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缄默法则(九)

几人齐齐看向她,源野悬在键盘上的手顿住,眉头紧锁。

花朵喉咙发紧,声音有些抖:“她叫石小桃,是我小姨福利院的孩子。她比我小三岁,我们小时候一块儿玩过……我上大学后很少再去我小姨的福利院里帮忙,就没怎么联系了,最后一次见她,已经是将近五年前。”

空气里安静得出奇,只有头顶的风扇在转。

霍霁霄伸手点开邮件里附带的另一份文件,是石小桃最近一周的手机信号定位和资料。他打开地图输入一个地址,目光在屏幕上扫过,手指有节奏地敲打着桌面,像是在逐渐拼合线索。

“石小桃的手机最后一次出现在东河县新未来技术学院附近的信号塔范围内,定位时间就是今天下午。”

一句话让源野心口同时一沉。今天下午无人接听的那三通电话,此刻显得格外刺眼。

源野:“这次有申请对学校的搜查令的理由了。”

姜之喻已经掏出手机,手指飞快点动,往公安系统里发起申请。

源野沉默片刻,掏出电话拨了个号码。对方很快接通,声音带着夜里的疲惫:“源队?”

“郑队,”源野开门见山,“我需要你立刻带人去一趟石小桃的出租屋搜证,我们刚确认受害人身份,要尽快找能做DNA对比的物证,注意保护现场。”

那头的郑队沉吟了一瞬,随即答:“行,我去安排,马上带人过去。等搜查完,我第一时间回话给你。”

“辛苦了。”源野挂掉电话,把手机扣在桌面上,长吐了一口气。

花朵捏了捏有些发胀的太阳穴,从椅子上站起来,拿着手机走到角落拨通一个号码。电话响了几声被接起,她轻声道:“小姨,是我,花朵……你能明天一早去市局一趟吗?需要你认个人……是石小桃。”

电话那边似乎沉默了很久,只有微弱的呼吸声传来。

花朵的眼眶逐渐泛红,她紧紧攥着手机,压低声音安抚:“小姨,您别急,明天到市局再说。”

挂断电话时,花朵脸色发白,卸力坐回位置:“我小姨说明早就去市局。”

姜之喻轻柔地拍了拍花朵的肩膀,想要安慰,但一时之间不知道从何开口。

霍霁霄端起咖啡抿了一口,忽然侧头看向源野:“今天在学校,你注意到校园里有没有车辆了吗?”

源野愣了一下,努力回想,缓慢摇头:“没看见。那会儿光顾着盯徐盛,没留意这么仔细。”

“我倒是注意了点。”霍霁霄伸手把笔记本屏幕转过来,指尖敲了敲一行字,“这是学校资产登记,上面有一辆银色面包车。牌照号登记在案,但在我们去的时候,并没有停在校园里。”

源野眼神一凝,脑海中又再一次想起今天在学校里看见的那扇铁门,低声重复:“银色面包车……会不会停在那个地下停车场了?”

“或许吧。”

姜之喻立刻接话:“那就重点看监控,先从银色面包车入手。”

花朵点点头,起身去调监控硬盘:“我把监控重新过一遍。”

屋里气氛紧绷,只有硬盘运转的轻响和鼠标的点击声,头顶上的风扇还在嘎吱嘎吱转着。

时间一点点推移,夜色像被压下来的幕布,沉重得让人透不过气。

几个小时后,姜之喻的声音忽然在安静里响起:“这辆是不是?”

几人立刻凑过去看。屏幕上,一辆银灰色面包车出现在画面里,在昏黄的路灯下,车影模糊却勉强能辨出轮廓。车牌被挡住了一部分,十分难以看清。

“放慢,放大。”源野低声。

画面一帧帧拖动,直到车牌号码露出一部分。

霍霁霄皱眉:“和学校登记的前几位一致。”

源野:“把这辆车的行车路线找出来。”

姜之喻:“好。”

夜已经深到极点,派出所走廊里只剩下他们这一间灯火还亮着。咖啡早已见底,零食袋里只剩几块发潮的饼干。

源野的手机铃声在这时突兀地响起,他几乎是瞬间接起电话:“郑队。”

“我们搜完了。”电话那头传来郑队的声音,“我们拿了牙刷、梳子和杯子,连夜送去市局了。剩下的物证带回局里,重点是——她床垫底下有个收纳箱,里面有不少照片,还有一本笔记本。我们已经拍照整理,马上发给你们。”

“好,”源野应下,声音低沉却清晰,“辛苦了。我们已经申请了搜查令,明早十点我们在新未来学校集合,需要东河县这边派出人手来一起搜查学校。”

