“王爷……”
“侯爷。”楚肆打断他,声音微沉,“本王的话,不说第二遍。”
一股无形的压力瞬间弥漫开来。江弘文喉头滚动了一下,额角渗出细汗,终究不敢再坚持,躬身道:“是……臣,遵命。那……臣告退。”
他悻悻然行礼退下,经过江挽青身边时,脚步微顿,投来一记含义复杂的目光,最终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快步离去。
书房内再次恢复寂静。
“看明白了?”楚肆的声音打破沉寂。
江挽青从阴影中走出,脸色在灯光下显得有些苍白,但眼神却异常清明:“父亲……他并非全然不知情。他或许不清楚具体是谁下手,但他知道府中有人要害姐姐,甚至……可能默许了某种程度的‘清理’。他此刻想接我回去,一来是怕我在王爷这里说出什么对侯府不利的话,二来……或许也是想将我置于他的掌控之下,方便‘处置’。”
她语气平静,却带着看透真相的冰冷。这就是她的父亲,在权势和家族利益面前,嫡女的性命,或许也只是一枚可以权衡的棋子。
楚肆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赞许。能这么快看透其父的用心,这份洞察力,确实不凡。
“那么,你现在还认为,仅仅找到毒杀你姐姐的直接凶手,就够了吗?”他问。
江挽青缓缓摇头,袖中的手紧紧攥住那枚玉簪,冰凉的触感让她保持清醒:“不够。姐姐的死,是权力倾轧的牺牲品。长公主是执刀人,但递上刀子的,或许是柳姨娘,或许是父亲默许的纵容,甚至是叶家政敌的推波助澜……我要的,不仅仅是杀人的那把刀伏法,更是要斩断那只握刀的手,揭露这背后的所有肮脏!”
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斩钉截铁的力量。同根而生的嫡血,不能白流。
楚肆微微颔首:“很好。要斩断那只手,就需要让它自己伸出来。”他踱步至书案前,铺开一张信笺,“你父亲今日前来,正好给了我们一个契机。”
他提笔,蘸墨,手腕沉稳,在纸上写下几行字,随后吹干墨迹,递给江挽青。
“明日,你将这封信,‘设法’送到柳姨娘手中。”
江挽青接过信笺,低头看去。信上的字迹竟与她有七分相似,内容是写给南阳祖母的,信中“忧心忡忡”地提及自己身陷王府,摄政王似乎已查到香药关联之事,但苦无实证,询问祖母当年留下的、关于“玉堂春”旧事的某些“凭据”是否还在,盼能送来京城,或可助她脱困云云。
这是一封彻头彻尾的钓鱼信!
江挽青瞬间明白了楚肆的意图。柳姨娘若与长公主有所勾结,见到这封信,必定会惊慌失措,定会想方设法截获或销毁那所谓的“凭据”,甚至……可能会向长公主求助,采取更极端的行动来灭口!
只要她们动了,就会留下破绽!
“王爷此计甚妙。”江挽青将信仔细折好,收入袖中,抬头看向楚肆,目光坚定,“只是,这送信之人,需得‘恰好’被柳姨娘的人发现,又不能显得过于刻意。”
“萧寒会安排。”楚肆道,“你只需‘偶然’对伺候你的侍女秋痕,流露出对祖母的思念与担忧,以及……一丝对过往旧事的不确定即可。”
他连细节都已算计周全。
江挽青深吸一口气,知道这出戏,自己已然是主角之一。
“挽青,定不负王爷所托。”
………………
次日清晨,楚肆负手立于书房窗边,听着萧寒的例行禀报,内容涵盖了京城各处的风吹草动,其中自然包括对永宁侯府的监视。
“永宁侯府柳氏,近日除了与几位交好的官眷往来,并无特殊举动。不过,”萧寒话锋一转,语气笃定,“她安插在王府西侧后巷的那个眼线,今日又换了班。目前当值的是个生面孔,但行事路数与之前几人无异,皆是伪装成货郎或浣衣妇,长期蛰伏,只盯王府人员出入。”
楚肆脸上没有丝毫意外之色,仿佛在听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小事。“盯了多久了?”
“自江二小姐入府第二天便在了。”萧寒答道,“柳姨娘手段不算高明,所用之人虽谨慎,却逃不过我们的暗哨。是否需要清理掉?”
“不必。”楚肆淡淡道,眼中掠过一丝算计的微光,“留着她们,让她们看到我们想让她们看到的东西,比清理掉更有用。柳氏心思不安,有这些眼睛替她看着,她才能‘放心’地做出下一步动作。”
他顿了顿,指尖在窗棂上轻轻一敲:“江二小姐那边,可以开始了。那封信,‘务必’要让柳姨娘的眼线‘意外’地看到。”
“属下明白。”萧寒心领神会。王爷这是要借柳姨娘自己的眼,给她传递一个催命的信息。
一场针对幕后黑手的反击,已悄然拉开了序幕。而永宁侯府与长公主府那看似牢固的联盟,即将因为这封小小的信笺,出现第一道裂痕。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