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女人们的精力是充沛的。
前脚刚觉得灌汤包味道不错,并且又试了两次后发现依旧不会失败,居然就想着做灌汤包的生意了。
李老太想着茶楼冬季生意不好,一家子在县城里还要吃喝。而自家的乖孙子,马上就要去考试,都道穷家富路,肯定还需要一大笔银子。两个小孙子又要开蒙,一年最少都还需要十两银子的开销。也干脆的同意了。
李河光拉住李老太,“奶,你是不是忘记了点什么?”
李老太不解的问,“忘记了什么,你最近也没有跟我说什么重要的事情呀。”
“卤菜卤菜。”
李老太想起来了,道,“你是说砌灶的人是不是?可是那不得需要人把砂锅给拿回来吗?这没砂锅也不知道灶台眼大小呀?”
“这不是,我的意思是,你去卖灌汤包去了,谁给我卖卤菜呀?还有上午你们还学不学字了?”
陈荷花最快的来了一句,“那就不念书了呗,反正也不是那块料。”
其实读书识字在这个时代很多人看来那都是十分光荣的事,如果是让他们去识字,大家都巴不得。前提这些人中没有那种一念书就头疼的学渣。
恰好,陈荷花就是这种学渣。
是以,全家都搞不懂明明陈荷花这种学渣是如何生出来李河光这么一个会念书的人才的。
李老太这下是左右为难,一边是挣钱,一边是识字。真是哪个都舍不得。
“娘,要不我去做汤包,您继续在家识字,并不耽搁的。”
李老太淡淡的扫视她一眼,要说全家人的话,李老太最不放心的就是这个大儿媳妇。要让他单独出去做生意,李老太那是一百个个不放心的。与其让她担心上下忙碌,倒不如这个生意不做也罢。
“算了,你歇着吧!”
陈荷花见这计不成,也不干别的,“那算了,后头的周娘子请了我跟弟妹去帮他们灌腊肠,估计得晚上才能回来了。”
李老太挥挥手,“去吧!”
李河光倒是从李老太的行为中看出来了点什么,于是把李老太叫一边,“奶,你不用担心我的,我手里是有钱的。”
李老太看他,“你有多少钱,好歹让我心里有点底。”他是一个十分有成算的人,总是愿意把家里的一切做好了打算,今年的花销,来年的用度,整年的进项,一笔一笔都算的明明白白,就怕哪里疏忽了来年不够用。
“反正比家里几年的收益都多。”
李老太吓了一跳,李河光手里有钱她是知道的,这么多就太出乎预料了。
“你怎么有这么多?”
“我做了一笔生意,绝对来的干净。”李河光保证道。
有了李河光兜底,李老太那操劳的心算是又停歇了一些,也就开始琢磨家里卤菜配方了。
他们家里人不少,加他的话就是五个,加上两个还没有出嫁的孙女,那就是七个人。一般她自己忙着茶楼,时间不算紧,也有空余。两个媳妇在家就是洗洗衣服做做饭,然后有空做点仿生花存点私房。两个儿子对比就太闲了些,是该给他们找点活干。
“乖孙,要不咱们先做点试试,也好有个手感。回头一下子做,我也害怕做不成。”
李河光觉得也很有道理,左右家里都有调料的,“也成。”
两人搬了个小炉子出来,又找了一口陶罐,李河光在家称香料,李老太出去买食材。三个人从中午开始忙碌,一直到下午过半,才算出了成绩。
这个正儿八经的卤水与以前随意煮的五香卤蛋可不是一个量级。
五香卤蛋随意放几种香料放下去调味盐巴,基本上就能够成功。
这卤菜就不是这么简单的。
香料要泡水,汤底得用骨头熬住,还得要油,制作起来真的那是一个复杂。不过味道嘛,从跟着小七小八回来的一群孩儿就能知道了。
李河光家属于城东,附近的人家大多数都是商家的,他们家有家茶楼也算商,好在这个朝代也没有商户不能入仕的说法。若是有这说法,他也不会想着开茶楼,最多就是买几个田庄收收租子。
扯得有些远了。
反正是今天小七他们回家的时候,后面还跟着几个小萝卜头,他们具体算起来算是小七他们的玩伴,都是附近的人家里的孩子。李河光跟他们的家长不熟,但是跟这几个孩子还挺熟的。毕竟在其他人眼中,他们李家这是属于那种天降馅饼,才侥幸在县里开了一个铺子而已,寻常走动不多的。孩子不一样,看得顺眼,他们就愿意多来往。
今天几个跟着小七他们回来,李河光干脆招呼了过来, “小七,今天你带着朋友们来做客吗?”
