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三点的阳光,斜斜地穿过医馆的木格窗,在青砖地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光斑。空气里浮动着草药被阳光晒暖后散发的复合香气,沉静而妥帖。顾言今天的针灸结束得早,他靠在诊疗床上闭目养神,并未立刻离开。
一阵极其轻微的、连续的“哐当”声吸引了他的注意。他睁开眼,循声望去。
苏半夏正站在那面的巨大药柜前。
她背对着他,身形在宽大的月白色棉麻长衫下显得有些纤细。午后的光晕为她勾勒出一圈柔和的金边,几缕未被木簪束住的发丝,在颈边随着她的动作微微晃动。
她正在抓药。为了取上层药斗里的药材,她微微踮起了脚尖,伸长的手臂拉出一道优美而专注的弧线。她的动作不快,却带着一种行云流水般的韵律感。素白的手指精准地拉开一个紫铜小斗,看也不看,便从斗旁的竹筒里取过那杆小巧的戥子。
顾言第一次如此仔细地观察这个过程。
她左手持戥,右手从药斗里捻起一撮药材,轻轻放入戥盘。她的目光低垂,落在纤细的秤杆上,眼神专注得像是在进行一场精密的仪式。秤杆必须绝对水平,她的手腕稳得没有一丝颤抖。达到精确分量后,她手腕轻巧地一旋,药材便悉数倾倒在早已铺好的方形棉纸上。
然后,是下一个药斗,下一味药材。她的身影在药柜前来回轻移,像一只穿梭于花丛的蝶,安静,从容,每一个转身,每一次抬手,都带着一种沉浸其中的、近乎禅定的宁静。
时间,在这个背影前,仿佛被无限拉长、揉碎,然后融入了满室的药香里。
顾言看得有些出神。他想起自己带领团队攻关项目时,也要求绝对的精准和专注,但那常常伴随着高压、deadline和咖啡因的刺激。而她的专注,却是一种向内的、沉静的、与天地万物对话的状态。
他看到她偶尔会停下来,用指尖捻起一小片药材,凑近鼻尖轻轻嗅闻,像是在确认它的品质,又像是在与这位“老友”打招呼。她的侧脸在光影中显得格外柔和,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淡淡的阴影。
一种从未有过的、异常平静的感觉,如同温泉水般,从顾言的心底缓缓涌出,蔓延至四肢百骸。胃部因针灸而残留的温热感,与这种内心的安宁交织在一起,让他产生了一种奇异的、想要将这一刻凝固下来的冲动。
他甚至能清晰地听到药材落入棉纸时发出的细微“沙沙”声,像春蚕食叶,像细雨润物。这声音奇异地抚平了他脑海中那些惯常喧嚣的思绪——未回复的邮件,待处理的报表,下一轮融资的计划……所有这些,在此刻,都显得遥远而无关紧要。
他的世界里,仿佛只剩下了这个浸在阳光和药香里的背影,以及自己胸腔内,那一声比一声更清晰、更沉稳的心跳。
她终于配好了最后一味药,开始利落地将棉纸四角收起、折叠,用纸绳包扎。她的手指灵活地翻飞,打出一个精巧而牢固的结。整个过程,她没有回头,完全沉浸在她所构筑的那个草木世界里。
也正因为她没有回头,顾言才得以如此肆无忌惮地、长久地凝视着她的背影。
一种陌生的、柔软的情绪,像藤蔓的须芽,悄无声息地探入他坚硬心防的缝隙。那不是感激,不是好奇,也不是单纯的欣赏。那是一种……想要靠近,想要了解,想要守护这片宁静的冲动。
他忽然意识到,这些日子以来,他身体的好转,不仅仅是那些汤药和银针的作用。更是这个空间,这个背影所代表的另一种生活节奏,在潜移默化地修复着他被过度损耗的身心。
半夏包好药,转过身,正好对上顾言未来得及收回的目光。
他的眼神不同以往。少了几分疏离和审视,多了些她看不懂的、复杂而柔和的东西。那目光让她微微一怔,耳根不由自主地泛起一丝热意。
“醒了?”她稳住心神,语气尽量如常,将包好的药递给他,“今天的药,加了一味炒麦芽,可能会有点焦香。”
顾言接过药包,指尖与她轻轻触碰。这一次,他没有立刻移开。
“谢谢。”他的声音比平时低沉些许,目光依旧停留在她脸上,仿佛想从她清澈的眼底,读懂刚才那个背影里蕴含的所有秘密。
“不客气。”她垂下眼睑,转身去整理药柜,藉由这个动作掩饰莫名加快的心跳。
顾言拿着药包,却没有立刻离开。他站在原地,看着她又开始准备下一位病人的药材,那个熟悉的背影再次映入眼帘。
只是这一次,看着这个背影,他的心底泛起了一圈细微而清晰的涟漪。一种明确无误的认知,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在他心中沉甸甸地落下。
窗外的阳光缓缓移动,光斑在地面上变换着形状。满室的药香似乎更加浓郁了,缠绕在呼吸之间,也悄然缠绕住了某些悄然萌动的心事。
他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提着药包,默默地离开了医馆。但那个浸在光影里的、专注于草木世界的背影,却像一幅被定格的画面,深深地烙在了他的脑海里。
他知道,有些东西,不一样了。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