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 5 章

“咔嚓!”咬破酥脆外壳,蕨菜的清苦与野梨的酸甜在舌尖交织,辛辣的后劲冲开鼻腔。就着浆果果酱兑的饮料,苏瑾终于尝到了久违的“丰盛”滋味。

上午晾好的葛根粉只够煎几个葛根饼,她吃了一小半,剩下的留作晚餐,晚上就不用再开火了。今天要搬家,不一定有时间做饭吃。所以她又补煮了一杯甜葛根泥填肚子。

午餐过后,苏瑾将她所有的物资都打包装车。所幸她的东西不多,那些精挑细选的页岩板她都没舍得丢,全放到车里。

引擎盖和车顶上晒的东西她还没收,她想再去岩壁那边看看,顺便多挖点葛根回来做成粉存着,以后她离葛根就远了,来一趟不容易。

正午的烈日将岩壁晒得发烫。苏瑾用附近新剥的树皮包住手掌,攀上西侧断崖。

灰白色的岩缝间闪烁着晶簇,指甲盖大小的立方体紧密排列,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虹光。她舔了舔石片刮下的粉末,咸涩的味道让干渴的喉咙立刻收缩——是天然岩盐!

她兴奋得差点跳起来!

没盐没味的日子过了快两天,她太怀念这个味道了!

采集盐晶时,军刀突然碰触到柔软的阻碍。扒开表层土壤,褐色的藤蔓纠缠成网状,末端膨大的块茎露出淡黄色截面。

苏瑾的心脏狂跳起来,这分明是野生山药!

她用石头顺着根系走向挖掘,挖出几根手指粗细的根茎,断面渗出的汁液遇空气迅速氧化成铁锈色。石缝的生长空间有限,这些山药的个头都很小。

在岩壁上,苏瑾收集了满满一塑料瓶的盐晶,等回去再慢慢磨成盐粉。

她顺着岩壁往上爬,断崖大概有两人高,她没攀过岩,所以很担心自己摔下去。虽然花了不少时间,但总算爬上了崖顶。

她观察岩壁上山药藤的生长方向,在崖顶上找到了更多的山药藤,苏瑾喜滋滋地挖满了大半个旅行包,剩下的位置是给葛根留的。

回到营地已是日影西斜,她带着一瓶盐晶和满满一旅行包的葛根山药,驱车前往洞穴。

苏瑾本想今晚就住在洞穴里的,等她搬东西时才发现洞口太大,不整修一下实在不安全,晚上随便跑进来一头野兽就能瓮中捉“瑾”。

她把车停到缓坡背面的石滩上。既然今天晚上不能住洞里,那就没必要今天整修了。

苏瑾将加工食物的石板、烹饪用的页岩板搬到了洞穴口,在那里重新挖坑搭了一个石头灶台。

暮色中,她从急救药品里找出缝合针放在火上,取出浸泡过的树皮。参照记忆中鄂伦春族老人的手法,将三层树皮交错叠放,用烧红的针在边缘戳出细密孔洞。

韧皮纤维穿过孔洞收紧,形成直径三十公分的圆筒。底部包上几层用军刀裁剪过的树皮,再用韧皮死死扎紧。

倒入溪水测试——没有水珠渗出,一个水桶完成了!

苏瑾还在水桶上方掏了两个洞,嵌进一根木棍当提手,以后打水就靠它了。

现在最缺的还有沉淀淀粉的容器,一个急救箱盖子根本不够用。

苏瑾把两张大树皮叠起来摊开,折起四条边,将四个角依次折到边上,用韧皮缝合。为了防止搬动时变形,她还裁出一条树皮缝在边缘包了个边。

一个接近一米宽的正方形簸箕诞生!

天色已经彻底暗了下来,但在缓坡上的苏瑾并没有昨夜那么害怕了,毕竟缓坡这里没什么东西,动物踏足较少,坡下就是车,她很有安全感。

她抓紧时间把山药去皮并在石头上捣碎泡进簸箕里,在周围捡了许多石头砌在洞口,防止小动物跑进去糟蹋东西。

石头只能堆小腿肚那么高,她没有更多时间捡石头了。苏瑾将洞顶的藤蔓扯过一些遮住洞口,远看已看不太出这里有个山洞了。

借着月光,苏瑾回到了车上。

她将晒干的葛根片用叶子包起来捆扎好,野生梨切成薄片铺在蕨菜叶上,辛辣植物的种子装进葫芦瓶。

今天应该是她住在车里的最后一晚了,她得早点休息。

明天得把山洞口修整好,最好再找些东西编张席子。她只有一条毛毯,直接铺在地上肯定没法睡。

如果要住在洞穴里,她只能把所有的衣服盖在身上当被子才行。

她太缺衣服和布料了,如果一直回不去,她该怎么度过丛林的冬天?

