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合租

直学离开前,程颂又请了两日事假。只留画砚一人很多活儿都不好干,他打算安顿好再去县学。

除了黎秀才住的西屋,程颂带着画砚把其它房间都逛了一遍,结论是差不多能住!

虽然屋顶没漏,但也着实朴素,要啥没啥。

黎仁诚自己在这个院子已经住了两年多,灶房厕房他也经常打扫,但堂屋和另外能住人的三个房间他就很少进去,只是偶尔也会打开门窗通通风,毕竟都在一个院子,发了霉自己也容易呛着。

除了砌好的土炕,这三间屋空旷得自带回音。

“黎兄,那是水井吗?”

程颂看向角落,问得不太有把握。大半个圆台旁散落了几块碎石,看着像个塌了的井台。

“是,但这井台在我搬来前就塌了,平日用水都去那边的水井担回。”

黎仁诚抬手给程颂指了指位置,远远地能够看到井架,目测距离大于一百米。

程颂看了看自己又瞅了瞅画砚。

“井台塌了,那这井中会不会也无水了?”

“不知。”

黎仁诚也看出了程颂的想法,这两人和家中两个幼弟年龄相仿,加上程颂的态度一直谦恭有礼,消减了一些他对于合租的反感,介绍屋院情况也多了几分耐心。

“你二人身小力薄,去井边担水应是勉强,我每日晨起会将这水缸挑满,应是够你我三人所用。”

见小秀才居然主动承担了重活儿,程颂心中的好感更甚,但回到大琞没电就算了,用水也不便利就不想忍了。

“多谢黎兄,每日依仗黎兄担水实在不忍,我打算一会儿去县城采买些日用,也找找修井的工人,试着修一下这眼井,不知黎兄是否介意?”

黎兄当然不介意,这井又不是他的。

趁着车夫还在,程颂决定抓紧去县城把日常所需尽量多买些回来,骡车进城用不了一刻,走路怎么也得半个小时,至少得把家具粮食之类的重货买回来。

为了减轻骡车负担,程颂没带画砚。画砚自己也不想去,这屋子都是尘土,少爷爱干净,趁着屋里啥也没有得赶紧清洗清洗,好让少爷住得舒服些。

程颂又跑去问黎仁诚有没有需要捎带的东西,收到没有的答复后,就赶紧出发了。

刚在县城用饭的时候,程颂就回忆出了不少关于街道布局的信息。大部分的商铺都开在主街上,采买倒不用跑来跑去。

进城后他直接奔向了离西门最近的人市。这人市类似于后世的人力市场,锯木的、凿石的、箍桶的、磨刀的,这些有点技术又无力开店的个人大多在人市等活儿,程颂进去直接喊谁会修井,很快就有人跑了过来。

听完水井的情况,那工人估价三百文,程颂没还价,说了学田院子的地址,让那工人自己先过去。

画砚年纪虽小,但去个工人安排下活计他能处理,程颂并不担心。

“小郎君,需要淘井吗?”

旁边凑过来的另一人问。

“修井不管淘吗?”

程颂有点蒙。

“修井是把那塌了的井台修好,井壁的墙砖也能换,并不淘井。”

这人回道。

其实有的修井人也能淘井,但都在这市场生存,修井和淘井的互相帮衬一下生意也是常事。程颂多少能猜到些,不过多个人干活儿效率应当高些,他也想早点用上井水,就同意将两人都雇了。

“小郎君放心,定将活计做得让您满意。”

离开人市,程颂去了木工行看家具。刚租的院子连堂屋在内所有房间都是空的,要填补的不少。

除了摆在房间里的书桌木椅炕几衣架,堂屋要用的饭桌方凳,院子里也要摆上矮桌矮凳,天热时想与黎秀才在院中聊聊天不能总在地上盘着。

还有巾架盆架面盆浴桶大小提桶,通通都得备上。

画砚从程家薅了不少消耗品,大件却是一样没带。

买好这些现成的程颂还订了两个衣柜几个木箱,付了银钱留了地址,叮嘱伙计尽快将家具送去学田。

出了木工行他又去找石匠订做了一个石磨,在现代他经常磨豆浆打果汁,换成手工石磨能不能做好他也没把握,左右不贵,先定做个小号的试试吧。

衣服被褥画砚抄了不少,剩下需要买的大部分是吃食。

油行、盐行、粮食行,杂货铺,果子铺、调料铺,程颂带着车夫是一通逛买,还加了三文钱让路边卖干柴的农人直接将整担柴送去了学田。

买得差不多快要回去了,他终于想起自己是来县学读书的,赶紧掉头又去书肆买了本最新的院试题集。

连赶路带买货用了不到一个时辰,回到小院程颂发现黎仁诚也在帮着打扫。

画砚嘴快:“少爷,黎秀才人真好,看我收拾洒扫,不仅帮忙挑了两担水,还帮我把高处都扫了。”

