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像是被无限拉长的慢镜头。秋栀陷入了典型的“后高考综合症”——
先是昏天暗地地睡了整整两天,仿佛要将高三欠下的睡眠一次性补回来。
然后是在猫咖里漫无目的地晃荡,一会儿翻翻闲书,一会儿逗逗猫,却总有些心神不属。
做题的习惯性肌肉记忆还在,手指有时会无意识地虚划几下。
奉凛由着他去。不催促,不安排,只是确保三餐准时,在他抱着猫在沙发上发呆时,递过去一盘洗好的草莓或切好的蜜瓜。
成绩出来前的那一周,焦虑感像夏日午后的闷雷,隐隐在心底滚动。
秋栀开始频繁地查看手机,即使知道时间还没到。夜里也变得浅眠,稍有动静就会惊醒。
一天夜里,他又一次惊醒,心跳得厉害。阁楼里很安静,只有小花在窝里发出的细微呼吸声。他赤脚下楼,想去倒杯水喝。
奉凛不在楼下。
吧台收拾得干干净净。一种莫名的空落感攫住了他。
他走到窗边,看着窗外寂静的街道和昏黄的路灯,夏夜的虫鸣显得格外清晰。
忽然,后院传来细微的响动。他透过玻璃门看出去,只见奉凛蹲在那一小片菜圃旁,就着屋檐下灯光,正小心翼翼地给几株新栽的薄荷浇水。
他的动作很轻,侧影在夜色中显得专注而温柔。
那一刻,秋栀躁动不安的心奇异地平静了下来。
他这才注意到,后院不知何时被奉凛收拾过,除了原有的几盆绿植,还新添了薄荷、罗勒,甚至有两株开始挂果的小番茄。生机勃勃的绿意,在夏夜里静静舒展。
他没有出去,只是静静地看着。
直到奉凛起身,似乎察觉到目光,转头看向窗内。
隔着玻璃,两人的视线在空中交汇。奉凛没有惊讶,只是朝他微微颔首。
秋栀转身,去厨房倒了水,慢慢喝下。再上楼时,脚步踏实了许多。
查分那天,终究还是来了。前一晚,秋栀几乎没怎么合眼。清晨,他顶着两个黑眼圈下楼,看到奉凛已经坐在电脑前。
“时间还没到。”奉凛说,声音带着刚醒不久的沙哑,却异常平稳。
秋栀在他身边的椅子上坐下,手指紧张地绞在一起。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空气仿佛凝固了。当预定的查分时间来临,网站却因为访问量过大而陷入瘫痪,页面一次次刷新失败。
秋栀的额头沁出了细密的汗珠,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奉凛伸出手,覆盖在他紧握成拳的手背上。掌心干燥而温暖。
“不急。”他说。
也许是这两个字起了作用,也许是掌心传来的温度安抚了神经,当页面终于刷新的那一刻,秋栀几乎是屏住呼吸看清了那个数字。
比他预估的要好,甚至超出了平时模拟考的平均水平。638。
巨大的、混杂着难以置信和如释重负的情绪瞬间冲垮了他。
他没有欢呼,也没有哭,只是呆呆地坐在那里,好像还没反应过来。
奉凛仔细看了看各科成绩,然后拍了拍他的肩膀:“考得很好。”
这句话像按下了某个开关,秋栀猛地转过头,看向奉凛,眼睛睁得大大的,里面迅速积聚起水光,然后,大颗的眼泪毫无预兆地滚落下来。
不是嚎啕大哭,只是无声地、不停地流泪,仿佛要将这一年里所有的压力、委屈和不安都冲刷干净。
奉凛没有说话,只是抽了张纸巾,递给他,然后静静地陪着他。
秋栀哭了很久,直到情绪慢慢平复,才有些不好意思地接过纸巾,胡乱地擦了擦脸。
“我……我去给哥哥打个电话。”他声音还带着浓重的鼻音。
奉凛点了点头。
秋栀走到院子里去打电话,奉凛能听到他一开始还努力维持平静,说着说着,声音又带上了哽咽,但更多的是卸下重负后的轻快。
等他打完电话回来,眼睛和鼻子都是红红的,嘴角却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浅浅的弧度。
“哥哥说他晚上回来吃饭。”秋栀说,声音轻快了些。
“嗯。”奉凛起身,“想吃什么?”
