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十分确定地认为,茶叶对我不起任何提神作用,包括咖啡。
昨天晚上我泡了一碗茶叶,在晚上九点左右,一次茶叶泡了三四次,茶汤才变清了。我觉得这样减少了对它的浪费,就没再继续喝,准备睡觉了。
哎呀妈呀,真的打破了从小对我的认知,一晚上没睡着。那个精神的嘞,脑子里没有一点睡觉的弦,我的眼睛跟我说,它并不想闭上;我的身体跟我说,我还很清醒。直到天亮的一瞬间,突然困死我了,困的睁不开眼,立马睡过去的。
最早是在初中的时候,当时要准备考试,我们就取消了午休。说取消也不尽然,我们有一个名词,叫我自愿放弃午休回宿舍睡觉的时间,留在教室里背知识点。当时同学们有的带咖啡,有的带茶叶,泡了清醒,让自己不那么困。
我完全排除了,是知识抵抗了茶叶或者咖啡,对我提神醒脑的功效。当时我的状态是看,着生物书,喝两口咖啡,呼噜呼噜睡过去。用手扒拉开眼皮,看着地理书,喝两口咖啡,呼噜呼噜再次睡过去。
原本是打算勤劳的利用午休时间,弯道超车。但好像走错了,完全没起任何作用,反而,咖啡给我带来了美好的睡眠。
之前我们家是不喝咖啡的,那是我第一次喝咖啡,我其实不是很喜欢,我觉得它苦苦的。但是现在,在上一段工作中,成为苦贝的打工社畜牛马时,我好像有点爱上了苦苦的咖啡,它和苦苦的我一起,苦苦的活着。
后来为了实惠,也为了找其它更有效果的,就换成了茶叶。但是经过我的实践表明,茶叶也根本不起任何作用,除了让我更勤快的上厕所之外。这也是因为茶叶是我泡了很多遍,喝的水多才造成的,毕竟咖啡泡的时候,讲究浓缩,要加水少。
我总是对自己,有一些固有的错误的认知,这些认知,就像是构成我自己的人物标签。比如之前的我认为,我会是一个安稳、踏实的人,结果在毕业工作时,我几乎成了万辞王。每份工作时间不超两三个月,一遇到职场的不公,就会离职,不堪大用啊,哎……
标签的存在,就是让人撕下来的,人设的存在也是这样。在我毕业之前,我一直认为,我会是一个安稳的打工仔。毕了业之后,我就改变了这种,对自我的不正确认知。变成一个漂泊无依,经常寻求朋友救济的,负债苦贝打工人。
就像茶叶一样,昨天晚上因为我在吃螺蛳粉,我觉得应该配上一杯饮料,方便解腻用的。我其实最想喝的是奶茶,稍微划算一点的平替,也是商店里卖的,塑料包装的奶制品饮料。但是因为我出去一次了,去买了明天的食材,就不想再出一次门了。所以我就在想,那还可以喝什么呢?
只能是清水了,没有别的可以喝了。再高温一点,那就是热水、烫水。不说这种冷笑话了,唯一有滋味的,还是之前同学送给我的茶叶,就我的礼物哦,非常好喝哦~泡出来香香的,颜色看起来也香香的,和奶茶的颜色好像,都是棕红色,喝起来非常醇香。
啊,好吧,那就是它了,毕竟是唯一的选择。再加上我记着之前,是对茶叶完全无感的,喝了它照样倒头大睡,我就没有心理负担了。但是现在一想,我产生对茶叶免疫的错误认知,就是从初中那时起的。我喝了一次之后,给自己下的定义,再之后我很少碰茶叶,都是喝纯白水。
最近几年喝茶叶的经历,也是因为朋友送给我的这一包,我每次比较思念她,或者我觉得生活可以更加美好时,就会泡上一些。我喝茶叶的时间,大多是在中午,第一遍的时候,茶叶颜色非常深。再往后喝几次,到了下午、晚上,颜色变浅了,我也就不喝了。
这个时间点,其实压根儿验证不出来,我对于茶叶的抗性呢。毕竟从下午到晚上,是很长的一段时间,即使有功效,也随着时间渐渐变少了,不会产生晚上睡不着觉,这种难题和困扰。
我跟同学聊起来,还说是不是自己年纪大了,身体没有以前好了,所以变得容易被物品影响了呢,变得喝了茶叶就会非常清醒了呢。
感觉现在通宵也没有以前那么精神了,真是年龄大了,身体没以前硬挺了。啊,我在说什么,为什么会用一种老太太的语气,来描述自己呢?但其实我确实应该这样啊,毕竟现在很多年轻人形容,自己表面看起来是青年状态,但是我们的身体机能,比退休的老人,还要不如呢。
上份工作压力大的时候,我晚上就会熬夜,熬到很晚,甚至有的时候会通宵。第二天起来,依旧要早起去上班,整个人非常恍惚,仿佛要借助熬夜麻痹自己,来延长属于自己的时间。第二天工作的时候,也会变得很恍惚,好像终于把自己变成了机器人,没有思想机械地干活。
果然不能通宵了,我现在通宵起来,再补完觉。我感觉起来,一是精神头不太行,状态不好,二是会影响胃口。明明很饿,却一点吃不下饭,肠胃还叽里咕噜得十分难受,给精神跟□□,造成了双重打击,缓都缓不过来呢。
上次通宵,是在几个月前,当时我看了一本很特别的小说,就一不小心。果然人在沉浸自己喜爱的东西时,是不会注意时间流逝的,就像我在上上次,好久好久的之前,那得是上年了,做手工的时候。我一愣神,发现竟然到半夜,这是我毕业很多年来,唯一一次,沉浸在创造的喜悦之中。
当然,看小说是文字滑过大脑的快感。做手工,是创造的幸福,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验。
