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 11 章

布展前夜,主展厅灯火通明。学生们忙着最后的布置,空气里飘着油漆、胶水和紧张的气息。我的展位在展厅最深处,夹在两个巨大的装置艺术中间,像被遗忘的角落。

林楠正在不远处调整她的作品——一幅精心绘制的风景画,色调和谐,笔触娴熟。看见我抱着三幅小画进来,她欲言又止。

“需要帮忙吗?”她最终还是走了过来。

我摇摇头,开始测量墙面。最小的展位,不到两平方米。正好,我的画也不需要太多空间。

挂画的时候,李老师走过来看了一眼。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摇了摇头,又去指导其他学生调整灯光了。

《1978》挂在正中央,《革命绿》在左,《痕迹》在右。粗糙的画布在精致的展厅里显得格格不入,像是误入宴会的流浪者。

“就这样?”林楠小声问。

“就这样。”我把画框最后调整了一下角度。

离开展厅时已经十点多。我没有回宿舍,而是绕到旧艺术楼。三楼的窗户黑着,卡萝不在。我站在楼下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拨通了她的电话——那是上周在咖啡馆她随手写在我速写本上的号码。

“喂?”她的声音带着电流的杂音。

“展位准备好了。”我说。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怎么样?”

“很小,很偏。”

“正好。”她说,“适合安静的作品。”

我能听见电话那头有风声,她大概在外面。

“你在哪儿?”

“后院。”她说,“蔷薇开了一朵,白色的。”

我绕到后院,果然看见她蹲在蔷薇丛边。手机屏幕的微光照亮她的侧脸,也照亮那朵在夜色中绽放的白蔷薇。

“明天你会来吗?”我问。

她伸手轻轻触碰花瓣:“也许。”

“我希望你在。”

她的手停在半空,转头看我。黑暗中,我只能看见她眼睛的反光。

“为什么?”

“因为……”我组织着语言,“这些画不只是我的。”

她站起身,拍拍手上的泥土。夜风拂过,蔷薇轻轻摇曳。

“我外婆曾经说过,”她的声音很轻,“真正的画作不是在展厅里完成的,是在看画人的心里完成的。”

我们并肩看着那朵白蔷薇。在满园杂草中,它开得那么不合时宜,又那么理所当然。

“我刮掉安洁拉那天,”我说,“其实很害怕。”

“我知道。”

“你怎么知道?”

“你的线条。”她说,“在咖啡馆那天,你的线条在发抖。”

我这才意识到,她一直在用画家的眼睛观察我,比任何人都看得清楚。

“如果明天没人喜欢这些画……”我没能把话说完。

“那就继续画。”她斩钉截铁地说,“画到有人喜欢为止。画到你自己喜欢为止。”

远处主展厅的灯光陆续熄灭,布展结束了。夜色深沉,只有安全通道的绿光幽幽亮着。

“我要走了。”她说,“明天……我会去的。”

我看着她消失在旧楼的阴影里,像一滴墨融入夜色。

回到宿舍,我翻开速写本,画下今晚的白蔷薇。不再追求形准,只画它在风中摇曳的姿态,画它在一片荒芜中独自盛开的倔强。

凌晨两点,我收到一条陌生号码的短信:「别忘了革命绿要配暖光」

是卡萝。她居然为了看展特意弄了手机。

我回复:「好」

放下手机,却毫无睡意。明天,那三幅粗糙的小画将要接受所有人的审视。我想起李老师摇头的样子,想起同学们窃窃私语的表情,想起卡萝说“适合安静的作品”时的语气。

或许她是对的。有些作品生来就不属于喧闹的中心。

我在速写本上写下一行字:「献给所有安静的真实」

这是我想好的展签文字。简单,但足够。

窗外,月亮从云层后露出半张脸。我想起旧楼里那些剥落的墙皮,想起1978年那个在此作画的无名学生,想起卡萝的外婆,想起所有在这栋旧楼里存在过的痕迹。

我的画或许不够美,但它们承载着这些真实的记忆。这就够了。

闭上眼睛前,我给卡萝发了最后一条短信:

「不管明天如何,谢谢你的革命绿」

这一次,没有回复。但我知道她看见了。

展前夜,我在对真实的忐忑与坚信中,缓缓沉入睡眠。梦里没有安洁拉,只有一堵斑驳的墙,和墙上不断生长的新颜色。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