挂断电话后只过了几分钟,一份打包的文件夹立刻被发送到了源野的手机上,他动作熟练地把屏幕共享给了其他人。

源野指尖轻轻点开信息,上百张照片一张张出现在屏幕上。

第一组照片,是一只旧收纳箱。

箱子盖子半开,里面塞得满满当当。照片拍得清晰,连箱子上的裂痕折痕都能看见。

花朵屏住呼吸,身子往前探了探。

第二组照片,收纳箱里的一摞照片。

画面里有校园,有操场,有几个孩子穿着校服站在教室外,有的在笑,有的低头。角落里还能看见一张模糊的讲台,一个女学生低着头站在讲台后上,手里拿着一沓卷子样式的纸张——这张照片像是偷拍的。

“这些是她自己拍的?”姜之喻低声问。

“看角度,大部分不像摆拍。”霍霁霄手指点了点,“尤其这张,从窗外往里照的。”

照片里的女学生背对着镜头,黑板上写着几行字。虽然模糊,但能分辨出日期,是三个月前。

“为什么要拍这些?”姜之喻皱眉,“总不能是留念吧?如果只是留念,不至于藏在床底收纳箱里。”

源野翻到下一组照片。

那是一条巷子,墙壁斑驳,地上摆着几张小凳子,几个穿着校服的女孩儿坐在那里。光线有些暗,像是傍晚拍的。女孩们脸上没什么笑意,神情拘谨。

“这地方在哪?”源野问。

“像是学校附近的街道,”霍霁霄靠过去,盯着照片,白天在学校观察时记下的细节在脑海里被重新唤醒,“今天在学校的时候,看到学校围墙外有一条小路,往东延伸,差不多就是这种格局。”

“霍老师,你是说,她在追踪学生的行踪?”花朵声音压得很低。

霍霁霄没有立刻回答,源野继续翻看。下一张照片让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那是一辆银色面包车,停在铁门旁。角度明显是偷偷抓拍的,镜头抖动,有些模糊,但车牌的后几位数字还是能看清。

几人对视一眼。

“和学校登记的那辆是一致的。”姜之喻开口,声音有些惊讶。

“她可能是发现了什么,”源野盯着照片,指尖不自觉地在键盘上摩挲,“而且已经在自己留证据了。”

花朵低声补了一句:“她还把证据藏了起来。”

源野将照片翻到最后几张,都是零散的场景:一只破旧的球架,一段铁丝网,一间锁着的仓库门。每一张都很普通,却都落在相似的环境里。

花朵:“这些都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

源野没应声,只是点开了另一组照片。

那是笔记本的内页,县公安的同事们拍了几张,字迹密密麻麻。

第一页顶端写着几个名字:陈静、王媛媛、赵倩、梁丽杰。后面还有几个名字,被匆匆划掉。

花朵:“这是……学生名单?”

霍霁霄:“陈静和梁丽杰是石小桃班上的学生。”

姜之喻:“可为什么有的名字被划掉?”

源野沉思,翻到下一张。

字迹依旧凌乱,但能看清几行,每一行的前面还标着日期:

“陈静第二次没来上课,已家访,陈静爷爷说她这段时间经常不回家”

“梁丽杰家长回丹桂村找人了,说她已经回家,但不愿意来学校”

“汇报了,没有回应,意料之内”

“这些看起来是她的调查笔记。”源野喃喃。

霍霁霄慢慢开口:“她发现学生在消失,不来学校,在家里也行踪不明。”

“而且向学校上级汇报过,却没人处理。”姜之喻把话补全。

源野盯着屏幕,眉头锁得死紧。半晌,他才吐出一句:“所以她自己开始收集证据。”

花朵:“可她为什么没有报警呢?”

姜之喻:“未成年人失踪不需要到二十四小时就能立案,说不定她已经报过警了,但是这些学生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失踪。看她的记录,警察会更倾向于认为是青春期孩子不想上学离家出走。”

照片浏览结束。

郑队的信息最后写着:“所有物证已封存,DNA检材已送市局,其余随车带回,明早在学校汇合。”

源野看了眼时间,凌晨两点三十五。

“休息,”他把手机扣在桌上,声音不容拒绝,“回宾馆,不管睡不睡得着都睡几个小时,等搜查令下来,直接进学校。”

花朵和姜之喻点点头,合上电脑。霍霁霄却还盯着那张银色面包车的照片,像在把这辆车刻进脑子里,过了几秒才合上屏幕。

走出派出所时,夜风扑面而来,带着夏日里罕见的冷意。天边没有星星,只有一层暗云压得很低。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