这两天,苏瑾只见过小型动物和死掉的大型动物,她不确定自己有能力能猎杀野生动物并剥下它们的皮。

夜枭的啼叫从远方传来,山洞里的灶火并未熄灭,火堆旁的新容器映着跳动的光影,树皮水桶静静立在墙边,沉淀簸箕里装着满满的山药汁水。

苏瑾看着车里储存得越来越多的食物,想着即将入住的新庇护所,终于露出了独自生存以来第一个舒展的笑容。

晨雾尚未散尽,苏瑾已将最后一批物资搬进洞穴。矿泉水、零食和药品都被留在后备箱,车上锁后比山洞里安全得多,这些东西是她的退路。

她用锋利的石头劈开挡在洞口的藤蔓,阳光斜射进来,照亮了山洞的石壁。昨夜匆忙堆砌的矮石墙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单薄。

矮墙外,三只灰松鼠正抱着野梨核啃食,见她靠近便一溜烟窜上栎树。苏瑾将树皮水桶挂在洞口凸起的岩钉上。水珠沿着桶壁滑落,在干燥的砂地上晕出深色痕迹。

洞内三米进深的空间被划分成三个区域。

北侧储物区:天然岩缝成了绝佳的储藏柜。

晒干的葛根片用韧皮捆扎,悬吊在离地半米处;野生梨薄片与辛辣植物种子分层铺在垫高的页岩板上,下方撒着驱虫的松针;盐晶用桦树皮包裹,系在从洞顶垂下的藤条末端。

中央生活区:地面铺着三层南洋杉针叶,上方架起树枝编织的网格床。

从越野车拆下的坐垫填充了干苔藓,虽然硬得像块石板,但总算不用直接睡在岩地上。床头岩壁凿出五个小洞,分别插着骨针、镁棒打火石和装浆果酱的蚌壳。

南侧工作区:平整的板岩充当操作台,边缘用黏土固定着半圆形凹槽——这是她前几日一直使用的研磨坑。

旁边堆着待处理的树皮、骨片与石料,最显眼的位置摆着新制的树皮簸箕,里面浸泡的山药已析出乳白色淀粉。她又制作了几个树皮簸箕用来沉淀山药和葛根的汁水,粉水分离后将表层的水小心地倒掉,可以将簸箕直接端出去晒,十分方便。

石头灶台也在这儿,靠近山洞口,她怕洞内生活会一氧化碳中毒,放在通风好的地方更安全。

“这里以后就是我的家了。”她轻声说着。

苏瑾站在洞穴前审视地形。

洞口宽约两米,门户大开。她将十几根拇指粗的树枝截成洞门的高度嵌在门口,靠边留出供她出入的宽度,再用韧皮将树枝横向编成栅栏,掏出一个大大的窗,上面接着用韧皮编好。

水湾的浅滩处有许多黏土,苏瑾筛选出石块、树根等杂质,装进树皮桶里。又收集了很多强韧的干草,一层草一层泥地糊在栅栏墙上。

为了让土墙尽快干透,苏瑾点燃火堆,用篝火的温度慢慢烘干它。

丛林里有许多干透了的木头,她拖了几根过来,给窗户和门嵌上了框架。

改天去倒塌的巨木那里,看能不能找一块和门洞差不多大小的木板回来,只需要在门框上凿两个洞,门板削去掉上下两端留出轴,就能安装了。

苏瑾用藤蔓将巨蕨叶片编织成窗帘挂在窗口,晚上放下来可以挡风

山洞整理得差不多了,还得提防动物夜间偷袭。

她蹲下身捻了捻地面,细碎的砂质岩屑从指间滑落——这是制作防御陷阱的绝佳材料。

“得做双保险。”她收集了一些栎树枝,将枝干截成半米长短,用韧皮纤维捆扎成栅栏骨架。从缓坡背阴处挖来的黏土混合着碎石,被仔细填进骨架间隙。

当第三层栅栏斜架在洞口时,形似鳄鱼颌骨的倒刺结构已然成型。每根木桩顶端都削出锐角,用火烤硬化后泛着焦黑光泽。

真正的杀招藏在洞穴两侧。

苏瑾发现附近生长的荨麻科植物叶片布满毒刺,将整株植物连根挖出,根系包裹湿泥移植到防御栅外侧。浅埋的蚌壳碎片在洞口形成环形地带,锋利的边缘足以划破野兽脚掌。

最后在洞顶藤蔓间系上松果串,夜风掠过时的撞击声能形成天然警报。

苏瑾跪在研磨坑前,将岩盐块放在两块页岩间来回碾压。晶粒簌簌落进垫底的阔叶,突然“咔”的一声,页岩边缘崩出缺口。

她皱眉捡起碎片,发现断裂面闪着云母光泽——这种石材太脆,根本不适合做磨盘。

“得找更坚硬的石料。”她起身走向西侧岩壁,指尖抚过不同质地的岩层。青灰色的辉绿岩引起她的注意,用军刀敲击时迸出零星火星。花费整个下午,她终于凿出两块巴掌大的磨石,断面布满细密晶粒。

傍晚时分,新磨盘已能产出均匀的盐粉。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