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陶罐里的水倒入浴桶,这时厨房大锅里的水也已煮沸,他用舀子舀起来,倒入竹管中,这是一条从厨房连接到卧室浴桶处的一条竹管,把水从厨房竹管处倒入,水顺着管子流向浴桶,不用他提着水桶来回奔走。
热水注入完毕,凉水则需要他来提,调好水温,准备好澡豆,脱掉衣服,浸泡在温暖的热水里,舒服,太舒服了,热水从他身上划过,洗去一天的疲惫。
泡过澡,剩下的水也没有浪费,他把衣服泡在里面,自己去了厨房,煮了些菜吃,他现在是一点都不想动,煮点菜,放点酱调味就算一餐,抱着碗,坐在院子里的凉亭中,吹着缓缓袭来的微风,享受着这一刻的静意。
把洗好的衣服挂在晾衣绳上,剩下的水放掉,用干净的水再洗一次浴桶,收拾好,抱着手机躺到床上,开始看小说。
这不是偷懒!
这不是偷懒!
这不是偷懒!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这是为了学习,为了更好地在这个乱世生存下去,他看的小说都变成了这样→_→
《穿到乱世我称王》、《我在朝中当佞臣》、《如何成为一名好领导》、《成为帝王的心尖宠的第一步》……
虽然名字可能不正经,但是他是正经人,他学习的主要是里面的穿越者发家致富的方法,至于其他的,只是顺便而已。
不得不说,这里面还是有些真东西的,他成功的学习到了红薯、土豆的种植方法,虽然他只有土豆,但这也并不妨碍他学习啊,你要说可以直接去搜索种植方法,那也是个方法,不过也比不上看小说,寓于乐教嘛。
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啪啪啪啪!"
“凌郎中,刘主事说昨天和您约好了,让我来接你!”
“来了来了!”他正睡得迷迷糊糊,昨晚找了本新小说,看得上头,一时不察,竟看到了四五点才睡,差点就熬穿了这个夜,把衣服一穿,头发一束,鞋子一蹬,端着牙杯急匆匆地去刷牙洗脸。
匆匆忙忙把牙一刷脸一洗,就跟着那衙役出门去了。
这刘主事的效率也太快了吧,昨天才约好的事情,今天就办好!
刘主事:不是我快,是那些山匪快啊。
山匪:年年如此,早就备好了,来拉扯下就成了,何必那般认真。
凌郎中:那吴兄弟还说得那般严重,搞得我以为会进城烧杀抢掠呢。
吴兄弟:还不是因为你是郎中,人家是进不了城,可你能出去啊,万一你上山采药被擒了,那不得花粮草来赎人,被伤了怎么办,这可是神医!吓唬吓唬得了!
——
凌郎中带着自己的小荷包跟在衙役的后头往县衙赶去。
到那时,除了刘主事外,还有几个衙役在帮忙搬东西,,这些是山匪给县衙交的税,剩下那些可以交易的则堆在院子里,几个山匪在旁边守着。
看他来了,刘主事就把手头上的事交给另一人,赶来招呼他,“凌郎中,你来了,快看看可以什么合适的!”
“谢谢刘主事!”
“不必客气,我虚长你些年岁,你唤我刘大哥便是,这样亲近些!”
“那刘大哥叫我青鱼便是!”
“好!青鱼,我带你去看看。”
刘盂带着他游走在货物之间,一一向他介绍,没想到品类还挺丰富的,不止有野生的药材,还有些许山珍,虽然比不上能填饱肚子的粮食,但在有钱人家里的眼里也是道不错的菜了,所以也有不少人要。
虎皮、狼皮、兔皮也不缺,各种花色的皮子搭在杆子上,静静等待有缘人,可惜现在还早,只他一人来看。
“青鱼你看这皮子怎么样?”他指着一块狼皮问他。
“还可以。”
“这里冬天天冷得紧,你还是要买些皮子制冬衣,不然冬天得整日窝被窝里都不想起来了。”他晓得他是夏季时来的,肯定是没带冬衣,这难得有好皮子,不得留下两块做衣裳。
“还是得多谢刘大哥提醒,我这常年在南边,冬季也是凉快些罢了,一时竟不记得买些冬装。”,差点冬天就要冻死了,可他也不懂皮子啊,怎么办,“我这也没置办过这些,不晓得什么样的好,刘大哥可有什么建议吗?”
“这几块皮子不错,一块做上衣,一块做裤子,外面再套件袍子,这冬天就暖和了。”他指着几块炮制好的皮子道,“这你买回去也不必再请人鞣制,省事些。”
“好,那就这几块吧,不知皮子如何作价?”钱会不会不够啊!
