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墙修好的第三天,晨光透过新砌的青砖缝隙,在冷院泥地上投下整齐的光斑。墙根处,几株被砖石压弯的野草冒出新芽,沾着露珠,透着几分生机——这是冷宫许久未见的鲜活气。
沈清弦站在院中央,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手腕上的铁镯子,目光扫过忙碌的宫人,眉头却微微蹙起。
春杏正踮脚晾晒修补好的粗布衣裳,单薄的身子被风一吹就打晃,端着木盆的手止不住发抖,脸色苍白得像张纸;福来弯腰捡碎砖,腰杆弯成了一张弓,每起身一次都要喘口气,额角的汗珠子砸在泥地上,瞬间洇开一小片湿痕;小顺子更惨,扛着半捆干柴,脚步虚浮得像踩在棉花上,嘴唇干裂起皮,连说话的力气都快没了。
“娘娘,您看什么呢?”春杏晾完最后一件衣裳,小跑过来,顺着她的视线望去,脸上露出一丝苦涩,“他们……都是饿的。冷宫那点粗粮,掺着沙子和霉点,能填肚子就不错了,哪有什么营养?前几天小禄子还晕过去了,幸好您让我煮了点米汤给他灌下去。”
沈清弦沉默着,抬手摸了摸自己的手腕——细得硌手,皮下的骨头清晰可见。原主本就体弱,这几日吃的都是馊粥烂咸菜,她现在稍微多走几步路就头晕眼花。
“要想让马儿跑,就得给马儿吃草。”她喃喃自语,前世在工地管过上百号工人,最懂这个道理。想要这群宫人真心实意跟着她搞基建,光靠画大饼没用,必须先填饱他们的肚子,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目光在院子里逡巡,最终落在了修墙时临时搭建的灶台上。那灶台是用碎砖和“三合土”垒的,简陋却稳固,上面架着一口锈迹斑斑的破铁锅——正是第一章里那口锅底烧穿的锅,她用“三合土”混合铁屑糊了一层,勉强能烧水做饭。
“这口锅,或许能派上大用场。”沈清弦的眼睛亮了起来。
前世在工地摸爬滚打十年,物资匮乏时,她没少研究简易烹饪方法。油炸食品热量高、香味浓,最能调动食欲,而且成本极低,用御膳房的废料就能做。关键是,能快速让这群饿怕了的宫人尝到甜头。
“春杏。”她唤了一声。
“奴婢在!”春杏立刻应道,身子站得笔直。
“你去御膳房一趟。”沈清弦语速不快,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一是领本月的例粮,二是找御膳房的刘公公,问问他们有没有不要的边角料——比如豆皮、豆渣、碎菜叶子之类的,越多越好。就说……我想做点吃食,给大家改善下伙食。”
“废料?”春杏愣住了,眼睛瞪得圆圆的,“娘娘,那些都是御膳房要扔进泔水桶的,又粗又涩,还有股怪味,根本咽不下去……”
“放心。”沈清弦拍了拍她的肩膀,指尖的温度让春杏莫名安心,“到了我手里,这些废料就能变成宝贝。刘公公为人还算和善,你提我的名字,他会给你面子的。”
春杏虽然还是不解,但看着沈清弦自信的眼神,还是用力点头:“奴婢这就去!”
