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河光最后问了一下价钱,说要是得要五两银子,李老太都吓了一跳。五两银子的话,做一口大铁锅也要不到一两银子,确实太贵了些。
李河光说回去考虑考虑一下,第二天他还是决定做了。主要他李老二闲不住,他这辈子是个手艺人,以前在乡下还能靠着编竹篓为生,到了农忙还要忙着地里。一年到头还没有能够闲下来的时候,老娘最开始把他们接上来的时候他还挺得意。多耍几天他就觉得哪哪不对劲。若不是地都给李二叔种了,李老太都有种把他送回村里种地的想法,说不定还能给喂喂鸡还能吃两鸡蛋。
最后实在没办法,给送茶山去伺候茶山去了。
茶山也的确需要个主人家帮忙看着。
好在这次过去,人家这边工坊接到个大订单,需要烧制一批大型陶瓷。李河光要的砂锅需要的温度高,一般陶瓷也要不了那么高的温度,大型的倒是相对温度要高些,倒是可以放进去试试。若是能成,那就给工本价,一个八百文,若是不行,就重新开窑,一窑五两银子。
这种试一试又不吃亏,李河光没二话就同意了。
像这种大型的窑开烧,都得很长时间,这边让他们十日后来取,不过得交点定金。
李河光估摸着算了算时间,想着这生意做起来,刚好就是腊月十几,办年货的时间,这东西应该是好卖的。
也不知道三儿啥时候回来,这么多年不见这个兄弟,别说,怪想的。还有秦晟,距离上一次通信已经好久了,他这边倒是热络,隔断时间就给寄一次信,人家那边七八点才能回一封的,真是!!就怪冷淡的!
当年说好的苟富贵,勿相忘呢!
这秦晟小同学别富贵了就忘了兄弟啊!
就怪伤心的。
李河光回去,家里几个女人忙活得热火朝天的,连两妹妹都在。
用李老太的说法就是,女人本事大不大不要紧,得有一两样特别出挑的。
在她看来,家里别的先不说,就是李河光给的腊肠方子那是顶顶好的,若不是腊肠这个冬季做才好,她都想要做腊肠这个生意了。
所以,每年家里得灌很多腊肠,味道有三种。麻辣的,五香的,广味的。虽然她自己也不知道广味的是啥?
李河光一看那一缸肉还吓了一跳。
“奶,今年灌那么多?”
“不多的嘞,就是一百多斤。今年明渊要回来,得多做些等他走的时候带走。”
看不出来,他奶还挺惦记三儿的。
随即就摇摇头,李河光一直都觉得他奶对三儿的态度有些怪,过分的好,待遇一度比家里的亲孙女儿子都好。要说好,也不是,那种好有点带着……功利也算不上,李河光自己也说不清。
“怎么还腌这么多腊肉?这得吃到啥时候去了?哎,咱们家那头猪有这么大的吗?你们是不是还又出去买猪肉了?”
全家都在笑,“那肯定的啦,你爹今儿又定了一头猪回来,你不是爱吃腊猪头猪脚排骨,我让你爹多买了几个,腌起来,你慢慢吃。”
李老大没好气的看了儿子一眼,“这小四也是不会享福,好好的肉不吃去啃骨头。我今天专买这些骨头,那屠户还以为咱们家落魄了呢!”
“又不是我一个人吃。”回来几个月,李河光又不是白待的,“你看小七还能吃两口大肥膘子,小八跟青青还有枝枝,谁不是跟我都啃骨头啊!是不是,奶!”
李老太毫不犹豫站孙子,“就是得啃骨头,骨头才香。”
对于奶这话,李青青和李枝枝那是超级赞同的。骨头香,贴着骨头的肉,那是更香。
李家一群女人灌腊肠都是很熟练,速度十分快,女人负责灌,男人们负责晾晒,快到天黑的时候算是折腾完了。
“腊肠好吃,就是难做。”李河光感叹一句。
“有吃的还怕什么累啊!”
这话不假,有的吃,就不要怕累,怕的是累了还没得吃。
灌一百多斤腊肠,剩下来一地的猪皮。
照着往年的惯例,猪皮就是像腊肉一样用盐巴香料腌一下,然后晒一晒炖萝卜和白菜,那滋味挺好。男人喝酒的时候,就觉得猪皮好。
今天李河光看见猪皮就想到了别的,“东平,想不想吃灌汤包?”
