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博弈

圆环何解?

周昀怔了怔,旋即有些不解地抬头看着她,舒义明仍将笔放在一旁,眸光幽深凝视着孔明灯。

“好了?”

“嗯,好了。”

周昀抿了抿唇,忍不住问她道:“圆环何意?”

眼前的女子裙摆微动,一只手轻轻扶着柱子,长风带起她鬓边的发,发间的钗环流光溢彩,像是溪水中明月的倒影。

她的声音被长风裹挟着,那样轻。

“想说的话太多,灯笼写不下,”舒砚垂眸,“画一轮明月,聊表思念。”

月影长长,玉盘明亮。

周昀看着她的背影,目光顺着她的视线落在了水面上,那里也有一轮明月,粼粼波光摇曳不定,她在看着这轮明灭不定的月亮。

清风吹皱水面,水面上的月亮很快就模糊了踪影,就像她这个人,让周昀感觉随时会消失不见一样。

于是周昀走上前,抓住了她的手,温热的体温一点点将她包裹。

周昀贪心地与她十指相扣。

舒义明转过身,微眯着眼睛看着他,周昀没有给她开口发问的机会,率先说道。

“那么,趁着月光正好,一起把孔明灯放了吧。”

他们一起点燃灯笼中的松脂,看着灯笼摇摇晃晃向着远处的朱甍碧瓦飞去,如红色星辰点缀在墨色的夜空。

刹那间,周昀有些恍惚。

他的爱意也像这不合时宜的灯笼。

在不该出现时出现,摇摇晃晃,那么不可阻挡地向着明月飞去。

**

至夏,整个天枢城渐渐热了起来。

赶上夏初那阵子宜嫁娶的好日子多,城里不论是百姓还是官员,喜事频出,几家攀了姻亲,吹吹打打格外热闹。

小皇帝周玙身子骨好了不少,又连着赐了两门婚事,人也精神许多。

她年纪尚小,在政事上做不了太多的主,便也只有在赐婚这样的事上能够行使权力,因此格外热衷。

目前来看,倒还没发生错点鸳鸯谱那样的惨事。

小皇帝赐婚有讲究,男女双方家世太过旗鼓相当的不赐;两方父母要是都手握实权的,也不赐。

政事堂的三位宰辅看着小皇帝在赐婚一事上展露的心思,颇觉欣慰,三个人私下商议来商议去,最终决定让周玙也跟着参与政事。

每日除了读书外,便跟着她们一起议政。

朝堂上有些臣子以及皇室的那些长辈观摩着,见小皇帝在赐婚一事上热衷,算了算觉得周玙也该到了成婚的年纪。

世家郎君的名册拟了厚厚一沓子,几番折腾,名册递到了宫里的御案上。

舒砚站在紫宸殿外的汉白玉台阶上,听着殿内传来的响动,眸中展露一抹笑意。

只是这丝若有似无的笑意,在听到身旁的那声叹息后,渐渐隐去了。

周昀端在身前的手攥着,轻轻吐出两个字:“胡闹。”

乍一听似是恼怒,可其中那关怀的意味却是怎么也掩不住的。

闻声,舒砚不由侧头向他看去。

周昀面露忧色,话说出口的刹那很快便敛去情绪,眉头似蹙非蹙着,眸底酝酿着淡淡的情绪,一双眼睛盯着大殿,好半晌都没有收回视线。

须臾,殿内的女官匆匆走了出来,对他们二人各自行了礼。

周昀开口,问道:“陛下……在发脾气吗?”

女官叹了一口气,往一旁走了几步,显然是准备借一步说话。

周昀迈出半步,忽地转头看向站在原地没有半分行动意图的舒义明,眸光似是征询。

显然,舒义明看到了他的暗示,但仅一瞬便转过头了,一副任君来去自由的模样。

周昀脚下好似被谁绊了一下,抿唇转头,跟上。

走到稍微偏一点的地方,女官轻声道:“景珩长公子,您总算来了。宫里前些日子拟了名册递上来,让陛下选夫,可是陛下瞧来瞧去,越瞧脾气越大。”

周昀问道:“为何,她都瞧不上吗?”

周玙豆蔻年华,寻常人家的女子倒不必这么急着成婚,可她是一国之主,延续江山是责任,也是使命。

他大抵能够想象到周玙为何动气。

尚不能完全亲政的年纪就要成婚,江山被把控着,人生被把控着,命运也被把控着。

女官顺着他的话说道:“大抵也有这个原因……选一个合心意又让满朝都满意的中宫,到底不易。”

“一个都瞧不上吗?”周昀眉头松了松,探口风,“册子上都拟了谁?”

