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建食肆

阿狗这事,算是小花的无心插柳。靠煮的一碗白粥便成功渡了魂。

可若真要正经在地府开家食肆,却还有万千难处。

头一桩,便是地方。

奈何桥头原有孟婆熬汤的三尺灶台,如今那地方要容下煎炒烹炸的大锅灶,是决计不够的。

小花在忘川河畔转悠了两圈,终于选定了一块荒地,决心在那盖上几间敞亮的瓦房作厨房。

有酆都大帝的口谕,小花直接找崔判官递了文书,说要为了食肆开辟一块新地。

崔判官倒也爽快,批了地,还从库房里请出一柄古旧的玄铁菜刀来。

他说这刀是前朝一位御厨的念想所化,锋利倒还在其次,妙在无论是谁拿着这柄刀,都能拥有精妙的刀工。

再坚韧古怪的东西,到了它刃下,都能服服帖帖地被片成薄片,切成细丝。传言甚至说,此刀能将万物都切作食材。

“全当是我送你的开业礼。”

崔判官笑得古怪,小花也没多想,稀里糊涂便收了。

地府的施工队也很快就上了岗,照小花的要求,开始建起食肆来。

有新灶在地府建起,灶神自然要来看热闹。

他瞧着这用冥土垒的地基,寒铁木建的房梁,连忙找到小花。

“哎呦,孟婆呀,你这食厮是要渡人啊,还是要惩戒他们呀!”

小花不解道:“自然是渡人,老神仙您怎么这样问?”

灶神花白的胡子抖了三抖,他指着那墙说:“那你这建材可得换换。这冥土里埋的全是前世的尘埃,让鬼魂难忘怀。这铁寒木时时散发阴气,可不是好兆头啊!”

“那您说呢?”

小花不懂这些,虚心求教。

“依老儿我看,你该用三生石砾建地基,暖阳木作主梁。”

三生石顾名思义,是块代表着前世、今生、来世三生的石头。它自古吸收日月精华,有恒古神力。

那块大石头,一直静静地卧在酆都城外的野岭下。

地府给它圈了块地方,起了个名号叫“三生石”。总有些刚来的小鬼,偷偷跑去摸那冰凉的石头面,低声祈求着来世的福分。

这三生石砾混进土里,可让鬼魂忘却前世,感恩今生,向往来世。

而暖阳木是生长在人间与冥界交界处的神奇树木,能吸收并储存夕阳的余温。

建在这地府之中,或许还能留下几分人间的暖意。

小花听了连连点头,原来这中间还有这般学问呢!她赶紧让巳蛇去三生石那挖点碎片,又派午马和未羊去砍些暖阳木来。

这么折腾了一番,厨房和店面的雏形终于建好了。

抬眼望去,是个简洁大方的店面——墙面与桌椅皆由暖阳木打造而成,通体是浅蜂蜜色,眼色温润,在这地府之中十分显眼。

小花一脚踏进了厨房,发现灶台底下空荡荡的,原来是缺了火。

地府的火,多是幽冥鬼火,阴冷逼人,如何能炒出人间的锅气呢?

“这事不难!”

灶神嘿嘿一笑,伸手一撮,便显出一团明亮显眼的火来。

“这是‘五味真火 ’,你只需凭借心念,文武旺弱便随之而转,或爆炒,或慢炖,都随你心意。”

小花连忙谢过灶神,将那束珍贵的火请进灶台里,从此这奈何桥,便有了永不熄灭的光。

建好了地方,有了炊具和火,剩下的就要找食材了。

小花把灶王爷的食谱摊开来,世间滋味都在里面记载着。

左不过是米面养人,油盐提味,时蔬清口,再佐些猪羊鸡鸭的荤腥。

而在这阴间地府里,能生根发芽的东西,都得是那位五谷帝仙点化过的灵种。

当初第一任孟婆为熬汤需用几味草药,特地去了天庭,求来这等草药种子,撒在彼岸花田边。

这些灵种倒也顽强,离了人间水土照样生长,只消一缕仙气滋养着,便能摘了又生,生生不息。

那日熬粥用的稻米,也是这般长出来的。

“若是一一从头种起,恐怕太繁琐吧?”

人间的日头正亮堂,夜游神闲闲地踱了过来。祂也听说了孟婆要开食肆的事情,特意来凑热闹。

夜游神是地府有名的“包打听”,阎王都笑祂,说顺风耳能听千里,百目鬼目有百视,倒不及祂听得远、看得真。

小花见是夜游神,也不惊奇,只叹了口气:“若是不麻烦,还轮得到我来开这食肆?”

“孟婆,您快讲需要的食材吧!记好了还赶着给崔判官送去呢!”

鼠婆已备好了纸笔,在一旁候着。

小花点点头,开始念起食谱上的食材来,她念一句,鼠婆便记一行。

先说到的是那些家常菜蔬的种子:

“白菜、青菜、萝卜、莴笋、葱、姜、蒜、韭菜、黄瓜、扁豆、茄子、辣椒、……”

顿了顿,又念起那调味的根本:

“大豆要做酱油,小麦要酿陈醋,芝麻得榨香油,甘蔗也能熬出糖霜……”

鼠婆笔下窸窸窣窣地写着,夜游神在一旁背着手听。

这单子上的名目,平平常常,却一样也少不得。少了哪样,人间的灶上就缺了那个味儿。

清单写成了,长长的一串。

小花拿在手里细细看了一遍,点点头:“先就这些罢,尽够了。”

夜游神也探过头来瞧,只见满纸墨痕,曲曲弯弯。他虽爱听个热闹,却认不得几个字,瞧了一会,也只好讪讪地笑笑作罢。

小花揣着单子去寻崔判官。

崔判官正在批阅文书,听到她的来意,接过单子一看,眉头便微微蹙了起来。

“孟婆,这……地府的种子皆有定数,多是药草之类。你这单子上,白菜、青菜、萝卜、茄子……林林总总数十样,都要那带灵气的仙种,地府哪凑得齐?”