程颂:早知道让你去采买了……

将买来的东西卸下骡车,程颂就让车夫回去了,叮嘱他转告祖母自己一切顺利不必挂心。

这院子两年多就黎仁诚一人居住,佃农村就他一个秀才,平日里村民说起来都管这个小院叫“秀才院”。

今天秀才院不仅搬进了新人,还又是送货又是修井的,不少村民尤其是小孩儿都围在院子门口看热闹,有些胆大的还问能不能进来看修井,见程颂点头就都涌进来了。

瞧热闹的孩子多,程颂让画砚去装了一小盆水果,有梨子和林檎,每个孩子都分了两个。一些站在院外没好意思进来的看见有果子分,也顾不上害羞全跑过来了。

这梨子一文钱就能买四个,林檎贵些一文钱一个,程颂买了两大筐,原本也是打算用来睦邻友好的。

这时的水果种类和味道都无法和现代相比,但对佃农村的孩子们而言,却是过年也吃不到几口的稀罕物。

满打满算这才是程颂穿回大琞的第三天。穿越两世,虽然与父母缘分浅薄,但他过得都是衣食无忧的日子。之前在清远寺、程家和县学见到的人也都是不愁温饱的,操心的无非就是如何让自己别露出穿越的马脚。直到乍一见这么多捧着果子使劲闻却都舍不得吃的孩子,程颂才忽然对这场没道理的穿越有了接地的实感。

这里,和那个他有幸见识过的未来世界,有着至少千年的距离!

黎仁诚看程颂安排画砚给孩子们分果子,态度还不带一丝施舍的傲慢,对这合租小少爷的印象又好了不少,只是不明白为何程颂眼中突然显出了几分悲凉。

“颂弟可有不妥?”

刚才在程颂的坚持下,黎仁诚放弃了“程小郎君”或者“程公子”的选项,两人对彼此的称呼就定下了“黎兄”与“颂弟”。

“没有,多谢黎兄关心,可能是今日起得太早,多少有些疲累,跑了下神。”

程颂顿了顿,又说:“请问黎兄,这学田的佃户平日采买些肉蛋菜蔬都要去到县城吗?”

“这里几乎家家都开了菜畦,日常的菜蔬无需采买,养鸡的人家大多攒了鸡蛋到县城卖掉,自己留存不多,颂弟想买可以去各家问问。肉食多是年节才会到县城买上一些。”

黎仁诚看程颂确实像累了,也不再多问,只是把疑问给他解了。

“菜畦?”

程颂把院子又扫视了一圈。

“那黎兄呢?菜蔬和村人买吗?”

“少爷,黎秀才开的菜畦在后院,芦菔菘菜都有,还有葱蒜。”

画砚分完果子回来,正好听见少爷问话,抓紧抢答。

刚才急着去县城,程颂没去看后院的情况,他以为就是厕房在后院,没什么值得参观……

后院的菜畦不大,黎仁诚自己住吃不了多少。家中二弟也开了小片菜地,不需要他多种带回去。

现在多了程颂和画砚,如果不挑食这地里的菜应是够他们三人吃的。

问题就麻烦在,程颂挑食。

青寿程家,祖母从没在吃食上亏待过程颂。现代的父母虽然离异各自婚嫁,倒全都按时缴纳了抚养费,所以程颂的日常花销并不委屈,特别舍得吃。

他妈还给他雇了个厨艺不错的家政阿姨,家里冰箱从来都是满的,口味和种类的荤素搭配不敢说顶尖至少做到了营养均衡色香味俱全。

程颂上的是本地的二本院校,大三之后他就回家里住了。家政阿姨又像他中学阶段一样,天天过来做顿晚饭,所以程颂功课一般真是和饮食一点关联没有,纯纯就是学不会。

参观完菜地回到前院,修井的工人说这井坏的年头太久,今天是来不及弄好了,明天一早他们再过来。

程颂看他俩挺辛苦,也给他们一人装了几个果子。两个工人笑得连连道谢。这果子平日里他们很少舍得买,装起来带回去家里孩子指定高兴坏了。

工人走了,参观修井的村民也散了,程颂转身走进厨房,开启了他回归大琞的厨艺首秀。

画砚毕竟年纪小,看少爷进了厨房才反应过来住在学田以后都得自己做饭了。

来之前他俩都以为是要住县学,要么县学管饭要么出去买,唯一没算住的就是要自己做。

“少爷,还是我来吧,你哪能做这个。”

画砚挠了挠头开口,勇气有余,底气不足。

“你做过?”