看着春杏匆匆离去的背影,沈清弦转身走向灶台,脑子里已经开始盘算改造方案。
首先是火力控制。原本的灶台烧柴火时火苗忽大忽小,根本没法精准控温。她叫来福来和小顺子,指着灶台底部:“挖个通风口,再找块薄石板来,用来挡风调火。”
两人虽然不知道要做什么,但还是立刻动手。福来力气大,几下就挖了个半尺宽的通风口;小顺子则在杂物堆里翻出一块破旧的石板,用石头打磨平整。
“这样一来,拉开石板进风大,火就旺;关上石板,火就小。”沈清弦演示了一下,石板滑动顺畅,火候能轻松调节,“搞定。”
接着是油温判断。没有温度计,她就找了根柳木棍,用小刀在上面刻了三道浅痕,又在一端绑了块小石子:“油温够不够,看气泡就行。冒泡细密是低温,气泡大而快是高温,冒烟了就是太烫了。”
福来和小顺子凑过来,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看向沈清弦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敬佩——娘娘总能想出这些稀奇古怪又好用的法子。
“你们再去捡些干柴,越干越好。”沈清弦吩咐道,“顺便把那口锅刷干净,我有用。”
“哎!”两人应声,扛着斧头就往后院的树林跑去。
沈清弦则在院子里翻找调料。冷宫里的存货少得可怜,只有一小罐盐、几颗干辣椒和一块皱巴巴的生姜——这还是春杏上次从御膳房软磨硬泡讨来的。她把干辣椒放在石臼里捣碎,生姜切成细末,和盐混合在一起,调成一碗简易的调料粉,用陶罐装起来备用。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春杏终于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一个挑着担子的小太监。小太监约莫十五六岁,穿着一身半旧的太监服,脸上带着几分警惕和好奇,时不时地打量着冷宫的院子,像是怕被什么脏东西沾染。
“娘娘!”春杏跑得气喘吁吁,额前的碎发黏在汗湿的脸上,语气里却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刘公公听说您要边角料,特意让小邓子送了满满一担过来!还说以后每隔三天,就给咱们送一趟,不用咱们再跑了!”
沈清弦眼睛一亮,快步走过去掀开担子上的粗布——里面果然装着满满当当的“废料”:软塌塌的豆皮堆得像座小山,细腻的豆渣装在布袋里,还有些破碎的豆腐块和蔫掉的青菜叶子。这些东西在御膳房都是弃之不用的垃圾,在她眼里,却是难得的宝贝。
“太好了!”她喜形于色,转头对那个叫小邓子的太监道,“麻烦小公公跑一趟,替我谢谢刘公公。改日我做了吃食,定派人给刘公公送去尝尝鲜。”
小邓子连忙躬身行礼,脸上却没什么笑意,语气敷衍:“娘娘客气了,刘公公也是看在往日情分上。不过……”他瞥了一眼冷院里的破墙烂屋,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嘲讽,“娘娘还是少折腾这些废料,免得污了贵人的嘴。”
这话一出,春杏的脸瞬间涨红了,想反驳却又不敢。沈清弦眼神一冷,语气却平静:“小公公说笑了,我等罪人本就粗茶淡饭,有这些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倒是小公公,一路辛苦,要不要喝碗水再走?”
她的语气平淡,却带着一股无形的威压,小邓子被她看得心里发慌,连忙摆手:“不必了,奴才还要回去复命!”说完,不等沈清弦回应,转身就快步走了,连担子都忘了让宫人帮忙卸。
看着他仓皇离去的背影,春杏气得眼眶发红:“娘娘,他太过分了!居然敢这么说您!”
“无妨。”沈清弦拍了拍她的后背,语气淡然,“嘴长在别人身上,咱们管不着。但日子是自己过的,好不好,不是别人说了算。”
福来和小顺子扛着干柴回来,看到担子里的废料,好奇地问:“娘娘,您要用水豆皮做什么?”
“炸麻辣豆皮。”沈清弦笑了笑,眼里闪着自信的光芒,“保证让你们吃得停不下来。”
两人对视一眼,都露出怀疑的表情——豆皮他们不是没吃过,又干又涩,根本没什么味道,油炸了能好吃吗?