填报志愿又是一场博弈。秋时专门空出时间回来,和秋栀一起研究厚厚的报考指南。秋栀的分数足够上本省一所不错的重点大学,专业选择也颇有余地。
他倾向于选择计算机相关专业,因为那个未完成的APP梦想,也因为觉得这专业“实用”。秋时尊重他的想法,只是提醒他考虑未来的就业前景和发展方向。
讨论间隙,秋栀会下意识地看向奉凛。奉凛很少插话,只是在他们拿不定主意时,会提供一些客观的信息,比如某个学校的校园环境、所在城市的气候等等。
最终,秋栀在第一志愿栏里,郑重地填上了本省那所重点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志愿提交后,剩下的便是等待。
这个夏天终于卸下了所有重负,变得轻盈而漫长。秋栀重新拿起了刻刀,那块椴木上的猫终于完工——一只昂首挺胸、眼神却带着点懵懂好奇的小猫,被他取名《启程》。
他也有了更多时间腻在奉凛身边,看他打理猫咖,偶尔笨手笨脚地帮忙,或者只是趴在吧台边,看着奉凛冲咖啡、算账,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闲话。
奉凛的话依旧不多,但会安静地听,偶尔回应一句,或者在他额头沁出细汗时,顺手调低空调的温度。
录取通知书在一个晴朗的午后送达。红色的信封,像一枚成熟的果实,宣告着一个阶段的彻底结束。
秋栀小心翼翼地拆开,将那份精致的通知书看了又看,然后递给奉凛。
奉凛接过,仔细看了看,抬头对上秋栀亮晶晶的、带着期待和一点点忐忑的眼睛。
“恭喜。”他说的依旧简洁,但眼底有着清晰的笑意和暖意。
秋栀也笑了,那笑容如同被雨水洗净的栀子花,舒展,明亮,带着对未来的全部憧憬。
他知道,一段新的旅程即将开始。而有些陪伴,从未远离。
那份红色的录取通知书,来自卿沐大学。秋栀以638分的成绩,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
这个分数,对于竞争激烈的计算机专业而言,是一个足以让他骄傲、也让秋时倍感欣慰的成绩。
秋栀摩挲着通知书上“卿沐大学”那几个庄重的字眼,眼眶又有些发热。
离他们所在的城市不算远,但终究是离开了家,离开了这间承载了他太多记忆的猫咖,离开了……奉凛。
他偷偷抬眼去看奉凛。奉凛正看着通知书里的入学须知,神情专注,看不出什么特别的情绪。
“学长……”秋栀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依赖,“B市……好像有点远。”
奉凛从纸张上抬起眼,目光落在他微微蹙起的眉头上:“高铁一个多小时。”
他的语气太平静,仿佛这只是一个地理常识的陈述。
秋栀心里那点离愁别绪,像被针轻轻扎了一下的气球,噗地一下,泄了气,又有点莫名的失落。
奉凛将通知书递还给他,语气依旧平淡:“考得不错,想怎么庆祝?”
最终,庆祝的方式是秋时订了一家很难预约的私房菜馆,一家人——包括奉凛,祁幽也在——吃了一顿安静却温馨的饭。
秋时难得地没有挑剔奉凛,甚至还和他碰了杯,说了句“小栀以后在学校,还要你多关照”。奉凛只是点了点头,没说什么。
接下来的日子,是为大学生活做准备。购置行李箱,挑选新的笔记本电脑,准备住宿用的物品。
秋栀一边期待着崭新的生活,一边又对即将到来的分别感到隐隐不安。这种不安并非源于对独立生活的恐惧,更像是一种……习惯了某种温暖陪伴后,对未知间隔的本能抗拒。
他变得更加黏人。
奉凛在吧台后工作,他就搬个凳子坐在旁边看;奉凛去后院打理花草,他也拿着个小铲子跟在后面,有一下没一下地帮着松土;晚上,他甚至在阁楼梯口磨蹭,直到奉凛抬眼看他,问“还不睡?”,他才慢吞吞地上去。
奉凛由着他,只是在秋栀又一次看着窗外走神时,状似无意地提起:“新校区的天鹅湖,风景不错。
秋栀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奉凛是在说学校的情况,眼睛微微亮了一下。
“学长你怎么知道?”
“查过。”奉凛言简意赅,继续擦拭手中的玻璃杯。
秋栀的心,像是被羽毛轻轻拂过,那点不安奇异地被抚平了些许。
原来,奉凛并非不在意。
离报到还有三天的时候,秋栀在奉凛的帮助下,将阁楼里属于自己的东西打包整理好。
那个装着所有木雕作品的纸箱,他犹豫了很久,最终没有封箱,而是将最新完成的《启程》拿了出来,放在了奉凛的床头柜上。
“这个……留在这里。”他小声说。
奉凛看着那只昂着头的小猫,点了点头:“好。”
报到前夜,秋栀失眠了。他在床上翻来覆去,脑海里交替浮现着对大学的憧憬和离开猫咖的不舍。楼下早已没了动静,奉凛应该已经睡了。
他悄悄起身,赤脚走下楼梯。猫咖里一片静谧,只有夜灯散发着柔和的光晕。猫咪们都在各自的窝里安睡。他走到自己常坐的那个靠窗位置,手指划过微凉的桌面,心里空落落的。
忽然,吧台方向传来一声轻微的响动。他吓了一跳,转头看去,只见奉凛不知何时站在那里,手里端着一杯水。
“吵醒你了?”秋栀有些歉然。
奉凛摇摇头,走近,将水杯递给他:“睡不着?”
秋栀接过水杯,温热的。他捧着杯子,点了点头。
奉凛在他对面坐下。两人一时无话,只有彼此清浅的呼吸声在寂静中交织。
“学长,”过了好久,秋栀才轻声开口,声音在夜里显得格外清晰,“我会……经常回来的。”
“嗯。”奉凛应了一声。
“你……要记得按时吃饭。”秋栀又说,语气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叮嘱。
“嗯。”
“猫咪们……我也会想它们的。”
“它们也会想你。”
对话有些幼稚,有些琐碎,却奇异地驱散了秋栀心头的最后一丝阴霾。他将杯中温热的水一饮而尽,感觉那股暖流一直蔓延到四肢百骸。
“去睡吧。”奉凛站起身,“明天要早起。”
这一次,秋栀顺从地点了点头,转身上楼。走到楼梯中央,他停下脚步,回头,看着楼下奉凛挺拔的身影,无比认真地说:
“学长,等我放假回来。”
奉凛站在光影交界处,微微颔首,眼神在夜色中看不真切,但声音是沉稳的:
“好。”
[熊猫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即将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