二人谈论了片刻,殿内又走出一个女官,说陛下传他们二人进去。

走入殿内,小皇帝周玙坐在御案后喝茶,桌子上原本垒着的几叠册子已经消失不见,结合刚才在殿外听到的声响外加宫人四下收拾的动作,不难想象那名册的去处。

二人各自行礼,周玙很快屏退左右,也没顾忌舒砚还在场,起身连忙走过来。

“阿兄,你总算回来看我了。”

周昀看着她稚嫩的面庞,心头一软,用词还恭敬着,语气却是说不出的温软,几乎是哄劝的意味。

“陛下不易动怒,气大伤身,最后还是苦了自己。”

周玙一怔,别过头去:“朕……都知道,可是若阿兄见了,也一定会生气的!”

舒砚无声站在一旁,听周玙这么说,忍不住走向一旁闲置的小几上,方才宫人收拾完册子就被周玙赶了出去,眼下那一堆名册就在这里放着。

她迈出两步,又觉不妥,转头行礼,问道。

“陛下,臣斗胆……可观之?”

周玙头痛,摆摆手:“在那边看,不要拿到我跟前来。”

“是。”

名册上罗列各家郎君数十。

凤阁首辅的侄子,年17,舒砚记得模样还不错,文墨也算精通,不过个子矮了些,估计和豆蔻之年的周玙差不多高。

周玙写了一行小字,若不细看很难察觉——太矮了,娶回家晚上走路被他绊了只能认栽,不妥。

……

下一个,刑部侍郎家的公子,批注——目不识丁,听说是个睁眼瞎。

河东节度使的儿子,文武双全,周玙倒是没批注,不过名字旁边落了个墨点。舒砚听说河东节度使不太消停,很有野心。

朝中重臣和地方节度使的郎君都罗列在上,凡是名册上力荐的,旁边都有一行小字,周玙总能挑出毛病来。

舒砚大致看了看,觉得周玙脾气发的有道理。

她哂笑一声将名册放下,一旁注意到舒砚动作的周昀很快停了下来,似乎未曾瞧过她这副表情鲜活的模样,不由多瞧了几眼。

小皇帝周玙以手抵额,问她道:“舒卿觉得如何?”

舒砚行礼:“此乃陛下私事,臣不敢过问。”

周玙似乎来了精神,轻笑一声:“她们都说朕的婚事是国事,你说是私事?”

舒砚将朝中局势快速在脑中过了一遍,结合最近小皇帝的动作,很快便下定了结论。

没有犹豫,果断开口,镇定自若说道。

“将来要和夫郎携手共度一生的是陛下,并不是一众朝臣,且我大周泱泱江山千秋万代,臣斗胆。”

舒砚顿了顿,神色恭敬:“天不以一人而昌,亦不以一人而亡。只要所选之人怀有仁德之心、明辨是非之礼,臣以为便能担中宫之任。”

周昀凝视着舒砚,心中有片刻的震颤。

天不以一人而昌,亦不以一人而亡。

敢说这样的话,当真是大胆。

他不由去瞧妹妹的神色,后者兴致盎然地看着她,察觉到周昀的视线后转头与他对视。

“阿兄为何这般看着我?”周玙似乎心情不错,压低声音,“想不到阿兄竟然这般在意……看来朕倒还真有这个在世月老的本领。”

周昀抿唇,似乎瞧出了两个人醉翁之意不在酒,没有多说什么。

小皇帝周玙再度看向舒义明:“舒卿好伶俐,朕从前怎么没觉得你这么会说话?”

舒砚看着交叠的掌心,不语。

中宫选谁,当真是私事?

舒砚凝眸,眸中毫无波澜。

凤阁首辅与母亲舒庆娴同为辅政大臣,若凤阁首辅的侄子成了中宫之主,那么周玙转头就会让辅政大臣自己斗起来,她坐收渔翁之利。

节度使手握重兵,若兵权被陛下掌控,她第一个要做的就是扶持能者去分辅政大臣的权。

……

陛下当真是看不上各家郎君,所以才发脾气吗?

舒砚以为,那是表象。

周玙只是还没找到一个合适的,可以分走辅政大臣权利的人。

那个人,要有一定的本领去和辅政大臣斗,并且不会在功成身就后夺走她的权利。

这是小皇帝周玙的棋局。

舒砚垂首,回道:“为人臣,为君分忧乃是本分。”

“本分……”

周玙起身,踱步至舒砚面前。

锦靴在舒砚的脚前站定,周玙的声音听不出什么喜怒,少女声音虽然稚嫩,但是已经带上了三分威严。

“既然是本分,那么舒卿可否为朕解释一下,你交上来的奏折是什么意思?”

周昀闻声一震,连忙站起身,周玙转头淡淡看着他。

“阿兄可以旁听,可千万不要插手,休叫妹妹难做。”

……

周昀被夹在中间进退两难。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