几个小朋友看见李河光,多少一拥而上,无他,这李家哥哥长得好看。
“李家哥哥,你在做什么啊,好香。”
李河光这下知道这孩子是怎么一溜烟过来的了。
“卤味,来来来,都去洗手,洗了去石桌上等着,今天哥哥请你们吃卤味。 ”
李老太是照着李河光吩咐的买的,什么猪头猪蹄猪排骨,还有不要的猪下水。对比猪肉,这些东西便宜不好卖,要不然李老太也买不到。
就是相对难收拾。
不过收拾出来,卤出来的味道那没得说。
李老太不愧是经年的掌灶人,居然没失败,一次就成功了。
李河光拍拍自从闻着味儿就不停望着锅里的东平,“快去拿两个碗来,给你个猪脚吃吃。”
“耶。”东平欢呼一声,跳着进了厨房。
都是些小孩子,李河光也不会给他们吃太多,给他们切了一些猪头肉,再来几根排骨,就让他们一边吃去。
李河光给李老太塞了一根排骨,“奶,咱们俩幸苦一下午,该尝尝咱们的成果了。”
李老太也不嫌弃,她这口牙保护得不错,乡下人不讲究口腔卫生,但是李家不同,他们舍不得买牙粉,就用柳树枝沾一点盐巴刷牙,不说美白效果,就清洁效果还是不错的。
“这肉再闷会儿就更入味了。”
“那就闷着,回头等晚饭就差不多了。”李河光也觉得味儿不太足。
“奶,你是有点厨意天赋在这里头的,要是有人教,肯定能成个大厨。”
李老太不以为意,“这么点事儿算什么天赋,谁有个方子都能做得出来。对了,你那配方藏好了,别轻易让人知道了。”
“放心吧,现在就您和我两个人知道,东平这小子知道也不怕,那小子心眼儿实诚。”
两个人在这边啃排骨啃得静静有味,东平也专心啃他的猪蹄儿,不知道是不是卤煮的时候时间不够,有点不入味儿。那边孩子们也吃得欢快,就是好像有点上瘾了,吃完就眼巴巴的盯着他们卤菜的陶罐。
自家的孩子怎么造都好,别人家的孩子可不能随着他们的意来。
李河光把他们一一劝了回去,跟他们越好明天再来。
陈荷花跟着妯娌在给周家罐腊肠。
李家才搬过来的时候,为着与附近邻居打好关系,肯定需要送点表礼的。他们家能够拿出来的礼物不多,这些就是寻常吃的糕点,过年吃的腊肉,腊肠,还有就是茶山上产的茶叶。于是每种包了一些,每家送一点。
其中,李家的腊肠是最受欢迎的。甚至有好几家吃了,还想要买来着。
若不是做腊肠很具有时间性,李老太都想要做这个生意了。
这不准备买卖,那就教人家做呗!于是就说好了等过年李家做好了腊肠就去帮他们家也做。
不止周家,附近还有林家白家沈家,几家的生意做得还不错。吃穿不愁,除了愁儿子的前程,当家太太们也没什么要忙的,一来二往的就凑一起,一家要做,其他来也就跟着做。
周家今年做得格外的多,算起来比起李家都还要多。他们家是从村里出来的,是个大姓,亲戚也就是格外的多,每年准备的年礼那就得费了大劲儿。送肉自然好,亲近的也不能只送肉还需要加别的,去年就加了在李家买的茶叶,今年打算换腊肠。算下来,茶叶一斤一两百文,腊肠也才多少啊!
一伙人一直灌到了要天黑,才算了事。
越靠近家,陈荷花就感觉到了空气中的那股馋人的味儿更浓郁了一些。
“弟妹,你闻到了没有?”陈荷花朝着空气使劲儿一嗅,顿时就陶醉了,“这是谁家煮的肉啊,真是香死个人,要是卖的话,明儿我就去买点了。”
白秋比陈荷花聪明一些,再加上出门的时候听到了那祖孙俩的谈话,于是开口,“不用买,晚上就有吃的了。”
“也是,这碰到稀奇古怪的东西,都少不了小四去凑热闹。”
白秋深感赞同,这个侄儿确实有凑热闹的爱好。至于像了谁?她淡淡的看了一眼旁边的妯娌,还能是像了谁?
不过,这妯娌这个运气不说了,也是真的好,居然能生出像小四这样钟灵毓秀的孩子来。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