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四回 动慈悲观世音解厄 接金莲斗战佛承因

上回说到哪吒太子从太乙仙府无功而返,怀抱亡妻立于云天之中,只觉万念俱灰,恨不能随他而去。又可恨他是这万古不灭的金身,已受过割肉剔骨之苦,如今纵是再想寻死也无处去寻。他那神儿也是散了,魂儿也是飘了,不知几时才回了七情六念,幸有一丝残念挂于敖丙安危,加之东海老龙前来宽慰,好不容易强打精神,又去遍寻起死回生之方。

师尊太乙既说些天道云云,自家门户俨然无望。他将敖丙在宫中妥当安置,嘱托岳丈好生照料。遂腾起火轮,径向三十三重离恨天,太上老君兜率宫去者。

到了重天之上,又是满眼云雾,怎生也寻不得仙府,急得困兽儿一般,驾着火轮乱撞,又要发狠,又要啼哭。你道怎的?是他情大伤身,心魂不全,竟然迷失路途。好在那烧火童儿出来躲闲顽耍,见此情形,忙不迭地回去通禀:“爷爷,爷爷,不好了,外头不知什么邪魔撞上,火苍蝇似的乱转哩!”

老君听了只道小童胡说,这三十三重离恨天是什么境地,那有什么妖魔敢来乱闯,多年来只有一个不识好歹的猢狲罢了。拿了麈尾出去观看,就见哪吒已然发起凶性,四处敲打盘磨,那老君心觉有异,喝了声:“三太子!”

这一声有如当头一棒,霎时间哪吒眼前浊雾尽散,只觉神清气明,远远见得这万古仙人,忙就过来拜下,待要言语,不觉的泪流。那老君受惊,这哪吒自己也惊,要顾脸皮儿却也顾不得,泪一昧的止不住。有半晌方能言语,将敖丙事言说这般,只道:“老君,你不在天道内,别说那般言语。你肯发一发慈悲心,救得我妻性命,休说赴汤蹈火,与你穿鼻牵鞍,任意驱使。”

“三太子这是哪里话,我那青牛还有万万寿长,却需得你来骑乘?你纵是愿意,麻脚驴儿般,我还怕闪了我的腰。还是年轻人没体量,你为他说这话来,要他听了,岂不心酸?再休讲。”

这话情切,哪吒听了,就是鼻头一酸,一说小龙,更给他切中心事,再要落泪,只觉泪流尽了。老君将他搀起,说:“那九转还魂丹不是什么稀罕物,我纵有心与你,那小龙又哪有魂还?实在是无可奈何,三太子还请别处去吧。”

哪吒听了,知道此言非虚,匆匆拜别,腾云而去。一时更不知何处去,忽而忆起自己当年事,遂调转云头,直奔西天。一路说不尽的仙山秀水,玉树琼芳,如今好景不堪看,点过山门,径入大雷音寺。方进门庭,不及求人通禀,忽见一人从廊上闪出,说:“三弟且住!”

哪吒定睛去看,不是旁人,正是哪吒亲兄,托塔天王大太子金叉,如来驾前护法是者。兄弟二人见了礼,那金叉把自家弟兄看了,不由暗自心惊,正是:

满目形容萧索,一缕幽魄魂轻,两点曜石下头青,照得丁火冥冥。

也是檀郎可恼,羞说怜见卿卿,看取九霄白玉京,谁说太上忘情。

说不了。他兄弟二人聚少离多,不过三五亲面,还不抵亲近邻家。金叉纵有言语相劝,也不知从何说起,只道:“佛老已知你来意,早令我在此等你。世事早有定数,时机不到,因果难消。还请回吧。”

他言语罢,心下料定要有一场难缠。这弟弟生来神通,曾降九十六洞妖魔,封神大战中立下大功绩,天上地下难有敌手。若撒起凶性,亦不知今日修为可抵挡否。他将佛珠暗捏在手,防备着哪吒发狠。谁知那哪吒失魂落魄,竟就去了。金叉望他背影,一时怆然,抬手要有话讲,终是住了。

大雄宝殿,岂是他讲道理之处。哪吒早知如此,一听因果二字,心冷下来几分,再无力争执。想他出道入佛,又双修回道,神威凛凛,威名赫赫,两家门外客。一时孤独之至,就思念起小龙,想要回家,如今哪里有家可回。火做的身子,里头填了冰般的冷,行至山巅,全身颤抖不已,扑簇簇泪落衣襟,竟不能行,好比当年割肉剔骨之痛。

他坐在山头哭至晚霞漫天,残阳如血,只觉无力回天,心如死灰。忽又想起一个去处,驾起火轮,径投南海紫竹林。只见四处月光幽明,竹影重重,并无一道人影。他不敢打扰,就在林边跪了。那菩萨已知他来,故意不应。第二晨,人还未走,无奈何只得召进,也说是救不得。

那哪吒却不走,一昧死跪,说:“您是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观世音,我如今东西方都已求遍,您若不救,再无人能救。”他那烈性又起来,说,“告诉那天道,我哪吒服了,愿遭天谴,将敖丙救活,我来受过。”

这还是顽劣之语,观音听了暗作叹息,好话恶话讲遍,哪吒吃中她心软,一昧不依。实则哪是耍浑,是要死的人抓了最后一根稻草,死活放不开手了。观音遂关山门不见,那哪吒在竹林里,失得魂时,就一昧死跪,回过魂时,便不住落泪叩首。闻者心酸,见者落泪。

他在紫竹林里跪了三日夜,灵气地界,眼泪儿养出莲花。惠岸使者见了心疼,到第四日,哪吒在外面跪,他在里头跪,把那大慈悲的尊者闹得好没奈何。哪吒却不知此事,只见二哥出来叫他,便跟随进去,见了菩萨,又跪下叩首。大士说:“哪吒向前。”

