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第二节,数学课。
陈老师像往常一样站在讲台上,镜片后的眼睛锐利如鹰隼,扫视着底下这群重点班的精英。
她捏着粉笔在黑板上敲,笃笃笃,敲的是那串能把人绕晕的圆锥曲线方程。阳光斜斜切进来,粉笔灰在光里飘,像一场微型暴风雪。
“所以,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由a和c的关系决定……”她的声音清冽,每个字都像钉子一样,砸在黑板上,也往人脑子里钻。
李少宸坐得笔直,眉头拧成一个结。那些椭圆双曲线在他脑子里乱成一锅粥,a、b、c、e这些字母像调皮的小鬼,在眼前跳来跳去,怎么都按不住。他没忍住,偷偷瞟了一眼旁边的陶臻。
陶臻正低着头写东西,笔记本摊开着,笔尖在纸上飞快划动。阳光落他睫毛上,投下一小片扇形的阴影,随着眨眼轻轻晃。手指修长干净,握着一支黑色签字笔,笔尖过纸时发出沙沙的轻响,很有规律。
那声音像有魔力一样,奇异地压下去李少宸心头几分躁动。光线下陶臻的侧脸线条柔和,鼻梁挺拔,嘴唇抿着一点,透着一股沉静劲儿。
真好看!
这个念头突然冒出来,撞进李少宸脑子里。不是第一次觉得陶臻好看,但在这数学的“炼狱”里,这份好看简直像沙漠里的甘泉,让人忍不住想多看两眼。
李少宸的视线像被磁石吸住一样,从陶臻握笔的手——骨节分明的,滑到他微微绷紧的小臂线条,再往上,落在他随着呼吸轻轻动的喉结上。就在这时,那喉结好像还几不可察地滚了一下。
“李少宸!”
陈老师那带着点金属质感的声音像冰锥一样,“咔”地一下戳破了李少宸的走神。
全班的目光“唰”地一下聚过来。
李少宸猛地回神,心脏差点从嗓子眼里蹦出来。他条件反射地站起来,凳子腿在地上刮出刺耳的声响:“嗯,在!”
陈老师的目光透过镜片精准锁死他:“我刚才问,e>1时是什么曲线?你盯着陶臻看,他脸上写答案啦?”
教室里飘过来几声没憋住的嗤笑,周知忆肩膀抖得像筛糠一样。
李少宸的脸“腾”地红透了,从脖子根一路烧到耳根。他下意识看向陶臻,对方也正抬头看他,浅褐色的眼睛里没有嘲笑,反倒带着点担忧,还有点说不清的无奈。
“我……”李少宸张了张嘴,脑子里一片空白。e>1?双曲线?好像是……但他刚才满脑子都是陶臻的喉结和那该死的沙沙声,哪还记得什么e!
“出去。”陈老师声音不高,却带着没法反驳的劲儿,手里的粉笔点了点门口,“站到下课。”
巨大的羞耻感瞬间把李少宸淹没了。在全班面前,尤其在陶臻面前被罚站——这比数学考零蛋还丢人。他攥紧拳头,指甲掐进掌心,低着头,几乎同手同脚地僵着走出教室。
门在身后关上,隔绝了所有视线,也隔绝了那道让他心慌又忍不住想追的目光。走廊空荡荡的,只有他一个人。他靠着冰凉的墙,把滚烫的脸贴上去降温,心里把陈老师骂了八百遍,也把自己骂了八百遍。
笨蛋!李少宸你个大笨蛋!看什么看!这下好了吧!脸丢到太平洋了!陶臻肯定觉得他是个花痴学渣,没救了!
他正懊恼得想把墙皮抠下来,教室门忽然开了。不是巡查的,是陈老师本人。她站在门口,看着贴墙根、脸红得像番茄的李少宸,表情看不出喜怒。
“跟我来办公室。”陈老师丢下一句,转身就走。
李少宸心沉到谷底,硬着头皮跟上。走廊里只有他俩的脚步声,一前一后,闷得让人窒息。
陈老师的办公室不大,堆着试卷和教参,空气里飘着点淡淡的茶香。她坐到办公桌后,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
李少宸坐得笔直,双手搁在膝盖上,指节捏得发白。
陈老师没急着说话,端起保温杯喝了口茶,目光平静地打量他。那眼神像能穿透皮肉一样,把他看得像显微镜下的标本一样,一点**都没了。
“少宸啊,”陈老师放下杯子,声音比在教室缓和一点,却还是带着一股洞悉一切的劲儿,“我知道陶臻长得好,也优秀。”
李少宸心猛地一跳,头埋得更低,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但你也不至于上课盯着他不放吧?”陈老师语气里带着点无奈,“现在这年代观念开放,很多事……包括感情,都比我们那时候多元。你们这年纪,对优秀的同伴产生点欣赏依赖,甚至……超出友谊的好感,老师能理解。”
李少宸猛地抬头,眼睛瞪得溜圆。他没想到陈老师会这么直接,把他藏着掖着、连自己都不敢深想的心思戳破了!脸颊烧得厉害,心脏狂跳,快撞出胸膛了。
陈老师迎着他震惊又慌乱的目光,表情严肃起来:“但理解不代表纵容,更不代表赞同在错的时间做傻事。现在是什么时候?是你们人生第一个分水岭——高考!这里是重点班!你们坐在这里,背后是多少人的期望,是多少个日夜熬出来的机会?”