东平口水顿时有点忍不住,回来这多久他就多久没有吃到过苏州的吃食了,苏州吃食讲究小巧精致,在榆柳自然就是能吃饱了事。
对于灌汤包,还就怪想念的!
“咋的,少爷你想吃啊?但是我不会做啊!”
李河光摊摊手,“其实你家少爷我也不会做的。”
东平要是只有他家少爷的时候还能翻一个白眼,可惜哟,有老太太在,本来老太太对他就有点看不顺眼,要是看见他朝着她最爱的大孙子翻白眼,东平也怕挨打的。
“那这是说了等于白说。”
“四哥,你刚刚说啥包?我要吃大肉包。”
李河光将小屁孩儿往下面扒拉,“去,想吃大肉包得找你娘去,你哥不会包。”
李河光也算是明白人家说的猫嫌狗厌的年纪是什么了,可这还没到猫嫌狗厌的年纪啊!
“那你给我三铜板给我买两个呗!”
李河光点点他,“嗯,不贪心,没撒谎。”
“那肯定的了,奶说不能对着家里人撒谎。”
李河光摸出三个铜板给他,“那你买两个,有没有我的份?”
“我一个小八一个。”小七飞快拿走铜板,想了想,觉得自己问了四哥要钱,四哥啥也落不着有点亏,于是补了一句,“回头我给你留一口。”
李河光差点乐笑了,“谁差你那一口了!”
等小七一走,东平就酸溜溜的道,“少爷,你对小七少爷可真好。”
李河光又摸出三个铜板,放到东平手上,“这下不酸了吧!”
东平利润的拿过铜板塞衣兜里,“那明日我也买两个肉包,我跟少爷一人一个。”
“免了,我跟你家老太太琢磨灌汤包去。”
东平向来有点怵老太太,要是大太太还能凑上去跟着琢磨琢磨,老太太还是算了吧!
看书去看书去!
李老太对一个人有没有心,从晚上开始熬猪皮就能看得出来。
灌汤包最难的步骤就是馅儿了。
做馅儿就是得熬皮冻。
先把猪皮清理干净,去掉上面的油纸和猪脑,然后焯水,加姜葱酒煮出胶质来,再放外面形成皮冻。然后现剁肉馅跟皮冻混合在一起,微微调一下味儿,调出来的灌汤包馅儿就很鲜美了。
当然,这不是李河光说的。
这是灌汤包配方上面说的。
当然,配方不只有馅儿,连怎么擀皮儿都都有详细的说明。
李老太这辈子还没有做过这么复杂的包子,差点就想打孙子了。
其实做灌汤包,只有馅儿好,就成功了一半。只要稍微有点做饭天赋的人,做出来的味道都不会差的。
所以,老李家两个儿媳妇第二天一早又被折腾了一顿——被老婆婆从热烘烘的被窝里面喊起来包灌汤包。
李河光是被东平叫醒的,这小子其实是挨着李老大两口子睡的。李老太叫人也把他叫醒了。
正应了那句话,多学点没坏处,听说要包灌汤包,他就起来了。女人们包包子,他就烧火打下手,帮着洗洗蒸笼什么的,有空还动手跟着学。
陈荷花打趣他,“东平,你一个大老爷们,干啥跟我们这一群女人凑一起。是不是学会以后做给你媳妇吃?”
正在擀皮的李老太闻言一顿,用一言难尽的目光看了一眼陈荷花,又看了一眼东平。
东平刚想说以后做给少爷吃,发现老太太的眼神,顿时身体紧绷起来,来了来了,老太太的死亡凝视又来了。
只是这次他又做了什么?
貌似啥也没做啊!
“你跟一个孩子说些乱七八糟的干什么?”