小花只是望着他,也不多话。

她晓得崔判官是有本事的,念在酆都大帝的面子上,他可不能拒绝要求。

崔判官沉吟半晌,瞧着小花那双水灵灵的眼睛,终是将那张单子轻轻折好,收入袖中。

“罢了,你且在此稍候。”

他整了整衣冠,转身便往那幽深处行去——竟是亲自去求见地藏王菩萨了。

崔判官疾步如飞,穿过几重幽深的殿阁,方至地藏王菩萨清修之所。

只见菩萨端坐莲台,慧目微垂,似早已知晓他的来意。

"倒是稀客。"

菩萨抬眼,唇边含着一丝温和的笑意,"那小姑娘竟能劳动你亲自跑这一趟。"

判官整了整衣袖,苦笑道:"菩萨明鉴,实在是酆都大帝的意思。"

地藏王接过那张单子,目光掠过内容,轻轻颔首:"这任孟婆是个有灵气的。若非执念太深,以她的根骨,便是转世修个上仙也非难事。"

说罢,他将单子平摊在掌心,闭目凝神。

只见一道金光自他指尖升起,没入虚空之中。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殿内忽然飘来阵阵清芬,一个锦囊自半空缓缓落下,精准地降在判官面前。

"去罢,"遥远的声音从天上传来,"告诉她,好生种着。"

小花见判官回来得这般快,又惊又喜。

她接过那个锦囊,解开细看——那小小的锦囊里竟还装了许多小袋子:白菜、青菜、萝卜、莴笋、葱、姜、蒜……单子上写的,一样不少。末了还多出一包未曾见过的种子。

上面附了张字条,说是五谷帝仙近来培育的新种,赠予她试种着玩。

“这锦囊唤作‘纳川’,菩萨说送你作个开业礼。你莫看它模样素净,里头能装下不少物事。”

小花这才仔细瞧那锦囊,青布面,上头用墨线浅浅绣了几笔流云,针脚是旧的,却干净妥帖。

“替我谢谢地藏王菩萨!”

小花平白得了这个宝贝,心中欢喜,也觉得肩上的担子又重一分。

她握着锦囊,心里想着,这些神佛出手真大方,不晓得他们手边的真法宝,该有多少了不得的神通呢。

“你好好做事,便是最好的谢礼了。”

崔判官办完这事就赶忙走了,不过离开这一会,他案头上的工作,恐怕已经堆得似山高了。

有了种子,小花便在彼岸花田边上,又垦了一片地。

说是垦,其实也不过是拿一柄旧竹篾,慢慢翻地,松土。

地府的土不同人间,湿漉漉的,还泛着些幽光。

小花捏了一把土,在手里感觉沉甸甸的,像是承载着记忆的重量。

她做得很耐心,在泥土翻涌间,偶尔会露出些细碎的、光洁的东西。那应该是前尘往事留下的灵魂碎片。

小花让寅虎收起那些碎片,事后统统倒进汩汩的冥河里。那河水便默不作声地,将这些零碎的牵挂带到不知名的远方去了。

人间时刻过了两个时辰,那地终于被整的像模像样了。

整好了地,小花便取出了‘忘川’,把种子一股脑地倒在地上。

“寅虎,你来种这些香辛料;卯兔,绿叶青菜归你照料;午马,这些茄科植物交给你了……”

小花把种子分给众人,自己则走到了田边角落。她手里只剩下那袋身份不明的新种子了。

“让我看看,帝仙会培育出什么新品种吧!”

她弯腰将种子撒进松好的土里,仔细按实了土。临走前又给每块田埂插上木牌,用朱砂笔标了名目——往后采摘时,便不会弄混了。

小花又请了一位草药仙师来施法。

只见那仙师衣袖一挥,青光拂过,那些种子便破土、抽芽、展叶,眨眼间已是绿意盎然,瓜豆垂挂。

小花摘了一根黄瓜,那藤上立刻便又结了一根,她喜笑颜开,心道不愧是天上的仙种,就是不一样。

唯那一方新种下的土地不见动静。

仙师拢着袖,目光在那处停了片刻,脸上那点轻松的笑意淡去了。

“孟婆大人,”她声音也沉缓了些,“这是您哪得来的种子?我的法力竟也催不动。”

小花挠挠头,赶紧说:“仙师,这是五谷帝仙新研制的种子,绝非邪物,您放心。”

她把那小纸条递给仙师。

仙师接过一看,神色稍霁,摇头失笑:“原来是那个顽劣老儿的手笔。那你便让它在地里自生自灭吧,即便长不出什么,也不足为奇。”

送走仙师,小花回身望向那片已然郁郁葱葱的菜园,一股踏实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最后剩下的难题,就只剩肉食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