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车队停在了一处专供商队来往的驿馆。
小心谨慎地走了快一周,傅惊梅等人总算走出了行政意义上的西南地界。
南屏城,虽然位于大梁,却是面向西南的“屏障”。很多商人不愿意进入西南地区,就在这里常驻,从百越人手中收些东西。
尽管进货成本远高于西南地区的实际价格,可毕竟不用自己跑去冒险,大部分人都只想赚点养家钱,对此很是满意。
这也就造成了一个古怪的现象,南屏城明明是如假包换的中原城市,拥有的西南货物的种类,却要比西南边陲的大城还要多。
“这个、这个和这个……” 裴柔之从兔毛手筒中伸出玉手,点过十几盆漂亮的兰花。
百越多深山溪谷,自然盛产兰花,往往在中原能卖出高价。只是兰花娇贵,很多花还没被运到地方,就在路途中枯死。
有大虎在,运输当然不是问题,裴柔之买起来也就愈发肆无忌惮。
“她这都点了有二十盆了……”大虎从霍伯彦背后探出头,“你不管管?”
“还有这两个,这些我不要,剩下的都包起来吧。”裴柔之下了结论。
搞了半天,裴柔之点出来的,都是她不喜欢的。傅惊梅哆哆嗦嗦地掏出银票。
现在他们身处中原,说话办事轻松了许多。大家都不肯浪费这难得的放松机会,纷纷四散开来,搜索着自己感兴趣的小东西。
修家庄的月银丰厚,傅惊梅又很大方,众人逛了一圈都收获不小。
蛛娘在一个老嬷嬷那里买到了牦牛毛编制的软绳,据说分外结实。田三手碰到了一个被惯坏的小少爷,撞翻了老板的摊子还撒泼,他对熊孩子可没什么耐心,摸走了小少爷身上的好东西,又掏出钱给了铺子老板。
水里亮买到了不少当地渔民做的渔具,他打算回去研究研究,照样做一些出来。西南水系发达,民间有不少独门绝技都值得学习。
小毒蜂则东张张西望望,不好意思地凑到傅惊梅眼前:”东家,我想请一天的假。”
“行啊,有私事要办吗?” 傅惊梅一口答应下来,又有些奇怪地问。
小毒蜂向来是走南闯北孤身一人,于血缘亲族上非常冷漠,谁也不知道他的过去。后来更是以庄为家,几乎从没什么额外的牵挂。
“东家还不知道咱吗?”小毒蜂嘿嘿笑,“其实咱那个玉屑飞云散,就是在这南屏城买的。这不,存货用得差不多了,想再买点。”
玉屑飞云散,别看它的名字好听,其实就是一种蘑菇制成的粉末。配合大虎的幻术,是装神弄鬼的好东西。自从傅惊梅用它瞒天过海,耍了皇帝,众人对它的需求就直线上升。原本好久都用不上一次的东西,现在也库存告急,小毒蜂不得不补货了。
原本他也打算来西南走一遭的,没想到倒是沾了东家的光,直接来了个公费旅行。
小毒蜂在这南屏城里有个老相识,一直从他那里“进货”,买些个毒虫毒草之类。西南产这些东西不假,可也要有懂行的人去收集。否则,一个不小心,自己的小命就先葬送在这些毒物中了。
小毒蜂要找的这个人,不知真名,只有江湖绰号,唤作“白面猿”。
白面猿是一种生活在西南老林的猿猴,尾巴粗,全身漆黑,唯有一张脸生满白毛,像是戴了个傩面,晚上看着很是瘆人。
可这种猿猴,恰恰能克毒物。林子中常见的蛇蝎、长虫一类,对它都没有半点威胁。反而被它轻松抓住,当零嘴儿吃掉。
江湖人惊叹于这位“白面猿”的采毒本事,就送给他这么个绰号,一是肯定了他来往西南数十载的取毒生涯,二也是博个彩头,希望他永远不会有翻车的时候。
傅惊梅想想那些密密麻麻的虫子,想跟去开开眼界的好奇心熄了大半:“没问题,你去吧!有好东西别手软,我给你报销。”
小毒蜂响亮地答应下来,和想看热闹的水里亮一起去了。
这两人在进入庄子前,都是混迹江湖多年,三教九流无所不识的老油条。尽管拳脚功夫只能算是一般,可他们也各自有些不外露的保命手段。再加上通晓规矩,经验丰富,几乎没人担心什么。
傅惊梅陪着小姐妹在花市剁了手,众人商量着去附近的酒楼吃这里特色的麻辣锅子。
本时空的物产和前世大致相似,但也有许多傅惊梅听都没听过,或是本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物种。
比如辣椒,前世的时候原产自南美,到了明代传入中国作为观赏植物,一直到了清晚期才真正作为调料。但是在本时空,虽然中原地区还没有吃辣椒的习惯,可西南地区已经有山椒出现。