哪吒便膝行向前,大士还道:“哪吒向前。”哪吒又向前。大士又说:“哪吒向前。”就这样如凡人上灵山朝圣般,一步步趱至大士身边。

他以为观音终于愿将起死回生法门相告,却觉头上一柔,是大士抚了他的头,哪吒怔住,又觉头上一柔。抚一下,不平散尽戾气清;抚两下,灵台通彻心神明;抚三下,返璞归真见本性。那哪吒成魔执念散尽,只觉悲伤心酸,不觉的将头儿靠在观音膝头,就如孩儿投入母亲怀中。刹那间天地俱静,杀神落泪,菩萨低眉,惠岸使者在旁合十侍立,一时间连金鲤尾巴击起的漪沦声、风穿竹林的叶片声也清晰可闻。寂寂然不知多少时刻,或一弹指,或一大劫。

正是:

神思如焚,将堕波旬地界

一腔桀骜,险误千年修身

菩萨抚顶,诚如比丘洗业

灰汁豆火,了却佛塔纷纷

(注释:①波旬。佛教中的大魔王,实际是指修行的魔障,来自于修行者的内心。②比丘洗业,佛经里的故事,西游记里用的,我算是借了典的典。如来在给孤独园东北一座塔下,见一个愁苦独居的修行人,如来问他:“为甚么独居愁苦?”他说:“有病无人看顾。”如来用手抚摸他,他的病就好了。如来将他扶出屋外,给他盥洗,改穿新衣,劝他努力。这个修行人,从此心身感到非常的愉快。③灰汁豆火,佛教故事,大体是讲一个豆子的火就可以烧掉好几车的木柴,一点草木灰的汁掺进水里就能洗净身上脏了好久的衣服,这里的木柴和衣服都是暗指业果。)

那哪吒于观音膝上经一寂灭,抹去眼泪,退后叩首。观音将玉净瓶中柳枝予他一道,说:“这杨柳枝乃是我瓶中甘露所养,你把它拿去,置于池中,虽无起死回生之效,却可保他肉身无虞。待他日机缘一到,定有回魂之日。莫要执迷,切记切记。”

那哪吒终于是断了念头,虔诚接过柳枝,千恩万谢,拜别径回云楼宫不表。

仍话南海这头,那尊者动慈悲,化了哪吒一道灾厄,仍于莲台打坐修行。不知过了几多时日,旃檀功德佛有经帖送来,要与菩萨辩经论道,那大圣惯会走路,故而仍着他来相送。

大圣素喜观水玩山,出了灵山圣地,不慌不忙的一路观景而来,眼见层峦叠翠,瑞霭祥云,灵芝仙树遍地,虎豹獐鹿成群,不由得欢喜。正是:

看透乾坤不觉大,唯喜草木日日新

不多时,到了南海地界,按下云头,自紫竹林中小径走路进来,还不到菩萨修行净地,只见竹林边小径上,当不当正不正的长就一丛金莲,真个是:

宝相花分千瓣,瑞彩万道祥光,琼风拂枝摇摆,氤氤一抹沉香

也是这大圣顽性未消,近旁环绕观看,喜得他抓耳挠腮,啧啧称奇。禁不住伸手去碰,不消触及,手刚伸出,一朵金莲端端落于掌上。

那大圣喔了一声,心道不好。这金莲长于观音池畔,定是无上宝物,如今落在老孙掌上,且不说我偷她的吗。想俺老孙乃是盖天下出名的贼头儿,若想偷它也就罢了,今日只是赏看,并无些儿摘它之意,平白落了贼名声,却也冤枉。

便擎着这花儿入内觐见,与观音礼罢,道:“菩萨妙法神通,是在什么地方得了一株金莲?这花儿落在我手上,却不怪俺老孙,要怪只怪这莲花,哪里去长的不好,偏偏长在路中央。俺老孙只是赏看赏看,未曾想伤它哩!”

菩萨道:“你这猢狲,好没道理。休管这莲生在哪里,你不碰它,它哪里就来就你。你不伤它,它却因你而亡。罢了,罢了,这并不是什么天灵地宝,神仙法藏,却也算得灵奇之物,是哪吒的一朵泪莲罢了。”

“哦?泪莲?泪莲?”

“正是。”观音菩萨点头,遂将小龙神殒、哪吒求告、观音洗礼之事,告于行者听。这大圣听了,暗生思忖,果然天生地养一灵猴,就把这劫道心下了然,却不告于菩萨知道。摇摇头,心说,罢罢罢,这事由算是从他身上起,今日金莲又落他掌上,看来这因果合该落老孙头上。说不得,云楼宫走一遭是也。

这厢将经帖放下,行礼拜别,腾一道筋斗云,径往东方而去。

也是哪吒该有天怜。他只道自己六亲缘薄,杀星入命,却不知这无形天地间更有**门。承了二哥一点爱弟之心,观音心软救他出苦厄,偏又是那大圣碰了金莲。漫天神佛,均历万万劫,哪吒这一劫难,却非大圣无人能够点破。要说为何,只因他二人:

仙胎灵石,本是天生地养

莲衣藕骨,也是乾坤造成

自在侠情,天恩等闲抛就

少年志气,要争寰宇公平

正是那

桀骜不驯心自高,敢把豪气冲灵霄

枪挑三山魔扫净,棍平五岳能降妖

仙家佛界随来去,八方四海任逍遥

割肉剔骨亲缘尽,山压五指戾气消

你只道圣人劫难才造就,岂知那五百年前是一遭。

不知那斗战佛到云楼宫又有何话要表,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