程颂逗孩子。

“没有……”

在程家,老夫人也不要求平日必须全家一起吃饭,都是厨娘做好了送到各院,画砚也只是去过厨房,没用过。

“去把肉洗了米淘了,今日少爷给你做红烧肉!”

程颂还真没诓画砚,他确实会做饭。

在现代,学习累了他经常刷手机解压,关注最多的就是各菜系的厨神,时常感叹现代厨艺的神奇多变。再加上有个厨艺高深的家政阿姨做指导,多年来程颂都是靠做美食治愈分数带来的伤害。

要说回到大琞有什么能带给程颂一丝安慰的,截至目前,铁锅妥妥能进前三。

这锅也是刚买的,五两银子一个,县学一年束脩才三两。

将铁锅洗好,放在灶上烧热,程颂取了切好的肥猪肉开始转圈开锅。

为了开好铁锅,他还特意多买了些肥肉。重复了三四遍,直到擦锅的猪肉不再变黑,就到了展示技术的时候了。

这厨房之前只黎仁诚自己用,说是没什么需要留心不能碰的。

程颂也没客气,半分钟就把厨房的底细摸清了。半颗菘菜,两袋杂粮,一点油,一点盐,再就是陶釜木箸之类的餐厨具,一人份。

刚才程颂用感谢帮忙洒扫为由让黎仁诚答应了晚饭一起吃,现在他特别庆幸自己这个邀约!

亏他黎兄靠这一言难尽的粮菜储备居然就考上了秀才,还有力气种地!

烧火放油,炒糖色爆葱姜,肥瘦相间的五花肉配上程颂从调料铺和中药铺凑齐的炖肉香料,这天傍晚,秀才院周围的几户友邻都是就着前所未有的肉香味下饭的……

没见到程颂本人的佃农都坚信秀才院新搬来的住户定是个厨子!

画砚和黎仁诚从闻到米饭香味就饿了,等红烧肉的味道出来,连平日都和少爷一起吃饭,不亏嘴的画砚都馋得直咽口水,钻到厨房不错眼地盯着炖肉锅。

“尝尝。”

程颂从锅里夹了两块肉,放碗里递给画砚。

“小心烫。”

做饭的时候有些晚了,为了节省时间,他把肉块切得比常规炖肉小了不少。

“好吃,太香了少爷!”

画砚被烫得直吹气,热气刚退点儿就忍不住把另一块也送进嘴里。

“香就对了!”

程颂把炖肉盛出大半,又把切好的菘菜撒进锅里,让画砚盛饭,自己把炖肉端出去。

院子堂屋已经打扫干净,木工行送来的桌椅也摆好了,三个人分别坐下,开吃!

“今日有些晚了,灶上的菘菜一会儿才熟,黎兄请先尝尝小弟炖肉的手艺。”

“辛苦颂弟了。”

黎仁诚也没想到,任谁看程颂都是被宠爱娇养的小少爷模样,居然还有这般不凡的厨艺。

一口红烧肉入口,彻底趟平了他对合租的最后一丝顾虑。

怕黎仁诚不好意思多吃,程颂刻意放慢了速度陪到最后。

直到三个人把所有的饭菜吃了个盘干碗净,画砚靠在椅背上捋着自己凸出弧形的小肚子对程颂说:

“少爷,这县学要是不好读,你就开馆子吧,保证客人不会像钱夫子那样跑了”。

物品、物价、人市的说法等内容参考各个朝代。感谢看文,求收藏!

小剧场:

画砚吃饱了就开始琢磨少爷为什么突然会做饭了,红烧肉定然不是钱夫子教的。

“神仙教的。”

程颂忽悠孩子毫无负担。

“神仙?在哪儿啊?什么神仙?”

红烧肉吃多了,画砚脑子糊得厉害。

“厨神,做梦就能见到。”

“那神仙住的地方是不是仙宫啊?”

画砚一脸向往。

“算不得仙宫,但都是邻居,交谈往来甚是方便。”

“不算仙宫,都是邻居,难道是琼楼瑶台?”

画砚向往道。

“瑶台?差不多,一处叫做互联网的瑶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合租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