中原民族在吃这件事上的创造力是惊人的。没过多久,辣椒就在西南人民的餐桌上大放异彩。这次来到西南,傅惊梅更是收购了不少山椒,准备回到庄子之后用来改善伙食。
中原倒也不是没有辛辣的食物。花椒、姜和茱萸,并称为“三香”,是历史悠久的香辛料。西南的花椒十分出名,同样是当地的重要经济来源。
其实最早的时候,花椒是一种敬神的香料。《离骚》中说的“怀椒糈而要之”,就是用花椒饭敬神。
这种黑暗料理在百越的一些地方依旧存在,傅惊梅抱着猎奇心态尝过,只能说……不太美妙。
嫌弃归嫌弃,花椒的钱途还是很美妙的。作为香料,可以贩卖去西域,同样可以用作香水的原料。花椒同样也是一种中药,对治疗腹泻和湿疹都很有效。
傅惊梅现在是雁过拔毛,刚从胡不归那里发了横财,怎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大肆采购了惊人数量的花椒还不算,还让胡不归在用不上的山地种植花椒。反正花椒树对于土壤的要求不是很高。
花椒辣椒都有了,傅惊梅觉得西南的天都蓝了好几度。天知道她来古代这么久,为数不多辣味来源,就只有芥末。
是的,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姜和茱萸的味道,实在难以平复味蕾的需要。
芥末在大梁很常见。芥菜种子磨碎后加醋,是大梁常见的腌菜配方。修家庄的早餐桌上。常年有一道“芥辣瓜儿”,就是用这种酱料腌的黄瓜片,很下饭。
芥末的另一种吃法,是将芥菜疙瘩切碎后腌制,作为馅料放进面饼中。庄子里的大食堂很钟爱这种味道足又管饱的食物,经常在秋冬季节烹制。
有时候小食堂被裴柔之折腾,专注开发各种雅致菜品,傅惊梅就会去大食堂和大伙一起吃饭,因此对这种面饼也很熟悉。
她最开始吃不太习惯,后来有段时间吃不到,反而总想着那不起眼的味道。这感觉有些像回到了学生时代的食堂,说不清是喜欢食物,还是喜欢那种感觉。
对此,裴柔之称之为“山猪吃不了细糠”。
傅惊梅没滋没味地吃着裴柔之夹过来的“百花清汤肚儿”,觉得当山猪也没什么不好。
她倒也不是没想过,学着穿越前辈们开开涮串、麻辣火锅店什么的。然而从实际的角度说,大梁对西南的饮食抱着轻视的态度,辣椒这样个性十足的食材,很有可能会遭遇冷遇。
上流阶级肯定是不屑于尝试的,而在平民百姓中推广市场,食品价格就必须要低,要经济实惠。
进一步说,想要给出具有竞争优势的市场价,就必须压低原材料的价格。
然而,目前山椒作为区域性的食材,既没有大规模生产的驱动力,也没有这个技术。火锅的器具倒是还好,可是关键性的炭火,却不是一笔小的开支。
所以算来算去,火锅在古代,并不是平民能消费得起的食物。而有钱人?抱歉,人家有大宅子,有仆人,为什么不舒舒服服待在自己家涮锅子,非要跑到店里来?
傅惊梅穿越以前看小说,总觉得餐饮业是最容易发家致富的手段之一。凭借着现代的手法,随随便便都能走上人生巅峰。
然而事实十分残忍,靠着现代积累下的菜谱,也许能在短期内赚到一些钱,但长期来看,人家那些百年字号家族传承的大厨又不是傻子,这种前期优势很容易被追平,除非穿越者本身就是顶级大厨,有那么一两手绝活。
傅惊梅有自知之明,再说她也并不想把资金投入这种产业。
如果说穿越以来,傅惊梅最大的改变是什么,那就是见过了古代百姓生活的艰难,她更想做些有利于民生的事。
前期为了资本积累,奢侈品是最优选,毕竟贵族们有钱没处花,她乐得薅羊毛。
到了如今,她有了涉足实业和制造业的本钱,傅惊梅更想在搞钱的同时,给百姓带来实际的好处,让大家都能有好日子过。
哪怕只有一点点,她都没算是白接受二十几年的教育。
比起卖火锅赚百姓的钱,她更希望有一天,跟着她富起来的百姓,都能吃上火锅。
“虾丸没了,再叫一盘?” 裴柔之说,让她回了神。
“不是吧你?一个都不给我留啊!”傅惊梅几口吃完盘子里的木耳,无奈地招呼店小二,“烦劳再上两盘虾丸。”
“四盘吧。” 公鸭嗓补充。
“六盘。” 男低音及时抓住末班车。
傅惊梅虚弱:“店里还有多少,我们都要了……”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