“不贵,他们要粮食,不要钱,这几块皮子加起来也就要几百斤粮食。”
“我这就带了钱,没带着粮食这些。”他摸了摸身上的钱袋子,尴尬道。
“哈哈,不必担忧,一会粮铺老板回来,直接把钱给他,他把粮直接给他们就是,那放心挑,有我在,不会让他们坑你的!”刘孟爽朗笑道。
如此就放心了,他挑挑拣拣,选了几块好看些的狼皮,又挑了几块兔皮,准备请人做双手套,免得冬日手一伸出来就冻得直打哆嗦。
草药就不敢挑了,这段时间要买的东西太多,于是,手上的银钱自然不多了,他还要再买些粮回家,就买些皮子制冬衣算了,其他的,等他有钱再说吧。
虽然刘孟说可以借些给他,但他不习惯借钱,加上治病时异能比草药好用,最主要是便宜,所以就作罢了。
他挑好后,等了一盏茶功夫,粮铺老板来了,后头跟着好几车粮食,他交了钱,换成粮给了他们,也没有走,站在刘孟身边看着其他来买东西的人挑挑拣拣。
刘孟看他感兴趣,就早了张椅子给他坐在,自己忙活去了,他坐在边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又发起呆,静默了好一会,想着虽然有了好皮子,却又不知找谁帮他制冬衣,普通的缝缝补补他能干,可这皮子不一样,它不比麻棉软,缝制也是有难度的,歪七扭八的皮子要裁剪好才行,他不行,为了不让自己毁了这几块好皮子,还是得找个手艺好的人来帮忙才是。
可是他人生地不熟,来往的人多却又不熟悉,找谁好呢?
要不问问刘大哥吧!
说做就做,走!
从人海里找到刘孟,为了不浪费他的时间,就直奔主题地开口道:“刘大哥,家中只我一人,我手艺不佳,怕浪费这块好皮子,不知刘大哥可有手艺人推荐推荐?”
“好说好说,我媳妇猎户出身,用皮子制冬衣是常有的事,你要是放心得下,就交给我媳妇来做吧。”
“刘大哥好福气啊!那就拜托刘大哥,那……”
“刘主事,你快过来,他胡乱要价,你快来帮我们主持公道啊!”那边的人扯着嗓子喊他,刘孟忙说道:“青鱼,你先回去吧,我知道你家在哪,我晚些找你去。”
“刘大哥快忙吧!”,那边眼看就要打起来了,还是先走为敬,免得殃及池鱼。
抱着大堆皮子回了家,又把铺子打开,不管有没有人,开着万一有人进来呢,也是一笔收入,毕竟手头的钱为了买皮子花去了大半,节流不行就开源。
要不做个副业?
冬日暖身特饮!
弄些药材加进去煮煮,卖得便宜些,薄利多销嘛。
说做就做,弄了块小木牌子写上暖心姜汤一文一碗,又在边上画了一碗热气腾腾的姜汤,才挂在门口,路过做买卖的的看到应该也会想来上一碗吧!
去了菜市买了一大麻袋的姜扛回来,差不多八十的姜堆在厨房里,他挑了几块姜切成薄片,又抓了把红枣枸杞洗干净,把生火的小炉子拿到铺子去,摆在窗边,架上大陶罐,添上满满一陶罐的水,姜片红枣枸杞通通放进去,再把摇椅搬到炉子边上,炉子暖烘烘的,在这秋风瑟瑟里感受这暖意。
其实加些红糖会更好,不过价钱嘛,自然要贵些,他想了想就没加,多放些姜就好,物美价廉!
咕噜噜作响的大陶罐飘出了被红枣枸杞软化的姜味,他从旁边的木盆里拿出一个陶碗,从锅里舀上一碗尝尝味道,不错,红枣的甜味释放在锅里,辛辣的姜味让他一下子热起来。
带着小孙子来赶集的孙老汉看着济世堂门口挂着个牌子,字是不认识多少,但画还是看得懂的,再配上飘至鼻尖的姜味,他想着小孙子跟着他走了这么久,竹罐里的水早就凉了,他喝着倒也无妨,就是孩子还小,还是得仔细些。
他牵着小孙子走上前,“凌郎中,这是准备卖的姜汤吗,多少钱一碗?”
“孙伯,您带您孙子来买东西啊,这不是天要冷了嘛,做些姜汤来卖,姜汤暖身,加了些药材进去,卖得不贵,一文一碗,可要来碗尝尝?”这是之前来看热感冒的老伯,他淳朴健谈,让他印象深刻。
“不贵,来两碗,我们一人一碗!”
“好,孙伯先进来坐会,我这就去盛。”
舀上两碗递过去,让他们慢慢喝着。
孙老汉端着碗,大口喝着,甜辣的汤水一入喉咙,这身体就暖起来了,他小孙子端着碗小口嘬着,辣辣的味道,还甜甜的,好喝!
开门红!
喝完姜汤,两人暖烘烘的走了。
一大陶罐姜汤一扫而空。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