沈清弦也不解释,动手开始处理食材。她让春杏烧了一锅热水,加了少许盐,把豆皮放进去泡了一盏茶的时间,去除豆腥味;然后捞出来沥干水分,切成一指宽、两指长的条状,整齐地摆放在木板上;最后均匀地撒上调料粉,动作干脆利落,没有丝毫拖沓。
“福来,生火。”她吩咐道,“火不要太大,先把锅烧热。”
福来立刻蹲在灶台前,点燃干柴,火苗舔着锅底,发出噼啪的声响。沈清弦往锅里倒了一碗猪油——这是春杏上次从御膳房讨来的,颜色有些浑浊,却是冷宫里仅有的荤油。
猪油在锅里慢慢融化,浓郁的荤香瞬间弥漫开来。春杏和福来、小顺子都凑了过来,眼巴巴地看着锅里,喉咙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吞咽声——他们已经太久没闻到过肉香味了。
沈清弦拿起自制的“温度探测棒”,插进油里。片刻后,木棍周围冒出细密的小气泡,她眼睛一亮:“油温刚好!”
说着,用筷子夹起几片豆皮,小心翼翼地放进油锅里。
“滋啦——”
豆皮刚一接触热油,立刻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表面迅速膨胀起来,原本软塌塌的豆皮,瞬间变得金黄焦脆,油锅里飘出一股诱人的香味——辣椒的辛香、豆制品的醇香、猪油的荤香,三种味道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让人食指大动的独特香气,瞬间弥漫了整个冷宫院子。
“哇!好香啊!”春杏忍不住吸了吸鼻子,眼睛瞪得圆圆的,手里的盘子都快端不稳了,“娘娘,这味道也太香了吧!比御膳房的点心还香!”
福来和小顺子更是直勾勾地盯着锅里,口水都快流出来了。沈清弦眼疾手快地用筷子翻动豆皮,确保每一片都受热均匀。十几秒钟后,豆皮两面都变成了漂亮的金黄色,她立刻捞出来,放在竹筐里沥油。
“尝尝。”她递了几片给三人。
三人迫不及待地塞进嘴里,下一秒,脸上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好吃!太好吃了!”春杏激动地跳了起来,“又酥又脆,又麻又辣,越嚼越香!这是奴婢吃过最好吃的东西!”
福来一边吃一边点头,嘴里含糊不清地说:“比御膳房的油炸糕还好吃!娘娘,您这手艺也太神了!”
小顺子更是直接,三口两口吃完一片,又伸手去拿:“娘娘,再来一片!太香了!”
沈清弦笑着把竹筐递给他,目光却望向了冷宫门外。
这股香味太特别了,辛辣中带着醇厚,勾人心魂,早就顺着风飘出了冷宫的围墙,飘到了附近的偏殿和宫道上。
“这是什么味道?好香啊!”一个正在扫地的小宫女停下手中的动作,使劲嗅了嗅鼻子,脸上露出疑惑的表情。
“好像是从冷宫那边传来的。”另一个宫女凑过来,同样一脸好奇,“冷宫?那个破地方能有什么好吃的?难道是那位被贬的沈娘娘在做饭?”
“不太可能吧?沈娘娘都被贬成罪妃了,能有什么好东西吃?”
“可这味道确实香啊,我在宫里这么多年,从没闻过这么特别的香味。”
越来越多的宫人被香味吸引,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朝着冷宫的方向走去。他们站在冷宫的破墙外,踮起脚尖往里望,只见院子里烟雾缭绕,沈清弦正站在灶台前忙碌,竹筐里的豆皮金黄金黄的,看起来就格外诱人。
“真的是沈娘娘在做饭!”有人认出了沈清弦,惊讶地说道。
“她在炸什么东西?看起来好好吃的样子!”
“那香味太勾人了,我肚子都咕咕叫了!”