陈荷花这个人怎么说呢,神经大条到了一个非常人能理解的地步,根本没体会到她家老婆婆不想谈这个的心思,继续说,“这也不小了啊,东平今年15了,都能议亲的年纪了。对了东平,你有没有看中的姑娘,回头我去帮你说亲去。”
李老太:……算了,她再理这个虎娘们,她就是傻子。
白秋见老婆婆在大嫂手里吃憋,心头也好笑得很。
东平是个懂事的孩子,大人问他就回答,“才不娶媳妇,我要跟着少爷。”娶媳妇有啥好的,少爷说了,娶了媳妇就得听媳妇的,挣的钱也要给媳妇,当少爷小厮多好啊,少爷给钱花!
“娶了媳妇还能继续跟着你家少爷啊。”
东平才不干,接下来陈荷花无论再怎么说娶媳妇好,他都一个劲的摇头不搭理。
“小孩儿脾气还挺倔。”
李老太无语的看着大儿媳妇,想着今天她闹腾得欢,回头有她烦恼的。
起得早,锅里第一锅灌汤包蒸出来,天刚刚亮。
东平一蹦而起,“我去叫少爷去。”
啧!
吃着美味的灌汤包,李河光一边听老母亲在那抱怨,还是有点罪恶的。
“嘶,好烫!”
灌汤包美味是美味,烫也是真烫。
“小心点吃,都别烫着了。”
相对李河光的迫不及待,东平显然在苏州就吸取了教训。小心的给包子破个口子,等气跑了一些,再小心翼翼的喝了汤,最后吃皮。
最开始大家还说东平吃包子都挺讲究,待一个个的都被烫了后,纷纷学着他的吃法吃了起来。
“不愧是苏州的包子,就是好吃。”
这话委实夸的没道理。
李老大吃了两个后,感叹道,“确实不错,就是费劲儿。”
昨天的猪皮就是李老太指挥着他做的,在李老太眼里,就没觉得男人做厨房的活儿有什么不对,曾经那府里厨子就是男人。
“那老大,再给你夹一个,昨天出了力的大功臣呐!”
包子一个只有拳头大,大男人一顿吃个五六个都不嫌多。
“这包子这味儿是出精髓了,我记得以前住的地方就有家卖汤包的,味道好,生意格外的好,每天早就去也得排队才能吃上。”李掌柜也点头。
李掌柜他们就住在外面院子的倒座房里,以前是住茶楼后面的小房间的,只是空间小,李掌柜想要再存一点钱买个一进的院子。现在院子不便宜,像李掌柜说的那样,一进院子最好有五六间房,还要有水井的,那得七八十两银子了。李掌柜其实不穷的,但是他还有个孙子的,他孙子这会儿在一家私塾念书,一年到头花费都在十两左右。李掌柜他一年能有三十两左右的收入,出去念书的,李掌柜还想要在这边买个房子,哪怕他是卖身的,有个房子他孙子也算有根了。
冬天的茶楼是个淡季,生意不能说好,属于关门不好,开门也不挣钱的营生。
李掌柜卖家给李家的,吃住自然都是在李家的,李家自己就是泥腿子出身,没有什么讲究的,一直都是吃住一起。如果李家来客人了,他跟东平就会端着碗去厨房里吃,说了几次也不听。
李河光也就随他了。
“那你这两个哪个味道好?”东平孩子心性,他也吃过苏州的,不过他吃着觉得苏州的还没有这个好吃。
李掌柜仔细品尝一番,才开口说道,“虽然两者都是汤包,口味确是不同的。那家人做的是鸡汁灌汤包,里面还加了鲜虾,味道就是一个鲜。家里做的猪肉馅儿的,味道自然很鲜,口感自然不一样。”
闻言大家都明白了,两者材料不同,味道自然不一样。实际上,李老太这个哪怕有配方,不过并没有做的熟手,估计味道也是跟不上的。
不过大家还是第一次听说,还能用鸡肉来包包子的。
纷纷开口问,“李掌柜,那个用鸡肉来包包子是怎么包的?跟这猪肉一样吗?”
李掌柜还真不知道,这个时代一个配方,那就是别人的传家宝,哪里是别人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
“应该是差不多的吧,我以前吃的那里面的肉也是切的碎碎的,只记得鲜味很浓。”
得不到答案大家也不失望,不过都是灌汤包,想来做法大差不差,最多就是把猪肉换成鸡肉吧。反正家里也没啥事儿,多试两次总能成功的。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