看的是谋士文,毕竟之前我也是很吃,万人迷病弱谋臣这一款的。这本小说还是很类似的经过,阅读之前被好多人安利,看了开头觉得好一般,没不下去。
很多时候评论区说,读者熬过开头多少章就好了,我觉得这是在想桃子吃?当时我看的时候,觉得太啰嗦了,啰里八嗦的在说什么,剧情感情在哪里,然后就弃文了。
那个晚上不知道怎么,夜深人静的,我一个人躺在暖和的被窝里,当时还是冬天。我打开了电热毯,一阵暖意袭来,不知不觉间,就熬过了开头,看到了结尾。
好像还不错哎?然后就熬了个通宵,此处可用一张真香的表情包,来形容我自己。
看文的通宵,一般起来是非常激动的,没有任何疲惫感。或者说,虽然我的身体很累,整个人散发着一股沧桑的气息,但是我的脑海,是非常活跃的。全身上下一副尖叫鸡的表情,啊啊啊,主角太有魅力了,我超爱。
果然啊,爱看文的人,一聊到了小说,就会化身安利鸡,四处咯咯哒个不停,表达自己对主角和作者的喜爱。
不过最近,我喝饮料太勤了,得减少频率,少买了。因为它对身体的危害特别大,我身边就有人,因为饮料喝得多,水喝得少,而得了重病,没有办法医治好。因为饮料的原因,他和他的家庭都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没有办法拥有健康的身体。
我之前很少喝饮料制品的,现在因为很多零食店,经常隔几条街就能买到。里面的饮料又是引流款,很方便,也价格低廉,买的次数就多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还有一个,在压力大的时候,会想要喝一些甜的,凉的,碳酸的,刺激麻痹一下自己,这是第二个原因。
我对自己的认知,还有一个比较错误的,就是我曾经认为自己,是一款老实的节俭省钱妇女。我不应该有喜欢去ktv唱歌,喜欢喝酒,这种不良嗜好。也没有不良啊其实!主要是比较花钱,我又舍不得,所以会自私地把它定义为:坏的,不好的,不被接受的,不被允许的,应该杜绝的。
借着各种理由来减少支出,为自己省钱吧,但是k歌真的好解压。我第一次听,是在大学舍友那里,这个小说高发地,集各种狗血剧情于一处的地方。才意识到,原来,我也可以和书里的人物一样,我们去同一种场所。工作后,有了钱,就去了一次。
我的很多第一次,都是在大学。包括我第一次学会网购,第一次用耳机听歌,第一次喝奶茶,第一次去饭店吃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给自己买衣服,第一次出县……
当然现在还没有出省,要看今年的努力呀!我要是找到工作了,存了钱,过年的时候,我就出省去玩一次。我还没有旅游过呢,我一次都没有,好吧,看出来出省是一股执念了。我已经多次提到过了,哪怕是去最近的地方呢,呜呜呜。
大学的时候,宿舍里有几个小姑娘,喜欢喝酒。经常在伤心的时候,喝酒解压,当时她们喝的烂醉如泥。我们几个要好的朋友就疑惑,酒真的有这么好喝吗?我们仨约定,在大学的时候,一定要一起喝一次。
于是在毕业答辩结束的那个晚上,我们去超市买了小零食,买了酒,还买了同学倾情推荐的奶啤。我们仨个人聚在一起,吃着小零食,喝着酒,刷着各自的手机,不时的说几句,对未来的忧愁和期盼。
妈耶,谁能想到现在混得这么惨!我们仨在群里,真是各有各的要哭,哭失业、哭工作、哭领导、哭家庭……
我们喝酒喝得很安静,说话的声音也小小的。那几个常喝酒的人,从床上探头,热心指导说,“有你们这么喝的吗?这不就是纯聚众玩手机,一点氛围也没有啊。”我们哈哈哈笑着,说第一次喝酒,流程还不熟呢~
当时只觉得,酒没意思,凭什么吸引人。现在工作了,就觉得这酒,可真酒啊……生活偶尔还是需要酒的,让自己微醺上头,借酒消愁,暂时逃避一下。
在大脑被酒精麻醉,变得晕乎乎的时候,脑子里仿佛升腾起一片雾气,一切烦恼的、忧愁的事情,好像都加上了滤镜,变得模糊了,离我远去了。在失意的时候,确实需要借助酒精,来放过自己,每一个为了赚钱养活自己的人,都好难。
我喝的是度数比较低的果酒,在我这里,它们更像是一种果味的碳酸饮料,只是附带着一点酒精的加持。我之前还喝过白酒、啤酒、红酒等,不过是一些便宜的,村里人喝的这一档,口味都太奇怪了,我一点喝不了。
但是这个果味的酒太贵了,虽然它的瓶子很好看,虽然它的味道很好,虽然我在线下尝起了它的所有口味。但是太贵了,喝不起,不敢经常喝,怕喝穷了我。喝酒是为了消愁,还是很奢侈的去消愁,所以全都是线下冲动购买。
偶然的一次,我想着可以网上去买呢?然后就搜了,好划算,真的。下次等我找到工作了,有钱了,我要在网上买一箱回来备着。再次妈耶,我好像祥林嫂,一直在嘀咕着,等我找到工作了,有钱了……
2025、5、17
小jm:苦的不想说啥了,睡觉吧[捂脸笑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茶叶清醒我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