有几个胆子大的宫人,干脆推开了虚掩的冷宫门,小心翼翼地走了进来。为首的是一个名叫小福子的太监,他曾经在原主宫里当差过几天,对原主还算恭敬。
“沈娘娘安。”小福子躬身行礼,眼神却忍不住瞟向竹筐里的豆皮,咽了咽口水。
沈清弦抬头看了他们一眼,放下手中的筷子,脸上露出一抹温和的笑:“都进来吧,别站在门口。”
小福子和其他几个宫人对视一眼,纷纷走进院子,目光死死地盯着竹筐里的麻辣豆皮,眼里满是渴望。
“娘娘,您这是在做什么好吃的?”小福子试探着问道,语气里带着一丝讨好。
“没什么,就是用御膳房的边角料做了点麻辣豆皮,给大家改善下伙食。”沈清弦指了指竹筐,“既然来了,就尝尝吧,每人一片。”
春杏立刻端着竹筐走过去,给每个人分了一片豆皮。
宫人们接过豆皮,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
下一秒,院子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惊叹声。
“我的天!这也太好吃了吧!”
“又酥又脆,又麻又辣,太上头了!”
“我从没吃过这么美味的东西!沈娘娘,您这手艺也太厉害了!”
“比御膳房的大厨做得还好!”
一个穿着青绿色宫装的小宫女,吃完一片后,忍不住抹了抹眼泪:“娘娘,这是我进宫三年来,吃得最香的一顿……谢谢您。”
她的话引起了其他人的共鸣,纷纷点头附和:“是啊娘娘,我们平时只能吃些残羹剩饭,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
看着这些人吃得满脸通红、额头冒汗,却还舍不得停下的样子,沈清弦嘴角的笑意更深了。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用美食抓住他们的胃,再用美食换取他们的劳力。
“好吃就好。”沈清弦笑着说道,语气变得认真起来,“不过,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下次想吃的话,就得用东西来换。”
宫人们瞬间安静下来,小福子连忙问道:“娘娘,换什么啊?我们这些底层宫人,没什么银子和宝贝……”
“我不要你们的银子和宝贝。”沈清弦摇摇头,指了指院子里的破墙和杂草,“我要的是你们的劳力。你们也看到了,这冷宫破败不堪,墙要修,路要铺,院子要清理,事情多着呢,光靠我们几个人根本忙不过来。”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语气诚恳:“从明天开始,只要你们愿意来冷宫帮忙干活,我就分你们麻辣豆皮。活干得多,分得越多;干得好,还有额外奖励。不仅如此,以后我还会做更多好吃的,比如豆渣饼、油渣青菜,保证让你们顿顿都有油水,再也不用过那种忍饥挨饿的日子。”
这话像一颗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水面,瞬间激起了层层涟漪。
对这些底层宫人来说,能吃饱饭就已经是奢望了,哪里还敢想有油水的吃食?但现在,沈清弦居然承诺,只要干活就能吃到这么美味的麻辣豆皮,甚至还有其他好吃的,这诱惑实在太大了。
“娘娘,您说的是真的?”小福子激动地问道,声音都有些颤抖,“真的只要干活就能吃到这些好吃的?”
“自然是真的。”沈清弦语气笃定,眼神真诚,“我沈清弦说话算话,从不骗人。你们也看到了,这几天我已经把东墙修好了,接下来还要修其他的墙、铺路、挖水渠、种菜,只要你们愿意跟着我好好干,我保证让你们吃饱穿暖,再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过日子。”
“我愿意!”小福子率先表态,激动地举起手,“娘娘,我愿意来干活!您让我干什么都行!”
“我也愿意!”一个胖乎乎的宫女立刻附和,她叫翠烟,平时在洗衣局干活,天天被管事嬷嬷欺负,吃得也差,早就受够了,“娘娘,我力气大,能搬砖!”
“我也来!我会扫地、会浇水!”
“算我一个!只要能吃到这么好吃的豆皮,再苦再累我都愿意!”
一个接一个,十几个宫人都纷纷表态,眼里闪烁着兴奋和期待的光芒。他们再也不是之前那种死气沉沉的样子,脸上充满了久违的活力。
沈清弦满意地点点头:“好!既然你们愿意,那从明天开始,辰时准时到冷宫报到。我会根据你们的能力,给你们安排合适的活计。记住,多劳多得,干得好的,我还有额外奖励!”