她的话像重锤一样,一下下砸在李少宸心上。
“我知道你文科天赋好,上次月考语文成绩亮眼。但数学物理呢?你理科基础多薄弱,自己心里清楚。靠着……”陈老师顿了顿,目光锐利,“靠着些‘歪门邪道’暂时混在这里,能混多久?下次月考?期末考?高考?陶臻能帮你一时,还能帮你一辈子?”
“现在主要是读书!把心思收回来,放正道上!放提升自己能力上!你说是不是?”最后这句反问,分量沉甸甸的。
李少宸说不出话。陈老师的话像一盆冷水,浇灭了他那点因隐秘心思冒出来的旖旎,也把他成绩光鲜下的不堪和危机扒得明明白白。羞耻、恐慌,还有被戳破秘密的难堪搅在一起,让他眼眶发热,只能死死咬着下唇,点了点头。
办公室安静了一会儿。
“行了,”陈老师语气缓和了一点,拿起李少宸那张几乎空白的数学练习册,“抛开那些乱七八糟的。刚才讲的内容,e>1是什么曲线?题会了没?不会,我给你讲。”
李少宸愣了一下,没想到陈老师转得这么快,而且……是真的要给他讲题?
“双……双曲线。”他小声回答,声音带着点鼻音。
“嗯。离心率定义和范围是基础,必须记死。”陈老师拿起笔,抽过一张空白草稿纸,“来,把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离心率范围、几何意义都写一遍。写完,我再给你讲那道题的关键点。”
李少宸吸了吸鼻子,压下心里的翻涌,拿起笔认真写起来。这一次,他逼着自己集中精神,只看眼前的公式定义。
陈老师看着他专注的侧脸和微微发颤的笔尖,几不可察地叹了口气。她拿起红笔改作业,办公室里只剩下笔尖划过纸的沙沙声,偶尔夹杂着陈老师简洁的点拨。
“这里,a和c的关系决定e,双曲线是e>1,焦点在实轴端点……”
“对,离心率越大,开口越‘扁’……”
“这道题关键是找焦点坐标和动点满足的几何条件……”
李少宸从来没有如此认真地听过陈老师讲课。她的讲解没有陶臻那种春风化雨的温柔,却异常清晰,直戳核心,带着理科特有的冷硬逻辑。他努力吸收着,虽然慢,但那些原本像乱码的知识点,似乎一点点归位了。
下课铃响了。
李少宸刚好把陈老师圈的几道关键题弄懂了七八分。放下笔,脑子有点累,却异常踏实。
“回去把这几道同类型的题再做一遍巩固。”陈老师合上他的练习册递回来,平静地看着他,“少宸,记住我的话。青春期那点心思正常,但别让它迷了眼、绊了脚。你是个聪明孩子,别浪费天赋。把心思放正地方,把基础打牢,比啥都强。回去吧。”
李少宸站起来,接过本子,对着陈老师深深鞠了一躬:“谢谢陈老师。”这次是真心的。
走出办公室,午后的阳光有点晃眼。他靠在走廊墙上,长长舒了一口气,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陈老师的话还在耳边回响,像警钟,又像……被看透后的释然?他下意识看向高一(1)班的方向。
教室后门,一个熟悉的身影静静站着,像是在等人。是陶臻。
看到李少宸出来,陶臻快步走过来,浅褐色的眼睛里带着毫不掩饰的担忧,上下打量他:“没事吧?”
李少宸摇摇头,挤出一个笑:“没事,陈老师……给我讲了会儿题。”他顿了顿,看着陶臻关切的脸,心里那点被陈老师压下去的悸动又冒了头,混着点迷茫和委屈。
陶臻看着他蔫蔫的样子,犹豫了一下,轻声说:“第三节是语文。”
语文课的气氛总算没数学课那么让人窒息。林老师温婉的声音像清泉,在教室里流淌着。她正带着大家赏析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林老师读得声情并茂,把文字里的意境铺展开来。
“同学们,”林老师放下课本,目光扫过全班,“这段文字看似写扫街后的痕迹,其实藏着作者多少心思?这种情感是怎么通过细腻观察和朴实语言传出来的?这属于阅读理解里‘体会作者情感’和‘赏析语言效果’的范畴。李少宸,你在这方面一向敏锐,来讲讲你的看法?”
焦点又聚了过来。经历过办公室谈话的李少宸,心境已经不太一样。他站起来,抛开杂七杂八的念头,专注在文本上。这是他擅长的,是他的避风港。
“林老师,”李少宸的声音恢复了清朗自信,“这段描写特别妙,于细微处见深情……”
他的分析紧扣文本,既有情感体悟的深度,又有对语言技巧的精准把握,听得林老师不停点头,眼里满是赞赏:“分析得很到位!抓住了关键词的递进关系和深层意思,也点出了‘寓情于景’的效果。很好,请坐。”
李少宸坐下,感受到周围同学佩服的目光,刚才因数学和办公室谈话积的阴霾散了不少,找回了一些自信和踏实。他下意识看向身边的陶臻。
陶臻没看他,正低头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侧脸线条柔和。但李少宸看得清楚——陶臻的嘴角微微扬着,勾出那个让他心跳加速的微笑。
同时,他感觉自己的左手被轻轻碰了一下。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