“是!谢谢娘娘!”众人齐声应道,语气里充满了感激。
送走这些宫人后,春杏忍不住凑过来,眼里满是敬佩:“娘娘,您太厉害了!几句话就招募了这么多人手!以后咱们冷宫的活,就再也不用愁了!”
“这只是第一步。”沈清弦笑着说,“想要把冷宫彻底改造好,还需要更多的人手和资源。这些豆皮,就是我们的‘敲门砖’。”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御膳房的废料不要钱,油和调料也花不了多少,成本极低。但对这些常年吃不到油水的宫人来说,这就是难得的美味。用这个来换取劳力,再划算不过了。而且,等以后我们的人手多了,还可以扩大生产,把这些麻辣豆皮卖给其他宫的娘娘和太监,换取更多的粮食和物资,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福来和小顺子听得目瞪口呆,他们没想到,娘娘不仅会修墙、会做好吃的,还这么有远见。
“娘娘,您真是太神了!”福来由衷地赞叹道,“跟着您,我们以后肯定能过上好日子!”
“那是自然。”沈清弦拍了拍他的肩膀,“不过,想要过上好日子,还得靠我们自己努力。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她指着院子里的其他破败围墙:“明天开始,我们先把剩下的墙都修好,然后清理院子里的杂草和瓦砾,再挖一条排水渠,防止下雨积水。等这些都做完了,我们再开辟一块菜园,种些青菜,这样就能实现蔬菜自给自足了。”
“好!我们听娘娘的!”众人齐声应道,眼里充满了斗志。
夜幕降临,冷宫里亮起了点点烛光。沈清弦坐在桌前,看着竹筐里剩下的麻辣豆皮,心里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
她知道,麻辣豆皮只是一个开始。御膳房的废料里,还有很多可以利用的东西——豆渣可以做豆渣饼,碎菜叶子可以腌咸菜,甚至可以想办法弄点肉类的边角料,熬成油渣,做成油渣青菜。只要肯动脑子,就能把这些废料变成美味的食物。
而这些食物,不仅能填饱肚子,还能成为她招募人手、换取资源的资本。
“明天,就是正式扩张的开始。”她喃喃自语,拿起笔,在纸上写下“工分制”三个字。
前世在工地管过上百号工人,她深知规章制度的重要性。想要让这些招募来的宫人好好干活,光有美食诱惑还不够,还得有明确的奖惩机制。干得多的多得,干得少的少得,这样才能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
她在纸上快速写写画画,制定出初步的工分规则:修墙一筐砖记1分,清理杂草半亩记2分,挖水渠一米记3分……10个工分可以换1斤大米,或者20片麻辣豆皮,或者等价的油盐。
写完,她满意地放下笔,将纸折好,放进怀里。
窗外,秋虫鸣鸣,冷宫里难得地充满了烟火气息。春杏在灶房收拾碗筷,福来和小顺子在院子里劈柴,三人时不时地说笑几句,声音里满是久违的轻松。
而在不远处的偏殿里,那些尝过麻辣豆皮的宫人们,正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
“你们说,沈娘娘到底是什么来头?又会修墙,又会做好吃的,简直太厉害了!”
“我听说沈娘娘以前是京城第一才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没想到还会这些手艺!”
“不管是什么来头,只要跟着她能吃饱饭,有好吃的,我就愿意跟着她干!”
“对啊!明天我一定早点去,争取多干点活,多分点豆皮!”
“我也去!那味道,想想就流口水!”
热闹的讨论声一直持续到深夜,每个人的心里都充满了期待。
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曾经破败不堪、无人问津的冷宫,会因为一口破锅和一筐麻辣豆皮,而重新焕发生机。
而这,仅仅是沈清弦基建逆袭之路的开始。未来,她将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把这个破败的冷宫,改造成一个人人向往的“世外桃源”,甚至在这深宫之中,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沈清弦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清冷的月光洒在她的脸上,映出她眼中的坚定和野心。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